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重点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概况及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
苦闷和迷惘。
3、领会本剧以荒诞的形式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痛苦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想
重点: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难点: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与绝望。
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中国荒诞的事特别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打麻雀,六十年代围湖造田,七十年代个人崇拜。
2、从《秃头歌女》情节介绍。
3、贝克特简介: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目睹人
民被奴役的惨状。1937年定居巴黎,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
的空虚,冷酷的社会,人间的不幸使他涉笔混乱社会中一群被社会挤扁丁的卑贱、低下、浑
浑噩噩的人物来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反映二战后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麻木,他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知所措,“无望的等待”
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非理性的夸张,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
二、默读全文,试着概括人物的言行,并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了些什么?
(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
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他们有什么动作?
(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
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全是些无聊动作。
3、你有何感想?
(现代社会的荒诞不经,人们精神上的痛苦不堪)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
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
了,下雨了,收衣服了。(语言的无理和荒诞)
2、“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语言的无意义)
3、“你真的想要吗,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话,你就说嘛,虽然你深情地看着我,但你不说我怎
么知道你想要呢?你真的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语无伦次)
<但它们真的很荒诞吗,真的毫无意义吗,《大话西游》之所以受欢迎,难道只是因为它的
搞笑吗?>
二、叫学生表演性朗读课文对话
1、开头至111页“爱斯持拉冈你干嘛不帮帮我?”
2、113页“美丽的地方”到114页“你说话真是不留情”
要求学生能读出那种无聊的、不知所云的、混乱的意思
三、讨论问题:
1、戈多是谁?
(戈多究竟指什么?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乞求”
“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境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
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
2、为什么要等?
(既然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反映了一种什
么样的社会现实?两个流浪汉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他们永远无休止地
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
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
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
(对学生的讨论持鼓励的态度,只要有理就行)
四、归纳总结
1、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说明进行明确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对重点内容的讨论,我们把握了本剧的主题,可表述为:剧本通
过两个流浪汉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
望改变自己生活处境但义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2、回答本课开头提出的问题:真的荒诞、无意义吗?
(本剧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两个流浪汉疯疯颠颠的支离破碎的对白,简直没“戏”可看,两
个角色也似无个性特征,但看完整个戏剧又能使人感到它的意蕴。这是为什么?明确:在贝
克特等荒诞派作家的眼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反映现实的丑恶与恐
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戏剧作品百唱不厌的主题。为了体现他的创伤意图,剧作
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出现在舞台上
的是一些荒诞怪异、语言颠三倒四的人物形象。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戏,简直使观众倒胃。
然而,恰恰是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了荒诞的现实。从人物形象上看,两个流浪汉
既已成为被社会挤压为“非人”的可怜虫,只是按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性,因此
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两人可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它们成了西方工业社会
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是西方人在20世纪思想情感的代表符号。他们那疯疯颠颠的支
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望、恐怖的内心。在这种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绝
望就更深沉、更强烈,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西方不少观众觉得
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
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的心态。
简言之: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形式就是内容”,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语言、形象,就是他
们戏剧的语言。这就是包括意识流小说在内的现代派作家们的一个努力方向:舍弃虚构,还
原生活的真实,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也就是他们的成功之处。所以“荒诞就是真实,
无理就是现实”。他们的作品之所以难理解,是因为我们的艺术观念不行。
所以,我们会喜欢像《大话西游》一样的作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后:
学生的讨论有这么一些意见,很精彩:
1、戈多是谁:是他们自己,迷失了自己,所以才会这样/心目中的上帝,能拯救他们的/
是个借口,让自己觉得还有活下去的意义/死亡/小男孩的恶作剧,他只是想戏弄他们,但
他们宁可相其有,也不愿可能会得罪权势人物/上层社会中他们所希望的东西,物质上的利
益上的施舍,或者是一种福利制度/就是等待,没有目标,不知所措/无休止的明天/不确
定的信仰、寄托/死神,因为人在死之前是毫无意义的/自由/社会给他们的一个活下去的
理由
2、为什么要等:等待戈多需要理由吗?/毫无意义,是种需要,生命状态/为什么不去找
呢?他们其实是害怕戈多的出现的,因为他的出现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绝望/等不是目的,只
是个借口,借口闲谈/生活需要变化,但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只能等待
文/李振林
[导学新概念]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
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了保守戏剧的
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
陆离、荒诞不经的。这些作品逐渐地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
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
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一部经典性作品。全剧共两幕,只有
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未露面。
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都是一个个谜。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剧情,似乎
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象征西方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状态,西方社会的某些特征。
自读本文,要把诵读作为重要环节,揣摩剧中人的语言,体会它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把握全剧的中心,初步鉴赏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资料显示屏]
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
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贝克特的作品大多写人生在凄凉、荒诞的世界里是多么短暂和无意义。他的代表作《等待
戈多》主要写两个瘪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
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代。贝克特像其他荒诞派作家一样,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荒诞、残酷、
不可思议,剧中的世界是乡间的荒野和光秃的树,人物是瘪三、奴隶和奴隶主。这些人物的
言语和行动都跟客观世界一样无聊和不可思议,包括幸运儿胡言乱语的长篇独白在内。西方
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剧本“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它是荒诞派戏剧中
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一)》,第128页、129页]
荒诞派戏剧家则进一步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
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无理由,人命贱如蝼蚁、微不足道,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为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他们任意破坏、支
解、割裂保守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保守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一一去掉。荒诞派
戏剧一般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整个舞台无非是突出世界的荒唐
性的一种象征。
贝克特等人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
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的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
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
学(一)》第448页]
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在剧作家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喻的,
生活也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与人之间则十分隔膜、难以沟通。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
中,人被异化成了“非人”,不仅对其自身无法理解,同时亦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从深层意
义上说,《等待戈多》所表现的“荒诞意识”与“等待情结”,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世界观与人
生观。[《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本·下),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
页]
《等待戈多》剧情:
第一幕开始时正值黄昏时分,在一条荒凉的乡间小路旁有一颗光秃秃的树,两个流浪
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正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边说着语无伦次的废话,一
边做着机械无聊的动作。等了多时,戈多没有来,却来了陌生人波卓和他的仆人幸运儿。波
卓在他们面前大吃大喝,大发议论,肆意嘲弄和折磨幸运儿,然后用绳子牵着幸运儿要到奴
隶市场去卖掉。两个流浪汉又在继续等待,戈多还是没有来,但来了一个小男孩,他告诉他
们说:戈多今天晚上不来了,明天晚上准来。此时,夜幕降临,第一幕结束。第二幕开始时
是次日黄昏,场景与第一幕相同,只是光秃秃的树上多了四五片叶子,两个流浪汉在等着戈
多的到来。他们等来的还是波卓和幸运儿,只是波卓变成了瞎子,幸运儿变成了哑巴。主仆
两人走了以后,小男孩又来了,他告诉他们说:戈多今天晚上不来了,明天晚上准来。两个
流浪汉扯下裤带子又打算上吊自杀,不料裤带子断了,自杀未成,他们呆呆地站着不动,全
剧终止。[《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本·下),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0—291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教学过程
一、学生排演课本剧(或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二、品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戏剧冲突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本节选的第一幕,围绕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来展开剧情,揭
示戏剧冲突。精疲力竭的爱斯特拉冈“使劲往下”脱靴子,“使尽平生之力”脱下后,往靴内又
瞧又摸。弗拉季米尔也脱下帽子又瞧又摸。两人各自反复做着无聊的动作。他俩人说着语无
伦次的废话,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为了生活,两人都有过上吊的想法……剧本通过两个流浪
汉的遭遇,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
三、鉴赏:两位流浪汉苦苦地等待着戈多,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谁,那天,他们在
等待什么呢?
指导学生在熟悉全剧剧情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明确:《等待戈多》的中心是“等待”。剧中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整个心思与全
部活动就是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认为,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得救了”,就能摆脱浑浑噩
噩的悲惨处境。然而,戈多始终没有来,因为他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东西。戈多的
本性就是“不来”。所以,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等待是虚幻的、荒诞的、徒劳的、毫无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意义的,同时又是无奈的。除了等待,他们别无选择,不仅活着没有意义,连自杀寻死都不
可能。即使是戈多永远不会来,他们还得继续等待下去。剧本通过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等
待情结”,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揭示了西方
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观、绝望的畸型心态。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等待戈多》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体会荒诞派戏剧和保守戏剧的不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
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在剧作家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喻的,
生活也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与人之间则十分隔膜,难以沟通。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
中,人被异化成了“非人”,不仅对其自身无法理解,同时也无法把握自身的命运。从深层意
义上说,《等待戈多》所表现的“荒诞意识”与“等待情结”,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世界观与人
生观。
作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具有高度的象征性。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以及其他
人物,都是性格模糊、身份不清的人物,他们动作机械,说话语无伦次,象征着人类的某种
生存状态。至于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贝克特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其实,
戈多只不过是某种期待的象征罢了,读者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此外,剧
中单调、重复的场景与情节,则象征着生活的停滞、枯燥、繁琐与乏味。整部戏就是通过人
物、情节、动作、对话与场景的象征性来强化它的象征性主题。
《等待戈多》与保守的戏剧迥然不同的还在于它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没有合乎逻辑的
对话,没有生动活泼的动作,没有鲜明的戏剧冲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全剧结构散漫,
有些支离破碎,仿佛是由一些杂乱无章的片断连缀而成,完全抛弃了保守戏剧的结构模式和
表演程式。
莎士比亚的早期重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
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课本节选
了全剧的最后一场。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
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
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设计C
拓展训练
课下阅读《等待戈多》全文,围绕剧本的主题或写作特色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①把握作品,深入分析,作出评价。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700字。
等待戈多(节选)
(爱尔兰)贝克特
教学目的:
5.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6.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7.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保守戏剧的不同。
8.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自读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由《变形记》的怪诞内容引入到荒诞派戏剧,再引到《等待戈多》。
二.介绍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
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
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
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
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
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
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巴黎,他
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
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万居然说“不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在德国占领期间,贝克特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
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无聊,使他感到世界满目疮痍,到处“乱哄哄”“一团糟”。他曾颇有
感慨地说:“人们不需要寻找忧伤,它便映入人的眼帘,甚至在伦敦的出租汽车里也是如此。”
贝克特自谦不是哲学家,而只是个“无知”“无能”的作家。冷酷的社会使他感到人们丧失了理
智,人间的不幸使他决意通过涉笔混乱社会中的一群可怜虫来揭示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
苦。他觉得生活就寓于阴暗和空虚之中,生即包含死,人自出生起,就向坟墓走去。在这漫
长而痛苦的人生中,人时时受到某种巨大力量的支配与逼迫,因此贝克特认为沉默是人所能
持有的最适当的态度。他闭门谢客,拒绝采访,不问政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关在
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他的剧作流露出浓烈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
为了表现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贝克特在创作上打破了保守戏剧的陈规,使剧本没有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可以周而复
始地演下去。布景、道具极为简单。一片荒原,一棵枯树。但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像《等
待戈多》中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维妮手提包里的物品
是她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
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而且人物少,动作单调。不少剧作只有一个人
物。剧中人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观众甚至无法看到这些人
物的完整外形与动作。在《喜剧)中,人们只看到装在坛子里、只有头露在外面的一男二女
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演出一场“棺停里的爱情三重奏”。在《啊!美好的日子》里,看到
的是半载入土的维妮在梳妆打扮。追忆她的“第一次舞会”“第一次亲吻”。在《剧终》里,看
到的是被装在垃圾箱中的纳格、奈尔在乞讨食物和拥抱接吻。贝克特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艺
术形式,表现了西方普通人的共同命运——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等待着不可知的
命运,忍受着生与死的折磨。
贝克特于20年代末就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创作的诗集《婊子镜》(1930)、长篇小说《莫菲》
(1938)等,就具有现代派的特点,并体现出他渊博的学识、非凡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讽刺才
能。他的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纳之死》和《无名的人》(1946—1950)通过主人
公的四处游荡表现了人生的艰辛与虚无,被一些评论家誉为20世纪的杰作。
使贝克将蜚声西方文坛的还是他的戏剧创作。《等待戈多》(1952)是贝克特的成名作。他的
主要剧作还有《剧终》(1957)、《最后一盘磁带》(1958)、《啊!美好的日子》(1961)和《喜
剧》(1964)等。
三.预习诊断:
1.下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D)
A.僵硬(jiang)咀嚼(jujue)羡慕(mu)
B.窥视(kui)瞪着(deng)忏悔(chan)
C.踱步(duo)眺望(tiao)噩梦(e)
D.沉吟(ying)嬉笑(xi)祈祷(dao)
2.判断下面成语是否有错别字,然后解释下面成语,并用以造句:(口头完成)
趁热打铁甜言密语各式各样万截不复若有所思精疲力竭
四。解题:关于“等待戈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
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
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
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
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
“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此可以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
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
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
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
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问,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
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
命状态。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
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
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
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
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
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
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五.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
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
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
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
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只是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
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
了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六.剧的荒诞性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
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保守的艺术主张。
首先,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保守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
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
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
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许多天,幕终时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
生,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
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
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现给
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保守戏剧
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三,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不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
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由于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
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当然不是由于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
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认识,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
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
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
特”。
七.理课后练习:(略见教师用书)
八.教学后记:本单元各课均属于了解性质,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不必深究。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7: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9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