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生物的变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
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缘由;举例说诞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掌握,
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
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力量,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释调查结果的力量;举
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同学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
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同学通过试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结论。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
用科学的看法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时支配:2课时
课前预备:
同学课前预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学器材:〔1〕很多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同学分成2人一组。
〔3〕预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第2页
老师: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
能悟出什么?
同学:这说的是变异现象。
老师:对,我们今日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学问。〔板书第五节生
物的变异〕
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同学:比方金鱼有很多种,菊花有很多颜色和形态,狗有许多
品种。
老师:说得很好。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
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老师: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
的。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化地探究。〔板书一、探究一
种变异现象〕
老师: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份大花生,一份小
花生,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留意怎样测才
能使误差降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同学:商量使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两人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并做好记录。
老师: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
并计算出平均数。
老师:通过测量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看着差不多的花生却有大有小。
第3页
老师:是的,这下你就熟悉到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板书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老师: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
小,是什么缘由?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为什么?
同学:同学思索,分析缘由。
老师:生物的一些相对性状表现出的是数量差异〔如大小花生
的果实大小〕。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掌握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
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
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肯定范围内波动。
同学:哦,是的,我画的曲线图就显示了这种状况。比较这类
相对性状的差异,应当比较它们的数量的平均值。你们计算的平均值
有什么差异?
同学:大花生的大,小花生的小。
老师:正常状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
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老师:从以上的分析商量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同学: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
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老师: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两种变异有什么本质的区分?
同学:由遗传物质转变引起的变异应当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
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转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第4页
老师:是的。〔板书变异的缘由和类型〕
老师:人们在了解了遗传变异的原理后可以把它应用在培育新
品种上,请同学们来看书上的例子。〔板书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
理培育新品种〕
同学:看图片,思索其中的道理。
老师: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掌握
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
择出来〔含有掌握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消失
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
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老师:大家再来看看小麦的杂交育种是怎么回事?
同学:通过杂交,把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产又抗
倒伏。
老师:同学们推断正确。那太空椒又是怎么产生的?
同学:观看图片,思索。
老师: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转变而培育成的
新品种。
同学:就是基因突变吧?
老师:对,基因突变可以引起生物的变异。还有染色体的转变
也可以引起变异。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还有很多,
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一起沟通。
老师:出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图片或有关录像资料,使
第5页
同学熟悉到我国科学家的宏大和科技造福人类的实例。
教学点评: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表达了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改精
神,在教学过程中留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同学学法的指导,让同学
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力量,提倡探
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引导同学商量、沟通,层层深化,到达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
生物的变异教案8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熟悉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
变异的缘由。
3.举例说诞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掌握又受环境因素的影
响。
力量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
据的力量。
2.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释调查结果的力量。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变异过程
二、学问回顾:
1.人的性别遗传,科学家们最早将留意力集中在什么的观看上?
第6页
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三、导读提纲:
(一)阅读课本P87页《变异的类型及意义》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变异?2、影响生物变现型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4、小组沟通:图4.4—13中的变异各属于哪一种变异类型?
5、变异有什么意义,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应用?
6、看了图片之后,试着分析高产奶量牛是如何培育出来的?留
意结合所学的学问回答。
稳固练习
7、引起生物变异的缘由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7、看了图片之后,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并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
四、稳固练习:
1、以下不属于生物的变异的是()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很多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
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2、在测定某种数量性状时,所选择的对象至少为()
A.2个B.4个C.30个D.15个
3、在生物变异的遗传过程中,起确定作用的是()
A.环境引起的性状的变异B.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的变异C.环
境因素的影响
4、用X射线处理过的西红柿幼苗,能够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
第7页
加倍。这样番茄的体积增大一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增加了一倍。这
种变异能否遗传()A.能B.不能
5、经过以下处理的种子,哪一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A.经过极高,极低温度处理过的西瓜种子B.小粒玉米在肥地结
出的大玉米种子
C.经过γ射线处理过的芹菜种子D.经过秋水仙素处理过的甜
瓜种子
6、以下哪种培育新品种所用的时间最短()
A.人工选择繁育培育新品种B.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C.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D.自然选择
生物的变异教案9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2).举例说诞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说明变异的意义。
(4).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力量目标
运用生物变异的学问,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情感看法
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校”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和转基因技术的学问的
内容,对同学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进展对将
第8页
来人类的影响。
2.通过对详细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
的变异产生的缘由,使同学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有较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互相关系进行辩证
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变异的类型及其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商量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头我们新的问题的讨论。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即双眼皮的孩
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
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
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其次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第9页
提问,商量:在我们四周,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依据
同学们商量,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
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
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
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
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像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
行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肯
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
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肯定范围内的改变。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
同,但是小猫照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
否有依据?
(二)变异的缘由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看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
在我们刚刚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商量: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
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
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
第10页
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这
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
种状况。
2.遗传物质的改变:
提问,商量: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
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
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肯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
是由于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确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
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
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
传的。
依据以上变异的缘由,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确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
(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
(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
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第11页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转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
遗传物质的转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依据这一原
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别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转变而制造出能遗传
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变异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熟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熟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缘由是生物的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化探究。使同学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缘由: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确定于
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转变造
成);不行遗传变异(仅由于环境的转变造成)
〔二〕力量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和分析,培育同学观看、提问、表达的力
量。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化探究的试验”,突出对科
第12页
学探究力量的培育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尤为侧重训练同学处理数据和
分析数据的力量,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释调查结果的力量。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
1.让同学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同学产生对生物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化探究,使同学能够描
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缘由: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确定于遗
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转变造成);
不行遗传变异(仅
由于环境的转变造成)。
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变异的缘由。
二、学情分析
1、同学对变异的现象很熟识,对本节课的学习爱好可能深厚。
2、同学很爱进行探究试验,但部分同学合作探究力量不够。
3、同学依据试验数据得出结论,可能会依据课本上的结论直接
得出,需要老师引导同学留意探究中的商量题。
4、对变异的缘由地分析,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探究商量,大部分
同学能够弄清晰。
第13页
三、对重难点的讲解和自学、探究指导
1.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同学的自学和小组探究之后,再经过沟通
商量和老师指导均能解决。
2.难点的解决:a.同学在探究之后得出的试验结论大多数是课
本上的变异的缘由,与试验数据的解读相关性不大。应当引导同学依
据大、小花生的平均值得出所以结论。
b.接着,利用探究试验中的商量题地回答得出变异产生的缘由。
3.在小组探究中,有些小组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做曲
线图有困难,老师应当加强指导。
4.对于探究试验中的商量题,主要依靠小组间的沟通和商量解
决,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举一些常见的实例关心理解。
四、教学资源
1、人教版八班级生物下册课本。
2、大、小花生果实若干,坐标纸。
五、教学方法
自学,同学探究,师生商量,老师讲解。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问题: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于品种不同吗?
假设: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平均值〕是由品种的特性确
第14页
定的。
结论:大花生的平均值大,小花生的平均值小,这是由于品种
的不同〔基因有差异〕确定的,但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还受环境
的影响。
1、变异的类型及缘由:
a.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转变引起的
b.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转变,是由环境转变引起的
2、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间的关系:
表现型〔性状〕==基因型〔基因组成〕+环境
七、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概述
本节内容有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
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把握的内容。而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
异”,是为了提高同学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力量。结合同学的
实际状况,本设计把同学的探究活动放在可前进行,有利于充分发挥
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培育起制造力量。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对变异缘由
的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学方法设计
1.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同学的认知规律,把自然界中的现象再
现到同学的眼前,特利用课本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第15页
2.为了实现力量目标,便于让老师捕获同学面对问题时的真实
想法。采纳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引导同学作出假设、制定打算、实
施打算、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沟通。
课堂组织设计1.为了培育同学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把同学分成6-7人一组绽开活动。
2.在“对某一性状变异的深化探究”的同学活动中,每小组的
6-7人自由选择分工。
基础学问解决措施设计
生物变异的概念通过同学活动“找特征、找差异”,让同学观
看P40四幅图片,归纳: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确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
关。1.对先天性和后天性近视进行分析或对先天性卷发和人工卷发进
行分析。
2.完成课本P45练习1和配套练习册P19-20的第2、3、7、
11题。
生物变异的类型让同学活动找出列举特征中的可遗传变异和不
行遗传的变异。
力量培育解决措施设计
突出对科学探究力量的培育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制定试验探
究方案时,对于大、小花生的短轴长度的测量方法,可让同学绽开广泛
的探讨。
训练同学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力量。各小组收集数据制成曲
第16页
线图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商量。
情感培育解决措施设计
对生物学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1.利用配套练习册P21第15
题,培育同学的自然审美观。
2.同学列举常见的变异实例。
3.一句结束语: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由
于生物的变异。
回顾和利用俗语引入课题:在本章开头我们学过:生物界普遍
存在着变异现象。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那么,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变异是怎么回事。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
先让同学阅读课本40页第一段内容和四幅图片,引出“一、生
物的变异现象”的教学。
提出问题,引出探究:同学们对上述变异及前面讨论过的各种
相对性状〔由变异产生的〕,你对某一性状的变异做过深化的探究吗?
引出“二、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的变异”的探究活动。
让同学分组探究,老师巡回指导,然后小组沟通,并利用商量
题1~3引导同学达成共同的结论。
之后,再利用商量题4~5以及老师举例,师生分析总结出变异
的类型及缘由,强调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组成和环境改变之间的关系。
〔三〕当堂练习
让同学做课本45页练习1和配套练习册〔甘肃省配发〕19~21
第17页
页的2、3、7、11和15小题,同学不会的,老师关心解答。
生物的变异教案11
预期学习结果: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
遍存在的。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行遗传变异。能对同一
种类的动植物形状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看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
界是普遍存在的。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
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嬉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
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
出来呢?
2、同学商量。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嬉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形状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
录下来。
2、同学认真观看。
3、沟通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第18页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熟悉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同学进行假设。
3、指导同学观看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沟通。
5、小结。
6、指导同学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同学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
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展现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行遗传的变异。
2、小结。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21:4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80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