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赏析
《伟大的悲剧》赏析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伟大的悲剧》赏析,希望能够
帮助到大家。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
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
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其代表作有小说《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精神疗法》、
《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
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
《危险的怜悯》、《看不见的珍藏》、《月光小巷》、《里昂的婚
礼》、《无形的压力》、《偿还旧债》、《女仆勒波雷拉》、《偶识
此道》、《旧书贩门德尔》、《既相同又不同的两姐妹》、《是他
吗?》、《变形的陶醉》、《象棋的故事》、《情感的迷惘》、《奇妙
之夜》、《雷泼莱拉》、《一颗心的沦亡》、《巧识新艺》《日内瓦
湖畔的插曲》、《桎梏》等。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
权利》、《麦哲伦航海记》、《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又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精灵的斗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遇。他
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
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去
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回味无穷的人和事。
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
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
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在皮尔里成功
到达北极点之后,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
往南极。1910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
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
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
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
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
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
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
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
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
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
冰雪之中。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
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
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
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惟有
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
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
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
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
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但作者茨威格却对这些科学问题忽略不计,而是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
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
人感奋。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
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
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
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这是全文的
主体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语句,大多集中在这
一部分。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
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
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写气
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
先是被认为最身强力壮
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接着是奥茨为了不拖
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像一个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后,三个
“疲惫、羸弱”之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却始终
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把握了以上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课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比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
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
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
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
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
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
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
止。这样的情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
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
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悲剧的,
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有时作者直接站出来议论: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
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
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些直截了当的议论,是作者行文时实在无法压制自己感情的表
现,使人想起报告文学的表达手法。
一、怎样理解文章题目“伟大的悲剧”?
伟大在于探险过程中所体现的人格和精神的魅力。
二、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
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
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
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
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一
行人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三、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
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
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
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验证了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
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删节部分,对斯科特
的这一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交代: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
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
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
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
想。
他出征到过印度,征服过许多星罗棋布的岛屿,他随同殖民者到
过非洲,参加过无数次世界性的战役。但不论到哪里,他都是一副同
样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带着同样刚强的毅力和集体意识。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
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
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
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四、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
舞。
五、伟大的悲剧“悲”在哪,伟大在哪?
悲壮伟大
1、失败之悲——精诚团结
2、作证之悲——诚实守信
3、孤独之悲——坦然乐观
4、死亡之悲——赤子之心
5、世人之悲——超越极限
六、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
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矛盾。
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
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题
目点明主旨。
七、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
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本文中心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热
爱人类,富有责任感,不畏牺牲。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7:2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94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