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成语典故
举一反三是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你们知道
举一反三的典故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举一反三成语典故,供大
家阅读!
举一反三成语典故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春秋时期,孔子到齐国去向齐景公推销他的“仁政”,齐景公有
些心动,准备划出一块地来让他治理。他去拜访齐国三朝元老相国晏
婴,他对晏婴事三君不解,晏婴一心事三君,孔子只知举一反三,不
知举三反一,结果得罪了晏婴,仁政没推销出去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
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
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它相类似的东西
上!
举一反三成语解析
【拼音】jǔyīfǎnsān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学习等
【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
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举一反三成语故事
18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北部卡都布莱克当地域住着一个名叫哈
格里沃斯的人。他和妻子一个织布,一个纺纱,以此过活。
有一天,哈格里沃斯的妻子在纺织的时候,不小心把纺车给碰倒
了。奇怪的是,纺车上的纺锤从水平酿成垂直,立了起来,仍然骨碌
碌地转动着。哈格里沃斯就想:原来纺锤立着也能够转动。如果在一
个框框中并排立着几个纺锤,用同一个纺轮发动它们,这样不就同时
可以纺好几根纱了吗?想到这里,他很是兴奋,马上就动手做了一个立
式纺锤的纺车,在一个框框上并排安置了8个纺锤,一下子使事情效
率提高了8倍。厥后,哈格里沃斯用女儿珍妮的名字为之命名,这就
是“珍妮纺纱机”的由来。其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发现,竟
然成了“震撼旧世纪基础”的杠杆,孕育了一场震撼整个世界的新的
工业革命。
举一反三成语造句
1、由此可举一反三,拓展我们的视野。
2、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对所学知识会举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
善于古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
4、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5、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6、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
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7、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8、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9、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0、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11、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做到深根固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
用的目的。
12、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13、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要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14、小明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他又做会了好几道类
似的题目。
15、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16、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17、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8、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9、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20、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
知。
21、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
22、这世界上有的人举一反三,一教就会,但也有无论怎麼教仍
是顽石难以点头的人。
23、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24、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5、学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只要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举
一反三,触类旁通。
26、所有的条件格式都可以利用这个属性,因此,我希望用户能
够发挥创造力,举一反三。共2页:12下一页。
27、学习如同窥豹一斑,只要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做到举一
反三。
28、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
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29、原来这些招式,和他原来所学的拳法相近,更何况今遇明师
指点,他更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步惊人。
30、老师不仅要教授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学
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3:5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2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