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篇: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
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
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
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1)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
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单
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都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
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
整个学与教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
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
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
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
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
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
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另外,以往的那
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
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
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结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
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
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
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势上,要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享
有同等的机会。可以说,教学设计具有个别化教学的特征。
(4)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
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和教的双边活动,教学设计是以人类学
习的基本规律为依据,探索教学规律,从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媒体及方法策略的体系。因此,必
须以研究学和教基本规律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作为设计的理论基础
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有了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的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5)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它常以学生学习所面临的
问题为出发点,寻找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以问题找方法,而不是以方
法找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6)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设
计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提供依据。
第二篇: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减少、克服
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所以,在实施教学活动前,必须对整个教学进程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
和精心合理的设计。
教学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
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的层面,要解决的是“学什么,
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所以,教学设计既要为教
师的教学实施着想,更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
二、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
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
修改的过程。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把课堂教
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以最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归纳起来为以
下三个方面:
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即确定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即制定教学策
略;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
程标准要求,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选
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教学步骤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的五个层面)课程设计──专业课程整体系统的设计)
单元设计──课程下一般分为若干个单元内容,每一单元教学过程的设
计3)课次设计──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每次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
事件设计──对课内某个特定教学目标采取的学习行动过程的设计5)
学习步骤设计──完成某个教学事件具体步骤的设计
第三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新教师培训材料
推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会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
用”,“工作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无法将学到的理论或经验迁移到
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即备课和上课,
这是新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要备好一节课,核心是教学设计。那么
我们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
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
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
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
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通俗
一点讲,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
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
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
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
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
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
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
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
么”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
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
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
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也有的考虑大纲、课标的要求),
教材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
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
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对于
教材的理解,一方面,教师内心所组织的内容及课堂中由于师生间思
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各种现象,都将是一种隐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
面,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
度开发,创造性使用。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
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2)教学对象分析学
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
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
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
等。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
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
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
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
习目标。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
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
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1)教学目标的主
体和维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
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
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
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
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教学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而
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从教
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
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
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
考虑到。而传统的教案中,目标的设置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2)具体教学目标的陈述由于教学
目标是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够达
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在陈述
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
等词,必须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陈述词要具体、鲜活。二是对过程性目标的
陈述要具体、明确。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的方式和
方法。”因此,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三是对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目标陈述要明确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的内容,通常只明
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内容,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活动中
获得了什么结果。(3)教学目标和课堂效益的关系首先,在信息技术
课堂中目标不宜定得过大,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对准核心才具效益。
其次,课堂目标不宜过细,具有关键性、技术性,对准价值意义才是
有效益的。第三,课堂目标不宜过宽,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对准情
感需求才是有效益的。总之,教学目标设计方法显然是个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的课题,哪个人都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然而,我们信
息技术的目标泛滥化严重,在我们构建自主、有效课堂,重视课堂效
益的今天却不得不提醒我们要认真面对这个问题。第一,搞清我们的
教学目标是写给谁看的,即在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有所依;第二,我们
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可实现的,即在教学之后学生能不能掌握得到。其
实这两点仍然可以归为一点:目标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3.教学策
略的设计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
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
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去加以考虑:(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
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可见,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学习活动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
径。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
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
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
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
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
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
感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
效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①制定促进学生
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即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让学生
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
②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
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
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
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
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
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4)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
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
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
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克服旧的唯理
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
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
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因此,媒体应该也相应地改变以往只
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
面也应有它的一席之地。随着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进
入课堂,媒体的设计比起单纯板书设计多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
设计也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是我们
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
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
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次序掌握不当造成学生
认知的脱节;等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
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
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4.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
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
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值
得我们探讨。(1)过程设计意图现代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
生在自主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
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
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
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
那种单
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
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
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还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
思考、讨论、操作等等)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
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
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
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我们用图表来展现这种设计
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目的内容呈现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2)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过程考虑的因素,从表中可以
看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更加具体、明确,除此以外,设计中增加
了预期效果这一因素,因为设计的引进是为了将一个现存的情境改变
成为所期望的情境,谋求这种变化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是
以目标为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
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
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
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
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了教学目的这一要素。5.教
学设计自我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
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
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
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
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把教学设计作
为一个系统来看的话,它是一个在开发、设计、利用和评价四个方面
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教学设
计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即课的准备的设计、课的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
生成)、课后的反思性的设计修正。因此,教学设计除了包括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分析,策略制定和过程设计以外,最后应该对教学设计进行
评价。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可缺的元认知活动。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
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
计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
种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的二度创造。
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评价,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
与失。因为,任何一个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达
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况且设计与实践活动本身会存在一定的
误差,理论上再合理的设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有效。所以,
—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性评价的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有
效的设计,从与传统教案的不同功能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它与传统
教案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空上都
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更具有先进性。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新教
师培训材料}0推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往往会抱怨“学校学的
东西没有用”,“工作是另外一回事”。他们无法将学到的理论或经
验迁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即备
课和上课,这是新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要备好一节课,核心是教学
设计。那么我们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
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
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
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
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通俗
一点讲,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
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
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
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
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
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
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
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
么”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
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
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
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也有的考虑大纲、课标的要求),
教材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
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
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对于
教材的理解,一方面,教师内心所组织的内容及课堂中由于师生间思
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各种现象,都将是一种隐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
面,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
度开发,创造性使用。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
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2)教学对象分析学
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
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
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
等。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
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
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
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
习目标。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
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
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1)教学目标的主
体和维度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
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
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
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
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教学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而
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所体现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学生。从教
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
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
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
考虑到。而传统的教案中,目标的设置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2)具体教学目标的陈述由于教学
目标是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够达
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在陈述
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
等词,必须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陈述词要具体、鲜活。二是对过程性目标的
陈述要具体、明确。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的方式和
方法。”因此,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三是对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目标陈述要明确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的内容,通常只明
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内容,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活动中
获得了什么结果。(3)教学目标和课堂效益的关系首先,在信息技术
课堂中目标不宜定得过大,简单明了、切实可行、对准核心才具效益。
其次,课堂目标不宜过细,具有关键性、技术性,对准价值意义才是
有效益的。第三,课堂目标不宜过宽,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对准情
感需求才是有效益的。总之,教学目标设计方法显然是个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的课题,哪个人都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然而,我们信
息技术的目标泛滥化严重,在我们构建自主、有效课堂,重视课堂效
益的今天却不得不提醒我们要认真面对这个问题。第一,搞清我们的
教学目标是写给谁看的,即在自己的教学是不是有所依;第二,我们
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可实现的,即在教学之后学生能不能掌握得到。其
实这两点仍然可以归为一点:目标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3.教学策
略的设计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
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
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去加以考虑:(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
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可见,
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学习活动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
径。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也
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
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方法?
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
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
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
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
感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
效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①制定促进学生
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即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让学生
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
②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
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
的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
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
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
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4)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
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
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
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克服旧的唯理
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
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
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因此,媒体应该也相应地改变以往只
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
面也应有它的一席之地。随着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进
入课堂,媒体的设计比起单纯板书设计多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
设计也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是我们
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
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
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次序掌握不当造成学生
认知的脱节;等等。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
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
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4.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
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
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值
得我们探讨。(1)过程设计意图现代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
生在自主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学
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纯粹接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
方面,教学不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更趋向于多维的、开放的教
学形态的呈现。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
那种单
一、线性、主要设计教师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和编写格式
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
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还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
思考、讨论、操作等等)和方式、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以及对教学
效果的预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
立体或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
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着。我们用图表来展现这种设计
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目的内容呈现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2)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过程考虑的因素,从表中可以
看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更加具体、明确,除此以外,设计中增加
了预期效果这一因素,因为设计的引进是为了将一个现存的情境改变
成为所期望的情境,谋求这种变化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是
以目标为导向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是在教学
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控来实现的。而预期效果的设计便是实现反
馈调控的一个关键的手段。另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使教师在目
标指引下理性地进行教学,因此,对于每一环节中的教学目的也应该
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过程设计中,增加了教学目的这一要素。5.教
学设计自我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
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
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
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教学
设计的自我评价是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把教学设计作
为一个系统来看的话,它是一个在开发、设计、利用和评价四个方面
全面研究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在时间上,教学设
计分为了三个时间段,即课的准备的设计、课的实施中的再次设计(即
生成)、课后的反思性的设计修正。因此,教学设计除了包括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分析,策略制定和过程设计以外,最后应该对教学设计进行
评价。这是教师的一个不可缺的元认知活动。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
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设计实施之前,对自己的设
计进行预测,这样能够帮助设计者在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各
种突如其来的教学事件,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设计的二度创造。
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评价,目的在于总结设计的得
与失。因为,任何一个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达
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况且设计与实践活动本身会存在一定的
误差,理论上再合理的设计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有效。所以,
—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性评价的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有
效的设计,从与传统教案的不同功能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它与传统
教案不同的是,教学设计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时空上都
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也更具有先进性。
第四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太师一附小张元芝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就今天的这节课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进行教
学设计?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好课是上好
课的前提,所以备课在教师职业生活中实在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基本功。
备课就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
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
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要围绕以下问题设计一*为什么学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
目的;这就要结合本课对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新
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
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
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
度等。如《摩擦力》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进行科学
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二*“学什么”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这课是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
握关于物质世界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知识,认识三大力重力、弹力、摩
擦力,这就是对教材所处的位置的分析:《摩擦力》苏教版四年级下
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四课,课标要求认识常见的力,
摩擦力是三大力的一种。前三课已经研究了力在哪里,弹力、重力,
学生对力有了初步认识,摩擦力与弹力、重力是平行课。对本课内容
的分析:本课从宏观出发,引领学生认识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不仅在固体与固体之间,在固体与液
体之间、固体与气体之间也可以产生。认识生活中对增大或减小摩擦
力的方法的研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目标。
根据:‘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
确定;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
3、能先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力的研究结果。根据:‘具
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确定;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理解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3、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阻力)的验证实验
4、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重量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流线型可减小空气中和液体中的阻力。
根据:‘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
态度等’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三*如何学、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这需
要我们对教材编排思路、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使用那些
教学手段及教学仪器,进行分析,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现
有水平如何?等
《摩擦力》教材编排思路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1)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
首先提出什么是摩擦力。这是概念,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讨
论,体验从而了解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2)认识阻力----在固体与
液体之间、固体与气体之间也可以产生摩擦现象和摩擦力。(3)判断摩
擦力的“功”与“过”。目的是说明生活中有时需增大摩擦力,有时
需减小摩擦力,也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探究打下伏笔
第二部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载体。通过实验
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表面光滑、粗
糙有关、与重量有关、与运动方式(滑动和滚动)有关,阻力的大小
与形状有关,流线型可减小空气中和液体中的阻力。分为三层(1)研究
固体与固体之间如何减小摩擦力。(2)研究固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气
体之间如何减小阻力(3)应用:讨论有些汽车、火船为什么做成流线型
第三部分: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应用。
重点、难点的分析
重点:认识摩擦力概念,及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阻力的实验
4、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1认识摩擦力及阻力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课:知识的应用
1、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及阻力的方法并设计实验证明
2、流线型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
1、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对于设计对
比试验已经接触,如小车的运动、摆得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已经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已知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摆动
滚动,对摩擦力略知一二,只知道这个词,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
比较抽象,但许多摩擦现象却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
察而已。
2、未知的,模糊的知识
什么是摩擦力?学生并不理解,关于阻力只是知道有阻力。并没
有深入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更是没有想过,所以很有必
要深入、细致研究。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摩擦力及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
素有关
3、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
对于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基础和技能,学生水平偏
好,比较喜欢学习科学的
教学方法:谈话法
观察法
实验法
使用教学手段是观察、实验、亲自体验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学
习教学仪器
测力计、小车、毛巾、实验报告单、钩码、等
四、学的怎么样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考虑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还
要通过那些内容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根据评价的结果对
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我
是这样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估:
1、通过练习,用手势表示答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况
2、通过实验报告单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及小组合作情况
3、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
成情况五*编写教学课时计划
这就是具体的教学流程(详细的教案或简单的教案)这就完成了教学
设计工作。
结束语:不知道我的发言对大家是否有所启发,我想只要我们用
心去备课,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怎么学的
问题,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就
会得到培养,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就会落实。
第五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摘要: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
关键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调
动学生全面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进行教
学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是需要教学者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形成教学方
案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分析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
么学”,在设计中找出教和学的关键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
目标后,要找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即明确“学什么”。
接下来就是确定需要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也
就是应采用什么策略,即确定“如何学”。学生学完后,评价环节必
不可少。通过教师反思、学生反馈,根据评价环节进行教学方法调整,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即要知道“学得怎样”。
二、进行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体学生,即教师所制定的教
学目标在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
评价等都要考虑到整体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考虑学生
的全面发展,使教学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效果
的最优化。
2.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可行。在整个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是要考虑到要有符合教学的客观教学条件、实
训设备,还要考虑到所教的学生的年龄、特长、已有知识基础;二是
要考虑到教学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
够灵活运用和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
3.教学设计要有反馈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教师反思和学生反馈。根据获取的反馈
信息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形成更好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更
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坚持以工作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
维度设定教学目标,也就是运用某一目标解决某一问题。目标设计要
具体、可操作、可检验,不能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课程实施目标作
为一个教学项目或一个教学课题的实施目标。
2.教学内容设计
选取的内容要符合实用、可操作,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新方法,要遵循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
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应是本次教学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学中要用时间、过程来保证突出重点。这就需
要选择合适的教法与学法,突出重点难点。教法要突出教师做什么、
通过什么手段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让学生从学会
到会学到乐学。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还要体现做、学和用合一。
教学难点多是学生不能很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进行
教学设计时应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化解难点的目的。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应能与相关的工作过程相对接。教学过程设计要具体,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安排要合理,能体现“做、学、教
一体”“理实一体”的现代职教理念,循序渐进、结构合理,教时分
配科学明晰。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体现出本次设计的教
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教学意图是什么。
4.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一般是指教学的信息化素材,如计算机、网络、投影仪、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相关实物等。教学资源
的选用要合理恰当,能助教助学,特别要重视学生能自主利用教学资
源获取信息。
5.教学过程评价
评价是指挥棒。这里的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在评价中
学习”的理念,用评价来知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
习情况,以便纠正偏差。因此,应该十分重视教学评价的设计,将过
程评价和成长性评价、目标评价有机结合,评价方法要可操作、具体。
整个过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要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
中学。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教学方法,例如,通过眼神交流、
提问、质疑、答疑等手段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掌控能力也非常重要,要有“我的
课堂我做主”的霸气。
四、小结
整个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教学项目任务书或课程标准,并考虑到教
学对象的层次及学情、课程的类型与性质,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师的
经验与风格等。相关教材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降低教师对教材的依
赖度。
整个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教学过程师生互
动,要做到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
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事,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
给学生一些信心、理解,少一些责备、呵斥,多一些鼓励、包容,少
一些埋怨和推诿。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3-01-19 00:0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1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