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怀念过去的诗句_怀念过去美好
的诗句
过去的美好那也只是属于过去,人还是应该放下过去向前看,以
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过去美好的诗句,欢迎参考!山坡羊·骊山
怀古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
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
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
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
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
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赏析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
《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
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
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
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
2
时奢侈今何处?”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
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
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
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
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
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
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
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
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
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
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
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
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
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
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
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
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
3
怀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
环珮)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
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
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
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贫交行唐代: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翻手作云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译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间,一会儿像云的趋合,一会儿像雨的
4
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让人
轻蔑愤慨、不屑一顾!
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
之如粪土。
赏析
诗的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
的感觉。得意时的趋合、失意时的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
其变化迅速无常。“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浦起龙《读杜心解》)
“翻云覆雨”的成语,就出在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炼、生动,统摄
全篇,而且在语言上是极富创造性的。
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普遍对交友之道毫不在意,“皆愿摩
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轲湛(沉)七族”,“援
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刘峻《广绝交论》),说穿了,不过是
“贿交”、“势交”而已。第二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诗人说“何
须数”,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寥寥几个字,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
假、恶、丑的东西极度憎恶的态度。
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使人绝望,于是诗人记起一桩古人的交谊。《史
记》载,鲍叔牙早年与管仲交游,知道管仲的贤能。管仲贫困,曾欺
负鲍叔牙,而鲍叔牙却始终善待他。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
(即后来齐桓公),又向公子小白荐举管仲。管仲终于辅佐齐桓公成
就了霸业,他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鲍叔牙对
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是感人肺腑的。“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5
当头一喝,将古道与现实作一对比,给这首抨击黑暗的诗篇添了一点
理想光辉。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
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越发显得突出。“此道今人弃
如土”,末尾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
抛弃得十分彻底。这话略带夸张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概而论,
范围过大。但只有这样,才能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
分。
这首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见《杜诗镜铨》)。其所以能做到“语短恨长”,是由于它发唱惊挺,
造形生动,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
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题木兰庙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
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
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
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
爱!
赏析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
6
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
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
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
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
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
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
“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
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
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
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
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
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
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
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
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
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
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
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
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
7
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
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
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点绛唇·春日风
雨有感明代: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译文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
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
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
还是眼泪。
鉴赏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
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
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
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
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
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
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
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
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
(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
8
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
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
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
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
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
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
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
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
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
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
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
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
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
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
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
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
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
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
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
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
9
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
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
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
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
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
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
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
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
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
永的内涵。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
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679)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
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
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易水送别》一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10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
史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无
限仰慕,从而寄托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
洒的极大苦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
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
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
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
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
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
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
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
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
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
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
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
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
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
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
11
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
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
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
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
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
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
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
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
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
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
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
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
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
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
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
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这首诗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诗尾的“寒”字,更是画龙点睛
之笔。“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
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
的认识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说:“象者,出意者也。”诗人在自然对
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
人格的伟大表现,从而把这种主观的情和意,转移到客观的景和象上,
12
给自然和艺术以生命,给客观事物赋予主观的灵魂,这就是诗歌创作
和欣赏当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正是这
种移情作用的物质符号,这是此诗创作最为成功之处。这首诗题为送
别,可又没有交待所别之人和所别之事,全诗纯为咏史抒怀之作。但
吟诵全诗,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壮别场景如在目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
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易水
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全诗融为一体。一古一今,一明一暗,
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诗
的构思是极为巧妙的。
这首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
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
了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1:2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1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