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我与地坛 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0 03:14:23 阅读: 评论:0

新东方试卷解析-气录念什么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传奇行会个性名字)

1/7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教学重点】

1.三对关系:“我”与地坛、“我”与母亲、母亲与地坛

2.两个启示:地坛给“我”的启示,母亲给我的启示

【教学难点】

1.母亲的性格特征,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我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

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

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

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

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

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

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

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代表作:《务虚

笔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获得了“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作品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让人感悟生命的真谛。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坍圮()()亘古不变()

窸窸窣窣()()蝉蜕()

熨帖()()有朝一日()

2.根据拼音填空。

缘fèn()历尽cāng()桑

2/7

专心zhì()志dān()搁

gāngà()()滑jī()

罪niè()福zhǐ()

diàn()记整整一xiǔ()

zùo()落

3.解释下列词语.

坍圮:

亘古:

宿命:

失魂落魄:

熨帖: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词语

①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___________下一溜阴凉。

②有时候就呆到___________都亮起月光

③蜂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____________,转身疾行而去。

④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___________。

⑤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___________。

5.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

四百多年里,___________,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

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6.仿照下面这个比喻句重新造句,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想像合理。

窗子,自从它出现那天起,就成了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重新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课文初探】

7、母亲了解自己的儿子因残疾而苦闷,在明知儿子有可能选择轻生的情况下,却让

儿子独自去地坛,这是为什么?

答案1、tānpǐgènxīsūtuìyùtiēzhāo

2、缘分沧桑专心致志耽搁尴尬滑稽罪孽福祉惦记一宿坐落

3、倒塌;从古代到现代;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生死贫富皆由命运决定;心神不定非常惊

慌的样子;妥帖舒服。

4、斜切满地上一朵小雾想透了什么摔开万道金光渗透的深彻

5.D.审视语句连贯得体的能力.

6、略

7、母亲明白,孩子的痛苦只有自己想通透了才会消逝,而要想通透需要一段独处的过

3/7

程。她宁愿自己的儿子为解脱痛苦而无目的无方向地追寻,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为逃避痛苦

而消沉。因此,每当孩子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他准备,每当孩子离去时,她就坚强地

忍受这或许会失去儿子的痛苦。每当孩子长时间不回时,她又主动去找寻。她从来都不对

自己的孩子说一句“你为我想想”。

四、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第二课时

五、师生互动,解读课文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提示:“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

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

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

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为什么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给作者以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

★提示:古园的荒芜冷落正烘托着作者的悲苦命运,也正是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给

予了作者对生活的新的感悟。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

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

彩。

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

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

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4、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体验: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6.“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

—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

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4/7

7.景物描写的作用

★(1)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

(2)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

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3)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

六、在作者心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1.“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2.“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

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

3.“……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4.“——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

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七、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

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

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八、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

身上读懂了什么?

(母亲:1.送我上地坛。2.在家担忧我。3.到地坛找我)毫不张扬表达我对母亲

的思念与痛悔

九、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

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

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

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

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十、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义?

★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

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

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十一、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设计的话题均能和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允许自选话题,又能尊

重学生的个人情感爱好与偏向,在说话训练中体现教学民主思想;而口语交际训练更是引导

学生对生命和亲情感悟进行内化与升华,在口语能力训练中体现人文的关怀。

十二、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

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

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

不例外。

5/7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

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

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

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

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

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十三、作业布置:以“我看磨难”为题写篇文章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讲读课。本篇散文是有很厚重

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两部分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研读

去理解去感悟,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从而进

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

升,此时“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

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

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第三课时

《我与地坛》随堂练习

一、基础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ù)炫耀(xuàn)坍圮(tānpǐ)窸窸窣窣(xīsū)

B.蝉蜕(tuì)熨贴(yùn)荒芜(wú)历尽沧桑(cāng)

C.玉砌(chè)恪守(gé)地坛(tán)肆意雕琢(zhuó)

D.颓墙(tuì)教诲(huǐ)猝然(zú)亘古不变(gèng)

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亘古不变淡褪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坚忍不拔弥漫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心神恍惚荫凉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娇阳高悬熨贴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

么,转身()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开翅膀,忽

悠一下()空了;树干上()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

滚动,聚集,()弯了草叶轰然坠地()开万道金光。

A.甩疾展凌停弄砸

B.甩速展升停压砸

C.捋疾支升留压摔

D.捋速支凌留弄摔

6/7

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梦想成真只属于那

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炮制,

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是要看他做得

如何。

(4)环顾全球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

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如果却无论

B.但如果而无论

C.如果只要也不管

D.因为如果却不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

作品的。

B.我们青年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

C.如果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D.曹丕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不饶恕他。

6.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以前他不喜欢这工作,后来为完成任务,只好研究一番。现在,他,

简直爱上这工作。

A.不钻研就不行

B.越有兴趣越研究

C.越钻研越有兴趣

D.越来越深入地研究

【能力素质提高】

二、理解下面片断,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

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

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

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

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

排?

7.为什么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意思对即可)

8.作者将人生痛苦,将死亡比作“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目的是什么?

(意思对即可)

9.为什么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因为一个人。

.

所应考虑的问题是。

7/7

参考答案

【课内四基达标】

一、1.A2.D3.C4.B5.D6.C

【能力素质提高】

二、7.这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在经历了截瘫及孤独的痛悲之后,作者

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一种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作者从

“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经历了

“死亡”将使他更加珍惜生命,这样,作者便坦然了:他将笑迎必然降临的节日。

(意思对即可)

8.这是作者在走过荒芜,经历痛苦,走过孤独之后真实情感的流露,截瘫使他更

加向往自由行走,表明作者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面对未来、面对死亡,他知道

经历“熬夜准备考试”之后,将有成功的喜悦,那将是人生的永恒。(大意对即

可)

9.一旦生下来就不再存在为什么要生的问题,如何使活着有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3:1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国庆 黑板报
下一篇:六一节快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