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阶级性

更新时间:2022-12-11 23:34:22 阅读: 评论:0

看一集电视剧赚60元-皤怎么读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澳门概况)

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关

作者:李家坤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2014年第5期

李家坤(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分析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内涵,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

辩证统一关系,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理解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继续保

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政党阶级性群众性辩证统一

1概述

世界上的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并为其服务,

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自有政党以来,就从未曾有过任何超阶级的

政党,可以说,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的阶级性,但党同时也是广大群众政治诉求的工具,这也是

内在的要求,因此具有广泛性的群众路线。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政党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阶级性,

现在又强调的是群众性,还要要求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相悖。由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就政党

的社会工具性做过专门的论述,就需要人们对过去政党的政治诉求进行更多的研究。因此,无

论是学者还是一般的党员,一提到政党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党的阶级属性,但是很多时候却忽略

了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属性———群众性。正确理解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是辩证统一关系对于在

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阶级性主要就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具有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以及对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认识和改变。

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突出强调的是政党的阶级性。主要是表明“工人阶级只有从政治上组织

成一个独立于一切其他政党并同一切其他政党相对立的党,才能取得胜利”。列宁强调“党有

着阶级的觉悟性、是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还强调不能把党和阶级混为一谈,更不

能把党变成超阶级的和非阶级的政党。如此强调党的阶级属性,首先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处于阶

级斗争十分激烈的时期,工人阶级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阶级性才能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其

次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晚于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工人阶级政党只有保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

和独立性才能区别于其他政党。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的原理看。政党是一定的阶级或阶层,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建立

起来的政治组织。世界上的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

益并为其服务的,因而都是阶级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自有政党以来,就从未曾

有过任何超阶级的政党,可以说,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其次,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性质、

宗旨看。中国共产党公开表明自己是工人阶级政党,只要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代

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反映工人阶级,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工人阶级的

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代表性的,也只有赢得

和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而努力奋斗。因此,马克思

主义政党的群众性就是在主观上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团结和吸引最广大的

群众基础,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不动摇。而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具备这种特征的工人阶级政党,

才能在革命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党的建设,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奋斗目标的,

也是我党最先进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为全国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3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是辩证统一的。党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二者有机地

统一于党的时代前沿,不断在实践中推动历史的前进。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和

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我党既有阶级性又有群众性。我党的这种群众性,

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历史和现实都表

明,对工人阶级政党来说,阶级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否认阶级性,党就会从根本上丧失先进性;

群众性是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只讲阶级性不讲群众性,党就会因陷于狭隘的圈子,失去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只讲群众性不讲阶级性,党就会因失去得以立身的根基、模糊了

自己的面貌而失去前进的方向。只有在坚持阶级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工人阶级政党

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在发生两大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阶级性与扩大群众基础的统一对保持自

身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消灭,阶级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国

家建设。但是,这不等于党已失去了阶级性,不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随着由领导夺取

政权的党变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必须摈弃不适应新形势

新任务要求的旧观念旧做法,不断探索弘扬党的阶级性的新途径。党的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

不仅没有排斥党的阶级性,而是不断为党的阶级性充实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经验和教训

证明,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牢牢把握自身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基础;失去了阶级性,党就

失去了执政地位和存在的理由。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阶级性,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

性的根本前提。

党的“两大历史性变化”不仅对党的阶级性提出了新要求,同样也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

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执政党的地位要求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也要反映和关注整个

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执政党的地位和领导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求党尽可能地把全社会的力量吸引、团结在自己周围,不断扩大党的群

众基础,以至于吸收其他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共产党内,努力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因

此,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增强党的阶级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解决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

4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的实际意义

4.1有利于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

要正确处理阶级性与群众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

要的意义。因为在早年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史中表明,我党只有正确处理阶级性和群众性两者

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落后的东方国家,又是工人阶级人数较少的国家,建立起具有全国范围性

和有着广泛群众性以及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政治上都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政党,为了保证

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最终执掌国家政权。我国政党才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

就要整体处理好阶级性与群众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使这个工人阶级政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最大程度上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切实际的利益。也只有始终

保持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在重大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有重

要的意义。

首先,要深刻了解党所发生的重要历史变化。就是江泽民在“七一”发表的重要讲话

中,阐述的关于80年来我们党所发生的“两大历史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

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

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转变,党所面临的考验也就前所未有,因此为了改革精神研究和解决党建

设中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就需要重视阶级性和群众性两者之间的统一,始终保持党

先进性不动摇。

其次,要深刻认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党始终坚持

的必然性,也是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因此

就需要从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依靠群众,坚信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前进之本,这是我党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为了保证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就需要我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还

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路线不动摇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党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

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

4.2有利于继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党在进行工作时候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才

能保证当长期路线不动摇。我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

家,这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又通过三大改造,改变了生产关

系使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向前。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使

社会生产力得到更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观点,

掌握群众路线,才能从根本上懂得政治,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马

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因此,就需要当地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老老实实地到群众中去学习,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不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我党才能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取得事业的胜利。

我党经过八十多年的实践不难看出,只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依靠人民群

众,才能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前进的动力。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拥护党的事业不动摇,也只有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才能保证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

智慧和力量作为根本的立足点,我党的事业才能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

力量源泉。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组织路线和

最根本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党

的科学的领导方法之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表现。

5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我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及外

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也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

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正确理解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

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金凤.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

[2]陈兰芝.列宁关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纯洁性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3

(04).

[3]林立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学说的基本思想[J].政治学研究,2011(06).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23:3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地的用法
标签:阶级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