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
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
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
学习建议:诵读、归类。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
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
“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
“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
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
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
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
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
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
(2.1)【解读】
本章孔子谈德政以及德效。
这里讲的是为政者管理政务,除了依靠法律的手段之外.首要依靠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
为政以德,首先是为人以德。儒家文化强调,先“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
平天下”。孟子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天下顺之。寡助者天下叛之”,说
的就是施行仁政的结果。有德乃有人,有人乃有政,德闻天下,众人呼应,犹如群星环绕。
“为政以德”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里用人们熟知的现象作比喻,来强调施行仁
政的重要性、必要性。事实上,按现代天体学知识,众星并不是“共(绕)”北极星而运转。
为政以德的“德”,含义十分宽广,在儒家文化中至少包括“仁、义、礼、智、忠、信、
清、廉、洁、直、孝、勇、诚、敬、恭、敏、惠、温、良、俭、让、宽、简……”等40多
个积极道德子目。
借喻释理,赋理以形。使说理亲切。是孔子说话艺术的一大特色。
(2.3)【解读】
本章谈为政的四大纲领:“政”、“刑”、“德”、“礼”。
《礼记·缁衣篇》记载:“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
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这段记载可看作读此则的钥匙。这里谈的是“德治”与
“法治”的关系.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为政者首先想到的应是“为政以德”,而不是
“为政以法”。在德、法关系上,应是“德”先“法”后,因为“法”只是对“不德”之人
起惩罚的作用。
“为德”是为政者的主要法宝:
一、为政者本身应修德,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社会成员明是非,辨善恶,识
忠佞,从而耻恶、耻非、耻佞,进而行善、行是、行忠。
二、“德之不行”,施之以法,再用法去约束他们,“行德”意在使民“知耻”。“礼义廉
耻”,管子称之为治国的四大纲领,他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知耻且格”表明“行
德”应着眼于民众的道德修养,民众的素质提高,如此,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太平。
另外,不论古今中外,研究管理科学的,其研究范围均逃不出孔子划定的“政”、“刑”、
“德”、“礼”的范畴。所有管理学的管理措施,均在该四大范畴之内。“政”,政务,规则;
“刑”,刑罚,法律;“德”,仁爱,善心;“礼”,礼仪,外交,内外关系的协调沟通,均在
“礼”的范畴之中。“政”、“刑”属于刚性管理,他律管理原则;“德”、“礼”属于柔性管理,
自律性管理,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层次更高。最好的管理是刚柔结合、刚柔兼济,诸葛亮说:
“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诸葛亮全集·军
谶》)
(13.9)【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富而后教”的观点。
孔子与卫国交往较频繁,数次前往,数次离开。这次卫国之行,冉有为孔子驾着马车,
来到一个人烟稠密、人口众多的地方,孔子率先发出了感叹:“庶矣哉!”人口真多啊!冉有
不失时机向孔子求教:“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众多,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
使他们富裕。冉有紧追一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师生之间的对话,
有三步曲:“庶之”,“富之”,“教之”。层层深入,条理井然,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先富后教。《管子·治国篇》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为
什么这样说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
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儒法治国之道如出一辙,强调物质第
一,精神第二,但两者难以确定先后,当两手同时抓。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
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
富后教”或“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章,完成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提问背诵,及时纠正。
二、继续研读课文。
(12.7)【解读】
本章记载子贡问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答,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
信不立”。
总有人误会孔子教学,说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不搞群言堂,是师道尊严的倡导者,
道貌岸然,实在是对孔子的理解不透。孔子授徒的最大特点是讨论式教学,或者说叫“论辩
式”教学。你看子贡问政,孔子从三个方面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以食为天”。
足够的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足兵”,防止外敌入侵,足够的军备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民
信之”,是讲政府在民众中的信誉,不能失信于民,“信誉”是国家政令通畅的根本。前两项
谈物资充足,后一项谈的是精神。孔子回答到这里,应该是比较完备了。谁知子贡不依不饶,
紧追不舍,先逼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无路可走,三者中间必须去
掉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到底是圣人,他停都没停,应声而答:“去兵。”仅两个字,干净
利落。子贡仍不善罢甘休,又追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你看,三选一,
是一问,现在二选一,又是一问。孔子不等他再问,采取两项合一的答题法:“去食。自古
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般说,物质决定精神,但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亦可决定物质。国
家或政府在民众中保持有极高的信誉的话,即便是无食无兵,一夜之间,“兵”“食”即可骤
至,此类事例颇多。信誉是为国之本,为政之本,为人之本。这是一场“论辩式教学”,朱
熹说:“非子贡不能问,非孔子不能答。”亦可见孔子民主教学的风范。
(1.5)【解读】
本章说的是正心、修身、进德、修业,学而优则仕之后,治国平天下时的五大要领,“敬”、
“信”、“节”、“爱”、“时”。
①敬业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态度,对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每日都
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讲究信用。“信”是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无信不立”(《颜渊篇》)。司马光
《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
无以守国。”为官一方,必须讲信誉,上不信则下生疑,下生疑则事不成。曾子的“三省”
是有关个人进德修业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这里孔子说的则是为官后“治国平天下”,
是对“修身”的实施与运用。
③节省财政开支。君子治理国家,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诸葛亮曾劝诫他的儿子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易·否卦·象传》上说:“君
子以俭德辟(避)难。”讲的都是“节用”的问题。
④体恤爱护百姓。施行仁政,不以强施暴,不行苛政。“爱人”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
即“仁”。
⑤“使民以时”。孟子的理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孔子思想作了
具体的发挥。
至今为止,凡为官一任,均需注意此五大要领。
“道千乘之国”一句总起,后三句分述,文辞简洁,章法严谨。
(16.1)【解读】
本章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驳论文,是一篇讨伐贪欲的宣言书,也是一篇捍卫和平的宣言书,
是对非正义战争的讨伐檄文。孔子因季氏伐颛臾一事对冉求进行严厉深刻而又全面的批评,
指出冉求错误有三,A讨伐错误;B诿过错误;C文过错误。因此,全章可分三段:
第一段:就事论事,析讨伐之错。春秋末期,天子大权旁落,诸侯纷争,诸侯大权又旁
落,大夫擅权。鲁国则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执掌大权,三家均是鲁国第二代
君王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鲁国四分天下,季氏有其二,因贪欲不止,意欲攻打在鲁
国国家内的颛臾。冉求子路二人,处境、地位均很尴尬,介于两难境地,一是霸道,以武力
征服天下;一是王道,以文德感化天下。冉求子路一边供职于世代霸道之家,一边就学于圣
贤王道之师。“季氏将伐颛臾”,从职责范围讲,食人俸禄,忠人职守,不能不尽责,季氏欲
伐,冉有亦当伐。从道德范畴讲,夫子道德文章,耳提面命,受业孔门,知其以武力征服天
下不妥,冉有当止其伐。
季氏将伐颛臾,事关重大,欲不告孔子,恐日后师门不好交待,欲告孔子,难免受一场
责难。在这样一种心理背景之下。来向孔子报告。“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说:“师有
钟鼓曰伐。”一般是天子对叛逆者的讨伐,敲锣打鼓,公开进行,季氏攻打颛臾而用“伐”,
表明季氏以天子自居,朱熹《四书或问》说:“伐颛臾而曰季氏,见以鲁臣而取其君之属也,
是无鲁也。颛臾而曰伐,见以大夫而擅天子之大权也,是无王也。将者,欲伐而未成,见其
臣尚可以谏,而季氏尚可以止也。”
冉求任季氏家臣,曾为季氏增加赋税,聚敛财富,孔子曾号召弟子们“鸣鼓攻之”。孔
子猜测这次又是冉求与季氏合谋串通,故撇开子路,直指冉求,直呼冉求之名。先是一句总
论,“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无乃”是一个猜测性语气词,孔子话语的语气
表面柔和,但结论却是斩钉截铁似的肯定,“无乃”与其说是语气不确定而缓和,不如说是
孔子为后文申斥冉求而蓄势。接下三句分析季氏将伐颛臾的过错。第一句,“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主”,从历史角度看,从时间角度说,不能伐。第二句,“且在邦域之中”,从现实角度
看,从空间角度说,承袭历史,不可伐。第三句,“是社稷之臣也”,从事实角度看,从关系
角度说,依据现实,鲁之附属,不必伐。客观历史不能伐,主观现实不可伐,臣属关系不必
伐,一言以蔽之,“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呢?如果说开篇还是一个具有猜测性疑问语气
的肯定句式的话,结句则是一个语气肯定而不容置疑的反问句式,语气十分坚决。
第一段,孔子就讨伐颛臾一事,分析冉求讨伐之错三条。
第二段,就事论言,析扶持辅相之错。孔子义正词严一番批评后,冉求抵挡不住,于是
辩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氏,冉求这一句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将讨伐之责推给季氏。第二层,子路义肝侠胆,敢作敢为,
深受孔子喜爱,“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意在拉子路作挡箭牌。冉求一推一挡,颇善辞令,听
话者稍不留意,极易被冉求误引而将话题转移。孔子不吃这一套,仍是单刀直入,撇开非主
题性话题,抓住错误言论的实质予以斥责:“求”,第二次直呼其名,孔子恐其不服,引经据
典以晓告。“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竭尽全力,以就其职位,如若不能胜任,
就该离去。孔子说到这里,意犹未尽,最后综合起来,又设一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
毁于椟中”,喻指季氏伐颛臾,季氏如猛虎,由内向外,出笼伤人。“龟玉”如颛臾,“椟中”
如“域中”,虎兕出笼,由外而内毁于域中,虎兕出柙毁龟玉于椟中。孔子善喻,一事两喻,
一因一果,因果相接,一喻外而内,一喻内而外,贴切周密,曲尽其意。指责冉求在其位,
不仅是“不谋其政,而且是毁其政”,任而毁政,任而毁谋。第二段三句,正、反、合三层
含义,周正严密,义正词严。
第三段,就事论事,析季氏贪欲之错。冉求两次讲话,两次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于是
冉求又生一计,又找一个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费,
季氏封邑,颛臾,鲁国附庸,在费邑东北,两地距离较近,颛臾城池十分牢固。“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你看多么巧妙,多么堂皇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狼要吃羊,
理由还不充足么?孔子驳斥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心里明明想取,想要,“欲
之”,嘴里却说不取,不要,“舍曰”。“必为之辞”,巧找借口,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心口
相违,君子讨厌。何晏《集解》引孔说:“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孔子仅一
句话将其借口托辞驳回。
另起一端,祸起贪欲,分两层。
第一层,言古之理,论今之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在解释“寡”“贫”“均”“安”四字时,朱熹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
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
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
在分析“均”“贫”“和”“寡”“安”“倾”六者关系时朱熹又说:“均则不患于贫而和,
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
第二层:再论冉求辅相之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
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对
外,远人不服,不能修文德以来之。对内,鲁国四分天下,季氏独占其二,又欲占公家之社
稷,危而难持,颠而难扶,虎兕出笼,龟玉毁椟,一言以蔽之,“分崩离析”,“失瞽相扶佐
之责,而不能守也”;“谋动干戈于邦内”,同室操戈。
(11.17)【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冉求的批评。
孔子一生有许多有趣的言行事迹:表扬最多的是颜回,批评最多的是子路,最气愤的是
八佾舞于庭,最伤心的是颜回死,最快乐的是众弟子侍坐听学,最大的磨难是厄陈蔡七日不
食,批评最刻薄的是宰我“朽木不可雕也”,批评最重的莫过于冉求。冉求是孔门政事科高
材生,在季氏任内务总管,他帮助季氏:一是扩大领土,谋伐颛臾;二是帮助季氏增加田赋。
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应该是“损上益下”,“损有余而补不足”,减
轻民众负担。结果冉求利用在孔门学到的执政技巧,进一步帮助富可敌国的季氏搜刮民脂,
增加赋税,聚敛财富,扩大领土。因此孔子十分气愤,要将他赶出孔门,取消学籍,并号召
众弟子击鼓讨伐。可见孔子气愤之极,言辞之厉,批评之重。
冉求食季氏的俸禄,应忠于职守,站在冉求角度看,扩大领土,增加田赋,无可厚非,
孔子却指责他,理由何在?“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另外,从冉求角度看,他进入一个两难状态,面对季氏,应忠于职守,忠于季氏。面对
孔子,“敛从其薄”,师命难违。薄赋敛,有利于民,厚赋敛,有利于君(季氏),薄赋则忠道
忠义,厚赋则忠君忠事。“忠”乃孔门四教的重要内容,同样一个“忠”在冉求身上却出现
了内部矛盾,作何选择,颇令冉求犯难,这也是读这一章应该思索的问题。
(12.9)【解读】
本章是哀公向有若请教赋税的问题。
赋税,历来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焦点,统治者
欲壑难填,则增徭厚赋,被统治者不堪重负,则抗徭抗赋。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为政以德”,
施仁政于民,休养生息,“民富则国富”。一贯主张:“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
夫,亡道之国富仓府。”(《说苑·政理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损上益下,民说(悦)无疆,
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易传·益·彖辞》)孔子学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统治者和被统
治者之间的矛盾。哀公是鲁国衰世之君,问有若,年岁歉收,该怎么办,哀公想问的是荒年
君王的费用不够,是否应该增加一些赋税,或者说进一步问征收多少,如何征收。谁知有若,
不仅不主张增而主张减,并且减到“彻”的标准,即由十取二,减到十取一。哀公无奈,只
好道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十取二都不够,何况十取一呢?
谁知有若仍按自己的思路去回答,绝不侧意随人,枉道事上,逢迎取媚。说:“百姓足,君
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哀公心想的是损下益上,有若想的是损上益下,有若所
答非哀公所想问,哀公所问非有若所想答,各自立场不同,意图不同,你谈你的,我谈我的,
锣鼓齐鸣,音调不谐,各打各的锣,各敲各的鼓。
(13.6)【解读】
本章孔子谈正身修身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孔子说:“修己以敬。”“克己复礼。”《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本章孔子说:“其身
正,不令而行。”“修己”“克己”“修身”“正身”,浑言义同,析言义近,四者之间应有层层
递进的关系,由“修”而“克”,从用力角度讲;由“己”到“身”,由内到外,从方位角度
讲。修己、克己、修身,最后的目的是“身正”。“身正”是为政者的根本,“子帅以正,孰
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所
谈均是正身以求人。本章中孔子从“身正”与“身不正”正反对比角度讲,“身正”的结果
是“不令而行”,“身不正”的结果是“虽令不从”,其结果也是两相对比,相去天壤,《论语》
一书,一言以蔽之,“正身”而已。
三、小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合作讨论课后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提问重点句子的默写。
二、指名朗读指定章节。
三、合作探讨,点拨理解后三章。
(12.19)【解读】
本章是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谈“上行下效”。
季康子,鲁国大夫,把持朝政,独断专行,肆杀无辜,本身是一个“无道”之人,他问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这“无道”,恐怕就是异己分子,或者反对他专权的人,他所说“杀
无道”,即排除异己。“就有道”是讨好孔子,迷惑孔子,以期获得孔子的支持。“杀”是目
的,“就有道”是幌子。季康子曲曲折折地问,孔子则直截了当地答,问在彼,答在此。孔
子洞悉先机,知其巧言设问,撇开“有道”“无道”之说,直奔“杀”的主题,“子为政,焉
用杀”先是一个陈述句:“你治理国家”,接着一个反问句:“为何使用杀戮的手段呢?”“子
为政”语势舒缓,先予以肯定;“焉用杀?”语势急迫,以反问语气表示否定,否定其以杀
戮代德政的残暴行径,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先“堵”,否定其刑杀,然后是“疏”,倡导其“德
礼仁善”,“为政以德”。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说苑·君道篇》说:“上之
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
动不可不慎也。”“君仁”“君义”“风德”“草德”谈的均是“上行而下效”,“子帅以正,孰
敢不正”。
(2.20)【解读】
本章季康子千古一问,孔子千古一答。
哀公执政,鲁国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专权,礼崩乐坏,政权下移。季孙氏本
身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其属下或百姓当然也散漫而不服从管理,对他不忠诚不尊敬也势在
必然,因此他向孔子请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乃千古一问,试想任何一个时代的为政者
都会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解答,乃千古一答。
第一个是如何使老百姓尊敬我。“敬”乃是孔门弟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
的一种方式,是“礼”的一种外化形式,是对事、对人、对君的一种态度,通过“修己”“克
己”以达敬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孔门是用“敬”来对待别人,如说“修己以敬”(《宪问篇》),
即“修己以敬人”。“其事上也敬”(《公冶长篇》),均谈的是“敬人”。季康子惟我独尊,
惟我独是,不是问我如何“修己以敬人”,而是“纵己责人以敬己”。“敬人”与“敬己”,“修
己”与“纵己”,相去甚远,君子和小人泾渭判然。季康子是鲁国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
的权倾朝野的大夫,向孔子提问,孔子乘势规谏。第一个问题是“敬”。“临之以庄,则敬。”
“庄”即“容貌端严”(朱子语),意即你希望别人尊敬你,你必须率先做到“端庄严肃”,
行为举止符合礼义。
第二个问题是“忠”。孔子说:“执事敬,与人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是孔门进德的重要课程,孔门弟子的“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大多谈的是“忠
人”,考虑的是“我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是否符合“忠”的标准。季康子问的却是
“忠己”。而不是“忠人”,与要求别人“敬己”同一思路。孔子回答:“孝慈,则忠。”“孝
是以身率之,慈是以恩结之”,如此,人方忠于己”(朱子语)。但“孝”和“慈”又有很大
的区别,“孝于亲”容易做到,“慈于众”则十分难。由“孝于亲”而推己及人以达“慈于众”。
如果自己率先做到了“孝慈”,“方能使人忠于己”。
第三个问题是“劝”。即如何使老百姓“积极努力向上”。这一个问题关涉如何团结民众,
共同从事于家国建设,始终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举善”即孔子答哀公所说的“举直”,“教不能”,即“错诸枉”,推举正直善良的人,教化
管理邪曲之人,那么百姓就会积极努力向上。
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问得软弱谦卑。而季康子问政,却显得刁横霸道,只知问
为我如何,孔子三答,理正辞直,教他应待人如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只严
格要求自己,即自己“敬人”,自己“忠人”。小人苛求别人,要求别人“敬己”,要求别人
“忠己”。孔子正是教他“求诸己”,不要“求诸人”。后世孟子在《离娄篇上》也阐述了这
一思想:“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
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
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别人,可是没管好,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
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
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均要反躬自责。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可
见,“君子求诸己”是儒家内省的重要内容。
(14.15)【解读】
南宫适,又叫南容,孔门弟子,孔子的侄女婿。崇尚道德,为人谨慎,因为他对自己要
求严格,言语也谨慎,孔子很喜欢他,“以其兄之子妻之”,把侄女嫁给了他。
他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羿,
有穷国之君,因为善于射箭,灭夏朝后而夺其位,他的臣下寒浞又杀羿并取而代之。羿彪悍
强健,死于非命。奡,寒浞之子,力大无比,传说可以陆地行舟,擅长水战,后来又被夏后
少康所杀。奡威武凶猛,死于非命。羿尚艺,奡尚勇,二人均以力经营天下,尚力不尚德,
称雄一时,然不得善终。禹,夏代的开国君主,重视农业生产,治水有功,大禹治水,三过
家门而不入。为天下黎民而奔走。稷:传说是周朝国君的祖先,教民种植庄稼,被尊为谷神。
后稷躬亲稼穑之事,其后代周武王亦有天下。他们二人以德经营天下,尚德不尚力,德音高
合,声满天下,远播后世。儒家主张施行仁政的王道,反对施行暴政的霸道,与道家对强弱
的看法也有相通之处。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德经营天下,似弱而实强,以力经营天下,似强而实弱。南宫适问毕,“夫子不答”,
“夫子不答”通常有三种情况。一、不屑答,二、不便答,三、不需答。南宫适所讲,清楚
明白,不需答,所以“夫子不答”。虽然不答,但对他的赞扬颇高,“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
人”,“好君子,好君子啊,多么崇尚美德”,赞不绝口。为什么孔子不当面赞扬他呢?原因
可能有二,一是禹、稷尚德而有天下,暗喻孔子之美德,孔子不便当面赞扬;二是南容是孔
子的侄女婿,不必赞誉过分,有誉亲之嫌,当在回避之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第五题。
教学反思: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
濮阳市实验中学姚利红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
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2、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
是非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3、知识目标:
知道公平需要正义,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是本课教
学的重点
2、教学难点:正义的含义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交流讨论法等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刘欢的《好汉歌》。(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哼唱着)
师: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是因为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风
风火火闯九州”唱出了我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永恒追求。板书课题:为
正义高歌
课件出示“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陈俊贵、刘盛兰的事迹。请同学
们思考:他们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总结:正义行为,请同学们自学73至78页并思考问题
1.划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什么?(正义行为的含义)
2.为什么正义要求人人都要遵守社会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探究活动一,认识正义出示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昆明暴徒的事例,
对比两个案例,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昆明暴徒的行为分别是什么行为?
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
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
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小组交流“你来判断”及“填写表格”
小结:行为不同结果是不同的,正义行为会得到社会的赞扬和支持,
而非正义行为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探究活动二,慧识正义
出示孙杨的事例,得出正义要靠正义制度来保证。
什么是正义制度?引导学生列举一些体现正义的制度。
小结:由此可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
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正义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
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
现真正的公平。
正义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我们追求正义,维护正义,我们要
做有正义感的人,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呢?
探究活动三,践行正义
阅读课本76页吕毅的事例,思考为什么吕毅会投给何雯票?吕毅的
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要为人正直)
出示邓亚萍的事例,思考:金牌重要还是规则重要呢?
(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出示小强的事例,思考:哥们义气是正义行为吗?(要坚持正义的
标准)
出示渭南市毒豆芽事例(尊重他人权利,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
利益)
出示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的行为)
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需要靠正义制度来保
证,懂得了在生活中要为人正直,遵守规则,按照正义的标准做人做
事,不侵害他人的权利,遇到非正义的事情必要时要勇敢和理智的同
他们做斗争。
结尾: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向正义祝词:
让正义之剑刺向邪恶,
让正义之光驱走黑暗,
让正义之神永驻心间,
让正义之歌响彻神州!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21:0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0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