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01-20 04:15:34 阅读: 评论:0

怎么给差生补英语-ygeshop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研究》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作者:李军周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

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

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

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

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

理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

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

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

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

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

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

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

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

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

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

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

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

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

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

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

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5.实验当

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6.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7.怎样才能保证实

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方案确定后放

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操作过程当中的所有

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

隐患等等。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

如熔化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来熔化过程等一些问题。出现这

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实验都是失败的。现在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

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

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1.你

的猜想和实验结论是不是一致哪?2.你的结果和其他同学相比有没有较大的差异?如

果有较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哪?3.在探究过程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4.你对这个装置

是否有新的改进?5.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哪?”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如果学

生的实验结果并不理想,但他能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一种收获。通

过交流探究过程的收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技能

的掌握,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

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不仅注重探究的结果,同时也注重学

生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当然,学生

在刚刚学物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好科学探究的操作难度和思维难度,又要充分

挖掘教学内容当中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因素。比如在声现象的教学当中,由于对于声现

象学生并不很陌生,所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又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在教师提

出问题之后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参与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声音产生

的过程,交流所发现的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也可以让

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再比如《大气压强》的教学,以往都是通过教师的

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而再由教师来讲解大气压强的数值以及测

定方法。而现在的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起学生积

极参与认知过程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对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

养。我们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这样来设计大气压强的教学,通过学生在

课下的观察现象和搜集资料、动手做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先有一个初

步的了解,这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通过课上学生对课前准备

的展示与交流,从知识与技能上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也感受

到了向四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强的事实。从过程与方法上来看,学生在准备工作中经历

了猜想、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从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上来看,通过参与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以及交流合作等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这样的新课的引入,从课程

目标三个方面上来看,都是符合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另外关于大气压强的测

定的实验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多是通过看挂图或录象来直接给出托里拆利实验的结论。

而现在我们考虑到应该在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引导学生来进行科学探究,所以关

于大气压强的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压强的定义式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测量大气压强的数据。首先让学生来设计方案,使学生经历设计方案的过程,并且对

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际的验证。在验证当中发现问题时再不断地修正方案,这样经历

一个设计新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完善方案的科学探究过程,最后再给出托里拆利

实验的结论。这样的处理会充分地利用教学当中科学探究的素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生探究活动

与传统的学生实验是不同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所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师预先规定好的程序来进行操作,得

出教师预计的实验结论。现在的实验探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方法、设计研究

方案来交流研讨探究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教材注重到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

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

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

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比如

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之初,

我们就应该避开那些比较抽象的、一般化的物态变化和那些非常严密的物理概念,而应

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认识到一种具体

物质——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

中来认识汽化现象。再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这个知识点一直

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一个分化点。但是在

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尽管在探究活动之

后需要一些定量的计算,但是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的计

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再比

如《光的反射》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只关注如何掌

握光的反射定律,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而应该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

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物理知识在实际当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

一些具体的实例出发来引入所要研究的内容并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来解决这些相应

的实际问题。

三.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并列,强调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感受。所以物

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

水平,开发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

显的熔化过程,或者可能会发现海波由于过热而不凝固这样的问题。对于各种各样的问

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

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

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

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之

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1.对于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是否相同哪?2.清晨看

到日出的时候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上还是在地平线以下哪?3.海市蜃楼这种壮观的场面

是怎样形成的哪?”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为此我们

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听

老师讲课无法学到的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4:1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红楼买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