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19 18:03:28 阅读: 评论:0

初三骂醒自己的毒话-梯形的周长公式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初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第1页共25页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

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

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

adjustandu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

lessonplan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

plans,juniorhighschoollessonplans,highschoollessonplans,

universitylessonplans,otherlessonplans,anttolearn

abouttheformatandwritingofdifferentlessonplans,staytuned!

第2页共25页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

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

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

学文书。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

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第3页共25页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

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

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

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第4页共25页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

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

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

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

第5页共25页

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

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

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

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

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

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

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

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第6页共25页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

住特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

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

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

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

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第7页共25页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

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

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

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8页共25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谁去

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

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板书:颐和园)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

的?(填空练习)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走完长廊,就到了()。从

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

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

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

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

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第9页共25页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

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

铺成的小路。

(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

畅。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

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

4.指导朗读。

(1)谁愿意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

们体会到长廊的美。

(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

三、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__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

第10页共25页

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

明确: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

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

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

不到。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

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

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

子,一块碧玉。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

山高离得很远,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

(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

塔。”

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

“绿”、“一点儿”等。

第11页共25页

(2)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

(3)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

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

里?

四、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

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

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

“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5.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

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

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

第12页共25页

它写下来。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

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

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2个特点。

3、学会六个生字:积累十一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

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单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

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

的作品。

谁来简介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

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第13页共25页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1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

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至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

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

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

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

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

第14页共25页

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

——,老祖父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3个或3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

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第15页共25页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

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

和“快”2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1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

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第16页共25页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4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

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1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

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

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第17页共25页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

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1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

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

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九、布置作业

1.火烧云如何形成的?

2.背诵4-7节

3.完成练习册。

板书:

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百合色……

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火烧云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

第18页共25页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

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课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见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信封。)

1、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第19页共25页

2、谈话: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

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

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指导阅读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讨论:

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

师的回信。

3、自读回信,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朗读课文,感悟柯老师信中的语气特点:真诚、耐心。

三、总结延伸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3、辩论会:

结合本班实际,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第20页共25页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视自己

善于沟通

【相关作业】

1、给自己的亲友写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读后感。

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设计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

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

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

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

格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

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

第21页共25页

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

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

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

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的诗歌有《周

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

第22页共25页

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

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

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

生一种亲近感。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

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

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

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

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

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

吗?

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

法。

(设计意图:这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在于让

第23页共25页

学生读懂信的内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问题的引导是不可少的,

因此老师与同学一道设计了一些引导题,而且有些引导题还具有一定

的开放性(如问题⑷),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

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

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

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

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格式:

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

加问候语)。

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

式)。

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第24页共25页

⑵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

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

叙述的事情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又很有必

要,重点是交流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与收获。通过这个环节的训

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书信的格式。)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

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

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

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疑惑在不同的学生中是永远存在的,因

此,我们有必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质疑不仅能帮助“疑”者,

而且还能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启迪。给柯岩老师再写封回信,既能促使

学生再深入地读原文,又有益于学生实践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第25页共25页

28__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同时,通过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使学生

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及其书写规律。)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18:0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6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