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记和后记的格式有什么要求
篇一:题记的格式
关于“题记”
【题记是什么】
1、指旧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性的文物等着文抒怀。亦指所著之文。
2、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题记,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
情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写作文巧妙地拟写题记,就
像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作品锦上添花。
3、指古人在各处名胜地题写的文字。如各地的摩崖石刻,亦可称摩崖题记。
【题记格式】
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句话,后面在加上破折号,写上题记两
个字。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是比较优美的,但是要求一般比较精炼,不宜很长,富
有哲理性的,而且一定要关于题目内容,其实题记可以算作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点
题。也就是
第一行标题,第二行空两格写题记的内容,第三行靠右写“——题记”。
【题记作用】
即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思考。
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如《感悟高中》的题
记:“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
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
浓的氛围。
二、题记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
情感的句子,它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如《抹去心中
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
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
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
部史书。”题记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
2
高尚的亲情。
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题记既可引
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最好是阅卷老师较少见到的)也可自行雕
琢。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
【作文题记40例及题记的格式】
作文题记40例及题记的格式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
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句,美
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
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一、悬念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
“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
想像的美妙意境。
例①: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北京中考题)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天津中考题)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
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风雨中,(2003年长沙中考题)
那风雨怎么会忘记?闭上眼就会想起;那风雨埋藏在心底,欲倾诉却只能借
助纸和笔??
——题记
例④:以“盼”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山东中考题之一)
我是差生我怕谁,反正没人注意我。
不妨文中抒真情,盼君听我心里话。
——写给自己的话
3
二、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放在“版眼”的题记,只有真正用“心”、用“情”
写出来,才能拨动人心弦,引人共鸣。
例⑤:以“交往”为话题作文。(2003年四川中考题)
今天是我的生日,祝福却无语;今天是你的祭日,落泪又无声。权且让我以
心做纸,以泪作文,再忆你我相识的点点滴滴吧。
——写给知己朋友
例⑥: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2003年浙江宁波中考题)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
变,流逝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挂。
——写给母亲的话
例⑦: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河南中考题)
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
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写给昨日自卑的我
例⑧:以“责任”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广西中考、重庆中考题)
几万年前,人类茹毛饮血;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几十年前,人类登上
月球??人类在告诉人类:人,需要责任。
——题记
三、唱出“反调”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无常态,文无定式。如今呼唤创新精神、激励张扬个性日益成为
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觉、不同层面
去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的内涵并写出独到之新
意。当然,题记中的“反调”的要求也是个性与规范的有机统一。
例⑨:以“的我”为题作文。(2003年广东中考题)
嘿嘿!“两面三刀”有什么不好,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
——我的自画像
例⑩:以“自然”为话题作文。(2003年黑龙江中考题)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
4
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
——一只井底之蛙的劝世格言
四、美佳“题记”辑录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沟通,心与心的
沟通。——《沟通》题记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惟一、公平的。正因为生
命如此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它。
——《关爱生命》题记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击着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雨
的季节。游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乐
也有烦恼。
——《我的快乐与烦恼》题记
曾经有过许多黄昏,我对着夕阳低吟浅唱;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黎明,我迎着
朝霞讲诉我的向往。少年时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少年时代是放飞琥珀般的梦的
季节。
——《我的未来不是梦》题记
父亲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我湿冷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温柔体贴我受伤的
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手抚平我伤裂的心??
——《家事》题记
生活是什么?在孩子眼里,生活是快快长大;在大人眼里,生活是赚钱过日
子;在老人眼里,生活是健康长寿。
——《生活告诉我》题记
我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就连诚实、自信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竟然也丢
了。我应该将它们拣拾起来,带着它们重新上路。
——《寻找失去的东西》题记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天堂玩耍,被稀里糊涂地装进一只天蓝
色易拉罐里,从此开始了我的易拉罐人生。
——《易拉罐人生》题记
母亲的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我走多远,都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它
5
将陪伴我走到永远。
——《母爱》题记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
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和风姿展示给了世界。
——《我就是一道风景》题记
跳跃,让我学会勇敢;跳跃,使我充满信心;跳跃,在无时无刻撞击着我的
心扉;带着我挑战下一次飞跃。
——《笑容,跳跃的奏曲》题记
介绍一下作文的题记和后记的格式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
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句,美
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
在文章末尾,特意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后记”。之
所以要给文章加上题记或后记,是希望给文章带上一顶“凤冠”或安上一个“凤
尾”。没有太固定的格式,可以自由发挥,注意把握它们的特点。
篇二:题记与后记
题记与后记.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
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
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后
记就是你写完一篇文章后又觉得不完美,就又写一篇补充得文章使得原来得文章
没完美。
题记,一般放在正文开头之前,位置特别“抢眼”。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
住阅读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题记的要求较为简单:短短的语句,美
美的语言;淡淡的情感,浅浅的哲理。那么,什么样的题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
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一、悬念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
“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
想像的美妙意境。例①:以“喝彩”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北京中考题)
6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天津中考题)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
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风雨中,(2003年长沙中考题)
那风雨怎么会忘记?闭上眼就会想起;那风雨埋藏在心底,欲倾诉却只能借
助纸和笔??——题记
例④:以“盼”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山东中考题之一)
我是差生我怕谁,反正没人注意我。
不妨文中抒真情,盼君听我心里话。
——写给自己的话
二、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放在“版眼”的题记,只有真正用“心”、用“情”
写出来,才能拨动人心弦,引人共鸣。
例⑤:以“交往”为话题作文。(2003年四川中考题)
今天是我的生日,祝福却无语;今天是你的祭日,落泪又无声。权且让我以
心做纸,以泪作文,再忆你我相识的点点滴滴吧。
——写给知己朋友
例⑥: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2003年浙江宁波中考题)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
变,流逝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挂。
——写给母亲的话
例⑦:以“相信自己”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河南中考题)
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
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写给昨日自卑的我
例⑧:以“责任”为话题写作文。(2003年广西中考、重庆中考题)
7
几万年前,人类茹毛饮血;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几十年前,人类登上
月球??人类在告诉人类:人,需要责任。
——题记
三、唱出“反调”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无常态,文无定式。如今呼唤创新精神、激励张扬个性日益成为
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觉、不同层面
去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的内涵并写出独到之新
意。当然,题记中的“反调”的要求也是个性与规范的有机统一。
例⑨:以“的我”为题作文。(2003年广东中考题)嘿嘿!“两面三刀”
有什么不好,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
——我的自画像
例⑩:以“自然”为话题作文。(2003年黑龙江中考题)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
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
——一只井底之蛙的劝世格言
四、美佳“题记”辑录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沟通,心与心的
沟通。——《沟通》题记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惟一、公平的。正因为生
命如此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它。
——《关爱生命》题记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击着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
雨的季节。游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
乐也有烦恼。
——《我的快乐与烦恼》题记
曾经有过许多黄昏,我对着夕阳低吟浅唱;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黎明,我迎着
朝霞讲诉我的向往。少年时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少年时代是放飞琥珀般的梦的
季节。
——《我的未来不是梦》题记
8
父亲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我湿冷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温柔体贴我受伤的
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手抚平我伤裂的心??
——《家事》题记
生活是什么?在孩子眼里,生活是快快长大;在大人眼里,生活是赚钱过日
子;在老人眼里,生活是健康长寿。
——《生活告诉我》题记
我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就连诚实、自信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竟然也丢
了。我应该将它们拣拾起来,带着它们重新上路。
——《寻找失去的东西》题记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天堂玩耍,被稀里糊涂地装进一只天蓝
色易拉罐里,从此开始了我的易拉罐人生。
——《易拉罐人生》题记
母亲的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我走多远,都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它
将陪伴我走到永远。
——《母爱》题记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
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和风姿展示给了世界。
——《我就是一道风景》题记
跳跃,让我学会勇敢;跳跃,使我充满信心;跳跃,在无时无刻撞击着我的
心扉;带着我挑
战下一次飞跃。
——《笑容,跳跃的奏曲》题记
●ZWFD?NO.2作文拟题“四步法”
读原题→→→读提示语→→→读出含义→→→拟作文题
例:第一步:读原题——以“歌唱”为话题写作文
第二步:读提示语——所叙之事、所记之人确实值得“歌唱”;所抒之情、
所发之感确实发自内心,真切、自然、感人。
第三步:读出含义——对真、善、美的歌颂、赞美
第四步:拟作文题——《我想唱首歌》、《我心中的一支歌》、《真情难忘》
9
《老师,我想对您说》《希望,就在不远的地方》
《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一次,我真感动》、
《祖国在我心中》、《我家小店又开张了》
《生活的强者》、《暖流》、《瞧,我们这个班》
《街头漫步》、《师?父?友》??
学生习作流行题记后记可取吗
⊙黄少忠
时下,在中小学生平时的作文作业里、考场作文里,经常可以看到在作文标
题下、正文前有一句题记,有时甚至是一段题记;在正文后又有一句后记,有时
是一段后记,后记又以一段居多。而且这样上有题记下有后记的做法,大有蔚然
成风之势。
小学生一篇600字篇幅的文章,中学生一篇800字篇幅的文章,真的那么需
要上题记下后记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一篇六八百字的文章,字数要求本来就
够少的了,而单题记后记就占去了一百左右字。题记后记算不算字数?在实际的
评卷中是算进字数的。这样,留给正文的发挥空间显然就更少了。大家都知道,
一般情况下,要展示出写作水平,是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的。可我们的中小学生
朋友为什么这么不珍惜这个写作空间呢?在一篇短文里,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写题
记后记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有必要先来知道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写题记后
记。纵观一下古今中外的作品,有出现题记后记的大都是一整部大部头的作品,
如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长篇传记、长篇新闻专题报道等。只有在这样的巨
著长篇里我们才偶尔能看到。我们还发现,就是这样的巨著长篇,也并不是每部
都必有题记后记,确实有需要,对作品正文有辅助作用,才有出现的。而在短短
的一篇小小说、散文作品里,我们是很难看到的。翻一翻我们的中小学课文,也
是明摆着,有几篇课文有出现题记后记的呢?
既然是不需要,可我们的中小学生朋友为什么会那么热衷题记后记呢?究其
原因,其实主要就是我们的学生觉得这样新鲜好玩,而且大有唬人之势。最初是
个别学生在文章里尝试运用,而中小学生朋友在这个年龄段是最喜欢模仿尝鲜
的,于是,也不管适不适用,一窝蜂地群起效仿。再加上一些刊物刊发出来的学
10
生习作范文也多少有一些,学校语文老师、考试评卷老师对此做法的有意引导和
有所偏好,所以一时间,短短的一篇学生习作,上有题记下
有后记的做法大行其道。
基于此,学生本人应该老老实实地在文章标题、正文部分苦下功夫才是,写
作指导老师、评卷老师也应该集中精力从标题、正文部分去细心评判学生习作的
优劣才是,而不应该偏好这些形式上、门面上的东西,要知道,这是花拳绣腿,
这是在作秀,有违写作之道。
篇三:题记后记
题记后记
一、题记:指写在文章正文前或题目下的文字。即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这
样的
句子称为题记。一条好的题记,绝对可使一篇文章锦上添花,增光添彩!有些
时候,
它甚至可以使一篇作文骤然提高思想性和哲理性,从而提高文章的档次!
近几年来,有许多同学都在学习写题记,但是,毋庸讳言,相当多的题记写得
并不精彩,反而成了添足之蛇。主要有三方面的毛病:
1、牵强附会:题记与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或者是主旨的提炼,或者
是着意地渲染,或者是设臵悬念,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有的同学却不
管三
七二十一,只要它美,只要自己喜欢,生搬硬套地强按上去,有的甚至是风马
牛不
相及,让人啼笑皆非。
2、简单冗长:题记要简练,但要言简意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有的题记却
写得冗长乏味,读来令人生厌。
3、滥用无度: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题记,运用与否要看具体情况。一般
来说,它主要用在记叙文里,议论文、说明文用得很少。有的同学却文必题记,
用
得太滥。
11
那么,如何写出精妙的题记来呢?我们不妨从中考的满分作文里去找找门道。
1、揭示主题
用题记来点明主旨,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有明确的把握。对于比较含蓄的散
文,尤其需要这种点题方式,它能够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如作文《乱世中的美景》,是写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写李清照的坎坷命运,
写坎坷命运成就了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作者在题记中这样写道:
愁,造就了乱世中最美的风景。
这个题记虽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是比喻所揭示的题旨还是不难看出的。
2、阐述话题
作文时,需要在话题与文章之间架构一道桥梁,打通自己文章与话题的联系。
在题记中对话题进行一番自己的阐述,写出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这无疑是一
种聪
明的做法。
如作文《“鼓励”自传》的题记中这样阐述话题: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
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作者借助比喻,阐述了自己对话题“鼓励”的理解,同时又点明了题旨,可谓
一箭双雕。
3、渲染铺垫在许多题记中,或引用格言警句,或运用诗词名句,或借助比喻起
兴,描写铺排,渲染气氛。《暗地的孩子》的题记中就采用了描写的方法进行
渲染:
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
倾斜
的墙脚,肆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
如作文《暗地的孩子》的题记中就采用了描写的方法进行渲染:我是暗地的
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倾斜的墙脚,
肆
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
4、交代陈述
12
以题记的形式对文题作简要的交代,或者说明写作的意图,或者陈述寄托的
对象,或者交代写作的背景。
如作文《神曲》的题记为: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卫士——
文章以但丁《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
写
海洋从被污染到重新回归纯净,赞颂了海洋的环保卫士为此做出的努力。显
然,
题记交代的就是文章的赞誉对象。
5、设臵悬念
有时候,题记也可以在制造悬念方面展示它的功能。
如作文《浸在“赞”海中的树》一文的题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雪花随着时间降落了又融化;玫瑰伴着时间绽开了又凋谢,凋谢了又绽放;而
不同时间里的人,他的思想又会怎么样呢?是否也会变换!……
二、后记:文章的写作意图、经过、感触,或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问题,
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后记”往往要简短有力,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或
言已
尽而意无穷之感。如作文《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一文的后记是:“先生正
等着
我们走出浮华的表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可以
这么说,尾记的出现,把文章的立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之所以要给文章加上题记或后记,是希望给文章带上一顶“凤冠”或安上一
个“凤尾”。
题记也好,后记也好,都不是正文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没有题记和后记,
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依然是很完整的。
范文一、今夜星光灿烂
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
愿世界永远和平!
13
——题记
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
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
神充
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是在想爸爸妈妈吗?你多想他们呀,你是在怪他们心太狠,扔下你一人孤零
零的吗?不,女孩,是那罪恶的子弹夺走了他们,夺走了你亲爱的爸爸妈妈。
他
们飞向了那美丽的天国,但他们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你?是在想那只可爱
的小猫吗?小猫多温驯呀,它才出生没多久,全身洁白,好
可爱呀。可是,小猫呢?那只惟一能带给你慰藉的小猫呢?它已成了硝烟的
殉葬
品。
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丁咚响,鸟儿在枝头
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
却是
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
静的
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
你哭了,哭得好伤心,好令人心痛!
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看,世界上那么多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叔叔
阿姨都关注着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你祈祷,祝你平安。他们是那么热爱
和平!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你知道吗?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连
同我
的同胞——无数热爱和平的人们在牵挂着你,因为我们都热爱和平,憎恨战
争。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光为你灿烂。看,流星,让
我
们真诚地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永远和平!
范文一分析:
14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呼唤和平。作者为此找到了很好的写作由头:一个伊拉克
女孩,因战争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破坏了她的家园而痛哭不已;找到了一
个独
特的表达角度:“我”,一个十四岁的中国女孩,满怀真情地劝慰“你”(即
伊拉
克女孩)。可谓语出内心,情动于衷;设臵了一个特定的情景:星光灿烂,
流星
飞逝。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使得文章达到景、情、理谐合的妙境。文
章的
题记,“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着力渲染了特定的
情景,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如诗如梦的境界中;“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
愿世界
永远和平”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也会让读者思考:此刻,作者为什么要许下
这么
个心愿?从而产生急切的阅读期待心理。从全文来看,“题记”侧重于面向
广大
读者表白,正文着力于面向伊拉克女孩陈述,它们各得其所而又互为补充,
共同
表现着文章的主题。
范文二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先生的那张发黄的照
片,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先生,他走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冷峭和深邃。的确,他的文章没有周
作人的散淡,张爱玲的雅致,徐志摩的诗情画意。但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我
们一
些感性文字、文人气息,谁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在我们眼中,
那真
是一个太平盛世!
我敬佩先生,不仅因为他的文才,更是因为他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谁都
15
会犯错误,鲁迅也不例外,可他从不怕改正错误。他以犀利的笔解剖了人的
内心
世界。他的光辉穿越时空,一直照亮今日!可事实上,先生是寂寞的。曾
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是谁?我平静地告诉
她:“是鲁迅!”她诧异地望着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
又不禁
悲哀起来了。
难道先生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了?他的文章
已作为一笔文化遗产,被束之高阁了?
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看一看吧,那些老前辈们是
多么怀念鲁迅先生啊!他们大声疾呼:“今生今世,我们一定要读鲁迅!不
读他,我们无法感知内心的灵魂;不读他,我们无法摈弃世间的浮华;不读他,
我们无
法真正了解那个时代的黑暗!”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
的交流!
——后记
范文二分析: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这一个,是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的一个,是勇于解
剖
内心世界的一个,是远离浮华、保持傲骨的一个。一个初中生,能够站在历
史和
现实的高度来审视鲁迅的作品和为人,并且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实在是思
想胜
人一筹,才智超人。文章的正文,在比较中尽显鲁迅及其作品的非凡价值,表
现
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尾
记部
16
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从鲁迅先生的视角,呼唤着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更进
一步
地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走近鲁迅。可以这么说,尾记的出现,是文章的
点睛
之笔。
范文三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不论黑板+粉笔,还是粉笔+黑板,我知道,它们的结晶都是爱,爱,爱!
-题记
1965年,老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学。
2005年,儿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学。
a
春天来了,满园的桃花、梨花、李花都散发着清香,是甜?是快乐?而改革
的春风已吹遍了千家万户,人们不再吃大锅饭了,农民不再受穷了。
老子是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师。
在课上,他总是把自己心中的”墨水”都吐给学生。他告诉学生:黑板是公
用
的,你们有什么想写想画就写吧、画吧。
同学们都知道,老师是把自己比喻成黑板,把他们比喻成粉笔。老师希望同
学们有疑问就去问老师。
在那时,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主,学生总是乐意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没有黑板,哪有粉笔?
b
在一个新的世纪里,科学教育已不再落伍,而这教育把重压寄托给学生。
儿子在一所乡村学校教书。
在课上,老师坐在椅子上,让同学们自由讨论,让同学们发挥想象的空间,
老师则在一旁作引导。
教学上,儿子总是视学生为上帝,他则是”上帝”的仆人。
儿子告诉同学们:他自己起引导作用,你们有什么疑问要互相讨论,到实实
在在想不出来的份上,再来找我。
17
他说粉笔是有限,是用钱买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在黑板上乱塗乱
画。
同学们也明白:老师是黑板,粉笔是他们自己。
后记:
星光下,老子和儿子坐在一起。他们各自谈论自己的教学。他们最后的共同
语言是:
不论黑板+粉笔,还是粉笔+黑板,我知道,它们的结晶都是爱,爱,爱!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5:4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