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语⽂作⽂题专家解析、审题⽴意、同题作⽂(全套)
1、2020年全国普通⾼考新课程I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地区: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西安徽⼴东福建)
四、作⽂。(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纠与公⼦⼩⽩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箭射中他的⾐带钩,
⼩⽩装死逃脱。后来⼩⽩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管
仲,鲍叔⽢居其下,终成⼀代霸业。后⼈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孔⼦说:“桓公九合诸
侯,不以兵车,管仲之⼒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多鲍叔能知⼈也。”
班级计划举⾏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
写⼀篇发⾔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度,确定⽴意,明确⽂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解析】:2020年的⾼考I卷作⽂题,出⼈意料地选取发⽣在春秋时期齐国君⾂之间的⼀个著名历史故事,要求学
⽣就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物的历史作为和后⼈评价写⼀篇在班级读书会上的发⾔稿,谈⾃⼰的感受和思考。我们
认为,命题⽬的显然是想让学⽣在感受历史,品评任务时,环顾当今,对照现实,思考个⼈发展重⼤问题,并引导考⽣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动⼒。
本考题创设的写作情境是常见的班级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师⽣展开讨论,写作者⾝份和写作对象明确;主话题(或叫
题引))是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物哪个感触最深;写作任务则是: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篇发⾔稿,
⽂体要求是发⾔稿。考⽣写作前这些基本⽽且必要的审题分析,我想绝⼤多数学⽣都不会发⽣⼤的偏差,命题在这些⽅
⾯⼀如既往地保持了近年来的踏实稳定。
这个命题材料组织历史故事,创设历史情境,既精炼完整,⼜精细多维,暗含着很多可写的⾓度和⽴意,⽐如齐桓公志
向⾼远,在鲍叔⽛的开导下⼼胸宽阔,唯才是⽤,成就霸业;鲍叔⽛不计私利、审时度势、谦虚礼让,对齐桓公重⽤管
仲起到了重要作⽤;管仲多⽅⾯的出众才华,以及他的恪尽职守、功勋卓著,有⼒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们三⼈的这
些特点、优点,每⼀条都可以写作⼀篇⽂章。考⽣若能仔细阅读材料所给的每⼀字句,并且具备跳出历史故事细节,整
体观照的视野,可能还不会沉溺、纠缠于故事过程本⾝⽽看到三⼈很快团结合作、共镶春秋伟业这⼀重⼤历史主题,从
⽽得其另⼀⾼度和精髓。考⽣需要考虑的是,抓住上述每个点进⾏⽴意,都能写成不错的⽂章,但⽴意⾼度和写作难度
则可能有差别。如写鲍叔⽛的“谦虚礼让,不计私利”,则显得⽴意偏窄偏俗,写作材料可能准备不⾜;写管仲才华出
众、恪尽职守,则需要考⽣作⽂对其⾏为有所掌握、有所描述、有所延伸,否则,“结合材料”就似有罅隙。需要考⽣特
别注意的还有,题⽬主话题“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提醒考⽣不要泛泛⽽论,⽽要在上述这
些“关键词”中选择⼀个⾃⼰准备⽐较充分,⽐较有把握的⽴意和思路去写,去拓展。⾄于发⾔稿⽂体,除了开头称呼问
候语和必要的结束语以外,与演讲稿差别不⼤,对此,相信考⽣早有准备。
略微纠结的有两点,⼀是,因学⽣⾝份的不同形成的学科素养客观差别可能对历史材料掌握的厚度和分析的深度有点影
响,从⽽影响作⽂得分;⼆是,可能会有考⽣感受到了这君⾂三⼈的多⽅⾯优秀特质,写作中感觉哪⽅⾯都舍不得放
响,从⽽影响作⽂得分;⼆是,可能会有考⽣感受到了这君⾂三⼈的多⽅⾯优秀特质,写作中感觉哪⽅⾯都舍不得放
弃,从⽽犹豫不决,忽东忽西,造成⽴意庞杂、浅表流滑的局⾯,这也殊为可惜。
总体上,今年全国1卷作⽂,或许从反猜题等因素考虑,似乎未跟热点,回避焦点,但依然坚持了“培根铸魂,彰显⽴德
树⼈导向”的⽬标任务。材料表述谨严,篇幅适宜,所创设情境贴近考⽣学习和⽣活实际,可供写作⾓度宽阔、⽴意多
元,考⽣有话可说,写作要求明确,不易偏题,难度适宜,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作⽂题⽬。
【审题⽴意】:三个⾓度:
1、齐桓公:以⼤局为重,不计个⼈恩怨,是个有胸怀的⼈,不计较个⼈恩怨,能够处理国家与个⼈利益,同时善于纳
谏如听从鲍叔建议任⽤管仲。是⼀个⾮常理智的君王
2、管仲:是⼀个杰出的⼈才,管仲与齐桓公有⼀箭之仇,但他⼈能够在齐桓公赏识后发挥才能,可见管仲也是能够把
国家利益放在⾸位,能够知恩图报。懂得变通,⽽不是守愚忠
3、鲍叔:善于发现⼈才,并以国家为重,敢于低位,可见其有胸怀,能够识⼤体顾⼤局。
可选区任意⼀个⾓度重点论述,并选取⼀些例⼦作为例⼦印证观点。
【同题作⽂】:谋⼤事者,须有⼤格局
亲爱的同学们:
⼤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读书会上,和⼤家⼀起畅谈感悟。
鲍叔⽛荐管仲,乃千古美谈。原本出⽣微贱的底层⼈⼠管仲凭借其⾮凡之才被举为国相,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匡天
下,是孔明⼼中的模范,实⾄名归;齐桓公虚⼼纳谏,尽弃⼀箭之仇,重⽤仇雠为相,终成春秋霸业,获众⼈之赞,情
理之中。然⽽在精致的利⼰主义盛⾏的当下,重读这个故事,吾更为鲍叔⽛之⼤格局感佩不已——谋⼤事者,须有⼤格
局。⼤格局者,既有知⼈之卓识,⼜有虚⼰之⽓度,更有以国为重之胸襟。
⼤格局者当如鲍叔⽛,不拘于⼀时敌友之亲疏,知⼈容⼈。外交上说“国际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战
胜敌⼈的最⾼⼿段,并⾮是消灭他。唯有⼤格局者,能知⼈容⼈,化敌为友,为我所⽤。诸葛亮七擒孟获如是,庞统留
遗⾔让刘备重⽤害死⾃⼰的黄权亦如是。齐桓公难免介意管仲射了他⼀箭,⽽鲍叔⽛始终铭记管仲可为齐桓公射下整个
天下。敌友不过形势,霸业⽅为⽬的。⼤格局之⼈,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洞明如斯。
⼤格局者应似鲍叔⽛,不限于眼前名位之⾼低,虚⼰待⼈。庞涓因嫉妒孙膑⽽挖他膝盖⾻,将昔⽇同窗变好成废⼈;廉
颇不服⽓蔺相如仅靠嘴⽪⼦取得⾼位,扬⾔见到蔺相如必辱之。爱惜⾃⼰的⽻⽑,本是常情。但过分看重⾃⼰,也易轻
视和排挤他⼈,从⽽⼀傲万⼈疏。⾯对亦敌亦友⽽能更好辅佐齐桓公的管仲,鲍叔⽛主动放弃到⼿的相位,与其说是屈
⼰,不如说是虚⼰。⼤格局之⼈,放空⾃⼰游于世,成全对⽅⼜何妨。超脱如斯。
⼤格局者该像鲍叔⽛,不囿于私⼈成就之⼤⼩,以国为重。当个体之“⼩我”与家国之“⼤我”产⽣⽭盾时,该何去何从?
把“⼩我”融⼊“⼤我”,是⾃⾝价值最好的证明。鲍叔⽛之所以让贤于管仲,并⾮对⾃⼰的不⾃信,⽽是为齐国霸业谋划最
佳的⼈才配置。若论守国安现状,有⾃⼰尚可;若论开疆取天下,管夷吾更胜⼀筹。故这位帝王师⽢居其后,光⽽不
耀。⼤格局者,以国家社稷为重,以个⼈荣辱为轻。伟岸如斯。
不为浮名,虚⼰为国,⼤写之⼈。回望先辈,亦有⽆数仁⼈志⼠有此⼤格局。隐姓埋名⼆⼗⼋载,不为名利只为国的共
和国勋章⼈物于敏;放弃获诺贝尔奖机会回到祖国的“中国居⾥夫⼈”王承书;为铸国之重器,深潜荒岛惊涛的中国核潜
艇之⽗黄旭华等。揆诸现实,我们当中却有⼀些年轻⼈在“精致的利⼰主义者”的路上越⾛越远。这些⼈或在专业和技术
⽅⾯有才学,却缺乏远⼤的抱负和宽⼴的胸襟。善⽤体制来为⾃⼰谋利,⽽视他⼈和国家如⽆物。从“强⾏霸占机组座
位的眼镜男”,到“硬要喝矿泉⽔⽽拒绝喝开⽔的隔离区⼥华⼈”,⼀⼰利益成为他们⾔⾏唯⼀的驱动⼒,相较于先贤们之
⼤格局,差之远矣。
⾛好我们这⼀代⼈的长征路,当好时代的追梦⼈,我们当⽴⼤格局。诚如新时代的领路⼈寄语南开师⽣:“只有把⼩我
融⼊⼤我,才会有海⼀样的胸怀、⼭⼀样的崇⾼。”让我们致敬贤者,以国为重,知⼈虚⼰,不断健全⼈格,在时代的
浪潮中砥砺前⾏,升华⾃⾝价值,开拓更辽阔的⼈⽣境界!
我的发⾔到此结束,谢谢⼤家。
2、2020年全国普通⾼考新课程II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地区:⽢肃青海⿊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说:“视⼈之国,若视其国;视⼈之家,若视其家;视⼈之⾝,若视其⾝。”英国诗⼈约翰•多恩说:“没有⼈是⾃成
⼀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都是⼴袤⼤陆的⼀部分。”
“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同⽓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
物资上,表达了世界⼈民对中国的⽀持。
物资上,表达了世界⼈民对中国的⽀持。
“⼭和⼭不相遇,⼈和⼈要相逢。”“消失吧,⿊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
寄托着中国⼈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同⼀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演讲。请
完成⼀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度,确定⽴意,明确⽂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析】:第⼀则材料墨⼦的话:“视⼈之国,若视其国.....”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待别
国如同对待⾃⼰国家,对待别⼈之家如同对待⾃⼰家,对待别⼈如同对待⾃⼰,这即是道德层⾯的,要有⼈⽂主义精
神,也是哲学层⾯的换位思考,事物之间是联系的,不是孤⽴存在的,于是紧接后⼀句,英国诗⼈所说:“没有⼈是⾃
成⼀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整体来看有道德层⾯的品质引导,⼜有哲理思辨,正确的看待⼈与⼈、⼈与世界关系。
第⼆则材料引⽤诗句,以青⼭云⾬起兴,仍在表达⼭河不是⼈与⼈的界限,不能孤⽴看问题,⼈类在⾯对困难时不应当
只看到⾃⼰那座”⼭”,就譬如:”同⽓连枝,共盼春来”枝与枝相连,荣辱与共,应当共克时艰,这是⽤历史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
第三则材料中“⼭和⼭不相遇,⼈和⼈要相逢”既区别对⽴,⼜相互统⼀,没有所谓永远的敌⼈,⼭不相遇但⼈却相
逢,“⼈与⼈要相逢,”则强调⼈类⽣存发展的客观现实就是交流合作。辩证发展看问题。认清楚如此,⼈应该互通有
⽆,⼈与⼈的相逢就强调相互合作。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后⼀句“消失吧,⿊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如何⾯对困难,迎来春天,创造未来。要解决思想认识层⾯的问题。此次全球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就是案例。
这篇材料作⽂充满哲学思辨看问题,要提⾼思想觉悟,达成共识。年轻⼈应当既有责任担当,奋发有为,更应该有眼
光,有头脑。⾸先有认识层⾯的提⾼,这⾥⾃然反对是西⽅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认识层⾯的提⾼,才能促进所谓的家
国情怀形成,有⼈类共赢发展格局。
反过来看,如果把“携⼿同⼀世界”这句删除,那么何谈“青年共创未来?未来不是⾃⼰的,不是建⽴在⼀国利益,不应当
是别国有难,袖⼿旁观,中国在疫情中纷纷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于世界,就是⼀种伟⼤情怀,⼈道主义精神。所以青年⼈
应当有世界的眼光和思维。未来的发展依赖于年轻⼈勇担国家民族希望之责,但青年⼈更应当认识到携⼿同⼀世界,才
能共创未来。题⽬的设置依然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携⼿世界,学⽣在审题⽴意时要做如此的考虑。写⽂章也应当
写出青年⼈奋⽃创未来,但⼀定要建⽴在世界共同发展理念上,⾄于⽤材料可以结合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
【审题⽴意】:今年全国卷的作⽂题,是将传统和合思想和现代“⼈类命运共同体”的对接,倡导携⼿同⾏,互联互通,
⼀个⼈可以激励⼀群⼈,⼀群⼈可以影响⼀个天的理念。本题检验了考⽣能否基于理性思考与青年⽴场,对看似宏⼤的
命题和道理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写好这篇作⽂,要求考⽣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远的前瞻意识。在关键能⼒层
⾯,材料内容虽为单则,但材料的层次划分和内容的梳理整合对考⽣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能⼒提出了较⾼要求。
如对个体、群体、⼈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阐释和任务呈现的写作⽬的之间的关系搭建⽅⾯,考⽣要具备相应的关联思
维,⽅能理顺众多信息点间的联系。
作⽂材料共有四个⾃然段构成。第⼀⾃然段引⽤了先贤墨⼦的名⾔和英国诗⼈的诗句。关键信息是视⼈如视⼰,视他国
如⼰国,“没有⼈是⾃成⼀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是观念和理念的引导句。材料的⼆、三两个⾃然段是叙述事实,国际
如⼰国,“没有⼈是⾃成⼀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是观念和理念的引导句。材料的⼆、三两个⾃然段是叙述事实,国际
社会援助中国,中国援助他国。四句寄⾔能找到共同点。材料的第四段是写作任务提⽰,具体情境,写作者⾝份⾓⾊和
⽂体要求,明确了演讲的主题是“携⼿同⼀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考⽣应洞察各个信息点间的联系。如材料内容和任务关系层⾯,应将写作⽬的与材料内容的关系打通,不可脱离材料内
容或抛开任务泛泛⽽谈,同时还要与写作对象、规定⽂体特征打通融合,这是本次作⽂的难点。“携⼿同⼀世界”是个体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法则;不论是“世界不是孤岛”的休戚与共,还是“青⼭⼀道同云⾬,明⽉何曾是两乡”的⼈类命运共
同体观念,都是即将⾛向社会的青年⼈应该深思、理解和认同的内容。⽽对“个体”“群体”“⼈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梳理,
⼜使考⽣必须将⾃⼰放⼊时代背景中去深思,也让⾃⼰投⾝到时代洪流中去砥砺,这是材料基于“⽴德树⼈”要求对青年
⼈价值判断的限定和期待。
【同题作⽂】:民胞物与,天下归仁
尊敬的各位来宾,来⾃世界各国的青年们:
⼤家好!
什么是“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即泛爱⼀切⼈和事物,词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学⼤家张载。他为我们描绘了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个
愿景的当代阐释应为:尊重彼此的⽴场,⽽后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作为世界青年,要实现民胞物与,就应该有所为。
⼰所不欲,勿施于⼈。作为世界青年,应该秉持仁者之⼼。仁者就是有德之⼈,有德之⼈效法天地,“天⽆不覆,地⽆
不载”,有德就要拥有爱⼈的能⼒,推⼰及⼈。⼀代圣贤孟⼦曾说:⽼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对待他⼈
的⽼幼就像对待⾃⼰的⽼幼那样,这样才符合仁者的准则。另辟蹊径,开创⼀派思想的墨⼦主张:视⼈之国,若视其
的⽼幼就像对待⾃⼰的⽼幼那样,这样才符合仁者的准则。另辟蹊径,开创⼀派思想的墨⼦主张:视⼈之国,若视其
国;视⼈之⾝,若视其⾝。对待有别⾃⼰的他⼈和他国,应该消除分别之⼼,以⽆私的态度去施与爱。就像约翰·多恩所
⾔:没有⼈是⼀座孤岛,也不要问丧钟为谁⽽鸣。其实⼈与⼈之间的联系就像海岬与⼤陆,不可分割。培根也曾说:如
果没有爱,那么即使⾝处喧闹的⼈群中依然会感到孤苦伶仃。德不孤,必有邻,世界在相互交往中要少⼀些摩擦,多⼀
些理解。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作为世界青年,应该加强合作意识。加强合作就应该超越时空的局限,勿作那井底之蛙。在
⾼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愈益成为⼀个整体,⽆论是科技领域还是⽂化领域都有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世界需要中国的
5G技术,未来也不可或缺。妄图通过贸易壁垒进⾏⼈为⼲预必然会违背经济运⾏的规律,亦必将⾃⾷恶果。莎⼠⽐亚
的⼗四⾏诗滋养了很多⼈的灵魂,泰⼽尔的诗选也珍藏在很多⼈的书桌⾥,中国道家主张的天⼈合⼀更是⼀再被重申。
在⽇益严峻的全球⽣态危机之下,世界青年应具有国际化视域,不拘于⼀时⼀地⼀国⼀族的局限,为世界社会发展做出
应有的贡献。还应勇作主宰未来的弄潮⼉,征服时代巨浪,由点点星光汇聚成滔滔星河,璀璨整个世界。
涓滴可以成海,聚沙可以成塔。作为世界青年,应该积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就是从每⼀件⼩事做起,为世界发展献出
⼀份⼒量,不取决于⾦钱和实⼒。天下⼤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如在街头⼀位⽇本⼥孩频频鞠躬,只为武汉
募捐抗疫物资。如在乡村⽀教,⽤知识点燃希望的⽕种。如在⾃媒体平台拍摄短视频弘扬传统⽂化。罗曼罗兰认为⼤多
数⼈⼆三⼗岁已经死了,活成了⾃⼰的影⼦,不断重复着⾃⼰。我们将会⽤实际⾏动去证明,世界青年将会⽤青春去迎
接挑战,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
⼭和⼭不相遇,⼈和⼈要相逢。世界青年怀抱博爱之⼼同登⽂化制⾼点,虽道阻且长,终将溯流⽽上。这样⽅能“民胞
物与,天下归仁”。
2020年7⽉7⽇
3、2020年全国普通⾼考新课程III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地区:四川⼴西贵州云南西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们⽤眼睛看他⼈、看世界,却⽆法直接看到完整的⾃⼰。所以,在⼈⽣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不断绘
制“⾃画像”来审视⾃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我想过怎样的⽣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
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学的⾼⼀新⽣写⼀封信,主题是“如何为⾃⼰画好像”,与他们分享⾃⼰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度,确定⽴意,⾃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析】:【审读材料】材料由“⼈们⽤眼睛看他⼈、看世界,却⽆法直接看到完整的⾃⼰”引出话题——如何在关
照世界的时候,关照⾃⼰,审视⾃我。题⽬把⼈⽣⽐作⼀场旅⾏,那么在旅⾏的途中,我们⼀⽅⾯要欣赏领略外在的世
界的风光旖旎,要感受外部环境的绮丽绚烂,更要学会“对镜⾃照”,多⼀些审视,尤其是关注⾃⼰的内⼼,是否浮躁,
⾃⼰的眼光是否俗世短浅,是否充满太多的铜臭味⼉。不断绘制“⾃画像”,也是要告诉考⽣,每⼀个⼈都是⾃⼰的灵魂
⼯程师。要重塑⾃⼰的形象,打造更加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时代新我。
【情景预设】写作者是⾼三的学⽣。情景预设是: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学的⾼⼀新⽣写⼀封信,主题是“如何为
⾃⼰画好像”,与他们分享⾃⼰的感悟与思考。这段话,赋予了此次作⽂的特定场景,⽂体有了限制,那就是写作书
信,⾏⽂过程中就要注意书信的格式,称呼顶格,要有敬词,必要的署名落款等。要注意写作的对象是⾼⼀新⽣。那就
要以学长、学姐的⾝份来叮嘱⾼⼀的学弟学妹,语⾔要中肯,要委婉,更要有励志的特点。
【主题分析】主题是“如何为⾃⼰画好像”。⾸先要明确命题⼈的意图,那就是学会给⾃⼰画⾃画像是新时代,新时期给
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学会关注⾃⾝,审视⾃我。正如孔⽼先⽣所说,“吾⽇三省吾⾝”。多⼀点反躬⾃省,多⼀些⾃
我修缮,才能让整个群体更加强⼤、完美。命题⼈做了暗⽰:如何为⾃⼰画好像?⾸先进⾏灵魂拷问:我是谁?我想成
为怎样的⼈?我现在是怎样的⼈?现在的我,如何雕琢将来的我?差距在什么地⽅?怎样实现?这⼀系列问题,需要⾼
三学⽣,准确地说是考⽣精准分析,然后现⾝说法,或举⼀些名⼈的事例说明:勇于给⾃⼰画像,为未来的⾃⼰画像,
是多么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事情。
【⾏⽂结构】结构⽅⾯,除了要符合书信的格式外,⼀定不要忘记了⾃⼰的写作对象,⼀定要有情景再现之感,代⼊
感。主体部分:可以谈⾃⼰⾛过⾼三,如何成长的过程。⽐如从原来的怯懦到现在的侃侃⽽谈;从原来的只知道学习,
到现在的品学兼优,多才多艺;从原来的普通共青团员,成长为了⼀名优秀的预备党员……这⼀系列的变化,都是源⾃
⾃⼰学会给⾃⼰画像,学会以优秀的⼈为镜⼦,不断超越,不断完善。最后,呼吁学弟学妹,要在⾼中三年的学习之旅
⾥,不断地夯实基础,提⾼素养,争做全⾯发展的时代新⼈。时时处处,雕琢⼼中更加完美的⾃我。
【审题⽴意】:可以从认知的提升来思考,认清他⼈相对容易,但认清楚⾃⼰却很难,如何为⾃⼰画好像,这就要⽤不
同的⽅法,⽂中说寻找各种镜⼦,譬如当⾃⼰认不清,他们⽤实践这⾯镜⼦检验是最好不过,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标准。也可以以史为鉴作为⼀⾯对⽐⾃⼰思考与⾏为正确与否的镜⼦;当然能还有很多镜⼦,⽐如从阅读中发现⾃⼰
不⾜并改善,同样是镜⼦。每个⼈的经历不同,对照的镜⼦也不同。
【⼩学⽣写⾼考同题作⽂】:我为⾃⼰画张像
【⼩学⽣写⾼考同题作⽂】:我为⾃⼰画张像
我,就是⼀个相貌平平的⼥孩。喜欢梳着马尾辫,⼀双不⼤的眼睛因为有了双眼⽪的衬托⽽更加⽣动。脸上有⼀个⼩酒
窝,红红的嘴唇总是让爱美的妹妹以为是偷偷抹了⼝红。我最有特⾊的可算是左脸上的七颗痣了。它们按⼀上⼀下的规
则从脸上排到脖⼦上。
我最擅长写作⽂了。不是我⾃夸,翻开我的作⽂本,⾥⾯的作⽂都不赖。我想这应该是因为我第⼀次写作⽂的影响:在同
学们还在看图写话的⼀年级,爸爸开始正式教我写作⽂《秋天》那篇作⽂我整整写了⼀个假期,才艰难的写出了我的第
⼀篇作⽂。
我特别喜欢看书,⼀看起书来就什么也忘了。我原来最怕⼀个⼈在家。哇!电脑成了张开⼤嘴的外星⼈、阳台上的⾐裳
成了幽灵······这时,⼏本书帮我从害怕中逃脱出来。我记得有位名⼈说:‘‘读了⼀本好书,就好像交了⼀个朋友。’’有那
么多‘‘朋友’’陪伴,我⼜怎么会害怕呢?
我最⼤的缺点是粗⼼。看看我的试卷和作业,这⾥、漏题,那⾥、多⼀点······做事我也很粗⼼,刷⽛,挤错了⽛膏。真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甩掉这个尾巴。
这就是我,⼀个会写作⽂、爱看书、粗⼼的⼥孩。
【点评】:这篇“我给⾃⼰画张像”,紧紧抓住⼈物特点,运⽤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描写,使⼈物形象呼之欲
出,活灵活现,栩栩如⽣。情感真挚,⽂约⽽意丰。
4、2020年全国普通⾼考新⾼考I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地区:⼭东)
四、作⽂。(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民⾄上、⽣命⾄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民紧急⾏动。
⼈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
全“⼀⽶线”。防疫拉开了⼈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
⼼;快递员顶风冒⾬,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上传道授业;新闻⼯作者深
⼊⼀线,传递温情和⼒量。抗疫密切了⼈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篇⽂章。
要求:选准⾓度,确定⽴意,明确⽂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析】:此题是带有情境任务的材料作⽂。试题设计聚焦学科素养,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考⽣关注疫情,
体察现实,学会思考。考⽣需要在疫情这样的⼤背景下,思考隔离给⼈们带来的影响,但表达观点时不可脱离材料,要
围绕材料中提及的“距离”去思考“联系”。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封情,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数的普通⼈选择逆⾏⽽
围绕材料中提及的“距离”去思考“联系”。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封情,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数的普通⼈选择逆⾏⽽
上,主动加⼊到抗击疫情的⼀线队伍中。他们有医⽣、有建筑⼯⼈,有铁路职⼯、社区⼯作者,有警察、有教师、志愿
者、快递⼩哥……他们⼼怀⼤爱,挺⾝⽽出,义⽆反顾,⽤平凡⽽温暖的“萤光”点亮了万家灯⽕,给我们带来光明和希
望,他们给⼴⼤群众带去的不仅是⽆私服务,更是温暖和信⼼,让⼈们更加珍视彼此,靠近彼此。他们⾝上蕴含的强⼤
的中国⼒量,让我们更加坚信,疫情防控阻击战⼀定会取得胜利。
【审题⽴意】:
1、拉开距离是为了⾛近,只有打赢疫情这场仗,⼈们才可以回到正常⽣活。
2、距离并不⼀定就是缺少联系,联系的⽅式很多,距离有物理意义上的距离。但并没有⼈际交往的距离,毕竟科学技
术改变了传统的⼀种交往,⽽是多⽅式。⽽联系也不⼀定就是⾯对⾯的交流。⽹络电话同样可以交流,加强联系。
【同题作⽂】:疫情期间,我们的⼼更近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柳叶⼑》总编霍顿在隔离期间,反思疫情的意义。他认为疫情中因为隔离虽不能与
他⼈相近,但彼此并未疏远,反倒⼼更近了,更靠近彼此。⾝处异地,⼼却紧紧相连,反思疫情的意义,我们发现,抗
疫密切了我们彼此的联系。
疫情期间,我们彼此相近,感受温暖,传递温情。
你我隔离在家,彼此不能相见,但情意从未疏远。⼀句关⼼的话语,⼀份默默的⿎励,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倍感温暖。隔
离病毒,却不隔离爱。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审视彼此,虽不能见⾯,但⼼更贴在⼀起,更加珍惜彼此情谊,任何
⼀份纯真的情感都感觉弥⾜珍贵。在湖南,⼀位⼩姐姐得知邻桌是4名援鄂护⼠时,悄悄地为他们买了单,还留下⼀张
画着笑脸的暖⼼纸条:你们的负重前⾏,换来了我们的岁⽉静好,谢谢你们!这些平凡的举动,传递着治愈⼈⼼的能
量,在感受别⼈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在传递温暖,让温暖和善意留在更多⼈⼼⾥,让彼此靠近,⼼连在⼀起。
疫情期间,我们⼼⼿相牵,汇聚成共克时艰的⼒量。
隔离在家,窗前远望,透过⼩区门⼝⼀个个背影,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眼中的坚毅和⼼中的暖流。是疫情唤醒我们封闭的
内⼼,让我们知道⼈与⼈应该温柔以待、温暖相伴。你我虽素不相识,却命运相连。⾯对疫情,努⼒将⾃⼰活成⼀束
光,然后去照亮另⼀束光,⽤你的⾏动唤起别⼈的⾏动,⽤你的温暖感受别⼈的温暖。⼈⼈如此,⼼⼿相牵,汇聚成共
克时艰的⼒量。
疫情期间,全世界都⼼⼿相牵。
《礼记•礼运》曾有“⼤道之⾏也,天下为公”的说法,从古⾄今,⽆论遇到战争还是危机,我们总能看到有⼈伸出援助之
⼿。中国亚丁湾和索马⾥护航编队⽀援⾮洲各国,维护和平;⽇本、巴基斯坦在疫情的紧急关头,给中国送来物资;各
国⼈民互帮互助,形成⼀条爱之链。每个国家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助也是其中⼀项。⾯临着
重⼤的突发事件,我们每⼀个⼈都应当肩负起重任,每个⼈都应怀有⼀颗爱之⼼去帮助在痛苦中挣扎的⼈。如同著名⼩
说《爱之链》中所描述的⼀般,将美好的接⼒棒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样世界就会变得不⼀样,它会洋溢着温暖。⽽你我
便是守护笑容的重要⼀环,让我们携⼿共进,传递着爱之链。
来⾃国外的每⼀次帮助和加油都让中国⼈在这个格外难熬的冬天感受到了⼀丝温暖。当然,“投我以⽊桃,报之以琼
瑶”,在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政府、中国⼈民的涌泉相报,也让世界紧紧联系在⼀起,让每⼀个隔离之中的⼈们感
到温暖、获得慰藉。虽⾝隔异地,但我们⼼在⼀起,永不分离。
⾝被隔离,但我们可以反思疫情的意义。隔离中,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善与爱,⼈与⼈之间的联系也因之更为紧密,我
们深知每⼀个⼈的安全隔离、岁⽉静好背后是⽆数⼈的负重前⾏。让我们珍视这⼀切,珍惜眼前所有,⽤⾃⼰的⽆畏付
出将中国故事汇聚成伟⼤的中国⼒量,盛世中华,江河必然⽆恙,爱与温暖从不缺席!
5、2020年全国普通⾼考新⾼考II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适⽤地区:海南)
四、作⽂。(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读万卷书,⾏万⾥路。⽆论读书还是⾏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的⾃然特
征、风⼟民情、历史⽂化、著名⼈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段难忘的故事,⼜或它对你有
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请以“带你⾛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个地名,使题⽬完整),写⼀篇主持
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度,确定⽴意,明确⽂体,切合⾝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解析】:本题设计坚持⾼考内容改⾰的正确⽅向,努⼒体现⾼考综合改⾰精神,既考虑到⾼考综合改⾰省份使⽤
⽼教材参加新⾼考的实际,⼜对标新⾼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构模式,保证了新⽼⾼考的平稳对接,助⼒新⾼考综合改⾰平
稳落地。增强试题与⾼中新课程改⾰的协同性,落实课程标准等⽂件精神,是语⽂考试内容改⾰的必然要求,也是⾼考
助⼒新时代育⼈⽅式改⾰的有⼒举措。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式、作答要求等⽅⾯,与⾼中语⽂教学⾼度契合,情境
设计注意联系学⽣的语⽂实践活动。
本次命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此类型作⽂要求考⽣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任务指向来⽴
意⾏⽂,进⾏合理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
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个⽅⾯: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意的前提,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
蕴含的逻辑关系——以地名为基点,向内或向外进⾏有机发散;2.化抽象为具体、从具体的地名到抽象的情感层层深⼊
阐释;3.通过感悟地名,体会传统⽂化的博⼤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化的核⼼思想理念和⼈⽂精神,增强⽂化⾃
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复兴⽽奋⽃的使命感,是本次作
⽂的难点。
【审题⽴意】:⾃然特征、风⼟民情、历史⽂化、著名⼈物这些都在传递⼀个信号就是传承⽂明,如带有地⽅特⾊的⾃
然景观、如历史⽂化的遗迹等。也可能是故乡的景或物,它带有故乡特有的⽂化⽓息,这道题⾸先要补全题⽬,并且要
写主持词。要注意⽂体和写作对象。以怎样的⾝份来写这篇⽂章。
【同题作⽂】:带你⾛近缙云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今天我要带⼤家⾛近咱们浙江丽⽔⼀个叫缙云的地⽅。我少年时随⽗母⼊川,落脚在嘉陵江畔的重
庆北碚。那⾥有⼀座缙云⼭。班上团⽀部搞活动时,总会去爬缙云⼭,⼭上植被茂密,还有⼀座缙云寺。我去了若⼲
次,却从没想过它因何得名。及⾄今⽇,当我来到浙江省的缙云县,得知缙云县也有⼀座缙云⼭,缙云县正是因此⼭⽽
得名时,忽然很想弄明⽩,缙云⼭为何叫缙云⼭?不管是重庆的还是丽⽔的,它们⼀定有个来处吧?
在⽹上东寻西看,发现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说,黄帝时有缙云⽒后裔居此,故名。那缙云⽒⼜为何叫缙云⽒?原
来,那时是“以云纪事也”,故官名都以云命名。青云为春官,缙云为夏官,⽩云为秋官,⿊云为冬官,黄云为中官。古
代官名都以云命名,缙云⽒的后裔,很可能是夏官的后裔。古时的官名竟这么好听,好听到可以⽤来作地名。
总之,缙云是红⾊的云,是热烈⽽鲜艳的天空。我脑⼦⾥留下这么个印象,来到了浙江丽⽔的缙云县。
⼀见之下,不由得惊诧。风景优美⾃不必说,我们就住在仙都风景区⾥,推窗即可见⼭,还可见⼭上的传说:两座栩栩
如⽣的⼈形巨⽯,扮演着传说中的婆媳。
让我惊讶的是,它那么静——并没有预想中的热烈。那种静不是⼈烟稀少的静,⽽是⼀种可以触摸到远古⽓息,可以感
受到岁⽉长河的静,静默中似乎能听到宋时的鸟鸣,唐时的溪⽔,明清的集市声。仿佛唐⽞宗惊叹出那句“这是仙⼈荟
萃之都也”,就在昨⽇。
其实,那时那刻,外⾯的世界正喧嚣不已:⼈类⾸次拍到了神秘的天体“⿊洞”,苏丹宣布紧急状态抓了总统,维基揭秘
创始⼈阿桑奇在伦敦被捕,华为宣布P30问世并以低价在国内销售,视觉中国陷⼊版权泥淖……眼前的世界与那些热点
毫⽆关系,强⼤的宁静已屏蔽掉了尘世所有的嘈杂。⽥野⾥饱满的菜籽挤挤挨挨,夜以继⽇地成长,好溪边粗⼤的枫杨
树绿荫匝地,正值⼤好年华。溪⽔⾃顾⾃地慢慢流淌,鸟⼉们随⼼所欲地鸣唱。沿着绿道⾛去,⿍湖峰,倪翁洞,⼩⾚
壁,独峰书院,⼀步⼀景。恍惚间,就穿越到了“把酒话桑⿇”的世界。
这样的静,瞬间缩短了岁⽉,让我已然置⾝于⼏百年前乃⾄⼀千年前的⽥野,仿佛⼀眼就看到了摩崖⽯刻的主⼈,仿佛
听到了祠堂传来的孩童读书声,仿佛在路上遇见了上⼭打柴的樵夫——缙云⽒的后裔……这种种仿佛,让我很惬意,很
享受。
尤其是⾛进那些古镇,徜徉在⽩墙青⽡之间。⽐如各家门前都开满鲜花的⼲⼲净净的陇东村,⽐如⽯头城堡般充满原始
⽓息的岩下村,⼜⽐如有着千年⽂化承传的河阳古镇,每到⼀处,你都随时可以驻⾜,可以得⼀⼭⼝进⼊:“初极狭,
才通⼈。复⾏数⼗步,豁然开朗。⼟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原来,世外桃源始终都在。
尤其是河阳古镇,这个以宗族⾎脉为纽带、聚族⽽居的千年古村落,与我以往去过的任何古镇都不⼀样,让我在⼼⽣欢
喜的同时,⼼⽣敬意。这敬意并不是因为村⼝那排⽓势恢宏的马头墙,也不是因为保留⾄今的15座古祠堂、1500间旧
第,也不是村⾥那座出过8位进⼠的⼋⼠门,也不是极具特⾊的民间剪纸艺术——虽然这些都很了不起。
这敬意,是来⾃家家户户门前那些看似普通的楹联。
也许是春节过去不久吧,那些辞旧迎新的楹联尚未被风⾬剥落,纸还是红彤彤的,墨迹还是清晰的。⼀望⽽知,不是统
⼀印刷出来的,⽽是亲笔⼿书的。随意读⼏副,都⽐我在城⾥看到的“爆⽵声中辞旧岁”或者“神州⼤地春回暖”有意思多
了,也有⽂化多了:
向阳门第春来早,康乐⼈家燕去迟。
太平有象⼈同乐,天地⽆私物⾃春。
寻春再睹梅花⾊,颂岁先闻爆⽵声。
寻春再睹梅花⾊,颂岁先闻爆⽵声。
春⼊春天春不⽼,福临福地福⽆疆。
花承朝露千葩发,莺感春风百啭鸣。
我⼀⼀⾛过,⼀⼀默念。这些楹联,与⽩墙青⽡,与雕花⽊窗,与鹅卵⽯⼩路,是那么的和谐。我注意到,没有⼀家是
重复的,字迹也是各异。还有些⼈家的楹联虽然没那么⼯整,却⽣动有趣,能清晰感觉到主⼈是性情中⼈:
春早梅开雪⽣⾹,笑吟丰年酒⼀杯。
⼀派⽣机阳春有趣,满天异彩浩然腾胸。
限于篇幅,我⽆法把看到的楹联⼀⼀写出,但那些楹联带给我的感动却是那么深刻,如同缙云带给我的宁静⼀样。我从
那些楹联⾥看到了两个字,“⽂化”。那是在不经意间呈现出来的深厚⽂化。
忽然意识到,所谓的⽂化底蕴,并不⼀定要靠卷帙浩繁的⼤部头来堆砌,也不⼀定要靠穿汉服梳发髻来展⽰,⽽往往体
现在这些⼩⼩的不经意的细节中。就好⽐⼀个⼈的教养并不在于他的学历或⽂凭,⽽在于他⽇常的举动⼀样。
河阳打动我的正是些随处可见的细节,⽐如那⼏座取名为“云锄”“掩⽵”“松台”的门第,那条取名为“答樵”的路,还有家家
户户的楹联。我猜想,这写楹联的,也许就是“义阳诗派”的后⼈吧?虽然已过去千年,⽂脉依然清晰可见。
感叹到此,恍然就明⽩了缙云那强⼤的静源于何处了,正是源于这⽆处不在的⽂化底蕴。有了这样深厚的底蕴,⽅能挽
留住岁⽉,穿越时空,与古⼈对话;⽅能抵御住尘世的纷扰,将珍贵的传统⽂化保留下来,再传承下去,⽽这也就是我
们《中华地名》栏⽬的初衷所在,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6、2020年全国普通⾼考北京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50分)
23.从下⾯两个题⽬中任选⼀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23⽇,北⽃三号的最后⼀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主建设、独⽴运⾏的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
全球组⽹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颗都有⾃⼰的功⽤,它们共同织成⼀张“天⽹”,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颗都有⾃⼰的功⽤”,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活,⾃选⾓度,⾃拟题⽬,写⼀篇议论
⽂。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活,或令
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篇记叙⽂。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流畅,书写清晰。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流畅,书写清晰。
【⽂题解析】:
⼀、坚持“⽴德树⼈”的总⽬标,体现以“考”育⼈的⾃觉
(⼀)引导学⽣关注国家发展,激发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当今时代,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活的深刻变化,对⼈才培养提出了更⾼要求。⾼考不仅是为国选才的重要途
径,也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发挥着独特作⽤。2020年⾼考语⽂北京卷,引导考⽣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与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例如,多⽂本阅读的考查,选择了2019年1⽉3⽇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类⾸次⽉背软着陆,取得了“⼈⽆我有”重⼤
成就的相关材料。
⼤作⽂第1题以2020年6⽉23⽇,北⽃三号的最后⼀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主建设、独⽴运⾏的北⽃卫星导航
系统完成全球组⽹部署的最新消息为素材,以此引发考⽣的联想与思考。
语⾔基础运⽤的考查,选取⼀则新闻报道材料,引导考⽣了解和关注国家迈进“⼩康”社会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
(⼆)注重选材的思想性,引导学⽣树⽴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突出素材的思想性和⽂化性,关注个体⽣命成长,传递正确的世界观、⼈⽣观和价值观,深化考⽣对语⽂学科内容及现
实⽣活的思考与体验。古代诗歌考查,选取李⽩《寄东鲁⼆稚⼦》⼀诗,诗⼈借“桃树”这⼀形象,构造了优美的意境,
洋溢着⼀个慈⽗对⼉⼥的怜爱、思念之情。散⽂阅读考查,选取了沈从⽂具有独特美感的《从⾳乐和美术中认识⽣命》
⼀⽂。作者通过对⾃然万物及⼈世间种种细节的观察与叙写,表达出对⾳乐与美术的独特理解,提醒⼈们重视具体事实
与感官经验,去发现蕴含在平凡⽣活中的美与诗意。⽂章语⾔简净醇厚,韵味悠长。
(三)阐发经典⽂化内涵,引导学⽣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营养
试卷选择《论语》和《红楼梦》的部分内容进⾏考查,发挥⽂化经典的育⼈价值。《论语》的考查,所选三章内容,表
达了孔⼦对学习的积极主张,提出了增⼴见闻、择善⽽从、注重实践等学习途径。《红楼梦》的考查,以⼩说第五回中
晴雯的判词为切⼊点,考查对整本书的阅读情况和对⼈物的理解⽔平。
⼆、考虑疫情下考⽣实际,注重基础考查,落实⾼中语⽂新课标要求
考虑到2020年⾼三备考的实际,在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中,适当增加基础性题⽬,但
保持⼀定数量的中档难度题⽬,以利于选拔。
2020年⾼考语⽂北京卷,增加了“语⾔基础运⽤”板块,试题从多个⾓度设问,较为全⾯地考查了考⽣的语⾔基础运⽤能
⼒。它与后⾯的微写作和⼤写作,从不同层⾯完成对表达能⼒的综合考查。增加此板块,可引导中学语⽂教学注意提⾼
考⽣正确、规范使⽤母语的能⼒,注意帮助考⽣把握祖国语⾔⽂字的特点和运⽤规律,加深对祖国语⾔⽂字的理解和热
爱。
长篇⼩说《红楼梦》是2020年⾼考语⽂北京卷的必考内容。试题既要科学区分不同考⽣的阅读能⼒,还要引导语⽂教学
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阅读《红楼梦》,⼈物和情节是“枢纽”部分,由此既能延展到对具体细节、主要⽅法和语⾔
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阅读《红楼梦》,⼈物和情节是“枢纽”部分,由此既能延展到对具体细节、主要⽅法和语⾔
运⽤的把握,也能上升为对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等的理解。晴雯是贯穿⼩说的重要⼈物之⼀,对其性格命运和有关情节
内容进⾏考查,能够较好地检测考⽣是否真正地阅读了全书,阅读过程中是否理解了⽂本内涵。试题让真正读书的考⽣
有获得感,由此引导中学语⽂遵循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法,深⼊开展阅读活动。
作⽂第2题“⼀条信息”,体现了提⾼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理解、辨析、评判能⼒培养等学习内容和要求,是对⾼中语⽂新课
程标准的积极落实。
三、充分发挥作⽂题⽬功能,引导考⽣在写作中升华精神境界
写作题是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考查学⽣的书⾯表达能⼒、认识能⼒和思维能⼒;由两道题⽬构成,⼀道题
是“微写作”,三选⼀;⼀道题是“⼤作⽂”,⼆选⼀。
(⼀)微写作
“微写作”是北京卷的特⾊之⼀,以考查⼩篇幅写作和⽚段写作为主,以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式的运⽤为重点,密
切联系考⽣⽣活实际,三选⼀,与⼤作⽂有机配合,有效实现写作考查的⽬标。2020年的三道微写作题⽬,内容分别为
对名著阅读认识的议论,介绍⾃⼰的⼀项⽣活技能和抒发对疫情期间快递⼩哥的赞扬之情。
(⼆)⼤作⽂
⼤作⽂题⼆选⼀;以⼩切⼝、⼤主题的命题思路,引发考⽣认识个⼈如何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认识“每⼀
个⼈”在抗击疫情以及现实⽣活、学习、⼯作中的责任与使命;认识各部分在“系统”中的作⽤和价值。
第1题侧重考查论述能⼒、理性思考⽔平。试题以最新的材料,即北⽃三号最后⼀颗卫星发射成功,我国⾃主建设、独
⽴运⾏的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部署的报道为素材,选取“每⼀颗都有⾃⼰的功⽤”⼀句作为写作考查的切⼝,
引发考⽣联系现实⽣活,⾃选⾓度、⾃拟题⽬阐述⾃⼰的看法和观点。
考⽣可以从多个⾓度思考、写作,例如强调“每⼀个”的重要:“新长征路上,每⼀个中国⼈都是主⾓、都有⼀份责任”;抗
击疫情期间,每⼀个⼈都是取得这场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环,都具有责任和使命;每⼀个⼈都不是孤⽴的存在,⾃⾝价
值只有在与他⼈协作配合、共同担当中才更具有意义;每⼀个⽣命都是可贵的,都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也可反向思
考,从“北⽃”卫星导航系统的整体性特点出发,从“系统”或“结构”的⾓度展开阐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中,要打
好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需要在党中央的统⼀指挥下,最⼤程度地发挥个体作⽤,形成合⼒以取得胜利。每⼀个部
门、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每个区县等,都要各负其责,担当⾃⼰的责任,只有把个体纳⼊到整体中才能发
挥作⽤。考⽣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也进⾏了⼀次责任担当、个⼈与集体、家与国等⾓度的思想认识上的洗礼和教育。
第2题侧重考查记叙能⼒、形象思维⽔平。试题以“⼀条信息”为题,引导考⽣通过叙事的⽅式,表达⾃⼰从“⼀条信息”中
获得的感悟,受到的影响,学到的东西等内容,从⽽深⼊思考信息时代如何⾯对、处理每天从⼿机、⾳视频和纸⾯、⼝
头等⽅⾯,纷⾄沓来接收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汲取好营养,提⾼辨别⼒,传播正能量。例如,抗击疫情期间⽼师的⼀
条微信传递了温暖,⼩区电梯⾥的⼀张通知启发⾃⼰意识到防疫责任,⼀条信息化解了⼆⼈之间的误解,橱窗⾥宣传的
科学知识,帮助⼈们认清了谣⾔等。考⽣可以记叙真实⽣活中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说或散⽂。
总之,2020年⾼考语⽂北京卷,充分考虑疫情期间考⽣学习的特殊性,试卷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加强素材情境与社会现
实、个⼈⽣活和学科特点密切贴合,注重落实语⽂学科核⼼素养,重视试题的基础性、应⽤性和综合性,强调思维能⼒
和学习⽅法,拓展考⽣个性化、创造性表达的空间,切实发挥好⽴德树⼈,服务选才,导向教学的积极作⽤。
【审题⽴意】:
材料⼀:每个⼈都有⾃⼰的价值,虽然分⼯不同,但都有他不可替代的功⽤;也可说平时的努⼒终究发挥它的作⽤,如
同涓流成海⼀样。⼈⽣当中你每⼀步的付出都看似微⼩,但却是你最终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从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
系⼊⼿,看待⽣活中的事情。
【同题作⽂】:每⼀颗都有⾃⼰的功⽤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数科技⼯作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北⽃卫星组⽹任务,北⽃系统建设圆满成功。这是件事
情最⼤的意义就是打破了GPS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垄断地位,让北⽃卫星可以覆盖到全球每⼀个⾓落,让北⽃系统可
以服务到全球每⼀位客户。
那么北⽃服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毕竟,靠单独⼀颗卫星是⽆法实现导航定位的,更不⽤说提供全球服务了。因为,
北⽃卫星系统是个群体,每⼀颗都有⾃⼰的功⽤。从卫星⾓度来看,要确保功⽤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健康问题、业务问
题、接续问题。
⾸先,健康问题是主要是通过卫星⾃检、地⾯外检来实现的,但是北⽃三代有⾃⼰独特的⽅式,就是星间互检。利⽤卫
星之间的激光链路进⾏状态确认和信息传递,这是北⽃卫星独特的⽅式,从先进性来看,⾄少⽬前GPS卫星还没有具备
这样的能⼒。
其次,业务问题是卫星服务的核⼼问题。主要通过星上的原⼦钟向地⾯⽤户提供稳定、准确、可靠的时间服务。星钟技
术也曾被国外封锁多年,直到中科院上海天⽂台的科学家们,通过夜以继⽇的科研攻关才实现星钟国产化的壮举。如果
术也曾被国外封锁多年,直到中科院上海天⽂台的科学家们,通过夜以继⽇的科研攻关才实现星钟国产化的壮举。如果
将来有可能的话,我也想跟他们⼀样做那些有益于国家的⼤事情。
最后,接续问题是北⽃系统更新换代的事情。北⽃三代是在北⽃⼆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不仅仅将服务范围扩⼤到
了全球,更提升改善了原有系统的服务性能。顺利实现从北⽃⼆代向北⽃三代的平稳过渡,我想那些科技⼯作者们⼀定
做出了⾮常⼤的贡献。尽管我现在还不清楚到底卫星是如何⼯作并完成整个导航过程的,但是我有信⼼通过⾃⼰的努⼒
来掌握这门技术,做伟⼤北⽃事业的接班⼈。
每⼀颗卫星都⽤⾃⼰的功⽤,每⼀个公民都有⾃⼰的义务。维护祖国统⼀,服务祖国⼈民,每⼀个⼈都在⾃⼰的岗位上
默默奉献。疫情期间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学着前辈的样⼦治病救⼈⽽已。
奉献是⼀种精神,⽆论是谁,只要做好了⾃⼰的事情,就完成了⾃⼰的使命。“每⼀颗卫星都有⾃⼰的功⽤,我坚信通
过努⼒,我也能成为⼀颗为⼈民服务的卫星。
【同题作⽂】:⼀条信息
屋⾥⼜传来激烈地争吵声,为买扫地机器⼈的事,⽑克跟妈妈吵得⾯红⽿⾚。妈妈想让⾃⼰的⼉⼦做⼀点必要的家务,
扫扫地,抹抹桌⼦,洗洗碗筷。正在念⾼中的⽑克觉得,扫地这样的家务活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亲⾃动⼿打扫,
纯粹是浪费时间,更何况⾃⼰学习时间紧,⼼⾥不免升起⼀股⼗分正当的理由。
房间⾥很是安静,连楼上冲洗马桶,⽔流撞击⽔管,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克把⾃⼰闷在书桌前,刷着⼿机。叮铃⼀
声,收到⼀条陌⽣短信。“忠实的⽤户,您好!为了回馈⽼⽤户,我司特举办随机抽奖活动。恭喜您的号码被抽中,请
您今晚7:00务必准时到达万达⼴场,领取您的扫地机器⼈。”⽑克⾝体忽然有点发热,脑袋也紧张起来。他不敢相信⾃
⼰的眼睛,⽤右⼿抹了抹两把脸,从头到尾把短信再看了两遍。没错,的确是领取扫地机器⼈。
关注了终结诈骗公众号的他,反诈骗意识还是有⼀些的。他在⼼⾥嘀咕,这也太巧合了吧,想什么就有什么。⽑克越想
越离谱,难道和妈妈的争吵,也被⼈监听了。
突然,⼿机⼜响了。按掉清扬的铃声,⼿机那头传来⼀个⼥声,语速飞快,不容置疑。说话内容和短信的⼀模⼀样,外
加⼀句,到现场,报她的号码就可以领取机器⼈,错过了时间,她可不负责。那边看来很急的样⼦,红红⽕红,没等⽑
克反应过来,电话就挂断了。
接完电话的⽑克,坐⽴不安,这天⾊⽐以往来得都要慢。他觉得⾃⼰就是这样的幸运。现场领奖难道还有假的吗?他放
下了所有的戒⼼,也不再认为这⾥有任何不妥。
饭桌上,母⼦俩互不⾔语。⽑克⼏下就扒完了⼀碗饭,撂下筷⼦,跟妈妈说了⼀声到同学家玩,直奔⼴场⽽去。
五颜六⾊的灯⽕,把城市照耀得⽆⽐繁华。⼴场上⼈潮拥挤,声⾳噪杂。舞台上,摆放着扫地机器⼈和其他家⽤电器。
⼀位⼥主持⼈穿着⼀袭红裙,情绪⾼昂地在叫换着领奖号码。两台⼤⼤的⾳响,把观众的情绪搅得沸腾了起来。⼀些⼈
陆陆续续地从台上抱⾛了机器⼈和另⼀个⽤纸箱装好的家电。
⽑克钻过⼈墙,挤到前台,拿出⼿机,向穿着职业套装的⼯作⼈员报出那个号码。“⼩兄弟,你是来领机器⼈的吧,恭
喜你。”“不过,我们是买⼀送⼀。付2000块买⼀个⾼级榨汁机,送⼀个扫地机器⼈。”⽑克犹豫了。要2000块啊。“我们
会给你开收据,七天内,⽆理由退换货,机器⼈还是会送给你。”后⾯的⼈推搡着⽑克。“⼩兄弟,要不要?后⾯还有很
多⼈等着排队呢。”⽑克⼼⾥暗想,能退货,免费送机器⼈,那么……⽤微粒贷付了钱,⽑克扛着两样家具坐公交回去
了。
回到家,已经晚上九点多,妈妈⼀直在家等着,⽣怕孩⼦吵架赌⽓出事。⽑克很得意地样⼦,全然忘记之前和妈妈的不
快,迅速拆开包装盒,⼀个亮晶晶的机器⼈在灯光下,越发显得清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迫不及待地说。⽑克⼀五
⼀⼗地把事情的经过给妈妈描述了⼀遍。妈妈到⽹上⼀查,2000块钱的榨汁机官⽅报价才300块。妈妈的脸⾊沉了下
来。母⼦俩⼀宿⽆话。
⽑克⼀夜未眠。⼀早起来,拿着收据,抱着榨汁机,再次来到⼴场。台去⼈空。拨打⼿机,那头⼀直提⽰⽆⼈接听。清
晨的阳光⽆⽐柔和。那条短信也还清晰地躺在⼿机⾥。
7、2020年全国普通⾼考天津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七、(60分)
22.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孔”是全球热播纪录⽚⾥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中医药造福⼈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作者厚重
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哥在寂静街巷⾥传送温暖的双⼿……也是⽤各种⽅式共同形塑“中国⾯孔”的你和我。
⾛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孔”⼜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篇⽂章。
要求:⾃选⾓度,⾃拟标题⽂体不限(诗歌除外),⽂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解析】:今年的天津卷很好地体现了作⽂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特征,同时也延续了去年“家国情怀”的命题思路。
材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先是提出“中国⾯孔”是怎样的,后⾯跟随⽽来的⼏个事例我们可以分类理解。全球热
播纪录⽚中的杜甫和⽤中医药造福⼈类的屠呦呦,他们的故事都是近年的热点新闻素材,⽽这两个例⼦也是站在家国、
社会的⼤层⾯来阐述的;接下来是医务⼯作者、快递⼩哥,这两类是⼈物群像,就在我们⽣活的每个⾓落,它是站在微
观的、个体的⾓度来阐述的。由此可见,“中国⾯孔”不仅可以⽤“⼤⼈物”作注解,还可以是⽣活中看似平凡的“⼩⼈物”。
正是这两类⼈从不同的⾓度、不同的层⾯为我们诠释了“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以及“家国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末尾还为我们标注了具体时间。考⽣在写作时要扣住“2020年春天”这个⼤的时代背景,同时放眼
过去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将“中国⾯孔”在当代的“模样”描绘出来,凸显其现实意义及精神价值。
【审题⽴意】:论述榜样的作⽤价值,他们是中国精神榜样,是青年⼈学习的动⼒,写作应该体现出榜样的⼈⽣价值
观,进⽽引导年轻⼈。榜样是各⾏各业,都在平凡的⼯作岗位,但是他们的价值确是⼀样。我们更应当学习他们⾯对困
难的勇⽓,⽢于平凡不计较利益的⾼尚情操,社会需要这样的⼈,正是他们的⽆私奉献才有了祖国的稳定和发展。写作
可从多个⾓度论述。让榜样更加⽴体丰满。
【同题作⽂】:中国⾯孔,中国深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瞬间,⼗万朵花⼉开放,绽放的是⼗万个普通的中国的灿烂的笑容。那,应该是国家第
⼀次集中向世界展⽰中国⼈的⾯孔,普通中国⼈的⾯孔。普通⼈,是中国最鲜活的⾯孔。
也许有⼈说,普通⼈,他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滴⽔,⼀粒沙,他们只能留给历史⼀个模糊的背景。即使如北京奥运会
这种集中展⽰,也不过是⼀个集体的展⽰,不会有谁记住每⼀个⼈的笑容。不错,普通⼈都是沧海之⼀粟。但是如果没
有他们作为基座,也就不会有⾦字塔的塔顶。
我们很容易记住,全球热播纪录⽚⾥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中医药造福⼈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他们都是位于⾦
字塔顶的精英。他们⾃⾝就是⼀颗颗宝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他们告诉世⼈,⼀个⼈的功业可以取得怎样的巅峰。他
们当然是中国⼈骄傲的⾯孔。但是,请不要忘记,诗圣杜甫沉郁顿挫的感情恰恰是为处于⽔深⽕热中的百姓流露,杜甫
伟岸的⾝躯恰恰是他愿意和百姓同⽢共苦⼀路同⾏。屠呦呦亦是如此,她为的是解除千千万万个普通⼈的病痛。杜甫,
屠呦呦,当然是代表中国的⾯孔。但是,他们的容貌下蕴藏着对百姓的⽆尽深情。
医务⼯作者、快递⼩哥,这些⼈在⼯作岗位上来去匆匆。我们很难记住他们的⾯孔。在许多⼈的记忆⾥,他们是与⾃⼰
⼯作服紧密联系在⼀起的⼯种。于是,⽩⼤褂、快递⼩哥成为他们的统称。将⾃⼰的⾯孔隐藏在集体的特征之中,融化
了⾃我,成就了⾏业,这也是令⼈敬仰的中国⾯孔。尤其是2020年春天,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医⽣和快递,成为护
卫我们⽣活的两⽀战队,⼀⽀保卫健康,⼀⽀服务⽣活。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是代表中国最独特的⾯孔。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洗脸刷⽛,出门前照⼀照仪容。“出门如见⼤宾”,这是孔⼦对弟⼦仲⼸的教导。这告诉我们,每个
⼈都不是孤⽴的存在。作为⼀个学⽣,我应该是可以代表所有学⽣的⾯孔;作为⼀位⽼师,你应该是可以代表教师⾏业
的⾯孔;作为⼀名家长,他应该是可以代表新时期家长的⾯孔。这样,每个⼈便具有了责任的担当,拥有了对国家的
爱,对民族的情。
今天,每个⼈的⾔⾏都是国家的⾯孔。凯旋门前欢乐的⼴场舞是中国的⾯孔,⽼佛爷⾥扫货的长队是中国的⾯孔,奔向
武汉的路上⼀⽀⽀医疗队是中国的⾯孔,发往全世界疫情区的⼝罩是中国的⾯孔。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变⼩,每个⼈都
是国家的⾯孔。
⼀个⼈的⾯孔,就是⼀个国家的⾯孔。关爱每个⼈的⾯孔,维护的是国家的尊严,营造的是民族归属感的深情。
8、2020年全国普通⾼考上海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三、写作(70分)
26.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的,这是否意味着⼈对事物发展进程⽆能为⼒?请写⼀篇⽂章,谈谈你对这个
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拟题⽬;(2)不少于800字。
【⽂题解析】:2020年上海⾼考语⽂作⽂题⽬有温度、有内涵,贴近考⽣⽣活,体现了时代精神、育⼈导向。材料中的
两个条件“意想不到时”与“重要的转折”能有效激活学⽣的⼼理活动,激励青年学⽣理性地⾯对外部世界,真诚地反观⾃
我。
“世上”⼀词拓展出开阔的眼界,考⽣看到材料时,⾃然会联想到⽣活中的诸多“转折”。因此,对考⽣⽽⾔这不是⼀个⾼蹈
虚空的题⽬,他们可以密切联系⾃⾝实际,充分注⼊个⼈真实体验。这个作⽂题⽬并⾮仅仅指向个体,“事物发展进
程”可以是个⼈⽣活上的短程,也可以是⼈类⽂明中的历程;可以是某个具体问题的局部发展,也可以是社会⽂明阶段
的重⼤推进。材料既贴近考⽣的⼼理,符合他们的⼼理情境,也⿎励考⽣以更⼴阔的视野,将⾃⾝与外界关联,将个⼈
体验与群体认知关联,引导考⽣从不同的⾓度、不同的层级思考问题,审视事物的客观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的
主观能动性。
⾯对“重要的转折”,尤其是意想不到时发⽣的转折,⼈们会彷徨⽆措,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得出“⼈对事物发展进程⽆
能为⼒”的结论?这个命题对考⽣的理性判断能⼒提出要求,⽴论要合情合理,结论要有理有据。
⾯对“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转折”,我们应该怎么办?⽆论考⽣的选择是“⽆能为⼒”还是“当有所为”,最初的判断可能来⾃
于⽣活经验激发的感性体验,但在对概念的剖析、对理由的分析过程中,辩证的思考将推动考⽣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从
⽽在⾃我审视中形成更为成熟⽽理性的判断。
【审题⽴意】:
转折应当是⼈⽣的机遇,⽽不是对进程的⽆能为⼒。⽽这个未曾料到应当就是转机,譬如⼀次⼯作的调动,⼀次相遇,
⼀次朋友的聚会等等,分析材料,⾸先定位重要的转折,意味着对⼈⽣的发展产⽣了重要的影响。在这⾥我们作为年轻
群体可侧重于成长的转变提升⾓度论述⼀次重要的转折。可写⽗母带你的⼀次旅游、⼀句话等等。
成功是需要准备的,⼀次偶然的机会抓住了就成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机会,机会⼀定是留给有准备的⼈的。转
变在意想不到时发⽣,其中⼀定是蕴含着积累的因素,如每⽇的刻苦努⼒便是⽇后⼀次机遇的事情。所以转变的进程不
是⽆法控制,这样的进程就是我们每⽇的努⼒,努⼒了进程就掌控在⾃⼰⼿⾥。所以这个应该相对看。意想不到是机
遇,⽽进程是每⽇的努⼒。
【同题作⽂】:⽆为不住,有为难尽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发展进程⽆
能为⼒?
德国悲观主义⼤师叔本华,曾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写下过这样的论调,⼀切的偶然都是必然。这⼀饱含着
宿命论的观点,依然有布道的市场,俘获了不少年轻的⼼。如果按照叔本华的说法,⼀切的偶然都是必然,⼀切的偶然
都是命运,⼀切的偶然都只能佛系,除了放弃努⼒,听之任之,我们对事物发展进程还真是⽆能为⼒,毫⽆作为。
然⽽,事实果真如此吗?
只要⼀批驳叔本华式的放弃⾃我努⼒的观点,滑向虚⽆的⼈,⼀定会⽴马跳将出来,拿出“事实胜于雄辩”的架势,摆
出“⽇⼼说的兴起”“⾟亥⾰命的爆发”“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等等看似不容辩驳的,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的重要历史事
实,来堵塞众⼈的嘴巴。
⾯对事物发⽣的偶然性,认为⼈对事物发展进程⽆能为⼒的看法,其实,犯了两种认识上的错误。
放弃努⼒,⽆异于束⼿就擒。有些事物的发⽣,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但不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就毫⽆作
为。刘亮程在《⼀个⼈的村庄》⾥曾写道,⼈实在太渺⼩了,但他仍然可以拿起锄头随意改变⼀棵草的命运。新冠疫情
在武汉爆发以后,经过封城等⼀系列措施之后,新冠病毒不是被我们狠狠地摁下去了嘛。⾯对疫情的突然爆发,倘若我
们也像个别国家⽆为⽽治,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对偶发事件,我们依然可以有所⾏动。放弃努⼒是⼀种束⼿就擒的错
误做法。
遁⼊虚⽆,⽆异于作茧⾃缚。因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偶然性,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所以有些⼈滑向虚⽆的世界,躲在⾃造
的囚笼⾥,⾃我哀叹。肩住⿊暗闸门的鲁迅曾说:“虚妄之为绝望,正与希望相同。”绝望与希望,偶然与必然,⽆为与
有为,只是⼀个硬币的两⾯。我们⽆需⾃怨⾃艾,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穿越时空之旅》讲述⼈类
的出现偶然⼜短暂。然⽽,我们并没有因为偶然和须臾,⽽⽆所作为。地球上的种种⽂明,⾜见渺⼩的⼈类对事物发展
进程巨⼤的⼲预作⽤。
但是,我们亦不必⾃我膨胀,因为我们⽆法完全掌控事物的发⽣;同样,我们也不必妄⾃菲薄,即便是偶发事情,我们
还是能有所作为。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偶然性,我们应怀着敬畏和乐观的⼼态,坦然处之。在⽆为与有为⽆数次交锋
中,我们慢慢积累了这样⼀种认识和思考,⽆为不住,有为难尽。
9、2020年全国普通⾼考江苏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9、2020年全国普通⾼考江苏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度,⾃拟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除诗歌外,⽂体⾃选。
同声相应,同⽓相求。⼈们总是关注⾃⼰喜爱的⼈和事,久⽽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时
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也许就开始于当下⼀次从⼼所欲的浏览,⼀串惺惺相惜的
点赞,⼀回情不⾃禁的分享,⼀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题解析】:今年的江苏⾼考作⽂题保留了江苏⼀贯的特⾊与风格,⽐较的⽂艺化,⽽且在内容的拓展⽅⾯有所突
破,是它向全国卷靠拢的⼀个体现,与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更为紧密⼀些。
今年的江苏⾼考作⽂题,在材料编制上⼀如既往地体现了概念主导、逐层阐述、逐步引导的表述风格,既在关键句(主
旨句)的表述中给考⽣以理性上的认知,⼜在事例句的表述中给考⽣以感性的唤醒。考⽣可以借助这种深⼊浅出的表述
基本准确地把握材料。
江苏卷的作⽂主要是难在考⽣不知道该如何⽴意,考⽣很难进⾏论证。江苏的这个作⽂材料更像是⼀个哲学命题,更是
需要⽤辩证的⾓度来写。学⽣写议论⽂或者是散⽂,抒发⾃⼰的情感,可能会更加容易写出好⽂章。
江苏卷的“智能互联⽹时代的信息”,都属于意在题外的试题,⽂字材料给得少,思辨性、哲理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的
思维品质和能⼒,可供考⽣发挥的空间⼤,区分度很⼤,优秀考⽣可以引经据典,游刃有余。
【审题⽴意】:
“同声相应,同⽓相求”选⾃《易传·乾⽂⾔》,意为同样的声⾳能产⽣共鸣,同样的⽓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
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互相响应,⾃然地结合在⼀起。
这⾥侧重于影响,⾃⼰喜欢的⼈,或多与⾃⼰有着相同的志趣。⾃⼰喜欢的事必然会激发⾃⼰的能⼒。让⾃⼰学习或才
华显露。或者说你所接近的⼈和事物⽆形中在影响塑造你,从反⾯来说就是近墨者⿊,正⾯就是同声相应。我们⾃然接
触对⾃⼰成长有帮助的⼈或事。在与⼈相处中学习,在做事中磨练获得成就,这些与⼈相处,做事磨练占据了你的⽣活
⼤部分,也就塑造了你,这也就是你未来的样⼦,取决于你接触怎样的⼈,做怎样的事。
【同题作⽂】:塑造⾃我,塑造未来
“同声相应,同⽓相求”,这是《易经》“乾卦”的内容。它揭⽰了⼀个普遍的道理:⼈们总是关注⾃⼰喜爱的⼈和事,进⽽
形成⼀个⼩圈⼦,相互应和相互影响。
有的⼈追求特⽴独⾏,卓尔不群。他们会声称,狮⼦⽼虎都是单个⾏动的,只有绵⽺才喜欢成群结队。其实,他们忽略
了⼀个问题,那就是⼈是社会性的动物,⼈的价值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产⽣。
因此,三五志同道合的好友,结伴⽽⾏,互相砥砺,这更有利于⼈的成长。“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童⼦六
七⼈,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即使是孔⼦,也渴慕那种“同声相应,同⽓相求”的环境,更何况你我哉?我们常常
听到有⼈说,⼀个⼈的⽔平由他周围最亲近的⼈决定。我们也常常看到,⼈们多会希望和优秀的⼈打交道。这些都是在
说环境对⼀个⼈可以起到塑造的作⽤,我们应当注重对所处环境的选择和优化。
⾯对⼀个孩⼦,我们总是喜欢提问他的理想。多数⼈都会把⽬光投向未来。为了理想的实现,为了未来的美好,奋⼒前
⾏。这⽆可⾮议。但是我们往往会在匆匆前⾏的路上逐渐忘记,⾃⼰为了什么⽽出发。今年5⽉份热播的⼤叔剧《三叉
戟》中,有⼀位负责预审的警察“⼤喷⼦”。当⼥⼉问他为什么当警察的时候,他有些惶惑。⾃⼰为什么当了警察呢?后
来终于想到,当警察是⾃⼰童年的理想。于是,他逐渐从是否辞职的摇摆中坚定下来。未来和理想很重要,⾛向未来和
理想的起点也很重要。
理想,是塑造⾃我的结果;未来,是塑造⾃我的终点。⽽我们⽬前所处的环境恰恰是⾛向未来实现理想的过程。我们不
需要⼀味地强调环境的作⽤,因为那只是外部的影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内⼼,因为⾃⼰才起决定作⽤。⾃我塑造
的起点,也许是⼀次从⼼所欲的浏览,也许是⼀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也许是⼀回情不⾃禁的分享,也许是⼀场突如其来
的感动。把握起点,不忘初⼼,那是⼈⽣⾃我塑造航线上的启明星。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被海量的信息裹挟,我们被⽆穷的资讯包裹。⽆论是朋友圈的刷屏,还是⽹页的浏览,我
们需要⼩⼼谨慎,甄别信息。在⾏动之前做⼀个评估,⽽不是跟随好恶随⼼所欲。
“同声相应,同⽓相求。”让我们从同伴中汲取能量,向着未来,⾛出⾃⼰的姿态。
10、2020年全国普通⾼考浙江卷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四、作⽂(60分)
24.阅读下⾯⽂字,根据要求作⽂。
每个⼈都有⾃⼰的⼈⽣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活中,个⼈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篇⽂章,谈谈⾃⼰的看法。
【注意】⾓度⾃选,⽴意⾃定,题⽬⾃拟。明确⽂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题解析】:细读材料之后,今年浙江省作⽂的命题就是⾮常贴近⽣活,富有⼈间烟⽕⽓息。时代在发展,为什么我
们有空巢⽼⼈的现象,为什么有更多的留守⼉童、离异家庭,为什么有各种⼼理疾病的患者出现?原因当然是多⽅⾯
的,有时代观念的变⾰,有世俗风尚的变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弊端……说⼀千,道⼀万,归根结底是⾃⼰
的“预期”和他⼈给予或在你⾝上的“预期”太多,太沉了。
材料由“每个⼈都有⾃⼰的⼈⽣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引出此次作⽂的核⼼话题——如何平衡⾃我的预期和家
⼈、社会对⾃⼰的预期。⼈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的⼈⽣之旅。⾏⾛在⼈⽣的路上,我们肩负的⾏囊越来越
沉,越来越重。有⾃⼰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眷恋;有对名利的个⼈观点,有对精彩
的外部世界探索之⼼……这也许就是⾃⼰的⼈⽣规划吧。年龄越来越多,现实锋利的⼑刃刺得我们⽣痛,才渐渐发觉原
来——“⼈⽣规划”只是⼀场黄粱美梦。理想幻灭,事业屡遭跌踣;爱情呢,被世俗的房⼦、车⼦、票⼦赶撵到⽖哇国去
了;友谊吧,只是活在虚拟的朋友圈中,甚⽽⾄于偶尔遭遇“友谊的⼩船说翻就翻”。我们的预期,我们的⼈⽣规划是被
谁给毁灭了的。是我们⾃⼰不够努⼒,不够诚实,不够温暖,不够哥们⼉吗?其实很多时候是家庭、社会给予我们太
多、太⾼的预期,让我们的⽣命不能承受这种预期之重。你是爸妈的乖孩⼦,那当然该孝顺;你是学⽣⼼⽬中的好⽼
师,那当然该废寝忘⾷,⼀门⼼思扑在教学上,为学⽣排忧解难,答疑解惑了;
浙江省的这个作⽂题很有⽣活⽓息、现实意义,更像多⽶诺⾻牌效应引发的将是社会学家对社会结构、观念、⽂化的进
⼀步探索、反思。于我们学⽣⽽⾔,于考⽣⽽⾔结合⾃⼰对“预期”的感知体验,也能写出⾮常有洞见的好⽂章。浙江省
的作⽂开启了反思社会痼疾的模式,必将引领社会对⾮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的⼀场深刻反思。
【审题⽴意】:
⾸先个⼈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错位是难免的。作为年轻的我们应当客观看待。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们才能正确的
处理这样的落差,⾸先包容是⼀定要有的。我们既要有美好期望,⼜要对现实的落差先客观对待,然后努⼒改变。落差
与错位不⼀定代表着存在不可变,年轻⼈仍然应当勇于改变现状,创造条件,改变现实。⽽不是任其发展,不受控制,
不是让落差⼀直存在。⽽是减少。新的落差到来再努⼒缩⼩。这样辩证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同题作⽂】:⼈⽣坐标
以⽣命为起点,沿着⼈⽣的坐标,微笑着,向远⽅昂⾸阔步。
那时正是年少懵懂的时候,世间的⼀切对我来说都极具吸引⼒,我好奇着想去探索⼀切,所以,我不愿让⾃⼰的⼈⽣⽢于平
庸。于是,我选择奋⽃。没有⼀种⼈⽣是⽐奋⽃更为充实的。默默的努⼒,换来了我优异的成绩。当雄鹰知道蓝天才是未
来的所在,便会冲破⼀切阻碍翱翔于蓝天;当巨杉知道流云将是他的伙伴,便会⽤⼒向上⽣长;当我们看到未来的世界有多么
美好,便⼀定会奋⽃终⾝。这是我奋⽃的信念,不⽢平庸;不愿流俗;不想默默⽆闻,⼀如冲天⽽鸣的号声。⼼中的信念决定了
我的第⼀点坐标:奋⽃。
⼀路奋⽃,让我收获了⼀路的知识,叩开了知识的⼤门。上学时忙碌的,⼀⾯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回家挑灯夜战,只为了⼈
⽣有⼀个好的开端。可是渐渐地,最初奋⽃的信念似乎动摇了——既害怕在考试中失利,⼜害怕丢掉许多娱乐的时间;既
想“⼀⼼只读圣贤书”,⼜想与朋友⼀起开怀⼤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顿悟:不舍弃虚拟世界的⼑光剑影。不舍弃物质
⽣活的纸醉⾦迷,就⽆法收获与青春对等的价值,只是蹉跎岁⽉虚掷光阴。于是,我确⽴了⼜⼀个⼈⽣坐标——学会割舍与
放弃。
有舍,有得;有放弃,有收获。⾼中三年在不经意间悄然⽽⾄。本觉得⾼三与之前⽆异依旧简单、单纯、快乐地⽣活。⼀次
考试击碎了我的梦,之后的学习便开始跌宕起伏:⼀会⼉满腔热⾎慷慨激昂,不过⼏⽇⼜浑浑噩噩停滞不前;⼀会⼉下定决
⼼努⼒,⼀会⼉⼜懒散地不愿看书……学校倒计时牌上的数字递减:108、107……在⼜⼀次考试中我被惊醒!时不我待,只
争朝⼣,这是我最后的退路,坚持下去,这⾥我唯⼀的选择!挑灯夜战、佛⼩惊叹群雄逐⿅;伏案苦读,六⽉笑看我主沉浮!没有
过不去的坎,没有越不过的⼭。⼀切困难都不是浮云。只要坚持下去,⼭重⽔复也将柳暗花明。第三个⼈⽣坐标——坚
持。
未来的路依旧漫长,然⽽风⾬飘摇间我已看清了未来的⽅向。我看见朝阳升起的地⽅,看见天际最灿烂的阳光,那是⼜⼀个
⼈⽣坐标——成功的⽅向。
时间从指缝中流⾛,物是⼈⾮,往事不再,只觉信念依然。奋⽃、割舍、坚持,沿着⼀路为⾃⼰⽴下的⼈⽣坐标,我在⼈⽣路上
不舍昼夜前⾏。我相信,总有⼀天,我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成功的坐标,即使此时的终点,彼时也将开始⼀条全新的⼈⽣旅
程。
其实,⼈⽣的坐标,正负只在⼀念间……
——后记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22: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7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