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通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劫掠
.
(lüè)别墅
.
(shù)鸠
.
占鹊巢(jiū)荡然无存
B.秘
.
诀(mì)亵
.
渎(xiè)矫
.
揉造作(jiǎo)金戈铁马
C.摇曳
.
(yè)旁骛
.
(wù)李代桃僵
.
(jiāng)断章取义
D.娉
.
婷(pīn)箴
.
言(jiān)附庸
.
风雅(yōng)与日具增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嘶哑天骄言不及义相得益章
B.呢喃阴翳强聒不舍根深蒂固
C.灰烬脏物一意孤行李代桃僵
D.飘逸妄想断章取义富丽堂黄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红树林》写得很深入,绝非浮光掠影
....
地看看就
能完全领会。
B.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
。
D.三月中旬,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盐河风景观光带的绿化种植工作正在如火如
...
荼
.
的进行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9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6、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
②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
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③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
④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络的峰值甚至
可达20Gb/s。⑤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
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A.③②④①⑤B.③④①②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③④⑤①
7、古诗文默写。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
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
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
江红》)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
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3/9
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
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
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________)(2)微斯人,吾谁与归
.
?
(____________)
(3)正患无隙以规
.
之(_______)(4)后
.
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
.
为
.
众所嫉
B.古仁人之
.
心正患无隙以规之
.
C.不以
.
物喜醒能述以
.
文者(《醉翁亭记》)
D.先天下之忧而
.
忧余强饮三大白而
.
别(《湖心亭看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4.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
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
4/9
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
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
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
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
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
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
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
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
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
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
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
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
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
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
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
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
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
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
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
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
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
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
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
5/9
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
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
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
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
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
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
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
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
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
四十年了。
1.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4.选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
王剑冰
①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
②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
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
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
接进入了生活。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
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
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
6/9
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
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③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④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
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⑤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
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
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
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
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
⑥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正是由于
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
的声音没有谁听见。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
扫走它。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
的速度沉入河底。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
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
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很小的时候,
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
的。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真的
不如西方的一块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但是周庄
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
⑦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那声音
让人有些伤感。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
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其实瓦片不知道,
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瓦片不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
表示出亲切的包容。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
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即使没有谁找回这些失物,瓦片也会
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
⑧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
7/9
底线。这个底线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
1.作者满怀深情描写了周庄的瓦,它有哪些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作者表达对周庄瓦的深情,但却写小时候挥拳砸瓦的经历,请说明这段文字
在文中的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请结合
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巧用比拟,它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四、写作题(40分)
我们的人生因着种种陪伴而灿烂幸福。陪伴右来自于家人的,有来自于师长、同
学的,也有来自于友人亦或陌路人的。这些陪伴,无论是如影随形,还是维系在
心,都是那么令人温暖,令人振奋……
请以“暖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
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8/9
参考答案:
一
D
B
C
D
B
(1)长烟落日孤城闭(2)酒酣胸胆尚开张(3)何妨吟啸且徐行(4)俗子胸襟
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5)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二
1.(1)思想感情(2)归依(3)规劝(4)在……之后
2.D
3.(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
(2)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接受别人的话。
4.目的: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思想境界: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
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三
1.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奋斗
2.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
眼的阳光比喻成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
气,更表现了麦客夫妻的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
朴实。
3.“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表现了庄
稼人最淳朴的感情,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得粮食,养活一家老小;“可
比我们山里强多了”表现了女人对能种大片麦田的土地的赞扬。
4.(1)插叙,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
因。(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麦客夫妻对奶奶家土地丰收的夸赞,引出下文
9/9
麦客夫妻继续割麦子的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呼应了开头。
5.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
以及踏实肯干的美好品质。同时结尾又慨叹现代机械碾碎了麦客的足迹,表达了
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惋惜之情。
1.①颜色灰暗,代表平民性。②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③亲密
协作,共御风雨(或“有责任感”“坚守一生”)。④对其它物种亲切包容。
2.①写小时候砸瓦,突出了瓦质地的易碎。②瓦以易碎之躯坚强地同岁月抗争,
虽不能瓦全,但却默默坚守一生,反衬出它的坚强(或“坚韧”“坚守”)和奉
献精神。
3.①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周庄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②这些瓦经历
过数百年的风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所代表的
是一种西方文明,周庄的瓦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③无数瓦片用自
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延续
下去。
4.①点出全文线索。②“飞翔”用比拟的手法突出了瓦的外形,像鸟在展翅飞
翔;“岁月”则从时空的角度形象地说明了瓦从古至今,经历过的漫长历史。这
个标题使得瓦有了动态之美、沧桑之感,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③使得文章寓意深
刻。虽说瓦的色彩、质地、结局并不尽如人意,但瓦所呈现出的品质以及与周庄
人的相依相偎,让作者生发出对瓦的喜爱与敬意。
四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7:2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9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