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

更新时间:2023-01-19 00:16:04 阅读: 评论:0

九年级上册提分教练答案-比手画脚


2023年1月19日发(作者:好想对你说我爱你)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简介

清明节,古时亦称“植树节”、“踏春节”、“聪明节”。我国民间传统

节日。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清明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明节手抄报篇一

清明节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

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

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

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

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冬

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

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

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

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

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

出巡的仪式。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

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

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

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

节”。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

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

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

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

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

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

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

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

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

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

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

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

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

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

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

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

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

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

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

左右。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

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节,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

屋后,以示怀念。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

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风筝也是清明节

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

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

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

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手抄报篇二

清明柳

插柳,作为清明节重要的'文化符号,历经唐宋元明清,似乎一直没再衰

微。这与寒食习俗截然相反。

在南宋的京城,清明时节,屋檐插柳已蔚然成风。

当时,家家都到西湖边上折柳,甚至把湖边柳树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了。故

有诗人感叹:“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树属于杨柳科,泛指其中柳属、钻天柳属的500多种植物。柳树也有性

别,可分为“柳男”与“柳女”;柳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组成,被称为葇荑花

序。

柔荑,在古时常被比作女子的手,赞其温软、细滑。《·硕人》中描述

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

借柔荑喻柳树之花,可见古人对柳之爱。

每一朵柔荑小花发育成熟后,花内的小蒴果逐渐裂开,带着种子的白色柳

絮,便漫天起舞。

柳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另外,它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的植物之

一,甲骨文中就已有“柳”字。

古人为什么选择清明时节折柳枝插于门上呢?后人对此解释不一,分歧颇

多。

萧放博士有自己的见解。他以为,古人选择柳枝避邪,主要因为柳树是春

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

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

而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也颇有实用意义。据载,有的地方在清明

时插柳条于屋檐,是用来预报天气。而这样的说法正契合了古谚“柳条青,雨

濛濛;柳条干,晴了天”之说。

更有意思的是,柳叶也不输给柳条。夏秋时节,柳叶会在阴雨天前变白,

客串一把“天气预报员”。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0:1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1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