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佛狸祠

更新时间:2022-12-12 00:15:24 阅读: 评论:0

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名单-化妆师英文


2022年12月12日发(作者:网上订票官网123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

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

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

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

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使用这些典故,与南宋统治者形成类比及对比。

如用三国时东吴孙权和南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英

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懦弱妥协的无能政治行为;

用宋文帝刘义隆的草率北伐,急于建功立业,反遭惨

败,来类比宋宁宗、宰相韩佑胄对战争没有做到充足

的准备工作,必将导致失败的结果;用战国时赵国名

将廉颇受奸臣所害的故事,类比南宋王朝践踏人才,

无知的任用无能之辈。作者以刘宋比南宋,以北魏比

金国,以刘义隆、王玄谟昏君庸臣比现实中的宋宁宗、

韩佑胄,足见其用典之精及其胆量之大,对当权者毫

不畏惧。

总结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

1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孙权击败

曹操,建太平伟业)

2

寄奴曾住(刘裕)(刘裕北伐收中原,气

势如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

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4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

拔焘击败宋文帝)

5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

老仍不忘国)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当世没有英雄力挽狂澜,

振兴宋室,抵御强敌。

斜阳草树:描述来自草莽的英雄,挥师北伐,气吞山

河,借此写出自己建功立业的热望。

元嘉草草:用宋文帝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情,提

醒主持朝政者吸取历史教训,认真备战。

四十三年:岁月已逝,局势仍和当年金主完颜亮南侵

时一样,山河破碎。

佛狸祠下:用人们祭祀异族君主,写出人们精神麻木,

凭谁问:以廉颇自况,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可为

国所用。也表示出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

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

在对辛弃疾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说辛弃疾

的作品典故用的特多,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其

实啊,他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要借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在这首词中他用了这么多的

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又从“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句可见作者认为如今

已没有孙权这样能保证让国家太平的国君了。表达了

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

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板书:赞叹惋惜。抗金,收复中原。)

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这

个典故所表现的作者的感情与上一个是否一样?

1、刘裕有何表现?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

3、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

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

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

偏安江南,苟且偷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

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赞叹与惋惜。抗金北伐。)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北伐结果如何?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刘义隆好大喜功,草草北伐,赢得仓皇北顾。作

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

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板书:批草率出兵批评)。

典故四:佛狸祠

下六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

场面,想一想这两种场面一样吗?

1、“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

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抵

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是写现在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

忘了国耻,忘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体

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

(板书: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担忧)

典故五:“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廉颇的处境如何?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凭谁问,---?”的“凭”如何理解?这

是一个什么句式?

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悲愤)

师:“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

意思是没有人来问。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

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

王想起,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旱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

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

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

象。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

⑴故山:因诗人久居蓝田谷口,心中一直将此地视为

故乡,故称“故山”。草堂:茅草盖的堂屋。

⑵春残:一作“残春”。黄鸟:即黄鹂、黄莺(一说

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⑶辛夷:即木兰花,一称木笔花,又称迎春花,比杏

花开得早。

⑷怜:喜爱。

⑸清阴: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

⑹溪上:一作“谷口”。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

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

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

等待着我的归来。

本文发布于:2022-12-12 00:1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7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反余弦
下一篇:古代男子年龄
标签:佛狸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