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新人教版
三大改造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号选手。今天我
说课的题目是“三大改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
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
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5课,本课内
容较多,但知识框架非常清晰。主要由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公私合
营两个子目构成。前者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后者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
步》,三大改造为工业
化起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
义道路》,三大改造作为新
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三大改
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正确地把握三大改造的必然性和其中的失
误,对于学生正确地领会中国现代史,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
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建国后我国实
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
改造的形式及其过程,并学会分析其历史意义与缺点。
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处理和提炼历史信
息的能力;利用影像
资料对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
概括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
性,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了解三大改造过程中农民、
手工业者和工商业团体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使学生明白社
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坚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和历史意义划
分为本课的重点。划分依据是,生产合作社与公私合营是我国探索社
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特殊产物,对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牺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必要也有义务让学生完全掌握这部
分内容。
其中,三大改造的实质,实质即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
社会变革,因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八年级学生
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我将
这一知识设为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少量引
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
内容,以辅助和加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初步具备了获取信息的能
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差异,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
梯度,进行分层教学,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
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具体到这一节课,知识点多,相关的资料也很多,学生大多从影
视、网络、现实生活等
渠道有所了解,但是对本课中涉及三大改造的具体形式理解不够
深入,对改造中的创新与不足分析不够全面。因此需要从学生的认知
背景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理论问题具体
化理解,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
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和掌握
本课的基础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读书指
导法”、“合作探究法”、“兴趣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
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视频观摩、分析归纳等学法,调动学生
多重感官,达到“看——思——议”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本课的学
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我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法,为了切合本节课的学习特色,对于
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视频播放《社会主义好》这首歌,并提问,社会主义好,他到底
好在哪里?先让学生从
歌词中找答案,即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逃跑,
那么我国到底是怎样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来学习三大改造,以此过
渡到新课的学习。
此歌曲歌词很平实,学生通过看视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带着
疑问进入到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
环节1讲故事,学知识
在讲述新课之前,我会一图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一个故事:
Ppt展示喜笑颜开图片,并附上文字介绍王国范:王国范,河北遵
化市西留村乡农民,
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
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Ppt展示农民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图片,
文字介绍: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出台更是令
他喜出望外:终于能
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欣喜
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
属于自己的地界碑——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提问,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在生产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Ppt展示农民有了土地后积极劳作的图片。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
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
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
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
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
的收获!
Ppt展示土地遇到干旱,颗粒无收的图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
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
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
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
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
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
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提问:你能不能帮助他出主意,改该怎么办呢?
Ppt出示农民加入生产合作设的图片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
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
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
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
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
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
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
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Ppt出示党中央为抗旱救灾,组织修建水利工程的图片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
时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
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国
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
劳苦地奋斗着。
Ppt出示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
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
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
提高了好几倍呢!
Ppt出示农民喜获丰收的图片
由于生产成绩突出,他们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
环节2知识梳理:
一、喜看稻麦千重浪,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学生在了解王国范的故事后,让学生结合课本,分组讨论一下问
题
问题1: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吗?
问题2你发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吗?
问题3通过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实现了什么目的?
问题4你发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变化了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总结,农业改造原因、方式、目的、
实质,并引导学生着重对
农业改造的实质进行分析。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接下来看看具
体内容
二、笑迎携手日月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提问:你知道我能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
这一部分内容,我让学生根据“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学习经验,
自学手工业社会主义拟好提纲,展示交流,最后修改补充。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
挫折感,提高历史学习的各方面的能力。
三、顺应趋势谱新篇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这部分的学习,我首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东
家商讨公私合营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思考:1百草厅东家在讨论什
么问题?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公私合营吗?引导学生
结合课本回答
2《大宅门》中的白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反对公私合营?
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影片中白七爷为什么支持公私合营?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势所趋。
假设你是当时的资本金,面对公私合营,请你说说心里话吧,是
欢迎还是恐惧?
学生创所欲言。
我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出示两道数学题考考学生
1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
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
多少?
答案是0
2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情景都是当时真实的情况,来算算吧!依据
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
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25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
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
这道题对此八年级学生来说不难,学生很快得出答案1250
最后我进行总结,也就是说我国对资本家的政策是与苏联完全不
同的,我们的政策是赎买,
而苏联是完全剥夺,那么资本金们,你们现在的想法如何呢?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还是按照农村合作化的思路从方式、政策、
变化、过程几个方面梳理资
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内容。
并出示一些中国百年老字号的企业,这些企业正是在进行公私合
营后取得较快发展,并保留至今。
环节3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提问学生“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
间?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分
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说三
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
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改造前后生产
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些
角度提示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补充,从
而让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实质、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
体会。
环节4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要求当堂完成,题不多,但要精,我安排5道选择题和1
道简答题。这5道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测试,简答题主要是培养学
生发散思维。
环节5课后拓展设想一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王
国范的生活还会发生什么
变化?
五、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4:3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25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