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1-18 18:36:34 阅读: 评论:0

2018年云南英语中考试卷-日知其所亡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美仑美奂)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热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汇总八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1

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

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

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常。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便顺江打捞,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他的尸

身。他们便想渡过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无法渡过。此时恰巧下起了

瓢泼大雨,湖上的渔民纷纷摇桨归来,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渔民们听说百姓是

为了打捞国家的贤臣而来,便争先恐后地相帮,于是形成了后世五月五日赛龙船的

习俗。对此,《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

故命舟楫以拯之。”到唐代,人们则说竞渡是为屈原招魂,并在今湖南湘阴汨罗江

北岸的玉笋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据说这就是当年赛龙船的终点。其实龙船在西周穆

王时期就有了,湖南长沙出土的一幅战国时期楚墓的帛画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龙船之

上的图画。而赛龙船这种竞技活动,据《纪纂渊海》的记载,起源于越王勾践时

代,《物原》则考据在吴王夫差挖成运河时就有了竞渡之俗。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2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比热闹的龙

舟赛呢?没错,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说起端午节,还

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力主联秦

抗齐,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谗免去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

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出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

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扑通扑通

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咬屈原的尸身。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

惯。所以过端午节的这天,满街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

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吗?哈,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先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线捆扎好。包好的

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时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时,要先把线解开,剥

开粽子叶,里面藏着红红的粽肉,升腾着热气,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香,两个粽子

用盘子装着,活好像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散发着

浓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个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真是棒极了。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在这一天,每个村子都会组织一支队

伍,而后拉到涟水河进行比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

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

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

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

牙,拼命地划。太好了,我们村的龙舟领先了,由于我们村的队员配合默契,所以

龙舟就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

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

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

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

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

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

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

国精神的一种钦佩。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别有一番

滋味。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3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

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

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

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

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

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

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

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

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

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

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

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

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

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

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

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

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

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

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

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

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

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

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

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

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

则有害,必须慎用。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4

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的由来是因为战国时期爱

国诗人屈原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失所,自己却无能为力,心灰意冷之下跳

入汨罗江,后人为了悼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包粽子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

大家都听过这首歌谣吧!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分工合作,爸爸负责买材料,我负责洗粽

叶,包粽子的任务就落到妈妈身上了,当然我也会在旁边协助。

首先,我们先拿出以下的材料:粽叶、芦苇草和炒好的瘦肉、香菇、虾仁等。

然后我开始了我的工作,先把粽叶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放到一旁,再把包粽子的糯

米放入水中,洗干净,递给妈妈。接着我看着妈妈拿了一捆芦苇草,拴在门环上,

再拿出一片粽叶,折成漏斗状,把糯米放入“漏斗”中,接着放入炒好的香菇、瘦

肉等配料。最后在上面放入糯米,包住配料。最后用粽叶把所有的东西严严实实地

包好,拿出芦苇草把粽子绕上几圈绑住就完成了。过不了多久,妈妈就包好了几十

个粽子。真是太厉害了!

妈妈说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听到这句话我就开

始流口水了。我等啊等,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看着这些美味的粽子,像

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吃了起来。“哇,好烫!”我赶紧吹

一吹,继续塞进嘴巴里,“好香,好吃!”我不由得连连赞叹。包粽子也有我的一

份功劳,所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美味了!

赛龙舟

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

端午节下午,吃完美味的粽子后,爸爸带我到佛昙镇看赛龙舟。那里真是人山

人海啊!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从人群里挤进去,抢到了看赛龙舟的“VIP”位置。

比赛快开始了,随着鞭炮声响起,来自各个村的十二条龙舟,一字排开。你

瞧,那些龙舟一艘艘威风凛凛,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每条龙舟都有一个负责

吹哨子和打鼓的指挥员,负责划龙舟的是十四个人,每条船总人数为十五个。各个

队伍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红色、蓝色、绿色等,队伍名称也以衣服颜色来命

名为红队、蓝队等。他们每个人头上都绑着红布,上面写着两个苍劲有力的黄色大

字――“奋斗”。

比赛开始了,十二支龙舟队伍严阵以待,裁判员一声令下,十二条龙舟像离弦

的箭射了出去。各支队伍使出看家本领,队员间团结协作,动作整齐划一,娴熟奋

力地向前划去。顿时人声鼎沸,有的喊:“蓝队加油!”有的喊:“红队加油!”

喊声惊天动地,每个村都希望自己能赢。一艘艘龙舟迎着汹涌的浪花,在河面上划

出一条条长长的波纹,都不甘示弱地你追我赶。

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突然,有一条龙舟出现了状况,原本领先的蓝队因为

指挥员出了状况,指挥出错,打乱了队员们的划船节奏,他们手忙脚乱,还差点翻

了船,四周的观众一起发出了“啊”的惊叫声,都感到有点后怕呢。但这点小挫折

并没有使蓝队失去信心,指挥员调整好心态,跟上节奏,奋力吹哨,加油打鼓,队

员们再次迸发活力,团结一致地使劲向前划去!

激烈的比赛落下帷幕,蓝队因为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一举夺冠。他们的精神使

在场的观众既佩服又感动。

端午节让我更加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和端午节的习俗,也让我感受到了浓

浓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更让我领略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风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5

端午节到了,学校要为我们举行包粽子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

也收获了成功。

周四学校要举行包粽子活动。我们一听,兴奋极了。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开

始包粽子了。

我们班被分配到了东南角,桌子上有我们包粽子的材料,老师让我们一组一组

地老包粽子,只见一组同学兴奋地跑到桌子面前,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同学在折粽

叶、有的在锥形粽叶里放糯米、有的在系线,不一会的功夫,一个个漂亮的粽子便

出现在他们手中,我好羡慕啊!

终于轮到我们租了,我迫不及待的蹦到桌子面前,拿起粽叶,努力的把他折成

圆锥形,小心的放一点糯米,在放一两颗小小的枣,拇指与食指紧紧按住,小心翼

翼地封上口,最后,小心地系上,看着自己的粽子,虽然粽子的表面像一个正方

形,完全失去了粽子的棱角,但是我的心也非常激动。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锅里的粽子形态各异,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

形的虽然都不够标准,但我们依然喜欢,锅里放满了我们亲手包的粽子,在教室

里,煮上了粽子,不一会,粽子的香味弥漫在教室里,放学之前,我领到自己包的

粽子,尝了一口,又甜有黏,自己包的粽子真好吃。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6

细心的同学一定不难发现,在市场上会经常见到一种发着阵阵清香的绿色长叶

子,与这相配的还有雪白雪白的糯米和红红的大枣,聪明的同学们一定会猜到,这

是为了包粽子呀,因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来。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

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

香囊等等,其中为佩香囊和包粽子最为盛行。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

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

投汩罗江而亡。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

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

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怕饭

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年年岁岁,这个

习俗便流传下来。

每逢端午节,小孩子们都要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

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

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当然,除此之外,很多家庭还会在门口插艾叶、饮雄黄酒,有的地方还会举办

龙舟赛,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7

清晨,我刚在睡梦中醒来,就有一阵阵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细细的闻了闻,原

来是粽叶的味道。是的,今天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奔向了家里的厨房,哇,那一个个用粽叶裹着的饱满的粽

子,那三角的形状,好看极了。我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一个,那黏黏的糯米,虽然只

有没有放什么多余的材料,就是最原始的味道,还是非常的好吃。正当我吃在兴头

上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娇娇喊我一起去看赛龙舟。赛龙舟是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的

竞技,是人们娱乐的一个方式,更重要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当我们来到比赛的现场

的时候,那真是人山人海啊,气氛高涨,一声声“加油,加油,加油。”如雷贯

耳,我看到了两队的队员都在很卖力的划着,很有默契的配合着,两队的速度差不

多,都在飞速的前进着。忽然,身穿蓝色衣服的那队,一个猛划,超越了红色衣服

的那队,成功取得了胜利。

这个端午节,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篇8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成立的。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很久以前楚国人因为舍不得屈原投江而死去,

所以有很多人划船去赶救他,他们都争先恐后,但是追到了洞庭湖屈原就不见了踪

影,之后的每年5月5日他们就会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水中的鱼,

以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到现在赛龙舟的习俗还是有,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

会赛龙舟。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中国人民,在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

黍”。看由来已经很久了,而且花样也非常多,在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

且不让屈原被雨吃掉,所以,人们每当那个时候都会在水中扔下粽子,这样鱼就不

会去吃屈原的身体,而是去吃那些粽子了。端午节的时候,还有小孩子佩香囊的。

端午节的习俗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习俗都有。

但最终,这些习俗大多都是来纪念屈原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8:3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9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