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新课程

更新时间:2023-01-18 19:27:20 阅读: 评论:0

以大师为话题的作文-腺病毒转染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脸蛋看看)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

新课程新理念新课标

一、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

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

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

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

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

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的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

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

念,并让它成为教师的一种素养。下面我就谈一谈什么是课程理念?以及在新

课程背景下具有怎样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的需

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理念之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因为人始终在生活

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

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

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石。学生首先接触的是

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意思是说:一是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即课程内

容要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二是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即

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理念之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

现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而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

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每个学生都带着

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只要教师能够激

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学生就会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上自我建构,自

我生成新知识。

理念之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

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

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

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说,创

新与实践,可以使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

格得到完善的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新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作为

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

理念之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新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转变又要求教师角色发生相应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

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

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

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

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

水平发挥。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为中心”居高临

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

架子中走出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中走向平等的首席。

理念之七: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

以往在教师的头脑中,对课程的理解是狭义的,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学

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

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按照教科书进行

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

考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

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现在我们就有这样的教

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

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

5

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

经验的总和。这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

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要有课程目标意识,教

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成为只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工具;

教师要有课程建构意识,教师不仅仅以本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还要有各学科

综合的意识,教师要有教学内容的意识,就是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材,它包括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教师要有教学实施意识,就是教师以课标为指南,

将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结构进行整合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教师要有

评价课程意识、教师对课程的评价是教师的责任。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是依靠少数的专家或研究者,他们开发的课程在

内在的学术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

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也无法苛求他们。这就要求教师要

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

教教材。

理念之八: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1、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包括

考卷、作业、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

方式,它对于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关注个性差异,全面评价学生,有效地帮

助学生发现自我,反思自我都具有积极意义。

3、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评价的内容。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淡化分数概念,注重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测评的方式多

样化,将动口、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实现老师、家长、学生、同事四方协议评价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要有主体意识(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

自己),危机意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实践意识(敢问路在何方)。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9:2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90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形容雪的诗句
下一篇:初春作文
标签:新课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