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水沸腾前后气泡变化

更新时间:2022-11-13 07:59:28 阅读: 评论:0

高考考试技巧与策略-写意的意思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唐吉柯德)

“观察水的沸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用“问题-实验-交流”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积极

参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努力培养他们主动获得

新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科学技术创新素质。

【教学目的】

1.认识沸腾现象,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2.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的物理意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了解一种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水在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及水温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

水在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以观察、实验为主,辅以猜想、讲解、讨论、比较等

【教具和分组学具】

1.教具:大注射器、玻璃水槽、水

2.学生分组学具(二人一组),每组配备:铁架台(包括铁圈、铁夹)、

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小烧杯(100mL)、温度计、线、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一种物理研究常用的方法)

教师演示:玻璃水槽中装满水,把大注射器抽满水,从空气中向水中注射,观察

水中的现象。

学生:可以看到水中出现大量的气泡。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想):水中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气泡呢?

猜想:一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这样两种:一种是注入说,即认为水中本

来就有大量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被注入水中聚集形成大量气泡;另一种是卷吸

说,即认为水在从空气中注入水中的过程中,把大量的空气卷吸入水中,从而形

成大量的气泡。

教师: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学生(讨论):有的说第一种说法正确,有的认为第二种说法正确,也没有讨论

出结果来。

教师(引导学生):物理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实验。

教师:对,实验,那么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哪一种说法正确呢?

教师演示:把大注射器中抽满水,然后把注射器口伸入水中,向水中注射,再观

察现象。

学生:发现没有气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很显然,实验证明了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刚才这种方法是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即:问题-实验

-讨论。

教师:平时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我们都见过,水在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

从水中冒上来,但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是否思考过水沸腾的条件及这么

多气泡是怎么形成的呢?

下面我们就用“问题-实验-讨论”这种物理研究常用的方法,对水的沸腾进行

研究。

二、新课教学

1.介绍实验的目的、做法和要求。

2.这个实验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主要是水温及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研究

水沸腾时的温度。

3.在做实验之前,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对水在沸腾前后各阶段的

水温及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进行猜想(注:不是胡猜乱想),并把猜想填入猜想

表中。

4.每组一个小烧杯,内装大约70ml的冷水,先放置好酒精灯,然后根据酒精灯

的高度调节好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用线吊

在铁夹上,调节铁夹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水中。仔细观察水在各阶段

的温度及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5.比较自己的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6.根据自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学生分组实验

1.猜想水在沸腾前后各阶段的水温及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填写下

观察过程水温变化情况水中气泡变化情况

水刚开始加热时

水在快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2.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情况是否正确。

3.在小烧杯内倒入稍多于半杯的冷水,按图把铁架台、烧杯、温度

计、酒精灯等安装、固定好(装配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4.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及其变化;观察杯中

和杯壁产生的小气泡的情况及其变化。按60℃以下、60~90℃和90~100℃三个温

度范围,记录水温和气泡的情况。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温和气泡的情况。

5.停止加热,在短时间内观察水温和气泡的变化情况。

将上述各阶段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观察要求观察阶段

水温变化情况

水中气泡变化情

水温在60℃以下

水温在60~90℃之间

水温在90~100℃之

水开始沸腾

水继续沸腾

停止加热的短时间内

6.自己的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问题在哪?

7.实验结论: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

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

四、实验思考

1.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迅速增大的原因是什

么?说明了什么现象?

2.如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这时水是不是仍吸热?如继续吸热,

那么所吸收的热起什么作用?

3.做本实验时,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情况: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

数是不是正好100℃。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五、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实验思考题。

3.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7:59: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敬组词
下一篇:难的多音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