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前赤壁赋原文

更新时间:2023-01-18 19:01:56 阅读: 评论:0

初中化学多做题有用吗-金昆念什么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前赤壁赋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

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

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

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苏轼谪贬黄州,对游赤鼻矶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散体文赋,想必大家

在高中时都学习过。

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

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

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

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

第二段,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

上是用以自我解脱。苏轼同样结合着眼前景物、地区的特征,批评了客的回答,

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即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

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

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中

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9:0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98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世界末日歌词
下一篇:夏天的词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