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落下去的手掌
那一分钟,他是生气了。早上,他去喊还赖在被窝里的女儿起来读书。喊
第一声,女儿唔的一声算是答应了他。待到他给女儿把洗脸水打好,女儿都还
没起。他又喊了第二声。女儿还是唔的一声答应了他。他去给女儿做早餐。早
餐做好,他回身看女儿,哪里有女儿的影子!他急奔进卧室,这个小祖宗,怎
么这样慢啊,再慢下去,可就迟到了。“婷婷,你快起呀,再不起,就迟到
了。”这次喊的时候.他没注意到女儿已经在穿衣服了。女儿看也没看心急的
他,从嘴里蹦出一句话:“你瞎了啊。你没看见我在起吗?”
他当即就有了种站不稳的感觉,他想不到自己伟大的父爱换回来的竟然是
女儿的一句“你瞎了”。在他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伟大的父爱”匹配
的,女儿要什么,他都肯买,哪怕是花掉他一个星期薪水的物件,只要女儿喜
欢,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他一直在努力地让父爱的阳光照满女儿青春的每一
个角落——给她撒娇的怀抱。为她做世界上最好吃的盔西,把她打扮堡漂漂亮
亮的!
伟大的父爱换来的却是“你瞎了”,一阵颤栗后,他伸出了手,他想给女
儿一记响亮的耳光,得给她点记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十几岁的女儿看着他站不稳的身形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执拗的
她没有开口认错.她只是把头埋下去默默地穿着衣服裤子。他的大手快要抡到
女儿脸上的时候,他怔住了,这只手掌,可还从未打过女儿啊,这只手掌。有
的只是留给女儿的欢笑:曾经拉着女儿爬过山,曾经用来刮过女儿的小鼻子,
曾经,曾经用来拥过女儿入怀!
不,不,这太残忍了,他收回了那只欲打下去的手掌,这只手掌若落下
去,将击碎他在女儿心中温暖慈爱的形象!他默默地对女儿说:“早餐做好
了。你吃了,赶紧上学去。”在他心中,一个“逼”女儿认错的主意也想好
了。
中午,女儿放学,他要去上班了,他对女儿说:“婷婷,爸爸的眼睛看不
2/18
见了,怎么上得了班啊?上不了班,又拿什么给你交学费,拿什么给你买牛奶
啊!”晚上下班回来,女儿拿着作业请他签字,他说:“婷婷,爸爸的眼睛瞎
了啊,难道你不知道爸爸是瞎子吗?”他想上厕所了,他对女儿说:“婷婷,
快来拉爸去厕所吧。爸的眼睛瞎了呢,一看一个模糊。直打昏哩。”
看完电视洗了脚,他对女儿说:“婷婷,给爸找双鞋子来吧,爸爸是瞎子
呢,看不见哩。”他看见女儿的头一次又一次地埋低下去。他在等——
第三天的时候,执拗的女儿终于忍不住了,女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爸爸,你打我吧,打你不懂事的女儿吧!”他呵呵地笑了。女儿终于在他的
温婉中认错了……
后来,他还在女儿的作文中看到女儿写了这件事。女儿说,爸爸的温婉堪
称天下第一,如果他当时就给了我一巴掌,也是我活该,反正我说错了,该
打!爸爸的伟大在于让我不认错都不行,我如果不认错。我将无法承受他给予
我的父爱。我为有这样一个温婉的父亲而骄傲,他的慈祥和睿智将我的心灵照
亮,并将鼓励我前进: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遏事三思的人。爸爸,我爱你!
“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遇事三思的人。”这样的结果,他可彻彻底底地
没想到!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照满:________。
②睿智: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父亲有种“站不稳的感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画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呵呵地笑了,女儿终于在他的温婉中认错了……”,父亲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要以“没落下的手掌”为题目?
6.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遇事三思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素颜如雪
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
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
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
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
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
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
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簌寂静,只听见雪在
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
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
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
淡。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
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
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
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
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
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
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
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
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
4/18
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
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
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
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
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
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
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
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
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
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
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
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至少答出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④⑤段的“好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8
三、课文阅读吧。
灰椋鸟
徐秀娟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
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惊鸟的电视
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棕红色的水杉
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
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
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
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
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
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
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
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
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
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
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
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
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文章脉络清晰,先写了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
2.灰鸟是怎样归林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6/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眼中,灰惊鸟一开始是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从“我”
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我”对灰惊鸟的________之情。
5.文章用了很多笔墨来写树,请你写出两处写树的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写
灰鸟,为什么还要大篇幅地写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灯光(节选)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
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
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
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
.
(zháozhuó)了火
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
.
(zhōngzhòng)了。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
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
4.填一填。
这点微弱的光是__________(谁)点燃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想一想,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
土地的颜色
7/18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也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
法。在北方,土地的主色调基本上是黄色。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
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巨著,
而是指大地上的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
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
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说明
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娇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
地图上的色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白
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
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中,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
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里,
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
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的,多姿多彩,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
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的,富有情怀,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
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的,丰收在望,金色的稻浪、橙黄的
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的,北方的冬天,晶莹的霜
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
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
瑙、亮晶晶的宝石等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
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
⑦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1.洁净2.激情3.灿烂4.丰厚
2.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8/18
_________
3.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写两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种涤荡心灵的感
触,也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缳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了
一片。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
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
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但充满
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欢腾的草原
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
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吉式摔跤。更有精湛的马术和
射箭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
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
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扒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
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朋友请你尝一
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静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
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9/18
别其一格
.
:①规格,标准:③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③击,打。
2.短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初见草原时(_______),
体验蒙古风情时(_______),祝酒听歌时(_______)。
A.激情点燃B.惊喜感动C.意趣盎然
3.请用短文中的语句来解释“广袤无垠”,用“”画出来。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__________;作者
祝福草原人,因为______。
5.读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
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
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0/18
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
神品质。
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
橡树之谜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
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
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
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只能在森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
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
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
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
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
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③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
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
壳。
④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做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剥枯死
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
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
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⑤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疯狂地
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
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⑥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
11/18
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
地。
⑦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
谜。
⑧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
()什么神灵,()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
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天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
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
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专家还告诉我;
“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
大森林。”
⑨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1.请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躯壳
.
(______)贮
.
存(______)绚
.
丽(______)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只能在森林中兜转
..
。
___________________
2.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
....
、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第③段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4.文章第⑦段中写道:“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请结合上下
文回答“难解的谜”指什么?“谜底”又是什么呢?
难解的谜:_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___________________
5.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请概括叙述“我”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本文记叙了作者野外探险的经历,意在表现“我”顽强的生命力。
B.“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与下文的“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
12/18
的树”一句相呼应。
C.“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这句
话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写出了此时“我”愉悦的心情。
D.文章最后一段用亲切的语气,表达了“我”对啄木鸟和橡树的关切和感激之
情。
九、课外阅读。
①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他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
学生们:“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
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10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
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
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②他说:“这种事已经屡次
..
发生过,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万别抱幻想
把高空中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③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
他的妻子惊恐万
...
分
.
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
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
④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嗓子眼儿,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
就赤着脚跑出去了。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慌失措地
站在那里了。他的女儿穿着一条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
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
了,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上跳下来了,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下
落。很多人吓得“啊”了一声,连忙捂住自己的眼睛。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
突然推开拉紧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⑤“危险——”
⑥“啊——”
⑦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
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
么也不知道了。
13/18
⑧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两天了,但他脑子还算好,很
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缠着绷带,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
冷气,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对他说:“您总算醒过来了,您站在高楼下面接
孩子真是太危险了,万一……”
⑨他笑笑,看着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
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
没有力学。”
1.请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屡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恐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的最准确的一项是()
A.力学专家不顾一切接住了从高楼坠下的女儿。
B.力学专家的女儿从高楼坠下来,结果受伤严重
C.女儿从楼顶坠落,力学专家明知危险还是不顾一切地去接,结果受伤
D.力学专家明知接高空坠落的物体危险,可他却在女儿从高楼坠落时不顾危险
地跑过去接,结果腿折断,抢救两天才醒。
4.仔细读读第④段回答问题。
1.结尾提到“蓝色云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学专家看到坠落的“蓝色云朵”是怎样做的?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
来。
3.想象一下,力学专家此时心里可能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与文章所述故事似乎关系不大,能不能不写?请谈谈你
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赞同力学专家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8
十、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地球之水天外来?
地球之水哪里来?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
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
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并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
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
公斤。可以想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
外,地球的重力比较大,它
.
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
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就变
成冰了。
最近,科学家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
补充。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
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
气和海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
距离地球1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
阳光下时,就会迅速汽化,成为厚厚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
兰克博士估计,每隔1000到400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
-3厘米。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
球。(选自《环球科学》,有删改)
1.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
A.地球有生命存在B.水是生命的源泉
C.地球有大量的水D.地球上水的来源
2.第2自然段“它能把水吸引住”中的“它”指的是()
A.地球B.海洋C.火山D.冰球
3.第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B.列数字C.作比较D.打比方
15/18
4.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这句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删除?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充满;英明有远见。
2.就是头发晕,身体摇晃。
3.父爱的伟大
4.爸爸的智慧教育,使女儿认识到了错误。
5.对女儿的成功教育,不是爸爸的打骂,而是爸爸睿智的教育
6.意思就是做事前要多加思考,换句就是要做到一思做什么,二思怎么做,三思
怎么做到最好,聪明的工作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
二、
1.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
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
2.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3.“好文字”是素雅纯粹、清新自然的文字。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季老
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5.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
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既是
“素颜如雪”。
三、
16/18
1.“我”想看灰鸟归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2.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
伴会合。
3.灰椋鸟的羽毛在晚霞的映射下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它们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
翩翩起舞!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
惊涛拍打岸滩。它们在树林中幸福地歌唱着,舞蹈着,在作者眼里,这就是一
个天然的俱乐部。
4.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穿上盛装翩翩
起舞的少女喜爱
5.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路
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鸟
儿生活在树林里,正是因为这儿树林郁郁葱葱,吸引了无数的鸟儿,所以“我
们”才能看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才能看到鸟林合一的美好画面。
四、
1.zháozhòng
2.虽然可是
3.B
4.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
5.示例:他是一个英勇无畏、勇于献身的人
您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也正是因为有像您一样的革命先烈的
壮烈牺牲,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您,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
五、
1.3.2.4.1.
2.五彩缤纷
3.只要我们都遵守规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交通事故。
4.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控制污染源等。
六、
1.①
2.BCA
3.盛夏的草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了一
片。
17/18
4.它有着宁静致远的美丽他们勇敢豪放,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七、
1.桥快要断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洪水的猛烈及桥的
摇摇欲坠
2.天上地下只剩下了洪水。
3.孩子,我对不起你!但是党员就要有党性,遇到危险要先让群众撤离。
4.B
5.“桥”不只是指那座被洪水冲毁的桥,还有老支书这座伟大的“桥”,用
“桥”来形容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八、
1.qiàozhùxuàn
2.在森林中绕来绕去。文中指“我”因为一番折腾之后还找不到橡果果腹
而十分饥饿。
3.不是而是
4.为什么在枯死的橡树上有许多的小洞,而且每个小洞里都镶嵌着一粒橡子。
啄木鸟为贮存食物过冬,在枯死的橡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其中。
5.“我”在原始森林中迷失方向,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后来意外发现橡子,
靠橡子获得希望,恢复体力,走出困境。
6.A
九、
1.爱的力学
2.一次又一次。非常惊慌恐惧。
3.D
4.1.力学专家的女儿。2.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拉紧他的学生们,一
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3.一定要保护好孩子,不能让孩
子有危险。
5.不能不写。开头两个自然段更多的是为后文发生的事件做铺垫,有了前面的
描写才更能体现出力学专家对女儿的爱。
6.我不赞同。此时的父亲要是冷静一些,可以采用更合适、更安全的方法来救
18/18
自己的孩子。
十、
1.D
2.A
3.B
4.有两种观点:1.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
在地球形成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并聚集在地表。2.撞击地球大气层的
小型冰球的水分补充地球水源。
5.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句子就变成冰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句意由猜测变为
肯定。“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4:3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