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俳句的赏析与翻译
杨秋香;张婷婷
【摘要】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它以精炼的语言进行创作,具有强烈的风土性和
艺术性。十七音、切字、季语构成了俳句短小精炼,凝练,富有余韵的特点。关于俳
句的翻译,我国曾就翻译形式问题展开过争论。诗的超常语言结构使得翻译很难做
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从俳句的特点及欣赏的价值的角度探讨其翻译准则
及翻译方法。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12(000)010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俳句;写生;赏析;翻译
【作者】杨秋香;张婷婷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
学院,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313.44
一、俳句的由来及其特征
俳句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学之一,是日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俳
句源于连歌,脱颖于俳谐连歌。松尾芭蕉提高了俳谐的艺术性,并创作了许多独立
性很强的“发句”。“发句”是俳谐连歌的首句,即5-7-5-7-7循环节中的
第一句(5-7-5)。明治时代的正冈子规强调重视个人的创造性,并将独立出来的
“发句”正式命名为“俳句”。这就是俳句的由来。
传统的俳句,始终坚持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即5-7-5十七音、切字、季语。
这是俳句的格律,是俳句成立的必要条件。它是用5-7-5的韵律吟咏的定型诗。
其韵律节奏是由于日语特有的开音节结构特点形成的(比如:e音给人明朗的印象,
o音深厚沉重,i音则产生刺激音的效果)。切字后的停顿,表示咏叹或调整语调,
达到和谐,同时短暂的休止给读者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季语是欣赏传统俳句不可
缺少的要素,季语即季题,表现季节感。在一句中需要一个季语,以表示作品形成
的时间、色彩、气氛等,从而增添情趣,体现俳句的美。季语按“岁时记”进行的
分类包括季节、天文、人事、宗教、动物、植物等内容。俳句还具有一个不容忽视
的特点,就是它产生的余韵效果。俳句表达了日本人在其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
心灵感受。
虽然5-7-5韵律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也并非不可逾越,有些俳句在5字音的
部分咏成6字音,或将7字音部分咏成8字音,出现“余字”现象。甚至还有一
句一律的自由律俳句。季语在俳句中与间顿共同营造出余韵的效果,俳句界并存了
重视季语的“有季派”、重视季节感的“季感派”和打破传统俳句情趣而忽略季题
的“无季派”等。
俳句要求将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再现。客观写生是俳句的特征之一。这就要求
作者排除个人的私心与虚伪,细心观察,仔细倾听,将真实所感用十七字再现出来。
俳句究竟应注重表达个人的主观思想还是要重视客观事物,日本俳界一直在争论这
一问题。正冈子规认为:俳句本身就包含了主观与客观两层含义。主观是指吟咏内
心所感,客观是指如实地再现内心影射的客观事物。这就是“写生”说。高浜虚子
进一步又提出了“客观写生”说。水原秋樱子则认为,俳句表明了作者的两种态度。
其一是要抛开个人之念,忠实自然;其二是要完全尊重自然,不顾个人之念终究是
很难做得到。持第一种态度就必须忠实地观察自然。俳句表面描写自然,实则是要
表达个人的内心。水原秋樱子之说,我们可以把第一种理解为“客观写生”,第二
种为“主观写生”。
二、俳句赏析
俳人大须贺乙字对俳句有如下论述:俳句包罗万象,既有皎洁的月色,又有旖旎的
风光,任由诗人驰骋,全然是一片清新的天地。俳句世界可谓是微小事物的世界,
体现了日本人的纤细的审美观。与中国吟咏大江奔流、高山巍峨、天地苍茫的恢宏
壮观相比,日本人更注重对微观事物的描写。如花、草、虫、鱼,哪怕是一滴晨露,
一棵枯草,一片浮云,一阵清风等都尽收诗人的眼底,瞬间捕捉永恒,永恒在瞬间
定格。追求的是对事物的最原始的感动。这种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之情可见一般。
俳句惜字如金,又恰到好处。用有限的文字表现无限的意境,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无
形的情感,余韵是所有艺术的追求,而俳句达到了极致。语言激发读者想象力,言
外之意则交由读者去玩味。
俳句赏析:
1.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松尾芭蕉)
幽幽古池畔,静谧入空蝉。
蛙入一声响,复归返自然。
季语:蛙。指初春。切字:や。分句:古池や。
此句可谓松尾芭蕉俳句的极品。「古池」之后伴随着「や」的短暂休止,使读者联
想出静态的「古池」画面,是一种“静”的境界,随后作者捕捉到了一只「蛙」跳
入这一动态、滑稽、幽默的动作,划破了的“静”的世界,营造出了俳句的意境。
古池的寂静,加入了蛙的跳入的动,再到水声后的平静,诗人描绘出了两种完全不
同的“静”的世界,此俳句的重心是在后面的“静”上,也就是说“动”后的“静”
才显得意味深长。使古池显得宁静而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世间万物是
否也像诗人描绘的那样,遵循着这样一种从初态的“静”到外界外力下的“动”再
回归或止于“静”的客观规律呢?诗人间接地营造出一种禅的意境。
2.落花枝に帰ると見れば胡蝶かな(荒木田守武)
疑是落英返枝头,蝶儿不识自停留。
破镜那堪回首照,逝去如斯水难收。
季语:落花。指晚春;蝴蝶。指仲春。两个季语,重心在蝴蝶。切字:かな。分句:胡蝶
かな。
樱花随风散落,乍看好似其中一瓣落樱重返枝头。定睛一看,原是一只蝴蝶飞落在
枝头上。此句依《八岛》谣曲中的“落花不返枝,破镜不再照”而创作。句中将落
樱花瓣与蝴蝶通过视觉上的错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表面写实,
实中散发了作者的淡淡哀愁。
3.秋深き隣は何をする人ぞ(松尾芭蕉)
寂寞清秋何处寻,索然无奈久病身。
遥想隔壁沉默处,不知比邻是何人。
季语:秋深し。指晚秋;切字:ぞ。分句:何をする人ぞ。
此句为典型的主观写生的俳句。久病缠身的芭蕉不能前去参加深秋9月举办的俳
会而深感遗憾。深秋的凄冷之夜伴着衰弱的身体,诗人更加渴望置身于其乐融融的
俳席间,而此时,哪怕知晓沉默的比邻也成奢望了。
4.小夜時雨上野を虚子の来つつあらん(正岡子規)
黄昏寒雨中,虚子行匆匆。
上野路途险,愿君肋生风。
季语:時雨。指初冬;切字:らん。分句:小夜時雨;来つつあらん。
病情急剧恶化的子规,已经卧床不起,他十分想见挚友高浜虚子。入夜后偏偏又下
起了阵雨,卧病在床的子规急切地盼望快快见到虚子,想象着冒雨翻山越岭疾驰的
虚子,内心充满了担忧。此时他就像盼望恋人一样急切地等待虚子来到身边。
5.行く春や鳥鳴魚の目は泪(松尾芭蕉)
匆匆春将归,离愁尽相随。
鸟啼鱼落泪,问君几时归。
季语:行く春。指晚春;切字:や。分句:行く春や。
这是芭蕉携弟子曾良动身前去伊势时创作的一首俳句。正值三月春光殆尽时,连天
空飞鸟的鸣声也显得悲凉,沉水之鱼似也眼含泪水惋惜春光已逝。此时芭蕉决意踏
上遥遥旅程,面对前来送行的人们,不知何日是归期,因而感伤、惜别之情油然而
生。诗人在此借鱼、鸟比喻自己漂泊的一生。诗中的「鳥鳴魚の目は泪」就是受唐
朝诗人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句的启示写就的。日本俳句
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唐诗、宋词、元曲的印痕。俳谐师大都具备汉诗的素养。俳圣松
尾芭蕉的作品更是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诗歌文化对俳句创作的影响。
6.鳥雲に木屑こぼして木地師老ゆ(松本澄江)
春云遥望入高鸟,木屑迸飞工匠老。
季语:鳥雲。指晚春;「鳥雲」与「木地師」本无直接的联系,在这里诗人将年复一
年春去秋归的候鸟大雁比喻常年辛勤劳作的工匠。从而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意在慨叹光阴似箭,人生易老。要坦然面对无常的人生。汉诗中无论是山水诗、花
鸟诗、还是咏物诗都通过「赋·比·兴」的手法表达诗人丰富多彩的感情。俳句同样
也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此句引起诗兴的就是季语-「鳥雲」。季语与全句处
于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7.なほ燃ゆる色を尽くして冬紅葉(稲畑汀子)
寒冬尚尽燃彤彤,红叶余辉犹灼灼。
季语:冬紅葉。指初冬;初冬时节红叶愈加红艳,竭尽全力奉献其美。很富有寓意的
一首俳句。意在赞美夕阳老人,生命不息,发挥余热不已。汉诗中有「托物寄情」
的手法。这一点与象征、寓意体诗有相似之处。许多日本俳句也与托物寄情的咏物
诗密不可分。
8.思わずもヒヨコ生まれぬ冬薔薇(河東碧梧桐)
冬暖时节蔷薇开,绒绒鸡雏添趣来。
季语:冬。切字:ぬ。分句:ヒヨコ生まれぬ。
时令上的冬季,意外、惊奇连连发生。这方蔷薇花开,那边鸡雏破壳而出。蔷薇、
鸡雏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同时出现在冬季,暗示了冬季不冻的阳春天气,
给人一种温暖、欣欣向荣的感觉。此俳句中的季题仅是一种象征。自古以来日本的
绘画、艺术都借助风花雪月表达情感。风花雪月即是大自然的种种现象。这一点在
俳句中处处可见。
三、关于俳句翻译
一首汉诗浓缩一个完整的意境。每行或每句作为全诗的一部分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如:起、承句描写景物,转、结句是诗的精华部分,相当于“诗眼”。而俳句只有
十七个音,两个分句。实际相当于一个句子或两个短句,所以,不可能详尽叙述,
要求语言精炼,直接突出诗的精华部分即“诗眼”。
通过以上对俳句的赏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日本的俳句是由咏者和听者共同
来完成的。咏者的5-7-5,需要加上听者的解释与想象才构建一个完整的意境。
也就是说,咏者的发句与听者的附句共同合作,才能绽放俳句的魅力。咏者只抛给
听者引起思考与想象的事物,其后的事情就交给听者去配合完成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再来探讨俳句翻译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思路,咏者的发句
加上读者的附句(释义)就应该是俳句的内容了。接下来就要考虑以何种形式来表达
(译介)俳句,即形式问题。我们知道俳句是一种诗体,那么翻译形式也应该是诗体
对诗体。至于采用何种诗体可依原作或译者而异。比如:唐诗、宋词、元曲乐府等
形式。采用四言、五言、七言、五七五等、押韵即可,还有一种模仿日本俳句创作
的五七五式的汉俳。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翻译俳句时我们也不妨按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一般标准三个层面来界定。首先,
把俳句的意义、韵律、风格、修辞、美感、形式完美再现界定为最高标准即绝对标
准。其次,是将俳句的意义、文体风格、表现形式再现定为相对标准。至于一般标
准,就应该将俳句的信息不拘形式地准确表达出来。
诗体对诗体的翻译形式是一种艰难的创作,是“命题”创作。仅有理解语言的能力
是不够的,还需有相当的汉语素养。在翻译标准多元化的今天,俳句的翻译标准也
应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文本角度,译者角度,读者角度出发概括起来俳句翻译可
以遵循“意”合“神”似这样一个总体原则,并以此为准则来完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尾形朸.俳句の解釈と鑑賞辞典[K].笠間書店,2008.
[2]北原保雄.全文全訳古語辞典[K].株式会社小会館,2010.
[3]郑民钦.俳句的魅力——日本名句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3:5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8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