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1-19 14:19:14 阅读: 评论:0

2020年英语中考考点-关于彩虹的诗句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公告通告通报

【篇一: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

别】

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区别

1.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第一,内容不同。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多与政治方面有关;通告的内容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

事项”,多是业务工作方面。

第二,发布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通告的

范围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使用权限不同。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宣布某些

重大事项时才用,新华社、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

根据授权使用公告。而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

人员。

通告与通知的区别:

第一,受文对象不同。通知的受文对象比较明确,是有关的下级单

位。

通告的受文对象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不

完全是发文机关的下属单位。

第二,通告是泛行文,面向广大社会组织和公众,没有特定的主送

机关;通知则是下行文,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的下级单位。

4.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是下行文,有特定主送机关。

通知与通报的区别:

第一,时间差异:通知的事项还没有发生,通报的事项已经发生

第二,内容差异:通知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和办法,要求遵照执行或

限期执行;而通报则着眼于思想和路线方面的教育。

5.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主要资料:

1.2000年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2.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全市森林消防工作的通告

3.朱悦雄:《新应用文写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廖正:“公告_通告_通知适用范围之探讨_对公文写作教科书有关

说法的商榷”,《秘书》,2004年第2期。

5.网页“行政公文中通知和通报的区别与写法”。

一、通告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通

告不同公告,它主要用于有关单位开展业务工作需要。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事项时使用的文种,其主

要特点是知照性、专业性、约束力。

解说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

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

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特点

1、规范性

通告所告知的事项常作为各有关方面行为的准则或对某些具体活动

的约束限制,具有行政约束力甚至法律效力,要求被告知者遵守执

行。

2、业务性

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通告

常用于水电、交通、金融、公安、税务、海关等主管业务部门工作

的办理、要求或事务性事宜,内容带有专业性、事务性。

3、广泛性

告知范围广泛,适用范围也很广泛。不仅在机关单位内部公布,而

且向社会公布。其内容克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因而各级机关、企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以使用。此外,通告的发布方式多样,可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公布,也可以张贴和发文,使公告内容广为

人知。

分类

周知性通告:传达告知业务性、事务性事项,一般没有执行要求,

仅供人们知晓。

规定性通告:公布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或要求遵守的约束事项,告

知对象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用于公布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为确

保某一事项的执行与处理,它将提出具体规定,以要求相关单位与

个人遵守。(梁成林主编《应用写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1、标题的写法有三种:

①通告。如遇特别紧急情况,可在通告前加上“紧急”二字。②关于

xxx的通告。

③xxx关于xxx的通告。

④xxx的通告。

2、原由。

主要阐述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通告常用的特定

承启句式“为??,特通告如下”或者“根据??,决定??,特此通告”引

出通告的事项。

3、通告事项。

通告事项是通告全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周知事项和执行要求。撰写

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较多,可

采用分条列项的方法;如果内容比较单一,也可采用贯通式方法。

其次要做到明确具体,需清楚说明受文对象应执行的事项,以便于

理解和执行。

4、结语。用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表达。(解释

参考《应用写作》杂志)

范例

xx电力工业局关于使用定期借记业务结算方式的通告

x局发[2001]xx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的通知精神,从2001年12月起,原来

使用xx市专用委托收款方式结算电费的用电户,将统一xx电子资

金转帐系统定期借记系统。为此,对于愿使用专用委托收款结算方

式缴交电费的企事业单位客户,我局将从2001年12月起改为使用

定期借记方式收取电费。请有关用电户配合我局做好以下工作,以

便顺利结算电费:

一、请各用电客户尽快与开户银行联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xx分行

的统一要求签订《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并于2002年1月

31日前将复印件送达所在区供电局。

二、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系统升级原因更改了开户银行账号格式,请

客户在签订《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的同时与贵开户银行确认

新的银行账号,并于2002年月31日前以正式公函形式通知我局,

若届时未受到客户的《定期借记业务授权委托书》及新的银行帐号

的,客户将无法使用定期借记方式缴交电费,我局将采取现金方式

收取电费。

三、由于定期借记业务系统投运后,银行系统将不再代为传递电费

票据,故我局将统一采取邮政递送,客户签收的方式派发电费票据

予客户。为了确认各客户的邮递地址以及签收人,请客户于2002年

1月2日至1月5日前往所在区供电局领取2001年12月份的电费

发票,同时填报有关资料交我局工作人员(具体格式将在各营业点派

发)。

特此通告

xx电力工业局

二00一年十二月十日

辨析

文中通过告知的对象、制发的时间、目的、作用的不同介绍了三者

的区别。

通报、通告、通知这三个文种都有沟通情况、传达信息的作用,但

又有区别:

1.所告知的对象不同。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带有指导性的

经验教训通报下级单位或部门,无论哪种通报,受文单位只能是制

发机关的所属单位或部门;通告所告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

它所宣布的规定条文,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和某种权威性,要求人

们遵照执行,一般都要张贴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

传;通知一般只通过某种公文交流渠道,传达至有关部门、单位或

人员,它所告知的对象是有限的。

2.制发的时间不同。通报制发于事后,往往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进行分析、评价,通报有关单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告、通知

制发于事前,都有预先发出消息的意义。

3.目的不同。通报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或重要情况的传达,向全体

下属进行宣传教育或沟通信息,以指导、推动今后的工作,没有工

作的具体部署与安排;通知主要是通过具体事项的安排,要求下级

机关在工作中照此执行或办理;通告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遵守的

事项,有着较强的、直接的和具体的约束力。

4.作用不同。通报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通知、通告无此

作用。

特殊

明星通告:

明星通告,是台湾传过来的词语。通俗点就是跟我们的工作差不多。

就是上各种节目,办各种活动(签唱会之类的),就是增加明星在

一段时间内(宣传期)内的曝光率。

二、通报定义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

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

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

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通报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经常

使用的文种。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

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

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

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

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

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

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

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

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

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

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

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

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三、通报分法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

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

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

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

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

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

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四、通报的性质

1、通报属于奖励与告诫性公文。通报承负着“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的任务,因而具有奖励与告诫性质,这一点不同于通知。

2、通报属于传达和告晓性公文。通报虽与通知均有传达、告晓职能,

但通知是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

项”,而通报则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通报的发布范围,往往是在一个机关或一个系统内部使用。通报

虽然具有公开“通“晓,广而”报“告之意,但发布范围仅仅限于本机

关或本系统。

五、通报的结构

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通常有两种构成

形式:通常有两

【篇三:公文中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

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公文中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

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一、通知

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

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

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按照使用性质,通知可分为三大类:

1、是用于要求下级办理或周知事项的指示性通知,如(工作、学习

安排通知,会议通知等);

2、是用于批转文件和颁发、印发、转发文件的批示性通知;

3、是用于任免干部的任免性通知。

二、通报

是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以

及具有典范、知道、教育、警戒意义的事件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公

文文种。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

1、内容范围不同。

2、目的要求不同。

3、表现方式不同。

三、通告

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所使用的一种公文。特

点:1、法规性2、政策性3、广泛性4、使用的普遍性种类:1、

制约性通告2、知照性通告

四、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

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函主要三种类型:

1、商洽谈2、询问答复函3、请批、批准函

(二)函主要三个特点

1、适用范围广泛,使用灵活方便。

2、行文方向具有多向性。

3、短小精悍。

{函与请示的区别}

函:主要用于平级单位之间、不相隶属单位之间以及有业务上的主

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之间的工作往来。

请示:则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

级机关行文请求指示批准重要事项。

五、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

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类别:

1、呈报报告2、呈转报告3、回复报告

六、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必须在事前写。请示中不能附带

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

[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

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4、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七、申请

是单位或个人因某种需要向有关部门、组织、团体提出书面申请的

专用文书。

(一)注意事项:

1、一份申请书只能写一种申请(一事一书)

2、态度端正,语言简明。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14:1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52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东坡食汤饼
下一篇:篮球比赛方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