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01-20 05:49:30 阅读: 评论:0

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什么之不理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刀锋意志出装)

学科教育论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

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

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

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

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

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评价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

标,通过对课堂中师生活动过程的观察和信息的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对教师的教

学起到导向、激励、反思、改进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

作用。以往我国的中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泰勒的评价

模式基础上,评价关注的重点是教学活动结果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随着教育评价

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仅仅重视对教学结果的评价,难以发现教学问题的症

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只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

问题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找到。在泰勒之后,后现代发展性教育评价是当前课

程改革中广大教育界人士共同倡导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其理论基石。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的主体

能动性,不把学习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参与教学,以自身

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相互交流,从而学会学习并建立新的

认知结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教学应当以促

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给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并促进学生优势智力领域

向其他教育领域迁移。后现代主义理论给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视野是:每个学习

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把学

习者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在泰勒之后,后现代主义评价理论提出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

法,使评价从单纯的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这是教育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

一次重大突破。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采用人文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与人的发

展之间的关系,它强调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文性、过程性、多元性和发展性。新课

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来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定

位,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正是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评价

模式,它的重点是以学生为本,关注过程,及时反馈,关注发展,创造适合学生

发展的课堂文化。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基石,着力

于评价教育功能的发挥,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教师的发展。其评价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的“学”来论教师的“教”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强调对教师“教”的评价要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展开,

它的着力点是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状态,如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

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在

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创造出适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

的这些状态达到最佳效果,并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参照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

略,能否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分析来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关注点。它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来评价教师的

教学思想、设计水平、组织能力等,使评课由以往重教师教学技巧的评价,转变

为重学生实际收获的评价,它把对教师的评价建立在学生学得怎么样的基础之

上,使“教”真正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并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二)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当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它注重以学生生活

中的经验为学习的基础,强调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来引发学生内心的

情感和体验并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学内

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所建立的联系,关注教师教学是否找到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

和学生经验的结合点,是否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内容的源泉和基础,是否

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引导,

并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关注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

以往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评价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忠实于教材,强调

教师预设教案的完成,而对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关注不够。如教师对课程资源

的开发能力,对教材的建设能力,对预设教案的调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

成新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根

据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状况突破“文本”的规定性,使自己和学生成为课程的有

机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部分;关注教师教学是否只是教“文本”,而忽略学生

的“体验”和“生成”,教学过程是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

展需要的教育过程。如果一个教师只会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而找不到教

学的生长点,不会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

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四)倡导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

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信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

现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

生的各种尝试和创造性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课程标准提

出的要求显示,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的、接受的转变为主动的、发

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并达到促进学生品德

的自我建构。在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对有意义的接受性

学习也不完全排除,因为该门课程中某些理解性的教学内容,如我国社会所倡导

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优良传统,社会、历史、地理、法律、文化等必备的知识内容,

需要教师有意义地传授并进行解释,这比让学生去重新发现和探究更有效果。品

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

评价上,不能只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在形式上的转变。

(五)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协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传统德育课程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

把道德知识的掌握作为学生学习的终点。品德与社会课程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

观、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品

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水平是品德

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形

成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

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课堂教学评价要从过去只重视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和知识的

获得转变到既重认知、更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和能力的培养上来,通

过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能整体地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目标。

(六)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学的及时雨,它能直接起到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作

用。教学时教师应当敏锐地感知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观察学生的表现,随时评价并认同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学会欣赏不同的意见,带

着放大镜去找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赞赏他们在回答问

题中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善意,赞赏

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积

极而有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组织生生之间的即时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

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

人的态度。

(七)关注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追求课堂教学产生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它重视引导学生

在生活中学习,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与自己生活的联系中去继续求

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它要求教师尽量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延

伸,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和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让

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

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课内学习向课外学

习的延伸。

(八)倡导教师个性化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鼓励教师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鼓励教师追求个性,

使教师能将注意力放到关注不同个性、不同生活背景学生的发展上,让教师摆脱

教案的束缚,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

让教师及时捕捉各种有用的鲜活的信息作为课程教材必要的补充,以增强教材的

适应性。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表现为评价要素的确定具有代表性,评价机制具

有民主性,评价信息获取具有全息性,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评价过程具有伦

理性。

(一)评价要素的确定具有代表性

组成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是多元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包容万千,

因此,只能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为其评价要素,应当选择体现了新的教学

理念、具有时代性、典型性、最有价值的要素作为评价重点。(见下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2.教学目标具体、明确,符合学生实际。

3.教学流程安排合理,体现逻辑性。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1.根据目标灵活使用教材,能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为

教学服务。

2.与学生平等交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3.教法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能根据教学进程恰当地进行

角色转换。

4.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运用即时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鼓励创新,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

7.能熟练地操作教学仪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状态

8.对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感兴趣,学得主动、积极、轻松、

愉快。

9.能借助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10.能在学习活动中生成新的问题,并获得一定的体验。

11.能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探究问题的

兴趣和方法。

教学特色

12.在教学上有创新点。

13.体现了鲜明的教学个性。

教学效果

1.能依据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实效。

(二)评价机制具有民主性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教师教学构筑一个可以发展的平台,根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应“建立

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倡导把评价的过程

作为人与人之间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当是多元

的、互动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应参与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参与评价,是课堂

教学评价的重大改革,还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给家长评价教师教学的机会,这

也是新的评价改革的关键。倡导把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

方式反馈给被评价的教师,让教师建立起对自己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

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民主的评价体系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实

施策略之一。

(三)评价信息获取具有全息性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信息获得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让评价者和被

评者多渠道地获取信息,促进评价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因此评价信息获取的全息

性非常重要。品德与社会课堂评价除观察教师和学生课堂40分钟的教学活动外,

还包括对教师备课和教学后反思等情况的了解,应当将教师教学前的备课和教学

后的反思联系起来看待。通过看教学设计方案了解教师预设方案是否合理,了解

教师为什么教(目的),教什么(内容),怎么教。在教学中看教师是否能根据

学生实际对预设方案进行调整。教学结束之后,不但要听教师的自我反思,同时,

应当听取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意见,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作出

中肯的评价,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改进教学的信息。评价者在全面获取信息之后,

对几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后再给教师改进教学提出可行的建议。

(四)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运用直观评价法进行评价。直观评价法是在总体把握评

价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使上课者和评课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并在这一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给以一种总体的直观印象评价。也就是

说在评价时不必完全遵循目标去进行一对一的评价,而是根据教学实际状况给出

一种总体评价和特色评价。这种直观评价法使评价者既有一定的标准进行参照,

同时又不完全受评价标准的局限。

(五)评价过程具有人文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体现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应当致力于对教师教

学的理解,评价应当成为一个充满了人性关怀、充满理解的过程,体现对教师的

人文关怀。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应当形成一种互动的理解关系,评价者要设身处地

去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够平等地相互倾听和对话。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

课倡导平等、开放、问答式的评课方式。上课之后要给教师说话的机会,让他们

能向评价者阐述自己的教学思想,评价者应中肯地与教师对话,对教师教学中的

优点给以充分肯定,让教师受到激励,同时中肯地指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通过

平等交流使教师对评价抱以开放和积极的心态,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作进一

步反思,并乐意改正自己教学中的失误,总结成绩。只有充满了人文精神的课堂

教学评价才能使被评价者感到心悦诚服,才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祥明:《课堂教学中的非规范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8

期。

3.刘玉娟、张维新:《发展性教师评价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5

期。

4.莫景祺、朱德全:《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范畴》,《课程·教

材·教法》2001年第3期。

5.张玉田:《巴班斯基的评课标准·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6.陈旭、王淑敏:《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课程·教材·教

法》2003年第6期。

7.卢慕稚、张莉莉、赵大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5:4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93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开幕式邀请函
下一篇:报名号查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