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更新时间:2022-12-24 02:38:00 阅读: 评论:0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病句类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先时间后处所;

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

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

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急于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quot;。

3、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4)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赘余

(1)堆砌

例如: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5)应删去"的"字

例如: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24 02: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105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病句   归纳   常见   类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