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叔
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
一起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掏
的。可是,当赚了钱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说:“这个
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
鲍叔牙却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儿没有关
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
面,大家就骂管仲:“真是贪生怕死!”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了,
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齐襄公即位后每天只顾吃喝玩乐,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
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齐襄公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
让纠能顺利当上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
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就
是齐桓公。齐桓公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
应该请他来当宰相。”齐桓公一听,说:“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
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
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让
齐国走上了霸主之路。后来管仲回忆起与鲍叔牙相交以来的事,说:“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管仲,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
行,因为鲍叔牙过于刚正,不能包容坏的一面。如果把政权交给他,既害了
你齐桓公,又害了他自己。鲍叔牙知道这件事后,不但没有不满,反而很高
兴,认为只有管仲最了解他。
“管鲍之交”说的是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相交至深的故事。后来这个词
常被用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
1.【阅读计时】本文约67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分钟。
2.【提取信息】“管鲍之交”的“管”指的是管仲,“鲍”指的是鲍叔牙。“管
鲍之交”这个成语,后人常用来比喻()
A.管仲和鲍叔牙的深厚情谊。B.朋友之间深厚的交情。
C.齐桓公和鲍叔牙的患难与共。D.交情不太深厚的朋友。
3.【整体感知】读故事,梳理本文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管仲一开始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被鲍叔牙推荐辅佐了齐桓公(公子小
白)。
B.鲍叔牙和管仲是交情深厚的朋友,鲍叔牙数次在关键时刻帮助了管仲。
C.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公子小白)登上了王位,却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管
仲。
D.管仲在临终时恩将仇报,告诉齐桓公鲍叔牙不能接替他担任齐国的丞
相。
4.【策略运用】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下面这段话,抓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最准确的一项是()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鲍
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
友。
A.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
B.管仲是齐国名相,鲍叔牙是齐国大夫,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C.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
D.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
(2)边读边思考,概括下面语句表达的意思,下列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鲍叔牙的仆人说:“这个管仲不够意思,本钱出得比我们主人少,分钱
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还多!”
A.鲍叔牙的仆人对管仲不满。
B.鲍叔牙对管仲不满。
C.仆人觉得鲍叔牙不够意思,出钱少分钱多。
D.鲍叔牙的仆人想要出钱与主人一起做生意。
(3)读到第4自然段时,我不理解“内乱”这个词语,在不影响阅读速度
的前提下,下面做法最合理的一项是()
A.赶紧请教同桌。
B.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弄明白。
C.举手向老师提问。
D.暂时不管它,继续往下读,再结合下文的内容来理解。
5.【问题探究】鲍叔牙推荐管仲当宰相的原因是()
A.管仲是他的好朋友。B.管仲的能力更能胜任此职。
C.管仲对母亲很孝顺。D.齐国内乱时管仲帮助了齐桓公。
6.【问题探究】管仲为什么说“知我者鲍子也”?结合具体事件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拓展运用】历史上,体现友谊深厚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将相应典故的序号
填在括号里。
A.舍命之交B.刎颈之交C.忘年之交D.鸡黍之交
(1)范式和张劭()(2)羊角哀和左伯桃()
(3)蔺相如和廉颇()(4)孔融和祢衡()
下面是福建省传媒对“电子书包”的相关信息的介绍,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电子书包
【材料一】根据福建省教育厅2017年公布的数据,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学
生人数近800万人,课本和作业本加起来高达9亿册左右,这是一个多么惊
人的数字啊!电子书包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状况,而且电子书包比传统的纸质
教材更加环保。电子书包实际上是一个储存、记载和阅读信息、资料的电子
装置,上面设有若干电子卡插槽,学生可以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和字典卡等,
还能与互联网连接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学生交流学
习心得。
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克。它完
全可以放在口袋里。想要更新内容,只要拿个U盘往里输入就成。这样,课
堂上再也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课本、作业本,连钢笔、铅笔等文具都不用带了,
一个16开大小的电子书包将代替这一切。
【材料二】电子书包与纸质书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试想一下,
每天上课盯着电子屏、投影仪,回家捧着平板电脑……天啊!一书在手的美好
感觉,读书习字的乐趣,都将会丧失。同时,相关人士认为,电子书包可能
造成学生近视程度加深、书写能力下降等不良影响。
1.【整体感知】上述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
A.电子书包比传统纸质教材更加环保。B.电子书包。
C.电子书包与纸质书的利弊。D.平板电脑。
2.【提取信息】下面关于电子书包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使用电子书包会造成近视程度加深。
B.电子书包优于纸质书,纸质书将会消失。
C.电子书包可以方便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D.电子书包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利于环保。
3.【品析句子】“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书本大小,厚度约1厘米,重量仅700
克。”
读句子,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电子书包小、轻、薄的特点。
B.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电子书包小、轻、薄的特点。
C.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电子书包小、轻、薄的
特点。
D.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普通书包小、轻、薄的
特点。
4.【问题探究】下面不属于“电子书包”优势的一项是()
A.方便携带。B.有利于环保。
C.方便学生之间交流心得。D.造成学生近视的程度加深。
5.【反思评价】读了上文,你认为“电子书包”还可以完善的地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32.B3.D4.(1)B(2)A(3)D5.B
6.鲍叔牙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比鲍叔牙拿的钱多,鲍叔牙知道他是为了奉
养母亲;在管仲打仗退缩时,鲍叔牙知道管仲是要留着命回去照顾老母亲;
齐桓公做了国君后,鲍叔牙举荐管仲做宰相,管仲真的让齐国走上了霸主
之路。
7.(1)D(2)A(3)B(4)C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C2.B3.C4.D
5.示例:我认为“电子书包”要让学生多读,多动手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
真正地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7:5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9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