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大全
课堂效率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对老师讲述知识点掌握多少程度。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近几年来,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但与先进县市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依然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追”,这不仅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更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每位老师利用有限的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量的大小而是质的优劣,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是需要我们研究并且在每一节课中要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认真地对课前、课上、课后会出现的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刻研究与思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做事,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
3、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数学教学要紧密围绕以上四大支柱进行设计,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课前准备工作
(一)解读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三个依据文件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
2、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3、当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考试说明(级别)。
教师要研究高考对教材的要求(级别)和近几年有关的高考题,以此把握好 “度”的问题,每一道题、每一节课都要符合考纲要求,实现一个目标。
(二)深层研究新教材、备学生
当然,备好一节课,还必须吃透教材,另外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能力水平,才能准确确定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与学方法等等,尤其是例题与练习的处理,如何去落实呢?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学生的不同、课型的不同等等因素都会使教学设计存在差异,在此,一起讨论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于新授课可从导入、学生活动、数学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小结、作业的布置、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进行。
(一)导 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 教学其实也是如此。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下面的课就难以正常进行。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难免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教师就一定要讲究导课的艺术,来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在数学教学实践上,除了常规的“温故而知新”的复习导入方法之外,还有:
1、情景创设导入法
数学知识的获得,常常是通过实践得到的。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知识背景。依据教材中的有关知识,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强化视觉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从生活情景入手,可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良好学习状态。
2、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必修4第三章中讲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进行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这节课中,在开始我就提出:“角α的三角函数与角2α的三角函数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如此,通过构设悬念,巧妙地导入了新课讲授。
3、类比导入法
例如,在必修5中讲完等差数列,再讲等比数列就可以用等差数列类比讲解。
4、教具演示导入法
学习立体几何,需要空间想象能力。柱、锥、台、球等道具的使用能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把教室作为一个“道具”(抽象成一个长方体,教室中的有关物体可抽象成点、线、面),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能立足于新的观察点有新的认识,有利于新知识的领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总之,导入方法的运用要因人而异,要因教学内容而宜。新颖有特色的导入方法常能营造最佳教学心理环境,常能改变学生上课的状态,使更多的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上课效率,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充分保证。
(二)学生活动
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真正变为学堂,实现学生自我主动地汲取、探究、研读、发现、展示、合作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课堂教学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根据导入的不同,学生活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完成数学建构,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一些概念信息,体会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思想,而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该出手时出手,该张嘴时张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数学建构
在一节课中,数学建构是定义、定理、公理、性质、公式的给出,而对于这些,在课堂中节奏要适度,切忌大而化之,因为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要求,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与原理,解决问题才可能快、狠、准。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而此环节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可以由学生自己处理。例如平面向量的第一节课,都是概念,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老师只要补充一些注意的问题即可。再例如必修1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第一节课,可以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补充。
(四)、数学运用——例题与练习的处理
1、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例题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例题要具有典型性。
选例题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选例题要突出知识的灵活运用。
2、例题教学处理
(1)形式
①学生口答,说思路,师组织学生点评(可以不讲,应是简单的重要题)。
②学生板演,并讲思路,师组织点评,重点评思路的合理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及解题的规范性(最好是边评边改使之规范)。
③学生分析,说思路、解题过程,师适当点拨并完成板书过程。以上三种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即时解题的能力,针对高考中容易题,难度不能太大。
④学生讨论,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⑤教师点拨分析为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题,主要是针对高考中中高档题。
(2)过程
①分析(学生或教师),读题、审题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特别重视突破口的确定,使学生学会分析方法,养成解题前先分析找方法的好习惯(改变凭感觉解题的不良习惯。
②解题,有时可以按得分点写简要步骤(教师),但是规范的解题过程,每节课至少有一题,也不可过多,一定要评出失分点,即少该条件就扣分。
③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按以上要求反思,然后再提出问题,能否一题多解,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发表见解的机会。
④变式,要研究题目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功能,能变则变,要变得恰当,且要即时练(一定不要先写出,如是就没有一新的感觉,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了,也达不到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效果),有时也可拓展与追加、推荐一道好题(最好是一类的问题但要有区别,不能重复但可以反复,即同样的问题不能用同一题来考,要变题来考同一问题)。
在此环节,一定不能就题论题,抄完教科书的解法就完事,要有新意,有变化,有引申,有超越学生的地方(不能使学生觉得一堂课都是重现他的预习)
3、课堂练习
题量不能太大,难度适当(约百分之六十的容易题,百分之四十的中档题),一定要当堂训练,以定时训练的形式完成,时间许可要当堂评价。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一种好的教学辅助工具。
(五)回顾小结
可以由学生概括总结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有关注意点,可以是针对某个问题的,也可以是所有课堂内容的浓缩,自我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收获,学到了什么,搞懂了几个问题,还有什么疑惑有待今后解决,必要时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六)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必须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另外,作业布置要有代表性,而不是让学生做千篇一律差不多的题目,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说作业要布置得合理,难易适中,要有梯度。
(七)板书设计
对于一节课中需要板书的要作以统筹规划,既能体现重难点,又能给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还要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不要一节课上完了,黑板上一字未留或是乱七八糟,学生听了我们的一节课,保证不会再好好上下一节课。当然用多媒体教学时板书内容较少一些。
学生在学习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而作为教师,你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而这些方式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或指导及与同伴的合作,也就是说师生、生生的互动。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的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的内动力,是学生永不枯竭的学习的动力源泉.
例如我在上《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时,我在刚上课时就要求学生自己来做阄,其中第一组做1到4的阄,第二做做1到5的阄,第三组做全偶,第四组全奇,然后让他们自己同桌之间进行游戏,比一比看谁获胜的机会大,并且要求学生解释原因.对于学生来说,从一开始让他们自己制作就比较感兴趣,况且还要他们参与进来,而且是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与权利.通过这种形式教学,发现班级中基础非常差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而且基本上能够把原因解释清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感悟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猜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好数据的技能,提高了动手、探索能力。
2、要让学生也成为老师,展示学生个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对于学生而言,身边同学的榜样的例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展示他们的个性,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来分析,让学生来讲解,让他们成为学生自己的小老师,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使之产生强有力的“磁场”,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节内容时,如“一列200米长的火车从桥上通过,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1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求桥长和火车的速度。”我讲解时,在两列车的车头分别画上驾驶员,这样,只要考虑驾驶员的运动状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后我又出了一题有关火车上桥的问题,考虑了几分钟后,我不是请同学板演,而是鼓励同学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画示意图,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完后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同学们投以羡慕的眼光,也为其他同学开了个好头。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有开始的不敢,变为争着要求上台讲解。都希望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也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因为全班同学和老师会真诚的帮助他。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余地。尽量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提倡学生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从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3、要为学生买好"保险",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课堂是学生在我们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下的探索,学习新知识,与同伴交流感受的学习过程.由于对于学生而言,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出错的过程,学生也只有在不断产生问题,不断的纠错中,才能掌握新知识.如果在课堂中学生不出错,哪还要我们这些教师做什么呢?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我们为学生不断纠错的地方.教师只有允许学生出错,学生才回真正投入思考,才会主动积极的与其他学生展开交流,才会与教师你展开交流与互动.例如,在现在所带两个班级中,202班有一位叫丁梦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她非常愿意思考,非常喜欢提出不同意见,但经常回答时出错,但她的错都很有代表性,把我备课时没想到的问题提出来了,每次我都不是简单的告诉她错了,我赞许她,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因此现在他们班级上课气氛非常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最忌讳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意识.
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将自己从以前的主导地位转变过来,要将自己转变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角色,将他们从以前被动的学习中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如何认识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需要正视的共同课题。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朝着这一方向作了些许探索和总结,期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指导。
一、实施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1、更新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工作,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只有真正转变和更新观念,才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才能使素质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因此,在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教师要大胆“退居二线”,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自主发展,做到“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有效教学的瓶子”。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了解和学习各种关于课程改革的理论,主动听其他老师的课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和认识课改的新理念、新信息、新动向,借鉴经验,大胆创新。
2、了解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得更好即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只有了解掌握学情,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教得更好。只有“知己知彼”,才可能事半功倍。否则,一节课不管教学形式多么新颖,都难以达到良好效果,都算不上一节有效的课。学情的了解包括学习前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情况,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
3、善于总结
实现有效教学,决定于历史教师的自我完善。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持续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只有不断反思,认真总结,推陈出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二、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预备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如此,教学亦如此。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优秀的历史教师能够教学得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懂得学生的思想感情,并能预测他们可能发出的疑问,使教学双方能协调一致。适应课改,转变观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发力点。教师要努力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养,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互动,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目标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应该把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思考和创造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作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在教材方面,教师要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教学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兴趣、激发热情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点。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激发兴趣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注重实践、讲练结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冲刺点。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到学生求知时不去开导他,发问后不到学生有所领悟,想说又说不清楚时不去启发他。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转型期,他们不仅对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于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他们具有***思考、钻研问题、展开讨论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处理初中历史教材时,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索能够理解的内容可以不讲,对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一般先不讲,通过设问启发学生讨论后,在学生说不透或不当的地方,再讲清讲透。而对历史事件、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基本信息等这些教材上都有的内容,教师一般可使用学生自学完成思考题的教法,视学生回答情况再加以指导。
总之,历史与其他学科一样,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形成,绝对不是教师枯燥地讲出来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也离不开练,光讲不练,学生思维就会逐渐形成惰性,也难以巩固提高;光练不讲,学生难以形成系统而又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讲练结合,才是最佳的课堂境界。实践表明:讲练结合的课堂效果是显著的。注重实践,讲练结合是保证,只有讲练得当才能有效实施教学。当然,只有把以上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尽快走出初中历史课堂低效的“瓶颈”,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当前,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语文教学改革也进行得有声有色,改革的范围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程设置,到教材教法,都有人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做法。其中“减负增效”成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下边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得大家的指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从这一理念出发,在教学中要改变旧教学理念下的一些不合理做法。
一、戒除强制性教学,开展自主性学习。
合作教学中整个过程是在非常融洽的、和谐的、愉快的和饶有兴趣的课堂气氛中完成的;讨论、启发、交流是学习和教学的主要方法。这与传统的强迫教育完全不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绝对的权威,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技巧,而学生则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在强迫教育中,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传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生思维受约束,思想受压抑,没有也不需要应变能力,课堂气氛显得死板、单调,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根本达不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差。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教师应研究和发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规律,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体性特点,揭示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规律,研究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和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教学方案,切忌课堂结构单一。
合作教学课堂结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变思维信息的单向传递为思维信息的多边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信息的转化率。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多向立体结构的,应给学生创造同教材、课外阅读、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文本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把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模式融为一体。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学生***阅读、听写、思考、讨论、评价、思维等活动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在这种课堂结构中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都可能在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上,对语言的理解感知水平的提高上产生飞跃。通过师生的合作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养成思考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学习基础。
总之,要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合作教学,变封闭的单向的单渠道的平面的教学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摸索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载体,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追求“有效教学”,始终是我课堂教学所关注的目标。经过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体会加之借鉴,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
一、精彩引例,提高效率
精心设计引例是打造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在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学生,把数学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设法将那些枯燥的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易于学生接受的问题,使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合作交流讨论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是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必要前提。
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这是打造有效性数学课堂的必要途径。课堂上,当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会富有生命力。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创设自主参与的条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如笔者在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时联系实际,探究新知:小猫看见鱼,小狗看见骨头后会怎样运动?有人过马路到对面的商店去,但没有走人行道,为什么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和距离的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增强对图形的直观体验,感受到发现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同时强化了数与形的区别与联系,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事实也证明,当一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这门课成为他实际需要的时候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这样的教学活动才真正的有效。
三、“适度”探究,提高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将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螺旋上升,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很多数学课堂中,当教师把设计的问题抛给学生时,很多学生虽能迅速的给出预期的答案,思维却停留在表面。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当然效率学习无从谈起。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曾遭遇过类似的尴尬。
在最初教这一课时,我特别应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制作了幻灯片,展示平行四边形ABCD绕AC、BD交点O旋转180度的运动过程,然后提问:通过上述操作,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哪些性质?
学生得到问题后,由观察到的图形运动过程简洁省时的得出了结论。然而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体验、探索、发现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在无形中被扼杀,这样的探究活动无疑流于形式。
同样是这节课,一位区学科带头人的处理让笔者受益匪浅。这位教师在课前让每位同学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不等边三角形硬纸片,分别标上相应的字母,然后提出问题:能否用手中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能,请你一一画出来,共能拼出几种?为什么拼出的是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些平行四边形,从边、角、对称性等方面尝试归纳它有哪些特征?这位教师的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有意义的探究。
四、变式练习,提高效率
变式练习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提高数学练习效益的有效方法,一题多探,能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还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克服静止、孤立的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激发思维的深刻性,既起到了举一反三的示范性,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使学生的知识网中产生新的生成,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欲提高教学质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课外补救了,这样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负面作用是很大的,从而使学生会感到心烦,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老师会觉得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再次加倍的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如此的恶性循环下去,工作量加大了,而且还没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身心疲惫。因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个老师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在此谈谈个人的做法。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是不可能达到40分钟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再多,学生是不可能完全听进去的,这就要求老师抓住重点进行讲解,不能从开始讲到结尾,同时要了解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尽量在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的时间段里讲解必须讲解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尽量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探究式学习以及其他的学习活动。另外,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这样能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老师讲解的过多,整个课堂上只听到老师的讲解声,却很少看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有时候会发现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了,根本不在听讲的状态,但老师提醒提醒学生后,又继续开始自己的讲解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貌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并没有质量。如果说老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还不如说是老师完成了自己的讲解任务,教学是肯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的。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备课
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因此,不做预先的准备,肯定会收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老师进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一定要做到有准而来,只有有备,才能胸有成竹。也许能备好课,但不一定能上好课,但上好课,必定是先备好课的。因此,欲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备好课。备好课,首先要钻研教材,对课文的各个方面都要研究的仔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还有查阅与课文有联系的相关的资料,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掌握课文的重点。其次,要研究教学方法,哪些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的,哪些内容是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哪些内容是自己讲解的。在此基础上,老师要重视具体方法的设计,比如,合作学习是怎么开展的,是同桌合作,还是几个人一起合作?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问题是怎么引入的?讲解的时候是如何设置教学情境问题,来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有几个重要的环节,比如导入阶段,老师是怎么进行导入的?课堂中的过渡语言是怎么设计的?学生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老师又怎么点拨的?这些都要在备课中进行思考,力求每句话,每项活动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备课必须备学生,这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事,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在培养之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凭自己的喜好,有兴趣的话,就多参与,没有兴趣的话就思想开小差。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稳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备课的关键内容。比如,在进行《番茄太阳》一课教学时,为了能及时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番茄与太阳有什么关联的地方吗?学生在这样的问题面前,立即开动脑筋,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此时,老师可以再次的问学生:作为课文题目的番茄太阳,为什么加上引号呢?学生为了解开这个迷雾,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课文了!
3.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多媒体是最为常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之一,当前,各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用好多媒体却并不简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充分的运用好多媒体,发挥它应有的教学作用。多媒体课件,集声光电一体,它能有效的唤醒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热情,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增砖加瓦。比如,在进行《雷雨》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中的词句。如,“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如何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渐渐的”的一词含义呢?老师可以让学生听两种声音,一种是让学生听到的雷声从大到停,另一种是学生听到的雷声从大慢慢的变小。学生立即指出第一种的声音不符合课文内容,可见学生已经领悟了渐渐一词的含义。然后老师再播放几组画面,如,花朵慢慢的绽放,太阳从地平线上慢慢的升起……然后再请学生用渐渐一词造句、说话。这样,学生不仅领会了文本内容,还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4.指导学习方法
当前,合作学习已经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开展,这也是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的表现,但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比较欠缺,需要老师监督与指导,否则,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不起来,甚至会为了某一个观点争吵不休!因此,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做好指导工作,尽量将工作做细致点,毕竟学生还小。比如,对某些问题的合作探究,究竟是安排几个学生为一组?要视情况而定;各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究竟承担什么样的任务,老师也要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安排,小组成员的组成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强强联手,要尽量使各组的综合能力差不多。总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既要考虑老师自身的因素,也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同时也要积极的与其他老师开展好各种合作活动,比如集体备课等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根本的保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班级的情况各不一样,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方法却无法取得同样良好的效果的。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一班两极分化明显,学生基础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较好组织;二班的学生则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较好,为了让学生都能更好的学好英语,我备课时努力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尝试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
一、愉快教学法
在教学中,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进入语境,创造情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唱歌、游戏、饶口令等。运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我尽可能的运用好表现成功
快乐三步曲方法,尤其对后进生,多给予肯定评价。
二、演示法
我在教学一些单词时,采用实物或是图片文案来教学,能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比较鲜明的事物表象。例如:学习单词banana、juice、hot等词时则采用实物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看到,而且让学生听到、嗅到、摸到,就会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演示效果,在演示过程中,与讲解和谈话相结合,通过语言的启发,尽可能快的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模仿练习法
学习英语我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模仿练习,因为英语的语音、语调及书写与汉语截然不同,如果小学生学习英语口形不对,发音不准,这样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当他们一旦养成习惯,再纠正就困难了。小学生要说得准确,首先必须看得准,听得准。因此,我在范读字母、单词或句子之前,要让学生听老师的读音,看老师的口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说错了及时纠正,并注意将正确的音与错误的音进行比较,反复训练,以免在语音上给学生留下后患。另外,应鼓励学生课下尽量用所学过的常用表达方式进行相互对话。
本文发布于:2022-12-25 05: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12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