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雨巷朗读

更新时间:2023-01-19 14:01:01 阅读: 评论:0

将军饮马题目以及答案-贵阳一中地址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百米决赛)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

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巷》教案10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雨巷》教案篇1

一、导入

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

的《太阳礼赞》。这两首诗歌都是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今

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

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

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

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

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

首诗来谈。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

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

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第一个是油纸伞。这

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

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

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

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

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

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

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

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

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

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

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

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

(《摊破沙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

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

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

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

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

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

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

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

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

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

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

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

“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

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

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

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

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

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

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

逝。

五、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

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

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

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

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

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

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

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

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

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

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

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

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

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

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

“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

《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

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

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

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

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

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

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

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

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

幽深空蒙的意境。

3.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

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

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

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

意境。

《雨巷》教案篇2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麽?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

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

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

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

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

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

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

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

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

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

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

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

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

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

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

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

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

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

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

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

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

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

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

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

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

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

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

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

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

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

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

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

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

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

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

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

《雨巷》教案篇3

一、师生共读,导入新课

(男生):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苦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

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透明

闪亮的双眸,那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

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灵,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空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

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

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

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寻你,用我色彩的笔于天边勾勒你丁香

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

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

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

是谁,用甜甜的木箫,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

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精美的诗篇是轻盈的蝴蝶飞跃万年的光阴,是圣洁忧郁

的丁香飘过无边的烟雨。呵,丁香般的女孩,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

幽幽的叹息与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

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听视频诵读

我们都知道,鉴赏诗歌有读、品、悟三个环节。

诵读是我们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首要的环节。通

过诵读我们可以更充分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与音韵美。下面,我们来

欣赏本诗的视频朗诵,进入情境。留心下边三个问题:①这首诗的基

本内容。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着那深情的诗句、舒缓的音符、沉郁的音调,我们的思绪似乎

也飞到了江南悠深、寂寥的雨巷之中,充满了忧伤与哀怨。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

飘过。

第7节: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写出“我”的希望。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去——消失在尽头。

三、走近作者时代

作者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成名于三十年代。

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现代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动荡的年代、

个人的遭遇,使他在诗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从歌咏个人悲欢离合到表

现爱国情感、民族气节的发展过程。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

舒草》、《灾难的岁月》。其中,《望舒草》标志着作者艺术性的完

成,《灾难的岁月》标志着作者思想性的提高。代表诗作,前期有

《雨巷》,后期有《我用残损的手掌》。

早期:个人孤寂、感伤,朦胧含蓄

后期:热爱祖国,明朗真挚

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

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

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写

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

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

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

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

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

四、品意象、意境美、形象美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由情与景这两个元素构成,是意与

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表现,是

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的统一。下面,我们试就《雨巷》中个别意象的

特点出发,探究《雨巷》的意象魅力。

明确:诗歌所写的人、景、物——意象人——我,姑娘

景物——雨巷,篱墙,纸伞,丁香

第一个是油纸伞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

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

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这是寻常

之物,但又鲜见于传统诗词。唯戴望舒,将其放置雨巷,让油纸伞撑

出浓浓的诗意。对这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另

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与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

暮春,在寂寥的雨巷,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塑造了撑一伞风

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第二个是江南雨巷

1.江南如梦似幻2.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在西子湖畔青石板铺成的

小巷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那些纵横交错的长长的青石路上

留下了他青春的足迹.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

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

相似的感受。对这些传统物象的眷念,其实也是诗人们对闲逸、孤寂、

冷清的人居环境的独特向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心态。戴望

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在大多数作家一

味抛弃传统进行新文学创作时,他以传统的意象作诗,是那样的不合

群,但又是那样的可贵)——忧郁、苦闷、怀旧。小巷的悠长、沧桑、

冷清,恰是诗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

见缠绵,更易伤情。

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雨与巷的组合,构

成了一个特有的意象,这是戴望舒的首创,难怪叶圣陶会称其为“雨

巷诗人”。“雨巷”,较之单独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见

凄切。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

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雨巷、篱墙及梦一起构成了诗

歌的朦胧美。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

总是与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

要选用丁香?

丁香形状像结,丁香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木,栽培历史悠久,四

月花开,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清新淡雅,香气浓郁。丁香花因颜色

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容易

凋谢,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是美丽、高洁、愁

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与凄美。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璟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

戴望舒在《雨巷》中承续了丁香的传统文化内涵,使丁香的意蕴

有了更深的忧郁。更为灵慧的是,诗人刻画的是雨中的“丁香姑娘”,

恬淡清幽,更添一分寥落。诗人将丁香的外在之形极端淡化,以“一

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偏正短语,将丁香人化,将

姑娘物化,将人抽象化,让意象人化,让“丁香一样的姑娘”成了一

个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意象,这个新意象,是一个实在的人——姑娘,

但又是一个抽象的意象。这里诗人在雨巷里用心述诗语,人与物天然

合一。

象征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未得到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

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可能是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

空自留恋……

丁香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

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与美好事物的信念与

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与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

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

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所以,丁

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的、容易破灭的理想;

美好的、难以实现的人生)。

求之不得的美(抒情模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诗经关雎》)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

岁兮。”(《诗经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

葭》)

第五个是篱墙

颓圮,残破,凄凉。

第六个是“我”

彷徨,迷惘,追寻。

总结:诗歌表达的意境、情感?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与对理想之美的深深追寻。

诗人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与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

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

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

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与追求的心境。

在当时处境中,戴望舒从原来热情似火的革命青年,一下子堕入

了夜的深渊。他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前进的希望,在痛苦中陷于彷徨

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

虹。

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与自白里,我们可

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与追求的心境。

五、再听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的朗读,再一次走进那深深的雨巷,思考他

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明确: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缠绵、与谐,读起来像

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达成以下共识:

①韵脚舒缓悠扬:长,巷,娘,徨,怅……

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

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

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

旋律与流畅的节奏。

②词语的反复:悠长,哀怨,走近……

③句式的复沓:丁香一样的……,像我一样……,像梦一样的……

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迂回往

复,悦耳与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

们的心头。

④诗节的复沓

从全诗看,第一节与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他

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

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六、结语,听《雨巷》歌曲

繁华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戴望舒走过的那条雨巷或许

早已灰飞湮灭了,找一个悠长的雨巷或许已经不可能了。但“雨巷”

的魅力不仅在那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深巷,更在于那丁香织就的一

片美丽而哀伤的心情。

品读这“雨巷”,我们总有走得进、走不出的哀伤。诗人虽然远

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我知道

心灵的雨巷还要走下去,寂寞的雨巷还要走下去。每当细雨迷蒙的时

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想起我们今天这节课,想起戴望舒

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丁

香一样的姑娘飘过你身旁。

《雨巷》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象征主义诗歌,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3、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

鉴赏姑娘的形象。

教学难点

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曲《丁香花》让我们认识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简单的音乐,诉

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梦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开始,她善良、纯洁,用一

颗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万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对健康的渴盼,他

的逝去是痛苦的结束,也是幸福的开始。伊人已乘风去,唐磊只能借《丁

香花》祭奠曾经的友情,音乐中唐磊沙哑的声音忧伤地诉说着这个凄美

的故事,让人不免潸然泪下。每听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

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缝

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现代派诗人。

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

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

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

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今天我和大家一起

走近雨巷,走近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两遍录音,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遍学生合上书

本,静听。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弥漫着一种纤细朦胧的凄

美。

2、模仿朗诵(2~3人)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作者为了能营造“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的情

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6个,主要是3个。

(1)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

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

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

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

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

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2)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

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3)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

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

易消失离去的。

(4)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5)姑娘。“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

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

忧愁。“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

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

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

“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

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

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

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

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

象梦一样地飘逝。

(6)“我”。

古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

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

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意识,像梦一般朦胧。

五、朗诵指导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第一节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悠长”,重叠运用,舒缓悠扬的节

奏。这个词,要读出江南雨巷幽深、绵延、空蒙的特点。

“我希望逢着。”“希望”,应满含深情地读,读出希冀、企盼、向

往的感情。

第二节、第三节

“丁香一样的。”丁香,散发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诗人正以鼻嗅之,读

出心驰神往的情态。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哀怨”、

“彷徨”,重叠运用,读时声音低沉舒缓,要读出诗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回环复唱,诗歌的节奏巧妙地拉长,读

时也要尽量拉长声音。

第四节、第五节

“她静默地走近。”“静默”,仿佛姑娘迈着轻巧缓慢的步履,向你

走来,要读出这份悄无声息中的“静默”色彩,声音要低要沉。

“走过,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来,你热切地注视着,眼神充满期

盼和渴望,要读出这种惊喜。

“你梦一般的,你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你梦一般的”,妙用复沓

句式,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效果,要读出“梦”的飘忽、迷离。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读的声音要越来越轻,读出怅然

若失,读出迷茫失落。

六、阅读拓展

(略)

七、练习作业

背诵本诗,并以“我为‘丁香姑娘’画像”为题,写一段文字。

《雨巷》教案篇5

【学情剖析】

关于现代诗篇,高一重生并不生疏,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现已

触摸过,朗诵上有有必要的语感,但在读出情感、品尝意象、领会诗

情等赏识实践上仍有欠缺。特性是对《雨巷》这种标志主义诗篇,他

们是第一次触摸,怎么引导他们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

优点,怎么引导他们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与之共识,

是课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视的问题。

【教育方针】

1.常识与潜力:吟诵诗篇,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

其标志优点,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

2.进程与方法:在练习朗诵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育学生阅览赏识

诗篇的潜力。

3.情爱心情与价值观:感触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步养成良好

的审美情味。

【教育难点要点】

难点: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终究有何喻指或标志优点。

要点:练习朗诵,揣摩词句,感触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课时】2课时。

【教育进程】

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

1、导入语:在细雨如丝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寥的冷巷里,一位撑

着油纸伞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静默地彳亍而行……这秀美的画面,就出此

时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这天咱们就随戴望舒一齐走进这《雨

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

有名诗人。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端遭到法国标志派的影

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造现代诗篇,诗集有

《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祸的岁月》。前期的诗篇

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味较重,因受西方标志派的影响,意

想模糊,含蓄。后期诗篇体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激烈爱情和

完美未来的火热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仍是新月派(1923年建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

的只要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心里苦

闷徘徊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

月报》修正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

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

才22岁。《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冷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

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心情和一丝微茫的期望,撑着一把

油纸伞在悠长孤寂的冷巷中小行,这首诗既实有虚。

二、走进雨巷熟读彻悟

1、执行字词:

徘徊(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

寂寥(jìliáo)惆怅(chóuchàng)笙箫(shngxio)

2、听课文MP3朗诵,领会诗篇言外之意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

3、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根本爱情,可称之为基调。这首诗的情感

基调是比较“消沉感伤”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伤

提示问:语速就应……语调就应……

清晰:缓慢,消沉。

4、在这首诗中,你体验到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学生答复

不出来则提示:诗中是否有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可能答复忧伤、苦楚、徘徊,冷酷、凄清、惆怅,充溢烦恼

和无法……

(板书:我苦闷、惆怅诗人)

5、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没人毛遂自荐,就请科代表引

荐。)

学生选读一节,请同学点评,教师点评。

6、播映课文朗诵视频,让学生标出诗句中的中止及要重读的词句。

教师小结:掌握好语速、语调,读好诗篇的节奏和轻重音,这样的

吟诵,能给人带来完美的音乐享用。这也源于这首诗本身腔调调和,

节奏舒缓。难怪叶圣陶老先生赞赏作者“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

纪元”。诗人也因这首诗成了闻名的“雨巷诗人”。

7、教师演示朗诵这一节,辅导朗诵:除了语速、语调,还要留意

节奏,掌握好句中的中止和一些要重读的词句。

8、跟着屏幕上的伴奏画面,再次朗诵诗篇。

三、徜徉雨巷,品尝形象

1.除了“我”这个“独自徘徊”“冷酷、凄清,又惆怅”的抒发

主人公,诗人还写了哪些人、景、物(情感形象)来表达这种伤感烦恼呢

幻灯片:人物形象(我)姑娘。

布景道具物象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

结合丁香图片和课后练习四的相关诗句,辅导学生了解“丁香”

这个典型意象标志着“秀美、高尚和愁心”。

2在这些情感形象中,诗人最主要写哪两个情感形象

清晰: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3.请我们品读描绘“丁香姑娘”和“雨巷”这两个情感形象的诗

句,答复问题:这两个情感形象在描绘或选取上有何妙何处

提示:用“……写(选)得妙,妙在……”的句式说话,可从意象的选

取,描绘的用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视点进行考虑。

教师示例:

“油纸伞”选得妙,妙在它有复古,怀旧,奥秘,迷蒙的特色,

与烟雨迷蒙的雨巷调配调和,一起营建了一种冷酷、凄清的画面,如

果换成一把现代美丽的花伞,作用就没这么好了。

“颓圯的篱墙”写得妙,妙在“颓圯”二字,写出篱墙的崩塌、

破落,烘托一种凄凉的空气,与寂寥悠长的雨巷,一齐构成阴冷迷蒙、

破落空寂的布景,更能衬托出诗人苦闷、凄清、感伤的心境。

学生讲话的材料可能有:

(1)(丁香相同的)姑娘:

第二节写得妙,妙在排比句式和用词的重复(连用两个“哀怨”);

或妙在用丁香的颜色、芳香、忧虑,写出姑娘外表的秀美,气味的芳

香和心里的忧虑、哀怨。

第三节写得妙,妙在一箭双雕,外表上说姑娘,实际上也说自己

冷酷,凄清又惆怅的心境;妙在“像我相同,像我相同地冷酷、凄清,

又惆怅”,用复沓句式,一再强调烘托“我”和姑娘的心境相同。

“丁香相同的姑娘”写得妙,妙在用“丁香”润饰“姑娘”,丁

香虽美但易凋零,代表着像丁香相同的姑娘也易不见离去。妙在用了

“愁怨”“哀怨”“徘徊”“凄婉苍茫”等词语体现了“姑娘”像

“我”相同的怅惘、徘徊。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苍茫”写得妙,妙在以梦做喻,似

乎姑娘就是“梦”的化身(可隐喻抱负)。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芳香/散失了/甚至她的嗟叹般的眼光/丁

香般的惆怅”写得妙,妙在把散失的材料一件件分隔写,更能表达出

诗人对丁香姑娘无情不见的伤感和无法;妙在杰出完美事物在眼前不见

带来的杯具美。

《雨巷》教案篇6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戴望舒的代表作品《雨巷》,初步体会戴望舒诗歌的

特点。简单了解现代派诗歌的特点

2、分析《雨巷》所描写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体悟作者的情感。

3、提高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雨巷》中意象的选取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的情感;知人论世,了解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一、导入:

课前放唐磊的《丁香花》

每次听唐磊的《丁香花》这首歌,在它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

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

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诗人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他成名于上

个世纪三十年代,是继徐志摩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颗璀璨的明星。他

前期的诗风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

诗,因受抗战激发的影响,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

朴。《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

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词语并解释。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寂寥:寂静,空旷。

彳亍:走来走去。

颓圮:坍塌,破败。

四、诵读感知:

1、我们常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

也来做一回现代古人,集体朗读,熟悉诗歌内容。诵读时请大家注意

诗行中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2、读完这首诗后,你体会到诗人在诗行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诗

中有没有相应的词语?

忧伤、低沉幽怨。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凄清迷茫。

3、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忧伤、低沉幽怨的感情?

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4、指定学生或要学生推荐同学朗读,教师评点。

第一节

“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悠长”,重叠运用,舒缓悠扬

的节奏。这个词,要读出江南雨巷幽深、绵延、空蒙的特点。

“我希望逢着。”“希望”,应满含深情地读,读出希冀、企盼、

向往的感情。

第二节、第三节

“丁香一样的。”丁香,散发出幽微的芳香,仿佛诗人正以鼻嗅

之,读出心驰神往的情态。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哀怨”、

“彷徨”,重叠运用,读时声音低沉舒缓,要读出诗人哀怨而又彷徨

的心境。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回环复唱,诗歌的节奏巧妙地拉

长,读时也要尽量拉长声音。

第四节、第五节

-

“她静默地走近。”“静默”,仿佛姑娘迈着轻巧缓慢的步履,

向你走来,要读出这份悄无声息中的“静默”色彩,声音要低要沉。

“走过,走近”,仿佛姑娘正向你走来,你热切地注视着,眼神

充满期盼和渴望,要读出这种惊喜。

“你梦一般的,你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你梦一般的”,妙用

复沓句式,形成诗歌回环往复的效果,要读出“梦”的飘忽、迷离。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远了”,读的声音要越来越轻,读

出怅然若失,读出迷茫失落。

5、教师范读或听磁带诵读。

6、诗文写作、背诵思路。

①悠长寂寥的巷子,绵绵不尽的细雨,在灰蒙蒙雨帘中撑着油纸

伞独自彷徨的抒情主人公“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②③“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究竟是怎样的姑娘?姑

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像诗人一样冷漠、凄清、惆怅。

④终于,诗人期待的姑娘梦幻般地出现,带着太息般的眼光。

⑤⑥姑娘梦幻般地飘逝,走进雨巷。

⑦“我”希望再次遇到丁香般的姑娘。

7、熟读按诗文思路力争课堂背诵。

第二节

一、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写得比较朦胧,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

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飘忽不定的,但我们可以从诗里看到许多意

象,并感觉那朦胧飘忽的,忧伤、缠绵哀怨的意境。

二、作者为了能营造“低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

的情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

是景物)和人物形象?意象: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

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又

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

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

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

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雨巷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这时

的“雨”应该是怎样的“雨”?当然是细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

易使人产生伤感。诗中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巷”呢?作者用“悠长、

寂寥”来形容“巷”。“悠长”写出了小巷的幽深;“寂寥”表明了

这是一条空寂的小巷。小巷里又有“颓圮的篱墙”,“颓圮”写出了

小巷的残破;还有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再加上

蒙蒙的细雨,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几个意象

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

第三个是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

往往伤春、愁怨,说丁香是愁品。开的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不轻

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

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

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

失离去的。

第四个是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

败的氛围。人物形象:

丁香姑娘:哀愁、淡雅、轻盈、美丽的姑娘

a、作者在诗中如何描绘她?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b、作者为什么反复地用“丁香”来形容修饰姑娘呢?

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

的象征。丁香姑娘当然就是哀愁、淡雅、轻盈、美丽的姑娘。

三、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

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同学们对诗

歌的主题有几种理解?首先让我们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来加深

对它的理解。

1、失恋的痛苦: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蛰存

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表达诗人对爱

情的追求,而恋爱失败后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

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

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

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

望中渴望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戴望舒

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他《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

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

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

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

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在江

苏松江的朋友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一诗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感。

3、主题的理解:

"雨巷"象征了黑暗压抑的现实。

"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谷。

"雨巷"象征了人生际遇上的低谷。

"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

"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我"失

恋后仍苦苦追寻的执著情感。

"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

和希望。"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诗人理想中的恋人形象。

"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

想等等。"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整首诗表现了诗

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

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

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

整首诗还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寻的心路历程。

四、从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

元。”如果我们从音乐性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你有什么美的享受?

①读起有一种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①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

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

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②全诗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

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

“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

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③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迂回往复,悦耳和谐,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

中反复回响,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五、背诵诗歌

《雨巷》教案篇7

【案例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精

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联系

起来。设计者以戴望舒《雨巷》为教材,重新认识诗歌阅读欣赏模式

的构建。采用“初读、精读、研读”(三读)的方法,把教学方式与

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创

设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把阅读、理解、体验、表

达、延伸、拓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牢固掌握教材

内容,学会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

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学习过程】

【走近雨巷】

1.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2.诵读课文,留心下边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②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③你最喜

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3.讨论明确:

课文悟读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明确:这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知人论世

戴望舒,现代派诗人。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

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

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课文悟读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

明确:诗中写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

意象。

课文悟读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

明确:我喜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

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句诗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彷徨”写

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明确:“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

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

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前后呼应,富有音乐感、节奏美。

明确:“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背

景是黑暗的。

《雨巷》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悟诗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读、背诵全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学习诗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跟随日本著名作家青冈卓行披文入里,从

独特的视角欣赏到了维纳斯雕像的神韵之美,也学会了如何用审美的

眼光去发现、欣赏艺术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审美眼光,走进戴望

舒先生朦胧优美的诗境,沐浴诗的光辉,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吧!

【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请一位同学根据预习简要介绍戴望舒,另一位同学予以适当补

2.教师精要简评(屏幕显示)

二、走进“雨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情调,理清思路,

1.教师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重点字音检测

(课件展示)

2.个性化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安排两位同学读

全诗)

(2)阅读评议学生讨论交流朗读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3)学生在评议感悟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展示阅读。

3.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学生观看视频,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诗歌

4.交流视听感受,学生结合预习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1)从诗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

“我”、姑娘)

(2)从诗文朗诵及视频画面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调?(朦胧、忧

伤、凄婉动人)

(3)理清诗文思路[找出体现思路的语词](教师依次逐步屏显下

列内容)

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飘过我身旁

到了篱墙

(照应)

走尽雨巷……

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思考讨论诗歌意象虚幻性。问题:诗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样德方

式出现的?

[学生答问]:

“希望”一词自始至终,表明诗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状态下的

虚幻追求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为理想不

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

“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

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

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

人的伤感、迷惘。

小结:诗歌整体特色象征手法,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

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

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

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诗文留给了你怎样的情绪?(无尽的徜徉与回味)

这首诗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让我们回味无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

文共同探讨吧!(学生齐喊学习口号:奇文共赏,领略风光!)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学生朗读品味诗歌,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意象加以赏析

交流

教师明确重点: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

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个典

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人物形象:我、

姑娘

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暮春

时节,在悠长的雨巷,撑出一顶油纸伞,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

清氛围,也撑起了一个风雨中独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小巷在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延伸着,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

寂静,再加上濛濛的细雨,更是充满了朦胧意蕴之美。它悠长寂寥,

牵动起行人的无限忧思,形成一种无尽的绵邈之美。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一词。

在诗人的眼

里,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

比喻一样,诗人为什么要用丁香来修饰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

忧愁,

丁香一样的芬芳。)

明确:(分屏展示)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

朦胧却不轻佻,芳香宜人。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且丁

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

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

这首《雨巷》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忧郁、空灵之感,与

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十分符合。

篱墙:颓圮衰败,更给人一种哀怨、惆怅的凄凉氛围。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怅、悄然飘然、凄婉迷茫

总结:

诗人选取了一组和谐凄美的意象,贯以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

勾画出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

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

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

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诵诗文,学生同桌互动3.诗文朗诵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动)

1.把握诗歌情感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

“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

(1)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

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使作者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参考背景)

2.富有音乐感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请同学们是

从诗文的句式结构、修辞、节奏及音韵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组派代

表发言。

(1)《雨巷》的音节特色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妙用复沓句式,节奏整齐和谐,叠词运用富

有律动美。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

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

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

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3)修辞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

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

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

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

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

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形成了

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明确:诗歌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

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

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五、小结鉴赏诗歌方法

刚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过程中,我们已一道完成了对该诗的

鉴赏,请同学们回味总结一下我们诗歌鉴赏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以后

再学习鉴赏诗词歌,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探讨后明确: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诗。

2、理解诗歌,在诵读中感悟作品,体会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六.回味文本跟视屏诵读结束语:

同学们,读着优美的诗文,徜徉于文学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

涌起几分感动。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唤起我们对

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断,生活的美好便会一直展现,无论坦途

还是艰险。

七.课下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并能够默写。

2.学用诗歌的象征手法,选取恰当的意象,试写一首诗歌

【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

1、感悟诗歌意境

2、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预习要求:结合注释及学案初步理解,熟读课文

《雨巷》教案篇9

1.2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预习要求: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本文

2.通过细节进一步体验感知

二、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二)听录音,再谈谈你的感觉。

(三)放背景音乐,共同朗读体会。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

种感觉控制住了。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我们还能

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对。

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

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三)由意象体验意境

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

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

美呢?(意象)

意象: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由这些意象,结合本诗说一段话)

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

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

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

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

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

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

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形象构成了一种特殊关系。在这朦

胧的意象中,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

有人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

的“自我解脱”,是“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

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有人说,这诗如中国的水墨写意,只尽情地渲染情感,发散着自

己忧愁与迷惘,“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我铭骨你遗憾时的忧伤”。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对意境的解析,自己体会本文的意境

2.象征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

(二)意象的解析

1.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

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对江南雨巷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梅

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

有人匆匆走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2.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这一方

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油纸伞本

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

雨,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氛围

3.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

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象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

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

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

沙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

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

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

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

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

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三)写作背景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有句

俗语叫“文如其人”。作者戴望舒是怎样一个人呢?了解了诗人,能更

好地理解诗作。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

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

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

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

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

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

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

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

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

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

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

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

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

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

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

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

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

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

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四)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Symbolism)是十九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主要是法

国)的艺术思潮。它的产生是对印象派艺术和写实主义所标榜的原则

的反动,企图用视觉形象表达神秘和隐蔽的感觉。象征主义思潮创造

了新的语言,开辟了表现的新途径。这种象征语言可称为「情绪的象

征」,即通过细致复杂的一剎那感觉,来探测心灵深处最隐蔽的内容。

在象征主义艺术家看来,可视的世界和不可视的世界,精神世界和物

质世界,无限世界和有限世界,是彼此相互呼应和沟通的。因此,这

类象征不论用抽象的或具象的语言,都是非常蒙脓和难以捉摸的,具

有神秘的倾向。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

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

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

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有人说;本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成功运用象征手法,使诗

的意境深邃、丰富,并具有含蓄美。那么的象征他的象征意义会有哪

些呢?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

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

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

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

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

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

人早期写的其它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

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

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

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

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

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

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

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

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

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

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归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

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

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

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

处。

(五)艺术特色

1.《雨巷》的音节特色(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

一个新的纪元”)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

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

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

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

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

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

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

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

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

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

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

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

“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

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

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

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

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

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

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

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

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

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

幽深空蒙的意境。

4.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

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

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

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

意境。

《雨巷》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雨巷》歌曲,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听的过程中简单

了解作者及知识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1)问:读完这首诗歌,你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基本感情是什么?

低沉幽怨(诗歌的基本感情往往称只之为基调)

(2)问: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忧伤的感情呢?

语速应该~~~~~~(缓慢)

语调应该~~~~~~(低沉)

2.学生配乐朗读并点评(注意表现低沉幽怨情感的关键词语和句

子)

3.听录音,进行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富有美感却又充满忧伤的意境。

重点:理解和欣赏意象

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可结合熟悉的诗歌

简单了解意象)

这首诗写得比较朦胧,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具体鲜明的景物和人

物,一切都是朦朦胧胧、飘忽不定的,但我们可以从诗里看到许多意

象,并感觉那朦胧飘忽的,缠绵哀怨的意境。可轻声朗读全诗,分组

讨论,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你认为哪些意象写得最好?为什么?

教师可提示理解和鉴赏方法:①分析意象包含了那些哪些信息?

(意象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②结合全诗的内容去分析理解。

雨巷。那幽深弯曲,窄得只能容下一人一车的小道,班驳古老,

给人一种神秘感,具有特殊的魅力。在江南小镇,这样的小巷随处可

见,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是那样的“悠长、寂寥”,它与凄冷的雨融为

一体,构成了一个狭小阴暗的空间,似乎小而有形,又似乎大而无边,

传递无限的愁绪和哀愁。我们可以把它“虚化”成一条“追求之路”,

怀者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中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

待什么?

丁香。明确:丁香形状像结,单薄细弱,一般开在暮春时节,开

花为淡紫色或者白色,颜色不轻佻,经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忧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

的愁怨和凄美。丁香花虽美,却易凋谢,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所以姑娘是容易消

失离去的。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可启发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用丁香,而不说牡丹一样的姑

娘呢?

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

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篱墙。“颓圮的篱墙”,是凄凉的,衰败的。(为什么是消失在

了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呢,比如宽阔的大路呢?)和全

诗其它意象共同构成迷离意境;诗人所处的时代的象征,正是这个时

代才促使诗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

4.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个重要的意象,雨巷、油纸伞、

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姑娘象征着什

么呢?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

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你有什么看法?

(允许多样化解读)

“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

“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追求,就是为了寻找

“姑娘”——理想。他追求到的“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

望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

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

“我”是以为沉醉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

“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尽头,或许她只是从巷子里

经过,谁知道呢?有时侯,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局势诗人自己,诗

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来说,

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

的我,而“姑娘”是理想中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

“我”。

5.口头表达: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丁香姑娘”的形象。

6.简要分析艺术特色: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反复运用构成了声

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7.课堂小结: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作者苦闷压抑的心情,作者通过

优美的语言,唯美的意象,创设出了一个令人感到幽怨的已经,可以

看出,不是因为丁香,不是因为姑娘,而是缘于作者的心情。在这样

大的背景下,在这样的心情下,我们沉歌雨巷,我们注目雨巷,雨巷

的定义,便展现出来了。雨巷悠长、寂寥,诗人在迷茫中感伤并有所

期待,在现实与梦想中体验痛苦眼和苦恼,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板书设计:雨巷幽深、寂静

意象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油纸伞迷蒙

篱墙凄凉、衰败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14:0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51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风之王
标签:雨巷朗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