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上你的名字:练习题
一、根据图片写词语。
二、比较下面的两个字,再组词。
马()蚂()干()竿()风()枫()包()刨()煤球
三、选词填空。
风和枫()一样,()不一样。二和两()一样,()不一样。
四、看图比较,再写成一句通顺的话。
五、看图回答问题。
这两支蜡笔()一样,()不一样。这两本笔记本()一样,()不一样。
图上画的是谁篇二:蜘蛛的导学案
《蜘蛛》学案
李玉涓
[教学目的]1、了解蜘蛛的生态特征以及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
2、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本文生动的说明特色。
3.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了解更多的事物,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蜘蛛的生态特征和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准确的动词来描述动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字教学:(2分钟)
左右结构:(左大右小)汪(左小右大)峰二、预习·导学(5分钟)
2.解题,释题。体裁:科学小品文。作者:周建人——鲁迅研究家,自然科学家,浙江绍兴
人,鲁迅之弟。著作有《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回忆录》等。另有科学著作《科学杂
谈》,与人合译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蜘蛛的了解:蜘蛛是节肢动物门,它的种类繁多,分布在全世界,适应性很强,它能够生活
或结网在图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处、灌木丛、苔藓中、房屋内
外、或水中,总之,在水陆空都有它的踪迹。
蜘蛛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当然他也有天敌,如蟾蜍、蛙、蚊、蜥蜴、蜈蚣和鸟
类。
它对于人类有害也有利,利在吃农田中的害虫也可入药;害在它们中有毒
的蜘蛛对人类有威胁。
4.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注音,单字的组词。
蚋()蜾蠃()()提防()腺()柞蚕()忒劳顿()嘻子()怅然()
捆缚()檐()瞻()赡()你觉得还有哪些学的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自己和同学注意的
请写在下面。
三、内容探讨:(15分钟)
1.略读课文,研讨文章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先后介绍了有关蜘蛛的哪些方面
(2)多数蜘蛛是靠什么捕捉飞虫的
(3)蜘蛛为什么能够捕捉到飞虫
(4)蛛丝有哪些用途
(5)是否所有蜘蛛都是靠结网捕虫的那他们是怎样捕虫的
细读课文,探讨问题(15分钟)
(1)第一段所写的谜语能不能删掉,并说明理由
(2)本文的说明顺序
(3)讨论本文所使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6分钟)
像作者那样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大家
五、小结课文:(1分钟)
本文抓住了蜘蛛捕食结网的生态特征,对蜘蛛的生活习性,蛛丝产生的生理机制、蛛丝的利用
等内容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暗示了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和改造自然,
造福人类。
六、作业:(1)读短文回答问题(试用20分钟做完)
(2)记住说明文阅读技巧
七、小结各组积分情况并发学习卡:(1分钟)
蜘蛛精品导学案的答案
多数蜘蛛是靠什么捕捉飞虫的靠结网捕虫
蜘蛛为什么能够捕捉到飞虫
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之巧妙决定的,即生理特点决定的。它体内的各种腺放出的液体有不同的
作用,有的遇到空气凝结成丝,可以结成网,能够网住飞虫;有的虽然不能结成丝,却有粘
性,(转载于:蜘蛛组词有哪些)附着在丝上,能够黏住撞在网上的飞虫。
是否所有蜘蛛都是靠结网捕虫的那他们是怎样捕虫的
不是所有蜘蛛都靠结网捕食。
例如狼蜘蛛、蝇虎、蟢子、八脚等都不做网自然也不靠结网捕食,而是靠力气。
蛛丝有哪些用途
小孩利用它来作捕虫网;2.西方人想利用它来代替蚕丝织手套、袜子;
3.把圆蛛丝装在天文望远镜上,可以比较星星的位置。
5.课文先后介绍了有关蜘蛛的哪些方面
首先,介绍了蜘蛛的生活习性,即结网捕虫的情况(1-3)接着,介绍了蛛丝产生的生理特点
(4)
然后,介绍了蛛丝的用途(5、
6)最后,补充介绍了不结网的蜘蛛(7)1.第一段所写的谜语能不能删掉,并说明理由(即引
用谜语的作用)
不能。既生动形象的概括了蜘蛛的生活特带你,又赞扬了蜘蛛的高明。这样的
讨论本文所使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2、3自然段)作比较(6自然段)分类别(2、4自然段)列数字(6自然段)作诠
释(4自然段)
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文按照由“表”(蜘蛛的生活习性)及“里”(蜘蛛吐丝的生理特点),由“此”(蜘蛛结网捕
食)到“彼”(蛛丝的用途,较少的不结网捕食的蜘蛛)的逻辑顺序。
补充记忆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
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的人
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篇三:22蜘蛛织
网
22蜘蛛织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织、晨、抽、丝、散、岩、害。能读懂课文,理解“重新”、“不泄
气”、“不灰心”、“终于”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终于”说一句话。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蜘蛛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感受蜘蛛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勇气和毅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小朋友们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说话训练:(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出示:蜘蛛图。
师:谁来读准这两个字的翘舌音(请读—齐读)
师:这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
(2)师:蜘蛛在干什么
师:这个生字宝宝谁来记
生1:织是翘舌音,大家跟我读。
生跟读。
生2:织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个绞丝旁,右边是个只有个的只。
师:说出了它的部首是绞丝旁,开组小火车来记住它。
师:老师给它找了些好朋友。谁做老师来带大家读
2、出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蜘蛛有关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3、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时候蜘蛛织网、蜘蛛在哪里织网、蜘蛛怎样织网、蜘蛛织网时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解决第1、2、3个问题。
出示自学要求
2、交流
出示:清晨,蜘蛛从身上抽出银闪闪的丝,在农庄的篱笆上织起网来。师:这里有三个生字
宝宝,跟我读,晨、抽、丝。
师:请小老师教。
晨:读准翘舌音和前鼻音,组词。
丝:教师课件出示“丝”字的演变,使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同时认识与丝有关的物品,巩固识
字。
生1:晨是翘舌音,也是前鼻音,大家跟我读。晨。
生跟读。
师:晨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日子头,下面是星辰的辰。
生2:丝是平舌音,大家跟我读,丝。
生跟读。
师:丝是个象形字。(师板画丝)
生3:抽是翘舌音。
教师做做“抽”的动作。集体书空。
篱笆:篱笆是用竹子或树枝搭成的围栏。
2、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下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他们分别是——
指名回答: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农庄,人物是蜘蛛,事件是织网。
3、送字宝宝回家,再读句子。要求读好这句话,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三、再读课文
1、师:蜘蛛在织网的时候遇到了谁
2、师: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都跟他怎么说的
再读第2-6小节
3、(1)指名分别读读前后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2)师小结:前二句句子把说的话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放在了前面,一部分留在后面,这也是说
话的一种形式,这样一来,连标点都改变了。
(3)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给后三句句子换一种说话形式吗
随机出示:
“汪,汪。”小狗对它说,“到草地上打个滚吧!”
“喵,喵。”小猫对它说,“去睡一会儿吧!”
“嘎,嘎。”小鸭对它说,“去游泳吧!”
读读句子。
4、积累小动物叫声的词语。
(1)交流,读准并积累七个象声词。
(2)师生一起做游戏。
5、这些小动物都和蜘蛛说了什么出示小动物的话,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1)指名读准每句话。
(2)随文识字:散、岩、害。
散:反文旁,多音字,平舌音
岩:山字头,结合图片
6、填空:、、、和都劝蜘蛛不要织网。
小动物都来找蜘蛛,和它说话,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它们会说些什么蜘蛛会怎么做
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7、师:面对这么多的诱惑,蜘蛛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蜘蛛没有回答,忙着织它的网。
(1)研读重点语句:重点体会:都、还是
(2)师小结。板书:一心一意。
8、师:这是一只非常认真负责的蜘蛛,最后结果怎么样
生:蜘蛛用它的网把苍蝇逮住了。
9、师:蜘蛛织好了网,这时大公鸡说——
学习生字“害”
10、师:猫头鹰飞来了,他说——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
(2)师:为什么植树睡着了
齐声回答:因为蜘蛛累了。
11、你喜欢这只小蜘蛛吗为什么
师总结:我们小朋友有的说了蜘蛛的本领,还有的赞扬了蜘蛛能一心一意地做事,这就是我们学了
这篇课文后要明白的道理.
四、巩固拓展。
1、出示:
蜘蛛织网清晨抽丝散步
岩石害人逮住苍蝇猫头鹰
师:让我们开火车读读词语。
生开火车读词语。
2、写字指导
(1)观察字的结构。抽,织,散:左右结构岩:上下结构
(2)明确写字要求。抽、织:左窄右宽散:左右相等
松
(3)师范写:岩
(4)学生在书后的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7:2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6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