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岳飞满江红

更新时间:2023-01-18 15:56:57 阅读: 评论:0

培训是给予员工最大的福利-提着的拼音


2023年1月18日发(作者:毛与盾)

1

满江红教案

一、课前活动展示:1、搜集岳飞的故事。2、搜集古今有关岳飞的名句。

二、新授1、北京关王庙:人物剪影2、岳飞真迹3、

岳飞简介:

据传说:岳飞出生时,一只大鲲鹏鸟在微明的月光中凌空而过,并发出声声尖厉

的鸣叫,随后掠空而去。父亲极为高兴,便决定为儿子取名为岳飞、字鹏举,有

大鹏展翅高飞之意,寓意着儿子就像这大鹏鸟一样乘风搏浪,鹏程万里。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

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

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

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

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

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

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

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

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

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

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

后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

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岳母刺字靖jing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

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qin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

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lu)徽宗,钦qin宗

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上书:不要南下,要北上抗

金初战勇猛金军中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罪名:莫须

4、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读

书时应该音停而意不断,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组内轮读后推出读得最好的,

在全班展示。朗读指导(见课件)5、鉴赏(1)翻译:我怒发冲冠,独

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

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3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

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

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

踏破贺兰山口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

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2)、结合课本注解与日常积

累,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细细品味。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愤

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

强的志气激动剧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

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

领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瞻望前程“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展望抗金

2

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

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作品注释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

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汤阴岳飞庙《满江红》手书词碑

③长啸:大声呼叫。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

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许地山《空山灵雨·生》:

“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一说是位于邯

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

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作品译文

怀禅微刻《满江红·怒发冲冠》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

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

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

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

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创作背景

编辑

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

说。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

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

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

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赏析】

3

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

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

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满腔忠义奋发的豪气。

以愤怒填膺的肖像描写起笔,开篇奇突。凭栏眺望,指顾山河,胸怀全局,

正英雄本色。“长啸”,状感慨激愤,情绪已升温至高潮。

“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罗时空,既反映转战之艰苦,又谦称

建树之微薄,识度超迈,下语精妙。“莫等”期许未来,情怀急切,激越中微含

悲凉。

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

下片开头四个短句,三字一顿,一锤一声,裂石崩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

崇高胸怀,令人扼腕。

“驾长车”一句豪气直冲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气低沉的时代,将是一种

惊天地、泣鬼神的激励力量。

“饥餐”、“渴饮”虽是夸张,却表现了诗人足以震慑敌人的英雄主义气概。

最后两句语调陡转平和,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肝胆沥沥,

感人至深。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岳母刺字

故事经过

编辑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岳母刺字

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

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

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

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

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

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

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

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本文发布于:2023-01-18 15:5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转专业申请书
下一篇:声波
标签:岳飞满江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