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
曲靖市师宗县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皆缥碧(piǎo)急湍甚箭(tuān)
B.互相轩邈(xüān)泠泠作响(líng)
C.嘤嘤成韵(yīng)鸢飞戾天(lì)
D.经纶世务(lún)好鸟相鸣(hǎo)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踌躇张皇黄发垂髫娇柔造作
B.和煦遐想郑重奇事急湍甚箭
C.褴褛妖娆无精打采与日俱增
D.阴晦贮藏弛名中外若及若离
3.(2分)(2017七下·宾县期中)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
脑躁动,以厚道的心地偏激以沉稳的步履沉醉。
A.激荡沉淀稳住踏破
B.踏破稳住沉淀激荡
C.激荡稳住踏破沉淀
D.踏破沉淀激荡稳住
4.(2分)(2017九下·耒阳月考)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您的到来,使寒舍蓬荜生辉。
C.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令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
思。
D.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5.(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风则显得更有
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第2页共9页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6.(5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和规模。
三、默写(共1题;共8分)
7.(8分)(2011·襄阳)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表述为国
立功的壮志豪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罗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吟唱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范仲淹
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__”
抒发忠君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蕴含古人炽烈情感的名句,感动了无数读者。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50分)
8.(8分)阅读下面的名著段落,回答1-2题。
“他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
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
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
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
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________》。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_______、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
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_______的人生故事。
(2)
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9.(22分)(2015·葫芦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
①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了就难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些平步青云的传奇,还有那些赤裸裸的
炫富,都会让正准备扎根的你,内心突然失去平静。也许你会感叹,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时间能深植
自己,更别说安静扎根了。但我认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稳务实,脚踏实地。这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扎根
大地,才能抗击暴风骤雨,才能枝繁叶茂。正所谓。
②扎根大地,踏实行事,才能将基础打牢,将能力累积。辉煌的成绩背后,是训练场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
百次反复地练习投蓝,是刘翔认真地做着枯燥的肌肉锻炼。姚明灌篮的飒爽英姿、飞人刘翔的“云端”神话都凝聚
第3页共9页
着苦练的汗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实都只是平日基础动作训练的连贯整合。
③“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繁花绿叶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
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细流的汇聚,风光耀目的背后一定有踏实艰辛的汗滴。
④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要有潜下心来、勇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毅力。
⑤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怀。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扎根于泥土,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成为广受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
⑥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他克
服了全身几乎不能活动的障碍,克服了基本丧失语言能力的困难,完成了《从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等伟大
著作。轮椅没有限制住他心灵的自由,疾病没能阻挡他思维的扩散。
⑦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
一日,潜一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世人,让人钦佩不已。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
完成的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⑧扎入大地,不慕云淡风轻,是树根的潜修;勇于挑战,不惧艰难险阻,是行动的根植;坚持到底,不畏万苦
千辛,是人心的锻铸。
⑨不踏实地,驰于空想,何以享千里风光之醉美?望而却步,知难则退,何以感一览众山之豪迈?浅尝辄止,
锲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镂空之匠心?
⑩只有戒除浮躁,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而后长,像水一样盈科而后进,坚实迈好每一步,稳步向前不松懈,
才能最终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在地面开花结果,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注】①盈科:溢满洼地。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说说选文第⑤﹣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4)
选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从下列道理论据中,选出最适合填在选文第①段横线上的一项()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第4页共9页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贞观政要》
10.(20分)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打造心灵的韧度
刘福奎
(1)有则故事耐人寻味。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
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
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
“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2)(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
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
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
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
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3)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
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
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
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
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5)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
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
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
(3)
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
(4)
第5页共9页
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2分)
11.(12分)(2017·姜堰模拟)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
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汇聚了诗意浪漫又传送着智慧才情。
(1)
【炼新闻】阅读下面内容,概括节目举办的意义。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在央视热播,掀起了又一轮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朗读者》是一档让文字成为
唯一的纽带,声音成为最好的聚合,让忙碌的现代人在“读”与“听”中感受美好和诗意的节目。另一台节目《见
字如面》也同样通过文字,通过声音将古今中外连成一体。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
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2)
【咏才情】阅读《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的事迹后,你和你的同学分别引用一句诗表达了对武亦姝的赞美之
情,请将引用诗句填写在下面空格处。
16岁少女的诗意人生——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长发披肩,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
写得一手好字,诗词储备丰富,“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
所有幻想”,堪称“颜值和才华齐飞”。
诗句一:________诗句二:________
(3)
【做主持】如果你们学校举行“诗词诵读”大赛,请你以主持人身份拟写一段开场白。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
12.(10分)(2016八下·徐闻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第6页共9页
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
③便扶向路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
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
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
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3.(5分)(2017九下·乐陵月考)作文:
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第7页共9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6-1、
三、默写(共1题;共8分)
7-1、
7-2、
7-3、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50分)
8-1、
8-2、
9-1、
9-2、
9-3、
第8页共9页
9-4、
9-5、
10-1、
10-2、
10-3、
10-4、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2分)
11-1、
11-2、
11-3、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
12-1、
12-2、
12-3、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3-1、
第9页共9页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7:3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98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