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1-19 02:53:09 阅读: 评论:0

高中数学秒杀技巧书-算了英文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秃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水平,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懂得

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用竖式计算

8÷445÷5

请两组同学上台板书,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二、探究新知

1、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1)摆一摆

①师:国庆节快到了,班级将举办联欢会,同学们正忙着布置会

场呢!同学们搬来了23盆花,每组要摆5盆,能够摆几组,请你帮

他们算算看(用一个圆代表一盆花,学生实际分一分)。

②23÷5的结果是多少?

③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了呢?

④今天分的跟前面分的有什么不同?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

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有余数”除法(出示课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余数?

(2)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通过度一分,知道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能

够摆4组。还多3盆,那么笔算23÷5的商是几、竖式该怎么列,余

数该写在哪儿?请四人小组议一议,也能够动笔试着做一做。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①23÷5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②23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20”表示什么?

③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④横式中的得数该怎样写?

教师指导:先写商,接着用6个点表示还剩,最后写余数“3”,

读作:商4余3。

师:有余数除法的笔算与整除除法笔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⑶尝试练习

①每个学生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摆完后,教师提问,

每份几根?还剩下几根?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②请同学们笔算做一做的题目,把一位同学的试题用投影仪展

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2、理解余数要比小道理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演示情景图

师:如果只有16盆花,每组摆5盆,能够摆几组?多几盆?

师:“剩下的1盆还够再分吗?为什么?那么“1”就是什么数呢?

列出除法算式:“16÷5=3(组)……1(盆)

师:添加一盆花后问:“现在能够摆几组?还剩几盆?如果花的

盆数是18盆、19盆、20盆、21盆、22盆、23盆等,会出现什么结

果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列出算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算式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汇报

归纳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小游戏:

小朋友想一想,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

数可能是几?如果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几?

三、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发展性练习

(1)小蜜蜂送信

每个小组都有一些信,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送信。把余数是1

的信送1号信箱,把余数是2的信送2号信箱,把余数是3的信送3

号信箱,把余数是4的信送4号信箱。

(2)一位老爷爷得了高血压病,要长期吃药,药瓶的标签上写

着共50片,医生嘱咐老爷爷每天吃6片,老爷爷有事要外出9天,

请你帮他算一算,他带一瓶药够吃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有大量的数学问

题,本节课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在新课教学的一开始,就给

学生表现了一幅校园里的活动场景图,创设联欢会上同学们布置会场

的情境,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

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注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

知识背景出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际

操作,使学生们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正好平均分,

出现剩余的情况是很多的,并明白平均分时,剩下的不够再分的数就

是余数,从而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余数”这个概念,又通

过观察、讨论、分析、对比,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结构特征有所了

解和理解。在学习“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这个结论时,也是通过学

生的实践操作来检验了学生归纳出的结论的准确性,让学生亲自动手

摆一摆,积累一些感性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写出算式,并引导学生观

察比较,让学生各抒已见。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验证这个过

程,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做到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

学生去归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这样一次次的

自我发现,在概括探索中发现规律,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们能够将现实

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

中去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本节课的送信游戏、

老爷爷的吃药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又

如:让学生收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余数。通过练习,

力求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

都得到了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2:5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2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母亲的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