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归园田居其三

更新时间:2023-01-18 16:40:12 阅读: 评论:0

挑战中考物理压轴题-战国七雄顺口溜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2020新年祝福语简短霸气)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

诗篇。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

入。41岁时,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

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诗人陶渊明共写了五首《归园田居》,

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转身写板书: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

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东晋著名诗人。

二、整体感知

带学生朗读诗文。

三、诗歌译文(上课时省略)

我在南山山坡下种了些豆子,杂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很稀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

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的地方。道路很狭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

打湿了不足以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四、品读诗文(以问题为主展开教学)

1、这首诗一共有8句,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文。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一整天。

4、诗的前四句只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

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

“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

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荷”,担、扛(“荷”是“何”的俗

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5、第五句中“道”指什么?(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

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

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

诗人归田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

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

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朗诵诗文

让同学齐读这首诗,然后试着请同学背诵。

六、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兴:起秽:田间杂草前四句: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荷:扛着长:茂盛后四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6:4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9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