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因材施教论文

更新时间:2023-01-20 01:55:48 阅读: 评论:0

我想带你一起去流浪-霍尔电压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异端审判者)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因材施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一切为了学生

的终身发展”,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

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摘要:我国古代圣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至今

已经有上千年了,但如何真正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去,是一个

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语文在众多的学科中是最能够多方面培养人的

素质的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语

文的最佳选择就是“因材施教”。因此,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语文教

学中“因材施教”的几点尝试来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因材施教;尝试

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

可见,以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来对其进行教育的思想是我国古

代教育家所一贯崇尚的。对教育者来说,“因材施教”的意义就在于

根据人的不同资质而施行相应的教育。

语文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依据“因材

施教”的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在教

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叛逆之“材”——对症下药,设计其学习语文的方案

前苏联的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

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

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允许不同个性的学生存在,充

分尊重不同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是因材施教的第一要务。对于学生出

现的个性特征差异,一个聪明的教师,绝不会因其不同而立即否认抹

杀,而是注意随时抓住契机,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因。

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

其他事物,他们好表现、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但也处处怕失

面子,怕在生人面前被揭短,怕在公开场合挨批。这种处于青春叛逆

期的孩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不少见到。对于这种叛逆之“材”,

倘若老师以硬碰硬,最终的后果往往可能是“两败俱伤”。对语文学

科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有学生上课“听不懂”的情况,这也是语文课

的独特优势。叛逆之“材”对语文的某些知识往往有所关注却不深入,

这时,教师需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合理之处,抓住其可行性

进行鼓励。

曾经带过一个学生,他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

很傲慢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却总是喜欢“挑战”老师。对于语

文课,他一般是不听的,语文作业自然也不常做。有一次我上课提问

他背课文。按规定要背完一整篇文章,可是他一字不会。笔者很生气,

课下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他很坚定地说,这篇文章的背诵重点

在最后一段,掌握这一段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全篇背诵呢?本来笔者

想给他看教学大纲,想给他具体解释这一篇文章要求背诵的原因。但

又转念一想,对于这样一个学生,只背诵一段又有何妨?于是,笔者

试着换了一种温和的语气告诉他说,你的观点是对的,最后一段是这

篇文章的重中之重,你确实独具慧眼啊!我看到他两眼闪现出一丝喜

悦。后来,我经常向他“请教”文章的学习重点,偶尔还会和他辩论,

有时候他为了说服笔者还在课下主动翻阅资料、做笔记。慢慢地,笔

者发现这个学生敌视教师的态度基本消失了,语文学习的劲头也明显

提高,后来,他居然养成了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好习惯。

当然,叛逆之“材”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设计的不同

方案。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学生也

是这样。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引导,循循善诱或许会取得

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傲慢”类型的学生,就是

利用其好面子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狂热之“材”——因势利导,寻找其与语文学习的契合点

有些学生对功课以外的其它领域,有独特的喜好和近乎“狂热”

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那些领域还有较高天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

好主要体现在业余时间上。有的学生甚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自己关

注的.某一事物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三百名学

生,就会有三百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能从

似乎“差不多”的学生中,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特有的兴趣、爱好、特

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是

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鉴于语文

自身的这种优势,如果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语文联系起来,让学生

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不知不觉地去学习语文,那么也许会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中或许就蕴涵着丰富的语文

资源。

笔者不止一次发现一个叫王帅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地看《体育

报》,有时看到兴奋处还笑出声来。后来,经过笔者“明察暗访”,

笔者了解到王帅酷爱足球,最喜欢“曼联”“皇马”两支球队。他还

在班里组建了两支足球队,也叫“曼联”、“皇马”,并自封为“皇

马”队长,每周末两支球队都要大战一场。了解这些情况以后,笔者

恶补了一下关于足球的知识和有关这两支足球队的资料,找了个机会

和王帅大侃一通。笔者抓住机会说,听说咱班组建了足球队,每周还

要比赛。老师太想观战了,可是没有时间。要不你把每次比赛的精彩

之处写下来吧。他很乐意去写。后来,笔者把他写得精彩的片段拿到

班里读给学生听,因为写的是班里的活动,班上的同学也很喜欢,笔

者不失时机地引领着大家对他的文章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王帅

的写作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同时,笔者还是以“没时间”为由,让他

把《体育报》中的一些新闻用简短的语言压缩概括,以此来训练其阅

读能力。从后来的成绩来看,这种方式在王帅身上的确是切实有效的。

总之,对于狂热之“材”,如果语文老师能因势利导,寻找其与

语文学习的契合点,那么,兴趣不仅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同

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力量。

三、整体培养,关注集体的学习习惯特点

“因材施教”的“材”既是指个体的学生,也可以理解成“一批

相近的学生”。我国从近代开始以来推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

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

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一方面有利于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

学效率,可以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但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学生之

间最容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固定而独特的整体特质。班级特质是一

个无形的客观存在的场。它与班级成员之间产生动态的交互关系,影

响着每一个人。一个结构稳定,关系和谐,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

的班集体,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励每个学生在学业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去追求真、善、美。反之,一个结构松散,关系混乱,缺乏凝聚力和

拼搏精神的班集体,则会对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带来伤害,进而影响

整体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班级的性质,扬长避

短,细心、合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

氛围是语文老师身上担负的艰巨责任,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比如有

的班级的学生活泼,有的班级学生沉闷。很多老师能觉察到一个集体

的语文学习习惯,但很多老师却表示很无奈。这时,“以点带面”,

整体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杜威先生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

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

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只有针

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才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我们的职责是培养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94—295.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32—133.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1:5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