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道德模范事迹

更新时间:2023-01-19 07:15:05 阅读: 评论:0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大多音字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湖人队球员名单)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2000字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1

他生于1963年9月24日,现居住于县镇村三组。1970年,年仅7岁的因为

摔伤导致肢体残疾,从小深受身体残疾的折磨,没有被吓倒,而是比常人付出更多

的努力学习,渐渐长大的他了解到现今的乡村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人,因为乡村

的医疗条件差导致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致残甚至致死,从那时起便立志长大以后一定

要从事医疗事业,努力钻研,救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们。

1982年高中毕业后,便进入了卫校学习医术,从1983年从卫校毕业后至今一

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30多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岗位上

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

难,从未出现医疗纠纷、更没有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农

村医疗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从医三十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

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

村有一位孤独老人名叫李友全,已经八十高龄,2021年在一次外出途中不慎

摔断了腿,送到县上医院进行治疗,确诊后医生告知:因李友全老人年纪过大且体

弱多病,进行手术的话会有很大的风险存在,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建议采取保守治

疗。回到家中的李友全因家中贫困,连基本药费都付不起,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

况,二话不说,按照医院开给李友全老人的药方便只身返回去抓药,一年多的时间

里,无偿为李友全抓药看病,还不时地上门照看他的生活,了解其病情的回复情

况,直至2021年,老人的伤在的照顾下基本恢复。李友全有次聊天时对说道:

“我活了这么多年,看了世间百态,有些辛辛苦苦喂大的子女在你患病时都有可能

弃你而去,更何况是一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可是你就是让我看到了这个例外。”

他拉着的手哽咽地说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但是不管什么时候,只

要病人和患者家属有需求,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在医学并不怎么发达的以

前,乡村医生一个人就要负担起整个村上村民的看病诊疗,如今医学虽然发展了,

但是村上村民有些什么头疼脑热,小病小痛的,首先想到的'还是村上的乡村医

生。经常都会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

查,并讲授一些基本的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

是家常便饭。家住丘陵山区,本身比较偏僻,但是行医以来不管环境有多差、条件

有多苦、路程有多远,风雨无阻地为周边几个村的村民治病,每天都要步行几十公

里,解决了村甚至是周边几个村患病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也

抢救了百余人的生命。

2021年,村2组村民腾得芬在坡上做农活,不慎摔倒后昏迷不醒,有村民路

过看见,第一时间便通知了,不顾自身残疾及时赶到,对腾得芬进行了恰当的处

理,并随同把她送到了县医院。医生说道:“幸好人送来的及时,而且先前做了恰

当的处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腾得芬得知后,非常感谢,只是淡淡地说道:

“这是我该做的。”在交谈中,说道:“从我高中毕业踏入卫校的大门那天起,医

生这个行业我就把它当成了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也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只

要我还能走能动,我就不会放弃它。”

说:“对于村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的患者以及65岁以上的老

人,我始终每年都坚持4次回访,平均每三个月提供一次上门随访服务,同时为了

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积极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

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以来,更是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

署,积极开展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

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

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

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

行医以来三十多年如一日,热爱本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以最大的热情投入

到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为村民们消除病痛。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从没有出

现过任何医疗事故。每年公共卫生防疫和体检服务到户。村民们说起村的余医生,

都纷纷翘起大拇指,点头称赞。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2

赵xx,女,1970年出生,是莒南县住建局市政公司一名普通的女职工。工作

中,她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团结、任劳任怨,是单位工作一位行家里手,多

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生活中,她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常年身患重病的婆婆,谱

写一曲人间大爱,倍受称赞。

如果你在那一天早上七点,在莒南县人民医院看到一位长着一双大眼睛,皮肤

稍黑,扶着一位老人慢慢走向透析室,后面有时跟着一个文静小女孩的女人,她可

能就是莒南县市政公司的职工赵xx。

1999年8月的一天,赵xx经亲戚的介绍认识了在部队服役的潘增军,相亲过

后的他们开始了书信的交往。本是平淡的相识,平淡的交往却擦出真爱的火花。起

初赵xx并没有对这门亲事太认真,可是老实本份的潘增军喜欢上了这个清瘦稍显

青涩的姑娘,但母亲长年有病和家庭经济拮据,让小潘心里担心姑娘能否看上他。

交往中小潘老老实实的将家里的情况告诉了赵xx,仁彩犹豫了,但母亲说:“只

要人老实就行,日子慢慢过总会好起来的。”从小看到父母对爷爷、奶奶细心照

顾、和睦相处的情景深深地烙在了赵xx的心里,仁彩决定嫁给这个本分老实的小

伙,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一年后的腊月二十四日,母亲说:“你婆婆身体不好,你去看看她,不要让她

担心是她拖累了你们。”还有三天就要结婚的赵xx,在母亲的催促下,带着精心

挑选的礼物踏进了婆家的大门。公公、婆婆殷勤的接待这个即将过门的儿媳,赵

xx懂得婆婆的担心和歉意,她安慰婆婆的一番诚恳温暖的话,让婆婆感动的两眼

泪流。

就在小潘入伍的第三个年头,婆婆患上脑血栓,次年摔伤骨折,接下来又查出

肾脏肿瘤,本来比较拮据的家庭一下子负担又加重了。

2021年7月,对母亲身体的担心,对母亲的惦念,对经济的拮据,对妻子的

愧疚一并袭来,让小潘在电话中泣不成声。仁彩电话里安慰着丈夫:“自古忠孝两

难全,你安心工作,家里的事有我和爸爸来处理,放心好了,现在医疗条件好,会

好的。”筹集住院费,住院手术,照顾婆婆,没日没夜的开始了,有孕在身的仁彩

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干着这一切。精心地照顾让婆婆倍受感动,也心生愧疚,不

想拖累这个纯朴善良的孩子,为此,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仁彩拉着婆婆的手说:

“不为别的,就只为你即将出生的孙女,你也得坚强的活着,总不能让孙女一生下

来就看不到奶奶,我们一家一个都不能少。”婆媳两个的交流,令在场的医生护士

无不动容,大家一直认为她俩是母女,却原来是婆媳,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2021年,女儿潘捷妤降生了。仁彩长期的操劳和营养不良,让刚刚到来的女

儿体质很差,隔三差五的发热感冒,让仁彩应接不暇。一边是患病的婆婆,一边是

可爱的女儿,强烈的责任感支撑着仁彩的身心,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坚

强。坚强地支撑这个家的仁彩更瘦了,但她脸上挂的是坚强而倔强的笑容。

2021年,婆婆的肾病再次加重,尿毒症终于在赵xx的担心中发生了,3天透

析1次,沉重的经济负担再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丈夫的话更少了。为了省钱,

透析的那天,他们早上四点钟开始准备,用脚踏三轮车,将婆婆送到团林车站,坐

车到县城,然后再乘三轮车到医院。即便这样,每年也至少5000元的乘车费用,

还不包括每年至少七八次的住院,日子就这样艰难地走过了17个年头。女儿也一

天天大了起来,懂事的女儿每当看到妈妈疲惫的时候,总会用稚嫩的小手帮妈妈轻

轻捶背,那一刻,一切的负担倾刻消散,那一刻,幸福的笑脸上却总是挂着泪花。

孩子慢慢地长大了,租住的房子连孩子学习的空间也没有,孩子的一句不经意

的话:“妈妈爸爸,我们怎么总住这里的房子?小朋友们都住楼了,冬天暖和,夏

天凉快”夫妻对视,一时无语,歉意之情袭上心头。终于2021年6月在有关部门

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一幢53平方米的廉租房为仁彩一家敞开了大门。这一天,

最高兴的是女儿,一起吃饭的爷爷、奶奶和丈夫喜悦里透出了沉重,仁彩笑着说:

“这不是日子越来越好了吗?”

夫妻两人17年来没有因为个人休息过一天,请过一天假,没有迟到或早退过

一次,因为他们舍不得...为了婆婆,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也为了关心帮助他

们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

这就是发生在赵xx身上的故事,她曾先后荣获《临沂市第六届沂蒙十佳敬老

模范》、莒南县《最美家庭》、全县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7:1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3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蒲松龄聊斋
下一篇:长跑比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