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华君武的一幅名为“加盐”的漫画,画面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问:“怎
么把盐洒在报纸上?”另一个人说:“这篇文章淡而无味。”这幅漫画无疑是
在讽刺我们报上的一些文章满口说教、味同嚼蜡,而这种味道实际上是指文章
尤其是议论文的语言的文采。在平常的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让议论文的语言有
些味道,已经是一个共性问题!
一、味在形象
议论文总是要通过议论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是如何表达。我们的议论文之所以空洞乏味,主要是由于抽象议
论过多,不会巧妙地把议论包含在具体现象的叙述或描写之中。生活
里的许多具体现象本身就很形象生动,假如我们在说理的同时借助文
学手法,或描写,或叙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引起
读者共鸣甚至叫绝,岂不使文章更有味吗?
其实有相当多的议论文都是由一句句、一组组形象化的语言组成
的,让我们随手撷来几朵语言的花朵,看看它们是如何绘声绘色、耐
人寻味的:
“革命终于起来了,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
之狗,把小辫子盘在头顶上。”(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在这里,“丧家之狗”而“皇皇然”,“小辫子”而“盘在头顶
上”,使这篇议论文形象大为生动,也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特点:是
“皇皇然”的“丧家之狗”,并不悠哉游哉;是“盘在头顶上”的
“小辫子”,已不敢大摇大摆。这些“丧家之狗”和“小辫子”们的
神态和心理也就跃然纸上了。
二、味在修辞
有人曾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修辞,语
言的形象就要减色,议论文也相应地失掉一定的色彩。结合具体情节
运用修辞,既有助于阐明道理,又可增加文章的风趣和吸引力。假如
长句、短句、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源源从笔下涌出,使文章腾
挪跌宕,波澜起伏,不仅可阅,而且可诵,可品。
比如有一篇议论文《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其中有一段话这样
写道: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
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
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
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
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
这段议论文字,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
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语言
的气势和感情,味道的确很浓。
三、味在新鲜
新鲜才有味道。如果语言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人们自然会感到
乏味。因此应巧妙地引用或活用成语、俗语、古语、谚语、歇后语、
流行的新语汇和流行歌曲的歌词于自己的写作中,并且不断丰富自己
的词汇量。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0:5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15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