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思品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作者:王正玲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年第03期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但本文的重点是谈一谈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符合培
养学生高度思想品德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
一是要重视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主要是从学校层面来讲的,“罗马不是一夜建
成的。”如果学生没有对思想品德课兴趣的积累,那么他们就失去了关心的基础,也就不可能
掌握解决思想品德问题的方法。
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小事,这是从教师层面而言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生
最讨厌的就是教师照本宣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关注、留意发生在身边的
小事,课堂生活化。比如说餐桌上的变化、课桌上的文化、穿衣的变化、同学之间的小矛盾、
歌星的演唱会等,然后结合教材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影响,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生活问题,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式,思想品德的教学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遵守的“四项基本原则”
1.应坚持“先死后活”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死”就是对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熟记于心。学
生“死记”基本观点有两个最基本的好处,一是能够吃透概念的基本内涵,比如说“什么是责
任”;二是能够有效理清相关概念的区别,比如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
民族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等。
2.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可以这样认为:现
实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与课本中知识点有联系,对于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一定要多引导、巧引导,并用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这些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弄懂这些道理,并知道该怎么做。
3.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教师一定要重视思想品德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把学生的思想境界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
活,延伸到未来。一是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以保持他
龙源期刊网
们经久不衰的思想热情。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多看新闻节目,多角度分析
事情的原因、结果,打破沙锅问到底。三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这一点对于即将参
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4.应坚持“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训练要到位。思想品德
课堂训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学生学得怎么样,最
根本的还是要通过练习来检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练习时
间,切不可因为自己讲得兴致勃勃而忘了学生的训练。二是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
三、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坚持“对外开放”
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多元而开放,总的来说,必须紧紧围绕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具
体来说,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取向,把学生的心理感受
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是要切切实实转换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实现课堂教学的民
主化;四是要重视现代传媒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情景交
融;五是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略,固步自封只能让自己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窄。
当然,如何让自己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以上只
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勉。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6:5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