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怎么判,判缓刑如何执行?
我们应该都知道我们的法律中有缓刑,但是大家可能还
不知道缓刑怎么判,大家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应该都在
电视上见到那个人缓刑几年执行,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缓
刑怎么判,什么人什么事才可以缓刑,怎么样执行的。
缓刑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行之有
效的基本刑事政策,也是多年来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目的
是为了改造罪犯,减少和预防犯罪,实现社会稳定。因此,
要确实建立健全基层帮教组织,把监督考察工作落到实处。
否则,就可能管理失控,使犯罪分子放任自流,一遇到犯罪
诱因,就会继续危害社会,起不到改造罪犯的目的,缓刑的
执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
即交付执行。
判处缓刑首先要求所犯的罪被判的刑罚必须是三年以下,所
犯的罪社会危害性不大。缓刑判决从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
应当立即交付执行。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实行亲属责任
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人民法
院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的执行
情况。做好缓刑考验期满的宣布工作。
由于缓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考察改造,不予关押
执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权,并且这种权利是从
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的,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
算。因此,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
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虽然刑法和最高
人民法院对执行缓刑的期限作了规定,但实践当中,有的法
院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缓刑犯的执行不及时,致使
部分缓刑犯超期关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当中也有公安机关
的原因。比如,被宣告的缓刑犯在释放前要交纳生活费用,
有的要通知家属来交纳,这样造成缓刑犯超期关押的现象时
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人为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使缓
刑犯的合法权益未能充分受到保护。
▲(二)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我国刑法第76
条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
关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实践中,公安机关对罪
犯考察和罪犯改造情况因无暇顾及而出现空挡,所在单位或
基层组织配合不力,对宣告缓刑的罪犯考察形同虚设。为了
确保缓刑的正确执行,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方法较为妥当:
(1)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缓刑犯的司法程
序,由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等手续送达
县或市级公安局,由公安局给人民法院出具回执。然后,人
民法院告知缓刑犯到公安局或其住地派出所报到,进行重点
人口登记。
(2)公安局在接到执行通知书后,应转送其下属的公安
派出所,由派出所同缓刑犯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等建
立帮教考察组织,其职责是对缓刑犯制定一定的制度和限制
其一定的行动自由与范围,教育缓刑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
规、法令,做守法公民,督促其参加工作或生产,对好的要
表扬鼓励,确定突出悔改或立功表现的,可以提出减刑意见,
对发现有违法或重新犯罪的,应及时向派出所或公安局汇
报,该撤销缓刑的,一定要撤销,使缓刑犯始终在监控中,
一方面要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其重新
犯罪。
▲(三)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
犯自觉接受改造。
为了更好有效地监控,敦促缓刑人员认罪伏法,自觉接
受监督改造,在落实其他措施的同时,可让缓刑犯写出保证
书,保证遵纪守法,不再犯罪等等,还可以让缓刑犯的亲属
写出担保书,并填写监督缓刑考察责任书进行担保,使他们
知道自己负有一定的监督、教育责任,如果缓刑犯重新违法
犯罪,就要追究其担保亲属相应的责任。另外,还可向缓刑
犯的亲属或所在单位、组织收取一定数量担保金,对缓刑犯
本人和家属、单位有一定的压力和约束力,在缓刑考验期内,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23:1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