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拦街福

更新时间:2023-01-19 13:42:57 阅读: 评论:0

初中微机考试端下载-一千克等于多少磅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李亚鹏简介)

温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张阁老传说

(龙湾区)

张阁老(1475—1539

)名璁,明内阁首辅,龙湾区人。他是温州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张阁老”是温州人对他的尊称。其传说是张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大特点是凸显乡情、人情、亲情,以独特的温州方言流行于瓯江两

岸。据不完全统计,其传说故事数量达108则,表现形式除口耳相传

外,还有温州鼓词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卖技

(平阳县)

卖技原谓“卖奇”或称“口买口常”,一般在元日之夕起,连三

日乃止。卖技者手提灯笼,挨家走户,门头唱或坐堂唱“好日”,或

对口坐唱,或三、四人轮唱,所唱内容,有古代戏曲、民间故事或与

主人“猜宝应对”,俱为七言韵文,全无伴奏乐器,曲调均来自里巷

歌谣,民间文学色彩特浓。其起源众说纷纭,据专家对民国初年(1915)

开始编撰的《平

阳县志》分析断定,“卖技源于清代平阳民间是无可置疑

的。”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高机与吴三春传说

(苍南县)

高机与吴三春分别是温州平阳(今苍南)织绸能手和丽水龙泉吴员外

的独生女。相传明嘉靖年间,高机受聘到吴家织绸期间,与吴三春相

爱,遭到吴员外的反对和粗暴干涉,甚至迫害。这对青年男女,历经

挫折和艰险,最后双双远走他乡获得自由幸福。其传说先在高机家乡

流传,后扩散到整个浙南及周边地区。表现形式除口头传讲外,还有

曲艺、戏剧、连环画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4、刘伯温传说

(文成县)

刘伯温(1311—1375

)名基,以字行,文成县人。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

家和军事家。其谥号“文成”,成为1949年前由青田、泰顺、瑞安三

县析置的新县名。其传说以历史人物为依托,寄寓了人民群众的思想、

观点和情感。分布区域以其家乡为

核心向世界传播;自发端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数量众

多,单在瓯越文化区流传就达100来篇;内容丰富,涉及风俗、物产、

人物、地名等方面,几乎涵盖民间文学涉猎的所有领域;形式多样,

除口头传讲,还有曲艺、戏剧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5、温州民歌·叮叮口当(鹿城区)

《叮叮口当》是温州民歌中的儿歌代表作之一。曲调形态属撞歌。

流传于鹿城区,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歌词内容涉及三脚门、松台山、

仙人井、妙果寺、猪头钟等地名景物。歌词简单充满童趣,曲调节奏

短促、跳荡。该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由浙江名歌手温州潘波娒等

唱响。1960年,潘波娒携《叮叮口当

》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为与会代表演唱,还曾与毛泽

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叮叮口当

》在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选编进

《亚太地区民歌集》,以后又有温州市文艺工作者以多种表现形式向

国内外传播。

6、乐清民歌·对鸟

(乐清市)

《对鸟》是乐清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带有丘陵山地风格的民间抛

歌。其题材和形式,类同“对花”,保留童谣天真活泼的韵味。唱法

特殊,一开口音就很高,速度较自由,显得高亢又缠绵;上滑音与下

滑音之间转换迅速,气势磅薄又俏皮。句首、句中、句尾都采用自由

延长音,使歌听起来亲切纯朴。《对鸟》1957年由朱玲仙携赴第七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获一等奖;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亚

太地区民歌教材;近年,被温州市文艺工作者广为传唱,并在全国性

文艺表现场合频频亮相。

7、龙头龙尾

(洞头县)

《龙头龙尾》是深蕴海洋文化内涵,洋溢海岛风情的吹打曲名称。

源自清末,在民间艺人叶卿等从福建泉州带来,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

的南昆调基础上发展形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逐步加入弦乐,

二胡、板胡、琵琶、三弦;吹奏乐,笛子及打击乐,钢钟、马锣、小

云锣、鼓、大小和堂鼓,使乐曲更为优美动听。全曲以《水波浪》、

《龙头》、《龙尾》、《状元游》的完整联缀,表达了渔民勤劳勇敢

和喜庆乐观的精神。2007年以“吹打”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

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8、集锦头通(平阳县、苍南县)

《集锦头通》是一种集曲式乐曲名称。由昆班乐师门别出心裁地

联缀昆曲中优雅而抒怀的曲牌:“七声号、“想当初”“吾阵东向”、

“莫不是”、“梵皇宫”、“佛前灯”、“穿破袈裟”、“尾声”,

以笛子为主奏,配以二胡、板胡、三弦、锣鼓、?、汤锣、双铃等,以

此“集锦”,作为演戏前“闹场”的一种形式,俗称“打头通”。清

乾隆年间(1736—1750

)源起于平阳(包括今苍南县),流传于浙南、浙西、闽北。2007年

以“吹打”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拼字龙灯舞

(龙湾区)

拼字龙灯舞起源、流传均在龙湾区。据传,明代有当地张姓望族

给告老还乡的张阁老送寿礼,而特地发明拼字龙灯舞。此舞一人舞龙

头,一人舞龙尾,九人舞龙身。巧妙设计并利用龙头、龙尾与龙身各

部分,中间九节相连;龙身四、五节之间的距离较其它几节间距大的

特点,拼出“天下太平”、“元

正大吉”、“光天化日”、“人口太平”等二十四个吉祥字形。

别开生面地将“中华龙文化”推上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以“拼字龙

灯”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藤牌舞

(瑞安市)

藤牌舞俗称“打藤牌”,是以藤牌为主要道具而编导的古代练兵

舞。据传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发明。主要流传于闽浙地区。唯

瑞安民间有传承,更有发展。1957年参加省民间音舞观摩演出获一等

奖。同年3月,参加全国民间音舞会演获优秀奖。全体演员还受到周

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四十多年来,一直作为

保留节目,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各项重大庆祝活动,使古老民间艺

术焕放青春光彩。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定位舞

(永嘉县)

定位舞起源,与永嘉流传的一个古老传说有关,东汉刘秀逃至楠溪,

被綄纱村姑救驾。刘秀即位,认赴京都的村姑为御妹,

赐其出嫁礼仪与皇室同,于是有了定位舞。该舞一直是永嘉城乡

青年举行婚礼仪式的组成部分。现随社会发展,人们婚俗观念转变,

濒临消亡。2007年以“定位”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12、贝壳舞

(洞头县)

贝壳舞是以纸扎贝壳为主要道具编导的民间舞蹈。200多年前发

源于洞头县北沙乡大王殿村,当地渔民根据大海里的实物贝壳丰富多

彩,惹人喜爱的特点,结合民间“寄生蟹”传说,再经艺人加工提高,

逐步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1958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性文艺

调演,得到舞蹈专家们的好评,并获创作演出奖。2007年列入第二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温州南戏

(温州市直属)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名“永嘉杂剧”,是以宾白和曲

牌联套相结全,以歌舞表演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大约在

宋室南渡前后诞生于温州,故名“温州南戏”。

宋末元初戏曲家高则诚剧作《琵琶记》独树一帜,成为著名古典

悲剧,被尊为“南曲之祖”。温州南戏研究边深入,边推出南戏新编系

列工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温州特色新路。2007年列入第

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瓯剧

(温州市直属)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1959年改为今名。以唱乱弹腔为主,兼

唱昆腔、高腔、徽调、滩簧,以及时调,是我国古老的多声腔戏曲剧

种,声腔的完整性为国内其它剧种所没有;脸谱中的动物脸和字文脸等明

显特征有别于兄弟剧种。其在温州出现的最早明确记载是清道光二十

九年(1849)梁章钜的《浪迹续谈》。现为温州地区最有影响剧种之一。

曾得郭沬若、谷牧等中央领导,著名戏剧家曹禺、马彦祥,戏剧理论

家王朝闻,以及京剧大师盖叫天,戏剧史论家郭汉城、刘厚生、曲六

乙等艺术大家的青睐、赞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15、永嘉昆曲

(永嘉县)

永嘉昆曲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昆曲”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昆剧传入温州(古称“永嘉”)后,长期受当地方言语音、

风土人情、民间戏曲等影响而形成的特具古朴细腻,比较生活化等风

格的地方剧。昆剧大师俞振飞曾言:“南昆北昆,不如永昆。”流传

以温州为中心,旁及丽水、台州。有专家认为,永昆保留有“海盐腔”

和早期“温州腔”遗音,具有特殊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近年,永昆

剧目《张协状元》先后获曹禺戏剧奖、文华奖、鲁迅文学奖和中国戏

曲学会奖。还先后赴苏州、香港、台湾等地演出,并晋京献艺,一路

好评如潮。2006年以“永嘉昆剧”项目名称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16、木偶戏

(平阳县、泰顺县)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

剧形式。温州木偶戏在宋代即有记载,明清时盛行于平阳、泰顺两县,

各有“木偶之乡”的美称。这里指的木偶戏以提线为主。两县在继承

传统艺术的同时,大胆创新,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重大突破,平阳

成功创作了人、偶同台合演的人偶剧《神奇的雀翎》等;泰顺以木偶

人物造型,形象逼真、性格各异、更具舞台效果著称。2007年分别以

“平阳木

偶戏”、“泰顺木偶戏”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17、单档布袋戏

(苍南县、平阳县)

单档布袋戏又称“掌上戏”或“扁担戏”,是传统木偶戏之一种。

早在南宋时由闽南传入,流行于平阳县(包括今苍南县)等闽南方言区,

至今保留初始状态(据说闽南已消失)。全套行当仅为一肩挑,仅一个艺

人用一张嘴、一双手、一双脚,即可完整表现生、旦、净、末、丑各种

角色的唱、做、念、打。其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表演形式,在全国同

类艺术中极为罕见,堪称中国木偶戏活化石,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泰顺药发木偶戏

(泰顺县)

药发木偶戏源于宋人的一项烟火杂技,后与木偶结合,成为我国

五大类木偶戏之一。据国内木偶戏研究资料载,该戏种早已失传。浙

南山区泰顺自清中叶从福建传入,至今完整保留其制作、表演技艺。

其名称在当地叫“放花木偶”,在一

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层装置特制烟花轮和身穿光

腊纸服装的木偶,当最低层的烟花轮引线点燃后,会逐层喷放艳丽火

花,带动木偶表演。只在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时举行。题材均

为《封神榜》、《西游记》、《白蛇传》、《陈十四娘娘》等神戏。

观赏性极强,并具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温州鼓词

(瑞安市)

温州鼓词,俗称“唱词”,分“大词”、“灵经”、“平词”等,

流行于浙南,为华东地区主要曲种之一。明时由平阳县里巷之曲与词

曲发展形成。从音乐上分析,其“基本调”由旧时读书人吟诗调与当

地山歌融合演变而来。清同治、光绪年间盛行。近代在音乐、乐器、

唱腔、词体等方面都有变革性发展。从敲扁鼓、檀板独唱,出现“双

档”、“多档”演唱形式;乐器增加牛筋琴外,又增加琵琶、三弦、

二胡、琴、箫、锣、?、管弦丝竹等;演唱音韵以瑞安话为基本标准。

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新编

的现代长篇有《海英》,短篇有《智闯龙潭桥》(获全国曲艺会演创作

演出一等奖)等。代表性传承人有陈志雄、阮世池、方克多。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莲花(道情)

(永嘉县、鹿城区)

莲花是曲艺之一种,分道情、大莲花、对口莲花、讲唱莲花、伴

琴莲花,与道情有同宗异曲之妙,相传与道教有渊源关系,祖师是老

子。温州莲花兴盛于清同治年间。道情由一个人单独演唱;其他有两

人,分主唱、伴奏或对唱。乐器仅一支道情筒和一副阴阳板,曲调与

词目,大同小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乐器、唱腔曲调、唱词方面

进行改革创新,横向吸取不同艺种、传统戏剧的长处,创造“伴琴莲

花”流行永嘉、鹿城及乐清、平阳、瑞安等地。凡逢传统节日、老人

拜寿、小孩对对、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均有莲花艺人的

演唱,甚受群众欢迎。2007年以“温州莲花”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

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渔鼓

(平阳县、苍南县)

渔鼓又称“蓬鼓”、“嘭鼓”或“嘭嘭咚”,是传统曲艺的一种,

与温州莲花共祖非同宗。广泛流行于平阳、苍南及洞头

三县的闽南方言区。明末清初由福建传入,已有400多年历史。

历代艺人吸收布袋木偶戏和南戏等艺种特点,逐渐形成为浙南风格的

说唱艺术,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分“门头唱”和“堂唱”两种表现

形式。2007年以“嘭嘭咚”项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22、米塑

(鹿城区)

米塑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配各种颜色,用揉、捏、掐、刻、

扮等手法进行艺术造型。温州米塑在清咸丰时,以制作寿桃为主,用

于寿庆、礼佛及

“拦街福”等民俗活动。清末民初,逐渐向观赏性发展,出现戏

剧人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更大发展。特别是有“米塑王”之称的

王锦荣,开创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突破尺幅限制,以表现民俗题

材为主的艺术新路,不论塑造人物、建筑物、花鸟虫鱼、龙凤走兽、

各种器皿,都以几近乱真的精湛技艺赢得社会普遍欢迎和赞赏。同时,

成功解决了米塑作品的裂、霉、蛀难题,为中国食品艺术作出了历史

性贡献。

23、瓯塑

(温州市直属)

瓯塑源于北宋时号称“天下第一”的温州漆器艺术。并从其中的

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成。旧称“油泥漆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

艺人谢香如发明彩色油泥,具色泽鲜艳、色种丰富、附着力强、坚固

耐牢、不易褪色、可以洗刷的工艺特色,表现力大为提高。之后,为与传

统堆漆区别,正式定名“瓯塑”。七十年代后,以现代瓯塑独特的浮雕表

现手法,创作大型瓯塑壁画与现代建筑结合,更显示其特有的艺术装

饰效果。1972年周恩来总理看到大型瓯塑壁画《韶山》时,给予高度

评价:“很好,很有价值,这种艺术不要失传。要把这种艺术工人组

织起来,还要培养新工人,目的是使这种艺术保留下来,传下去。这

种艺术还要在国内外展览。”瓯塑在近年,经温州云艺装饰有限公司

的积极开拓与发展,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建筑室内装饰,并多次赴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和演示技艺。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24、瓯绣

(温州市直属)

瓯绣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温州成立瓯绣厂,名画家苏昧朔等相继受聘为设

计师后,使人物绣推进一步,把传统的中国画与民间工艺有机地

结合起来,在形式与题材内容上开创了一代新风。作品构图精炼,色彩

绚丽,针法融笔法、物象理法为一体,既严谨又灵活善变,绣理分明,

绣面光亮,更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并具较高艺术欣赏价值。代表作有

《红楼十二金钗图》等。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十年代开始,该艺种逐步趋向濒危状态,后继乏人。2001年,浙江

省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25、十字花绣

(鹿城区)

十字花绣,俗称“挑花”,是浙江省抽钞刺绣制品中富有地方特

色的品种,主产于温州。早在明代,已在民间流行。以十字形针法显

示其特点,即在布料上依据经纬线的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织

出红花绿叶、飞禽走兽和吉祥图案,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产品经上海销往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和巴西等国。四十

年代末濒临绝境。五十年代重新得到发展,投放加工点遍及浙南数县,

外加工人员达30万人。八十年代,改革工艺,极大丰富了图案的结构

和内容,增加色彩层次,表现题材扩大。1980年产值高

达1.76亿元,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列入第二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发绣

(鹿城区)

发绣是以人的头发为原料,在真丝软缎上精心制作的传统民间美

术。温州发绣系瓯绣分支。现代人像发绣由魏敬先吸收苏州发绣的长

处,创新发展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画绣结合的方式,用纯本色的

头发丝,绣制现代人物肖像,取得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其作品

常被作为国宝级珍贵礼品和收藏品,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和赞

誉。

27、石雕

(鹿城区)

温州石雕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青田石雕”支

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青田传入。石雕艺人善于利用叶腊石的不同

色彩花纹且有温润如玉,质地细腻等特点,采用传统浮雕、圆雕、线

刻、镂空等技法,雕琢出山水、人物、花卉、瓜果、蔬菜、鸟兽等不

同题材的艺术造型。闻名全国的温州石雕艺人有潘雨辰、林岩福等,

他们的一些艺术

精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

术馆及海外一流博物馆收藏。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13:4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5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拦街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