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更新时间:2022-12-25 02:54:00 阅读: 评论:0

信用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信用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信用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希望对你有帮助。

信用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信用管理工作岗位分布于国家政府部门的***、工商管理局、海关、征信局,金融行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借贷部门,大型企业中的会计审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还有政府监管部门等。可从事高级管理;风险管理、信用管理,以及到上述金融机构中从事资本运作、理财;到资信评估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从事高级管理;到各类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从事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管理等工作。

信用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是国家劳动部最近公布了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市场需求量大。全省已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198家,其中作为行业依托的省供销社共有26家担保机构。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管理服务公司也有近35家,还有为数众多的商务咨询管理公司和合法的商账管理公司;民间投资者联合出资组建的各类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国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进驻浙江也将成为趋势,可以预测,信用管理人员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人才。预计5年后,将会有几十万人员走上从事信用管理的岗位。

信用管理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熟悉我国经济与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信用管理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

3.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信用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信用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具有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培养要求

学生应熟悉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具有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主干课程

信用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等。

拓展内容:开设信用管理专业的大学名单

信用管理专业培养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并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学生应熟悉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具有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学校名称学校类型

天津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浙江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山东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院校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院校

兰州商学院财经院校

南京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南京审计学院财经院校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院校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财经院校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财经院校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财经院校

哈尔滨金融学院财经院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科院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西安外国语大学语言院校

吉林大学综合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综合院校

本文发布于:2022-12-25 02: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120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噜字组词
标签:信用管理   方向   专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