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年级地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0 01:14:37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家教教案-tan图像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生命幻想曲)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

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

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

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

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

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

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

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

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

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

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

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

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

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

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

势如何?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

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

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

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

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

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

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

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

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

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

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

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

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

点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

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

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9.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

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表格1

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

6~9月:西南风:海洋—陆地:雨季

10月~次年5月:东北风:陆地—海洋:旱季

表格2

:水灾: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

风力弱

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

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

繁。

11.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

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

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

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板书设计:

印度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二、水旱灾害频繁

第七章

第二节印度第2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

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

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

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

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粮食的消费量极大。因此,印

度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印度的粮食问

题。

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1)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

是什么?

(2)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

哪里?

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在20世纪60年

代之前,印度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现在,

印度粮食能够自给要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

(学生朗读P38阅读材料“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

生产技术,使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以改善。目前,印度粮食不仅

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3.课件展示: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和图7.34“印度的地形”,将三幅图

进行对比,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

的对应关系。

4.小组讨论,评价点拨。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

列。通过对照可以发现,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

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

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

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

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学

生朗读P39阅读材料,对比印度南北方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差异。

同我国类似,印度也是“南米北面”,但是在制作方法上不太一

样)

5.承接过渡:近代历,印度有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英国殖民

统治下,本国工业发展缓慢;独立后,印度工业得以迅速的发展。

6.课件展示:表格“印度独立前后工业部门与形成原因的比

较表”,阅读P39页相关内容,思考比较项目,并完成表格。

7.课件展示:图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

的分布”,分析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并完成表格。

工业部门:分布地区:主要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煤、铁产区:加尔各答

棉纺织工业:棉花产区:孟买、班加罗尔、新德里

麻纺织工业:黄麻产区:加尔各答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般规律:工业中心应接近原料产

地。

8.学生阅读P40活动第2题相关材料,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9.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以下信念: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虽然

还十分落后,但未必什么产业都是落后的。比如印度在核电技术

及其应用、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及出口、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

面的突破,都有力地说明了发展中国家是可以逐步赶上世界经济

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以腾飞。

[课堂小结]

印度与我国同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经济发展中

有许多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比如印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进行的

“绿色革命”,印度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的创新思路等。

板书设计: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

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潜能,增加对世界

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

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

识。*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

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

人文、经济等。*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

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

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

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

源气候、经济文化等。*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

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

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和气候特征;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

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学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

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

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

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

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

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

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

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

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

液。

五、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1

第二节人文环境22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3

第二节东南亚34-5

第三节印度36

第四节俄罗斯37-8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28-9

第二节欧洲西部29-10

期中考试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314-15

第二节巴西2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217

期末复习418-19

期末考试20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3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

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

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

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

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

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

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

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

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

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

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

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

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

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

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

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注意发现教学和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

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做好器材的登记,

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课时

第二周:亚洲的自然环境2课时

第三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四周:日本2课时

第五周:一次月考2课时

第六周:东南亚2课时

第七周:印度2课时

第八周:俄罗斯2课时

第九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一周:中东2课时

第十二周:欧洲西部2课时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

第十四周:澳大利亚2课时

第十五周:美国2课时

第十六周:巴西2课时

第十七周:极地地区2课时

第十八周:复习(一)2课时

第十九周:复习(二)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1:1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8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鲸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