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三个点的符号

更新时间:2022-12-11 19:43:12 阅读: 评论:0

港台评论流浪大师-dna复制需要的酶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苏炳添进百米决赛)

P

·

α

L

β

DC

BA

α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

边的2倍长(如图)

(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三个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

A∈L

B∈L=>Lα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B、C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

符号表示为:P∈α∩β=>α∩β=L,且P∈L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

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

a∥b

c∥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注意点:

①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

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L

A

·

α

C

·

B

·

A

·

α

共面直线

=>a∥c

2

⑤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已知两条异面直

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我们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

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注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大于90)。

2.1.3—2.1.4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

aαa∩α=A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

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bβ=>a∥α

a∥b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

平行。

符号表示:

a∩b=P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

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α

aβa∥b

α∩β=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a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

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

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L

p

α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

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lβ

B

α

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3.3—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若直线a、b都和平面α平行,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

平面(公理1、公理2、公理3、公理4)

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C.异面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

【解析】可以画出直线a、b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图形.

【答案】D

2.给出下列结论:

①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

a∥b,b?α,则a∥α;④若直线a∥b,b?α,则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结

论正确的个数为().

A.1B.2C.3D.4

【解析】①直线l还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①错误;

②直线a还可能与平面α相交,所以②错误;

③直线a还可能在平面α内,所以③错误;

④平面α内,与直线b平行的直线都与直线a平行,所以④正确.

【答案】A

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的六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共有().

A.1对B.2对

C.3对D.4对

【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共3对,分别为AP与BC,CP与AB,BP与AC.

【答案】C

4.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

A.一条B.两条

C.无数条D.无法确定

【解析】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无数条,包括相交垂直和异面垂直.

【答案】C

5.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取一条直线,若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个数

().

A.有限个B.无限个

C.没有D.没有或无限个

【解析】两平面相交或者平行,因此这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或有无限个公共点.

【答案】D

6.一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则这两个平面().

A.平行B.相交

C.平行或重合D.平行或相交

【解析】若三点在平面的同侧,则两平面平行;若三点在平面的异侧,则两平面相交.

【答案】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b,那么直线a∥平面α.

③若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平面α相交,那么另一条也与平面α相交.

④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相交,那么直线a在平面α内.

A.0B.1C.2D.3

【解析】只有③正确.

【答案】B

8.a,b是两条直线,α是一个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如果a∥b,b?α,那么a∥α;

②如果a∥α,b∥α,那么a∥b;

③如果a∥b,a∥α,那么b∥α.

其中真命题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解析】①中,a有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①不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

故②不正确;③中,b有可能在平面α内,故③不正确.综上可知,选A.

【答案】A

9.平面α,β满足α∥β,直线a?α,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a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②a与β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③a与β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不

相交;④a与β无公共点.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B.2C.3D.4

【解析】因为α∥β,直线a?α,所以a与β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由此可知①错,其他均正

确.

【答案】C

10.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平面α,AC∩α=E,AD∩α=F,BD∩α

=G,BC∩α=H,则四边形EFGH是().

A.平行四边形B.矩形

C.菱形D.正方形

【答案】A

11.若平面α外的直线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θ的取值范围是().

A.(0,)B.[0,)C.(0,]D.[0,]

【解析】当a∥α时,θ=0;当a⊥α时,θ=;a和α斜交时,θ的取值范围是(0,),综上,θ的

取值范围是[0,].

【答案】D

12.P为△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PB、PC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

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

【解析】∵PA⊥PB,PA⊥PC,∴PA⊥平面PBC,

∴PA⊥BC,即①正确,同理可证得②③正确.

【答案】D

13.室内有一根直尺,无论怎么样放置,在地面上总有这样的直线,它与直尺所在的直线

().

A.异面B.相交C.平行D.垂直

【答案】D

14.若平面α、β互相垂直,则().

A.α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于β

B.α中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β

C.平行于α的直线垂直于β

D.α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β

【答案】D

15.在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则点A

1

到截面AB

1

D

1

的距

离为().

A.B.C.D.

【解析】利用三棱锥A

1

-AB

1

D

1

的体积变换:=,则×2×4=×6×h,解得h=.

【答案】C

16.点P是等腰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PA=8,在△ABC中,底边BC=6,AB=5,

则P到BC的距离为().

A.4B.5C.3D.2

【解析】作AD⊥BC于D,连接PD,易证PD⊥BC,故PD的长即为P到BC的距离,

易求得AD=4,PD=4.

【答案】A

17.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1)?m∥n;(2)?n∥α;(3)?m⊥n.其中推理正确的个数为().

A.0B.1C.2D.3

【解析】若则m∥n,即命题(1)正确;若则n∥α或n?α,即命题(2)不正确;若则m⊥n,即

命题(3)正确.故选C.

【答案】C

18.如图,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C?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

是().

A.直线ACB.直线AB

C.直线CDD.直线BC

【解析】∵D∈l,l?平面β,∴D∈平面β.

∵D∈AB,AB?平面ABC,∴D∈平面ABC,

∴D在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上.

∵C∈平面ABC,且C∈平面β,∴C在平面β与平面ABC的交线上,

∴平面ABC∩平面β=CD.

【答案】C

二填空题

1.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5,又AD=6,BC=8,则AD与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解析】取AC中点G,连接EG,FG,

在△EFG中,EG∥BC,EG=BC=4,FG∥AD,FG=AD=3,又知EF=5,

∴∠EGF=90°,∴AD与BC所成角为90°.

【答案】90°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BD和B

1

D

1

分别是正方形ABCD和A

1

B

1

C

1

D

1

的对角线.

(1)∠DBC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

(2)∠DBC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反.?

【解析】(1)B

1

D

1

∥BD,B

1

C

1

∥BC,并且方向相同,所以∠DBC的两边与∠D

1

B

1

C

1

的两边分

别对应平行且方向相同.

(2)D

1

B

1

∥BD,D

1

A

1

∥BC,并且方向相反,所以∠DBC的两边与∠B

1

D

1

A

1

的两边分别对应平

行且方向相反.

【答案】(1)∠D

1

B

1

C

1

(2)∠B

1

D

1

A

1

3.若a?α,b?β,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解析】可能异面,也可能存在平面γ,使a?γ,且b?γ,即a与b仍可以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E、F分别是棱BC、C

1

D

1

的中点,则EF与平面BB

1

D

1

D的位置关

系是.?

【解析】如图,取D

1

B

1

的中点O,连接OF,OB.

∵OF??B

1

C

1

,BE??B

1

C

1

,

∴OF??BE,∴四边形OFEB为平行四边形,∴EF∥BO.

∵EF?平面BB

1

D

1

D,BO?平面BB

1

D

1

D,

∴EF∥平面BB

1

D

1

D.

【答案】平行

5.平面α∥平面β,△ABC和△A'B'C'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若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这

两个三角形.?

【解析】由于对应顶点的连线共点,则AB与A'B'共面,

由面与面平行的性质知AB∥A'B',

同理AC∥A'C',BC∥B'C',故两个三角形相似.

【答案】相似

6.过平面外一点作该平面的垂线有条;垂面有个;平行线有条;平行

平面有个.?

【答案】一无数无数一

7.已知AH⊥Rt△HEF所在的平面,且HE⊥EF,连接AE、AF,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是.?

【解析】易知△AHE,△AHF,△HEF为直角三角形,又因为EF⊥HE,EF⊥AH,所以EF⊥平面

AEH,所以EF⊥AE,即△AEF也是直角三角形.综上所述,图中直角三角形个数为4.

【答案】4

8.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直线C

1

D与平面B

1

CD所成的角为.?

【解析】连接C

1

B交B

1

C于点O,根据直线C

1

B⊥平面B

1

CD,可得直线C

1

D与平面B

1

CD所

成的角为∠ODC

1

,在Rt△ODC

1

中,根据DC

1

=2OC

1

,可得∠ODC

1

=30°,因此直线C

1

D与平面

B

1

CD所成的角为30°.

【答案】30°

9.正四棱锥(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方形的中心)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求侧

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解析】易求得底面边长为2,高为3,tanθ=,所以θ=60°.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

1

C,

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

【解析】由EF∥平面AB

1

C,可知EF∥AC,

所以EF=AC=×2=.

强化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l外一点P,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l垂直.

③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④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

⑤过点A垂直于直线a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垂直于a的平面内.

A.2个B.3个

C.4个D.5个

[答案]C

[解析]②③④⑤正确,①中当这无数条直线都平行时,结论不成立.

2.设直线l、m,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出α∥β的是()

A.l?α,m?α,且l∥β,m∥β

B.l?α,m?β,且l∥m

C.l⊥α,m⊥β,且l∥m

D.l∥α,m∥β,且l∥m

[答案]C

[解析]排除法,A可举反例,如图(1),B可举反例如图(2),其中l与m都平行于a,

D可举反例,如图(3),故选C.

3.(08·福建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AB=BC=2,AA

1

=1,则BC

1

平面BB

1

D

1

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6

3

B.

25

5

C.

15

5

D.

10

5

[答案]D

[解析]取B

1

D

1

中点O,在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

∵A

1

B

1

=B

1

C

1

=2,∴C

1

O⊥B

1

D

1

又C

1

O⊥BB

1

,C

1

O⊥平面BB

1

D

1

D,

∴∠C

1

BO为直线C

1

B与平面BB

1

D

1

D所成的角,

在Rt△BOC

1

中,C

1

O=2,BC

1

=BC2+CC2

1

=5,

∴sin∠OBC

1

10

5

.

4.(09·四川文)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

=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答案]D

[解析]设AB长为1,由PA=2AB得PA=2,

又ABCDEF是正六边形,所以AD长也为2,

又PA⊥平面ABC,所以PA⊥AD,

所以△PAD为直角三角形.

∵PA=AD,∴∠PDA=45°,

∴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故选D.

5.(09·湖北文)如图,在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ACB=90°,∠ACC

1

=60°,∠BCC

1

=45°,侧棱CC

1

的长为1,则该三棱柱的高等于()

A.

1

2

B.

2

2

C.

3

2

D.

3

3

[答案]A

[解析]作C

1

O⊥底面ABC于O,

作OM⊥CB于M,连C

1

M.

作ON⊥AC于N,连C

1

N.

易知ON⊥AC,OM⊥BC,

又∠ACB=Rt∠,∴ONCM为矩形,OC=MN,

在Rt△CNC

1

中,∠C

1

CN=60°,CC

1

=1,∴CN=

1

2

在Rt△C

1

MC中,∠C

1

CM=45°,CC

1

=1,∴CM=

2

2

.

∴NM=

1

2

2+

2

2

2=

3

2

,∴OC=

3

2

在Rt△C

1

OC中,C

1

O=1-

3

2

2=

1

2

∴三棱柱高为

1

2

.

6.(09·宁夏海南文)如图,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的棱长为1,线段B

1

D

1

上有两个动

点E,F,且EF=

2

2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BE

B.EF∥平面ABCD

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D.△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

[答案]D

[解析]由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得,B

1

B⊥平面ABCD,∴AC⊥B

1

B,

又∵AC⊥BD,∴AC⊥面BDD

1

B

1

,BE?面BDD

1

B

1

∴AC⊥BE,故A正确.

由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得,B

1

D

1

∥BD,

B

1

D

1

?平面ABCD,BD?平面ABCD,

∴B

1

D

1

∥平面ABCD,

∴EF∥平面ABCD,∴B正确.

∵A到平面BDD

1

B

1

的距离d=

2

2

∴V

A-BEF

1

3

S△BEF

·d

1

3

·

1

2

S△BB

1

D

1

·d=

1

12

.

∴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

因E、F是线段B

1

D

1

上两个动点,且EF=

2

2

在E,F移动时,A到EF的距离与B到EF的距离不相等

∴△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不相等,故D错.

7.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AA

1

⊥底面ABC,AB=BC=AA

1

,∠ABC=

90°,点E、F分别是棱AB、BB

1

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

1

所成的角是()

A.45°B.60°

C.90°D.120°

[答案]B

[解析]连结AB

1

,易知AB

1

∥EF,连结B

1

C交BC

1

于点G,取AC的中点H,则GH

∥AB

1

∥EF.

设AB=BC=AA

1

=a,在△GHC中,易知GH=

1

2

AB

1

2

2

a,BG=

2

2

a,HB=

2

2

a,故

两直线所成的角为∠HGB=60°.

[点评]除可用上述将EF平移到GH方法外还可以在平面BCC

1

B

1

内过F作FD∥BC

1

交B

1

C

1

于D,考虑在△EFD内求解等.如果再补上一个三棱柱成正方体则结论就更明显了.

8.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B⊥CD,BC⊥AD,则对角线AC与BD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但不垂直

B.垂直但不相交

C.不相交也不垂直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作AO⊥平面BCD于O,

连BO并延长交DC于N,连DO并延长交BC于M,

连CO并延长交BD于H,

∵BC⊥AO,BC⊥AD

∴BC⊥平面AOD,∴BC⊥DM,同理BN⊥CD,∴O为△BDC的垂心,∴CH⊥BD

又AO⊥BD,∴BD⊥平面AOC,

∴BD⊥AC.

9.正方体A

1

B

1

C

1

D

1

-ABCD中,截面A

1

BD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A

1

-BD-A的正

切值等于()

A.

3

3

B.

2

2

C.2D.3

[答案]C

[解析]设AC、BD交于O,连A

1

O,∵BD⊥AC,BD⊥AA

1

,∴BD⊥平面AA

1

O,∴

BD⊥AO,

∴∠A

1

OA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tan∠A

1

OA=

A

1

A

AO

=2,∴选C.

10.在二面角α-l-β中,A∈α,AB⊥平面β于B,BC⊥平面α于C,若AB=6,BC

=3,则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的大小为()

A.30°B.60°

C.30°或150°D.60°或120°

[答案]D

[解析]如图,∵AB⊥β,∴AB⊥l,∵BC⊥α,∴BC⊥l,∴l⊥平面ABC,

设平面ABC∩l=D,

则∠ADB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或补角,

∵AB=6,BC=3,

∴∠BAC=30°,∴∠ADB=60°,

∴二面角大小为60°或120°.

11.(2010·重庆文,9)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只有1个B.恰有3个

C.恰有4个D.有无穷多个

[答案]D

[解析]过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中点且与两条直线都成45°角直线上所

有点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故选D.

12.ABCD是正方形,以BD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BD-C,E为CD的中点,则

∠AED的大小为()

A.45°B.30°

C.60°D.90°

[答案]D

[解析]设BD中点为F,则AF⊥BD,CF⊥BD

∴∠AFC=90°,∴AF⊥面BCD

∵E、F分别为CD、BD的中点,

∴EF∥BC,

∵BC⊥CD,∴CD⊥EF,

又AF⊥CD,∴CD⊥平面AEF,∴CD⊥AE.故选D.

13.已知l?β,m⊥α,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α∥β?l⊥m;②α⊥β?l∥m;

③l∥m?α⊥β;④l⊥m?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②与④B.③与④

C.①与②D.①③

[答案]D

[解析]

m⊥α

α∥β

?m⊥β

l?β

?m⊥l,∴①正确否定A、B,

又m⊥α

l∥m

?l⊥α

l?β

?β⊥α,∴③正确否定C,故选D.

14.已知三棱锥S-ABC的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上,球心O在AB上,SO

⊥底面ABC,AC=2r,则球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之比是()

A.πB.2π

C.3πD.4π

[答案]D

[解析]此三棱锥的高为球的半径,ABC所在大圆面积为πr2,三棱锥的底面易知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腰长为2r,所以三棱锥底面面积为

1

2

(2r)2=r2,

V球

V锥

4

3

πr3

1

3

r3

=4π,∴球体积

与三棱锥体积之比为4π,故选D.

15.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BD⊥AD,且△BCD是锐角三角形,那么必有

()

A.平面ABD⊥平面ADC

B.平面ABD⊥平面ABC

C.平面ADC⊥平面BCD

D.平面ABC⊥平面BCD

[答案]C

16.已知m、l是直线,α、β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l垂直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l⊥α;

②若l平行于α,则l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

③若m?α,l?β,且l⊥m,则α⊥β;

④若l?β,且l⊥α,则α⊥β;

⑤若m?α,l?β,且α∥β,则m∥l.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①正确;

对于②,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故②不正确;

对于③,满足题设的平面α、β有可能平行或相交,也有可能垂直,故③是错误的;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④是正确的;

对于⑤,m与l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故⑤是错误的.故正确的命题是①、④.

17.若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

①a⊥α,a⊥b,则b∥α;

②a∥α,a⊥b,则b⊥α;

③a∥α,b⊥α,则b⊥a;

④a⊥α,b?α,则b⊥a.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b∥α或b?α②b⊥α或b∥α或b?α③、④正确,

∴选C.

18.已知三条直线m、n、l,三个平面α、β、γ,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α⊥γ

β⊥γ

?α∥β

B.

m∥β

l⊥m

?l⊥β

C.

m∥γ

n∥γ

?m∥n

D.

α∥γ

β∥γ

?α∥β

[答案]D

[解析]对于A,α与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对于B,l与β可以垂直,也可以斜交

或平行;对于C,m与n可以平行,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

19.若两直线a与b异面,则过a且与b垂直的平面()

A.有且只有一个

B.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C.有无数多个

D.一定不存在

[答案]B

[解析]当a⊥b时,有且只有一个.

当a与b不垂直时,不存在.

20.(08·安徽)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A.若m∥α,n∥α,则m∥n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n⊥α,则m∥n

[答案]D

21.如图,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点P在侧面BCC

1

B

1

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

是保持AP⊥BD

1

,则动点P的轨迹是()

A.线段B

1

C

B.线段BC

1

C.BB

1

中点与CC

1

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中点与B

1

C

1

中点连成的线段

[答案]A

[解析]∵DD

1

⊥平面ABCD,∴D

1

D⊥AC,

又AC⊥BD,∴AC⊥平面BDD

1

∴AC⊥BD

1

.同理BD

1

⊥B

1

C.

又∵B

1

C∩AC=C,∴BD

1

⊥平面AB

1

C.

而AP⊥BD

1

,∴AP?平面AB

1

C.

又P∈平面BB

1

C

1

C,∴P点轨迹为平面AB

1

C与平面BB

1

C

1

C的交线B

1

C.故选A.

22.已知一平面平行于两条异面直线,一直线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个平面与这

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

C.斜交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设a,b为异面直线,a∥平面α,b∥α,直线l⊥a,l⊥b.

过a作平面β∩α=a′,则a∥a′,∴l⊥a′.

同理过b作平面γ∩α=b′,则l⊥b′,

∵a,b异面,∴a′与b′相交,∴l⊥α.

23.设有直线m、n与平面α、β,则在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n,m?α,n?β,则α∥β

B.若m⊥α,m⊥n,n?β,则α∥β

C.若m∥n,n⊥β,m?α,则α⊥β

D.若m⊥n,m⊥α,n?β,则α⊥β

[答案]C

[解析]对于C,由m∥n,n⊥β得m⊥β.

又m?α,可得α⊥β.∴应选C.

24.如图已知平面CBD⊥平面ABD,且DA⊥平面ABC,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过A作AE⊥DB,则AE⊥平面DBC,∴AE⊥BC,又DA⊥平面ABC,∴DA⊥

BC,

又DA∩AE=A,∴BC⊥平面DAB,

∴BC⊥AB,∴△ABC为直角三角形.

25.(2010·北京理,8)如图,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A

1

B

1

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A

1

E=x,DQ=y,DP=z(x,y,z大于零),

则四面体PEFQ的体积()

A.与x,y,z都有关

B.与x有关,与y,z无关

C.与y有关,与x,z无关

D.与z有关,与x,y无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延续了北京高考近年8,14,20的风格,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从图中

可以分析出,△EFQ的面积永远不变,为矩形A

1

B

1

CD面积的

1

4

,而当P点变化(即z变化)

时,它到平面A

1

B

1

CD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会导致四面体体积的变化.

26.在△ABC中,C=90°,AB=8,B=30°,PC⊥平面ABC,PC=4,P′是AB边上

动点,则PP′的最小值为()

A.2B.7

C.27D.19

[答案]C

[解析]作CP′⊥AB,垂足为P′,则易知PP′⊥AB,

∴PP′为所求最小值.

在Rt△ABC中,由AB=8,∠B=30°得,

P′C=23,

又PC⊥平面ABC,

∴PC⊥P′C,

∵PC=4,∴PP′=27.

27.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α∥β?l⊥m;②α⊥β?l⊥m;

③l∥m?α⊥β;④l⊥m?α∥β.

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答案]D

28.(2010·山东文,4)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答案]D

[解析]当两平行直线都与投影面α垂直时,其在α内的平行投影为两个点,当两平行

直线所在平面与投影面α相交但不垂直时,其在α内的平行投影可平行,故A错;在正方

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直线AA

1

与平面BCC

1

B

1

及平面CDD

1

C

1

都平行,但平面BCC

1

B

1

与平面CDD

1

C

1

相交,故B错;同样,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平面BCC

1

B

1

及平面

CDD

1

C

1

都与平面ABCD垂直,但此二平面相交,故C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D正

确.

29.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β、γ,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m∥α,n⊥m,则n⊥α

②若m⊥α,n⊥m,则n∥α

③若α⊥β,γ⊥β,则α∥γ

④若m⊥α,m?β,则α⊥β

A.1B.2

C.3D.4

[答案]A

[解析]①②③错,④正确.

30.(09·广东文)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②和④

[答案]D

31.(09·浙江文)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若l⊥α,α⊥β,则l?β

B.若l∥α,α∥β,则l?β

C.若l⊥α,α∥β,则l⊥β

D.若l∥α,α⊥β,则l⊥β

[答案]C

[解析]l⊥α,α⊥β?l∥β或l?β,A错;

l∥α,α∥β?l∥β或l?β,B错;

l⊥α,α∥β?l⊥β,C正确;

若l∥α,α⊥β,则l与β位置关系不确定,D错.

32.a、b为不重合的直线,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4个命题:

①a∥α且a∥b?b∥α;

②a⊥α且a⊥b?b∥α;

③a⊥α且a⊥b?b⊥α;

④a⊥β且α⊥β?a∥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B.1

C.2D.3

[答案]A

[解析]

a∥α

a∥b

?b∥α或b?α;

a⊥α

a⊥b

?b∥α或b?α;

a⊥β

α⊥β

?a∥α或a?α.

33.如图,BC是Rt△ABC的斜边,AP⊥平面ABC,PD⊥BC于D,则图中共有________

个直角三角形()

A.8B.7

C.6D.5

[答案]A

[解析]△PAC,△PAD,△PAB,△PDC,△PDB,△CDA,△BDA,△CAB共8个.

34.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

π

4

π

6

.过A、

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等于()

A.2∶1B.3∶1

C.3∶2D.4∶3

[答案]A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BAB′=

π

4

∠ABA′=

π

6

,设AB=2a,

则BB′=2asin

π

4

=2a,A′B=2acos

π

6

=3a,

∴在Rt△BB′A′中,得A′B′=a,∴ABA′B′=

35.已知a、b、c是直线,α、β是平面,下列条件中,能得出直线a⊥平面α的是()

A.a⊥c,a⊥b,其中b?α,c?α

B.a⊥b,b∥α

C.α⊥β,a∥β

D.a∥b,b⊥α

[答案]D

[解析]A中缺b与c相交的条件;如图(1),可知b∥α,a⊥b时,a与α可平行、可相

交,相交时也可垂直,故B错;

如图(2)是一个正方体,满足α⊥β,直线a可以是AC,也可以是AB,故C错.

36.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

不成立

...

的是()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

C.平面PDF⊥平面ABC

D.平面PAE⊥平面ABC

[答案]C

[解析]∵D、F分别为AB、CA中点,∴DF∥BC.

∴BC∥平面PDF,故A正确.

又∵P-ABC为正四面体,

∴P在底面ABC内的射影O在AE上.∴PO⊥平面ABC.∴PO⊥DF.

又∵E为BC中点,∴AE⊥BC,∴AE⊥DF.

又∵PO∩AE=O,∴DF⊥平面PAE,故B正确.

又∵PO?面PAE,PO⊥平面ABC,

∴面PAE⊥面ABC,故D正确.

∴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C.

二填空题

1.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所

在的平面,AC=3,PA=4,AB=5,则直线PB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

441

41

[解析]∵PA⊥平面ABC∴PA⊥BC,

又BC⊥AC∴BC⊥平面PAC,

∴∠BPC为直线PB与平面PAC所成的角.

在Rt△PAB中,PA=4,AB=5,∴PB=41,

在Rt△ABC中,AC=3,AB=5,∴BC=4,

∴sin∠BPC=

BC

PB

441

41

.

2.?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点P在?ABCD所在平面外,且PA=PC,PD=PB,则

PO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垂直

[解析]∵PA=PC,O是AC的中点,∴PO⊥AC.

同理可得PO⊥BD.∵AC∩BD=O,

∴PO⊥平面ABCD.

3.在矩形ABCD中,AB=3,BC=4,PA⊥平面ABCD,且PA=1,则点P到对角线

BD的距离是________.

[答案]

13

5

[解析]因为AB=3,BC=4,所以BD=5,过A作AE⊥BD,连接PE,∵PA⊥平面

ABCD,∴PA⊥BD,

∵PA∩AE=A,∴BD⊥平面PAE,∴PE⊥BD,

在△ABD中,AE=

12

5

,所以PE=12+

12

5

2=

13

5

.

4.(2010·湖南文,13)如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20cm3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则h=______cm.

[答案]4

[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如图,V=

1

3

×

1

2

×5×6

×h=20,∴h=4cm.

5.(09·全国Ⅰ文)已知OA为球O的半径,过OA的中点M且垂直于OA的平面截球面

得到圆M,若圆M的面积为3π,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

[答案]16π

[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截面圆的半径为r,

则有

πr2=3π

R

2

2+r2=R2

解得R=2,∴球O的表面积S=4πR2=16π.

6.如图,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AB=a.

(1)二面角A-PD-C的度数为________;

(2)二面角B-PA-D的度数为________;

(3)二面角B-PA-C的度数为________;

(4)二面角B-PC-D的度数为________.

[答案]90°;90°;45°;120°

[解析](1)PA⊥平面ABCD∴PA⊥CD

又ABCD为正方形,∴CD⊥AD,∴CD⊥平面PAD,

又CD?平面PCD,∴平面PAD⊥平面PCD,

∴二面角A-PD-C为90°.

(2)∵PA⊥平面ABCD,∴AB⊥PA,AD⊥PA

∴∠BAD为二面角B-AP-D的平面角

又∠BAD=90°,∴二面角B-AP-D为90°

(3)PA⊥平面ABCD,∴AB⊥PA,AC⊥PA

∴∠BAC为二面角B-PA-C的平面角

又ABCD为正方形,∴∠BAC=45°

即二面角B-PA-C为45°

(4)作BE⊥PC于E,连DE

则由△PBC≌△PDC知∠BPE=∠DPE

从而△PBE≌△PDE

∴∠DEP=∠BEP=90°,且BE=DE

∴∠BED为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

∵PA⊥平面ABCD,∴PA⊥BC,又AB⊥BC,

∴BC⊥平面PAB,∴BC⊥PB,

∴BE=

PB·BC

PC

6

3

a,BD=2a

∴取BD中点O,则sin∠BEO=

BO

BE

3

2

∴∠BEO=60°,∴∠BED=120°

∴二面角B-PC-D的度数为120°.

7.已知二面角α-AB-β为120°,AC?α,BD?β,且AC⊥AB,BD⊥AB,AB=AC=BD

=a,则

(1)CD的长为________;

(2)CD与AB所成的角为________.

[答案](1)2a(2)60°

[解析]在平面β内,作AD′綊BD,连DD′,则DD′綊AB

(1)∵AC⊥AB,D′A⊥AB,

∴∠D′AC为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

即∠D′AC=120°

∵AB=AC=BD=a,∴CD′=3a

又AB⊥平面ACD′,DD′∥AB,∴DD′⊥平面ACD′

∴DD′⊥D′C,又DD′=a

∴CD=DD′2+D′C2=2a

(2)∵DD′∥AB

∴∠D′DC为异面直线CD与AB所成的角

在Rt△DD′C中,DD′=a,CD=2a

∴∠D′DC=60°,即CD与AB所成的角为60°.

8.已知边长为a的菱形ABCD中,∠ABC=60°,PC⊥平面ABCD,E是PA的中点,

则E到平面PBC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3

4

a

[解析]如图,设AC交BD于O,连EO,

∵E、O分别为PA、AC的中点,∴EO∥PC,

又EO?面PBC,PC?面PBC,

∴EO∥平面PBC,于是EO上任一点到平面PBC的距离都相等,则O点到平面PBC

的距离即为所求.

在平面ABCD内过O作OG⊥BC于G,∵PC⊥平面ABCD,

∴PC⊥OG,

∴OG⊥平面PBC.

∵ABCD是菱形,∠ABC=60°,

∴OG=

3a

2

sin∠OBC=

3a

2

×sin30°=

3

4

a.

即E到面PBC距离为

3

4

a.

9.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的棱长为1,O是底面A

1

B

1

C

1

D

1

的中心,则O到平面ABC

1

D

1

的距离为__________.

[答案]

2

4

[解析](1)转化为点A

1

到平面ABC

1

D

1

的距离,连A

1

D交AD

1

于O

1

点,可证A

1

O

1

⊥平

面ABC

1

D

1

∴A

1

到平面ABC

1

D

1

距离A

1

O

1

2

2

从而O到平面ABC

1

D

1

距离为

2

4

.

(2)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过O作直线EF∥A

1

B

1

交A

1

D

1

于E,交B

1

C

1

于F,过E

作EE

1

⊥AD

1

,可证EE

1

⊥平面ABC

1

D

1

从而得解.

10.三条直线a∥b∥c,若b、c距离为2,a、c距离为1,a、b距离为7,则由a、c

确定的平面α与b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在直线b上取一点P,过P作PO⊥α于O,作OQ⊥c于Q,交直线a于R,

则OQ⊥a,∴c⊥平面POQ,a⊥平面POR,∴PQ⊥c,PR⊥a,

依题设条件,QR=1,PQ=2,PR=7,设OQ=x,PO=h,则x2+h2=4,(x+1)2+

h2=7,解之得h=3.

11.把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上的高线AD折成一个二面角,此时∠BAC=60°,那

么此二面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答案]90°

[解析]设AB=a

∵AB=AC,∠BAC=60°

∴BC=a,又BD=DC=

2

2

a

∴∠BDC=90°

又BD⊥AD,AD⊥CD

∴∠BDC为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故填90°.

12.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n;②α⊥β;③n⊥β;④m⊥α.

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是

__________.

[答案]①、③、④?②;②、③、④?①

13.直角△ABC的斜边BC在平面α内,顶点A在平面α外,则△ABC的两条直角边

在平面α内的射影和斜边BC组成的图形只能是________.

[答案]线段或钝角三角形

[解析]当△ABC所在平面与α垂直时为线段;否则如图A′C2+A′B2

BC2,

∴△A′BC为钝角三角形.

14.△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P为平面ABC外一点,它到三边的距离都等于2,

则P到平面ABC的距离是________.

[答案]3

[解析]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O为三角形ABC的内心,其内切圆半径r=1,则PO=3.

15.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与平面ABC所成角均相等,又PA与

BC垂直,那么△ABC形状可以是________.

①正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非等腰三角形④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你认为正确的序

号全填上)

[答案]①②④

[解析]设点P在底面ABC上的射影为O,由PA、PB、PC与平面ABC所成角均相等,

得OA=OB=OC,即点O为△ABC的外心,又由PA⊥BC,得OA⊥BC,即AO为△ABC

中BC边上的高线,∴AB=AC,即△ABC必为等腰三角形,故应填①②④.

章节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2014·福建师大附中模块)设α,β表示两个平面,l表示直线,A,B,C表示

三个不同的点,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l,A∈α,B∈l,B∈α,则l?α;

②α,β不重合,若A∈α,A∈β,B∈α,B∈β,则α∩β=AB;

③若l?α,A∈l,则A?α;

④若A,B,C∈α,A,B,C∈β,且A,B,C不共线,则α与β重合.

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

C.3D.4

[答案]C

[解析]根据公理1可知①正确;根据公理3可知②正确,根据公理2可知④正确;当

点A为直线l与平面α的交点时,可知③错误.

2.菱形ABCD在平面α内,PC⊥α,则PA与对角线BD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但不垂直

C.相交垂直D.异面垂直

[答案]D

[解析]∵PC⊥平面α,∴PC⊥BD,又在菱形ABCD中,AC⊥BD,∴BD⊥平面PAC.

又PA?平面PAC,∴BD⊥PA.显然PA与BD异面,故PA与BD异面垂直.

3.设P是△ABC所在平面α外一点,H是P在α内的射影,且PA,PB,PC与α所成

的角相等,则H是△ABC的()

A.内心B.外心

C.垂心D.重心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Rt△PHA≌Rt△PHB≌Rt△PHC,得HA=HB=HC,所以H是△ABC

的外接圆圆心.

4.已知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60°,m,n为异面直线,且m⊥α,n⊥β,则m,n所

成的角为()

A.30°B.60°

C.90°D.120°

[答案]B

[解析]易知m,n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故选B.

5.(2013~2014·珠海模拟)已知a,b,l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

平面,有下列命题:

①若α∩β=a,β∩γ=b,且a∥b,则α∥γ;

②若a,b相交,且都在α,β外,a∥α,a∥β,b∥α,b∥β,则α∥β;

③若α⊥β,α∩β=a,b?β,a⊥b,则b⊥α;

④若a∩α,b∩α,l⊥a,l⊥b,则l⊥α.

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

C.2个D.3个

[答案]C

[解析]可借助正方体模型解决.如图,在正方体A

1

B

1

C

1

D

1

ABCD中,可令平面A

1

B

1

CD为α,平面DCC

1

D

1

为β,平面A

1

B

1

C

1

D

1

为γ.又平面A

1

B

1

CD∩DCC

1

D

1

=CD,平面A

1

B

1

C

1

D

1

∩平面DCC

1

D

1

C

1

D

1

,则CD与C

1

D

1

所在的直线分别表示a,b,因为CD∥C

1

D

1

,但

平面A

1

B

1

CD与平面A

1

B

1

C

1

D

1

不平行,即α与γ不平行,故①错误.因

为a,b相交,可设其确定的平面为γ,根据a∥α,b∥α,可得γ∥α.同理可得γ∥β,因此α

∥β,②正确.由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易知③

正确.a∥b时,由题知l垂直于平面α内两条不相交直线,得不出l⊥α,④错误.

6.(2013·新课标全国Ⅱ)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

m,l⊥n,l?α,l?β,则()

A.α∥β且l∥αB.α⊥β且l⊥β

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答案]D

[解析]由于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则平面α与平面β必相交,

但未必垂直,且交线垂直于直线m,n,又直线l满足l⊥m,l⊥n,则交线平行于l,故选

D.

7.在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E,F分别是线段A

1

B

1

,B

1

C

1

上的不与端点重合的

动点,如果A

1

E=B

1

F,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EF⊥AA

1

;②EF∥AC;③EF与AC异面;④EF∥平面ABCD.

其中一定正确的有()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如右图所示.由于AA

1

⊥平面A

1

B

1

C

1

D

1

,EF?平面

A

1

B

1

C

1

D

1

,则EF⊥AA

1

,所以①正确;当E,F分别是线段A

1

B

1

,B

1

C

1

的中点时,EF∥A

1

C

1

,又AC∥A

1

C

1

,则EF∥AC,所以③不正确;当

E,F分别不是线段A

1

B

1

,B

1

C

1

的中点时,EF与AC异面,所以②不

正确;由于平面A

1

B

1

C

1

D

1

∥平面ABCD,EF?平面A

1

B

1

C

1

D

1

,所以EF

∥平面ABCD,所以④正确.

8.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

EFGHB

1

C

1

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

1

B

1

上异于B

1

的点,F为线段

BB

1

上异于B

1

的点,且EH∥A

1

D

1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EH∥FGB.四边形EFGH是矩形

C.Ω是棱柱D.Ω是棱台

[答案]D

[解析]因为EH∥A

1

D

1

,A

1

D

1

∥B

1

C

1

,所以EH∥B

1

C

1

,又EH?平面BCC

1

B

1

,所以EH

∥平面BCC

1

B

1

,又EH?平面EFGH,平面EFGH∩平面BCC

1

B

1

=FG,所以EH∥FG,又

EH∥B

1

C

1

,所以Ω是棱柱,所以A,C正确;因为A

1

D

1

⊥平面ABB

1

A

1

,EH∥A

1

D

1

,所以

EH⊥平面ABB

1

A

1

,又EF?平面ABB

1

A

1

,故EH⊥EF,所以B正确,故选D.

9.(2012·大纲版数学(文科))已知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E、F分别为BB

1

、CC

1

的中点,那么直线AE与D

1

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4

5

D.

3

5

C.

3

4

D.-

3

5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考查了正方体中异面直线的所成角的求解的运用.

[解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连接DF,然后则∠DFD

1

即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棱长

为2,则可以求解得到

5=DF=D

1

F,DD

1

=2,结合余弦定理得到结论.

10.如图,在三棱柱ABC-A′B′C′中,点E,F,H,K分别

为AC′,CB′,A′B,B′C′的中点,G为△ABC的重心,从K,

H,G,B′中取一点作为P,使得该三棱柱恰有2条棱与平面PEF平行,则点P为()

A.KB.H

C.GD.B′

[答案]C

[解析]应用验证法:选G点为P时,EF∥A′B′且EF∥AB,此时恰有A′B′和AB

平行于平面PEF,故选C.

1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

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四面体ABCD,则在四面体ABCD中,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

[答案]D

[解析]由平面图形易知∠BDC=90°.∵平面ABD⊥平面BCD,CD⊥BD,∴CD⊥平面

ABD.∴CD⊥AB.又AB⊥AD,CD∩AD=D,∴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平面ADC

⊥平面ABC.

12.(2013·全国卷)已知正四棱柱ABCD-A

1

B

1

C

1

D

1

中,AA

1

=2AB,则CD与平面BD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2

3

B.

3

3

C.

2

3

D.

1

3

[答案]A

[解析]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

1

O,过C作CH⊥

C

1

O于点H,

BD⊥AC

AA

1

⊥BD

AC∩AA

1

=A

?

?

BD⊥HC

OC

1

⊥HC

BD∩OC

1

=O

?CH⊥面BDC

1

∴∠HDC为CD与面BDC

1

所成的角,

设AA

1

=2AB=2,OC=

2

2

,CC

1

=2,OC

1

32

2

,CH=

OC·CC

1

OG

2

3

,∴sin∠HDC=

CH

CD

2

3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直线l与平面α所成角为30°,l∩α=A,m?α,A?m,则m与l所成角的取值范围

是________.

[答案][30°,90°]

[解析]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30°的角为m与l所成角的最小值,当m在α内适当旋

转就可以得到l⊥m,即m与l所成角的最大值为90°.

14.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

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

确的条件即可).

[答案]DM⊥PC(或BM⊥PC)

[解析]连接AC,则BD⊥AC,由PA⊥底面ABCD,可知BD⊥PA,∴BD⊥平面PAC,

∴BD⊥PC.故当DM⊥PC(或BM⊥PC)时,平面MBD⊥平面PCD.

15.(2014·北京高考理科数学)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

为________.

[答案]22

[解析]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右图.

AB⊥面BCD,△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2,BD=2,BC=CD=2,

AC=AB2+BC2=6,

AD=AB2+BD2=22+22=22.

16.(2013·高考安徽卷)如图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棱长为1,P为BC中点,Q为

线段CC

1

上的动点,过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

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0

1

2

时,S为四边形

②当CQ=

1

2

时,S为等腰梯形

③当CQ=

3

4

时,S与C

1

D

1

交点R满足C

1

R

1

1

3

④当

3

4

⑤当CQ=1时,S的面积为

6

2

.

[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设截面与DD

1

相交于T,则AT∥PQ,且AT=2PQ?DT=2CQ.

对于①,当0

1

2

时,则0

对于②,当CQ=

1

2

时,DT=1,T与D重合,截面S为四边形APQO

1

,所以AP=D

1

Q,

截面为等腰梯形,所以为真.

对于③,当CQ=

3

4

,QC

1

1

4

,DT=2,D

1

T=

1

2

,利用三角形相似解得,C

1

R

1

1

3

,所以

为真.

对于④,当

3

4

3

2

1

D

1

,D

1

C

1

相交,所以四边形S为五

边形,所以为假.

对于⑤,当CQ=1时,Q与C

1

重合,截面S与线段A

1

D

1

相交于中点G,即即为菱形

APC

1

G,对角线长度为2和3,S的面积为

6

2

,所以为真,综上,选①②③⑤.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右图,在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ABC与△A

1

B

1

C

1

都为正

三角形且AA

1

⊥面ABC,F、F

1

分别是AC,A

1

C

1

的中点.

求证:(1)平面AB

1

F

1

∥平面C

1

BF;

(2)平面AB

1

F

1

⊥平面ACC

1

A

1

.

[分析]本题可以根据面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寻找使结论成立的

充分条件.

[证明](1)在正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

∵F、F

1

分别是AC、A

1

C

1

的中点,

∴B

1

F

1

∥BF,AF

1

∥C

1

F.

又∵B

1

F

1

∩AF

1

=F

1

,C

1

F∩BF=F,

∴平面AB

1

F

1

∥平面C

1

BF.

(2)在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AA

1

⊥平面A

1

B

1

C

1

,∴B

1

F

1

⊥AA

1

.

又B

1

F

1

⊥A

1

C

1

,A

1

C

1

∩AA

1

=A

1

∴B

1

F

1

⊥平面ACC

1

A

1

,而B

1

F

1

?平面AB

1

F

1

∴平面AB

1

F

1

⊥平面ACC

1

A

1

.

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3·四川·文科)如图,在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侧棱AA

1

底面ABC,AB=AC=2AA

1

=2,∠BAC=120°,D,D

1

分别是线段BC,B

1

C

1

的中点,P是

线段AD上异于端点的点.

(1)在平面ABC内,试作出过点P与平面A

1

BC平行的直线l,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

⊥平面ADD

1

A

1

(2)设(1)中的直线l交AC于点Q,求三棱锥A

1

-QC

1

D的体积.(锥体体积公式:V=

1

3

Sh,

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

[解析](1)在平面ABC内,过点P作直线l和BC平行.

理由如下:

由于直线l不在平面A

1

BC内,l∥BC,

故直线l与平面A

1

BC平行.

在△ABC中,∵AB=AC,D是线段AC的中点,

∴AD⊥BC,∴l⊥AD.

又∵AA

1

⊥底面ABC,∴AA

1

⊥l.

而AA

1

∩AD=A,∴直线l⊥平面ADD

1

A

1

.

(2)过点D作DE⊥AC于点E.

∵侧棱AA

1

⊥底面ABC,∴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为直三棱柱,

则易得DE⊥平面AA

1

C

1

C.

在Rt△ACD中,∵AC=2,∠CAD=60°,

∴AD=AC·cos60°=1,

∴DE=AD·sin60°=

3

2

.

∴S△QA

1

C

1

1

2

·A

1

C

1

·AA

1

1

2

×2×1=1,

∴三棱锥A

1

-QC

1

D的体积VA

1

-QC

1

D=VD-QA

1

C

1

1

3

·S△QA

1

C

1

·DE=

1

3

×1×

3

2

3

6

.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下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4,

BC=3,AD=5,∠DAB=∠ABC=90°,E是CD的中点.

(1)证明:CD⊥平面PAE;

(2)若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和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相等,求四棱锥P-

ABCD的体积.

[解析](1)证明:如下图所示,连接AC,由AB=4,BC=3,∠ABC=90°,得AC=5.

又AD=5,E是CD的中点,所以CD⊥AE.

∵PA⊥平面ABCD,CD?平面ABCD,所以PA⊥CD.

而PA,AE是平面PA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CD⊥平面PAE.

(2)过点B作BG∥CD,分别与AE,AD相交于F,G,连接PF.

由(1)CD⊥平面PAE知,BG⊥平面PAE.于是∠BPF为直线PB与平面PAE所成的角,

且BG⊥AE.

由PA⊥平面ABCD知,∠PBA为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由题意,知∠PBA=∠BPF,

因为sin∠PBA=

PA

PB

,sin∠BPF=

BF

PB

,所以PA=BF.

由∠DAB=∠ABC=90°知,AD∥BC,又BG∥CD,所以四边形BCDG是平行四边形,

故GD=BC=3.于是AG=2.

在Rt△BAG中,AB=4,AG=2,BG⊥AF,所以

BG=AB2+AG2=25,BF=

AB2

BG

16

25

85

5

.于是PA=BF=

85

5

.

又梯形ABCD的面积为S=

1

2

×(5+3)×4=16,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

V=

1

3

×S×PA=

1

3

×16×

85

5

1285

15

.

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如图三棱柱ABC-A

1

B

1

C

1

中,CA=CB,

AB=AA

1

,∠BAA

1

=60°,

(1)证明AB⊥A

1

C;

(2)若AC

1

=6,AB=CB=2,求三棱柱ABC-A

1

B

1

C

1

的体积S.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线线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及体积的计算,考查空

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属容易题.

[解析](1)证明:取AB中点E,连接CE,A

1

B,A

1

E,

∵AB=AA

1

,∠BAA

1

=60°,∴△BAA

1

是等边三角形,

∴A

1

E⊥AB,∵CA=CB,∴CE⊥AB,

∵CE∩A

1

E=E,∴AB⊥面CEA

1

,∴AB⊥A

1

C.

(2)由于△CAB为等边三角形,∴CE=3,A

1

E=3,在△A

1

CE中A

1

C=6.即有A

1

C2

=CE2+A

1

E2,故A

1

E⊥CE,S底面积=

1

2

×AB×CE=

1

2

×2×23=23,A

1

E⊥AB,A

1

E⊥CE,

∴h=A

1

E=3,V=Sh=23×3=6.

21.(本小题满分12分)(2013·福建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

AB∥DC,AB⊥AD,BC=5,DC=3,AD=4,∠PAD=60°.

(1)当正视方向为从A到D的方向时,画出四棱锥P-ABCD的正视图(要求标出尺寸,

并写出演算过程);

(2)若M为PA的中点,求证:DM∥平面PBC;

(3)求三棱锥D-PBC的体积.

[解析](1)如图1,在梯形ABCD中,过点C作CE⊥AB,垂足为E.

由已知得,四边形ADCE为矩形,AE=CD=3,

在Rt△BEC中,由BC=5,CE=4,

依据勾股定理得BE=3,从而AB=6.

又由PD⊥平面ABCD得,PD⊥AD,

从而在Rt△PDA中,由AD=4,∠PAD=60°,

得PD=43.

正视图如图2所示:

(2)方法一:如图3,取PB的中点N,连接MN,CN.

在△PAB中,∵M是PA的中点,

∴MN∥AB,MN=

1

2

AB=3,又CD∥AB,CD=3,

∴MN∥CD,MN=CD,

∴四边形MNCD为平行四边形,∴DM∥CN.

又DM?平面PBC,CN?平面PBC,

∴DM∥平面PBC.

方法二:如图4,取AB的中点E,连接ME,DE.

在梯形ABCD中,BE∥CD,且BE=CD,

∴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DE∥BC.

又DE?平面PBC,BC?平面PBC,∴DE∥平面PBC.

又在△PAB中,ME∥PB,ME?平面PBC,PB?平面PBC,∴ME∥平面PBC.

又DE∩ME=E,∴平面DME∥平面PBC.

又DM?平面DME,∴DM∥平面PBC.

(3)V

D-PBC

=V

P-DBC

1

3

S△DBC

·PD,

又S△DBC

=6,PD=43,所以V

D-PBC

=83.

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AB=3,

AD=2,PA=2,PD=22,∠PAB=60°.

(1)求证:AD⊥平面PAB;

(2)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3)求二面角P-BD-A的正切值.

[解析](1)证明:在△PAD中,∵PA=2,AD=2,PD=22,

∴PA2+AD2=PD2,∴AD⊥PA.

在矩形ABCD中,AD⊥AB.

∵PA∩AB=A,∴AD⊥平面PAB.

(2)∵BC∥AD,∴∠PCB是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

在△PAB中,由余弦定理得

PB=PA2+AB2-2PA·AB·cos∠PAB=7.

由(1)知AD⊥平面PAB,PB?平面PAB,

∴AD⊥PB,∴BC⊥PB,

则△PBC是直角三角形,

故tan∠PCB=

PB

BC

7

2

.

∴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7

2

.

(3)过点P作PH⊥AB于点H,过点H作HE⊥BD于点E,连结PE.

∵AD⊥平面PAB,PH?平面ABCD,∴AD⊥PH.

又∵AD∩AB=A,∴PH⊥平面ABCD.

又∵PH?平面PHE,∴平面PHE⊥平面ABCD.

又∵平面PHE∩平面ABCD=HE,BD⊥HE,

∴BD⊥平面PHE.

而PE?平面PHE,∴BD⊥PE,

故∠PEH是二面角P-BD-A的平面角.

由题设可得,PH=PA·sin60°=3,

AH=PA·cos60°=1,BH=AB-AH=2,

BD=AB2+AD2=13,HE=

AD

BD

·BH=

4

13

.

∴在Rt△PHE中,tan∠PEH=

PH

HE

39

4

.

∴二面角P-BD-A的正切值为

39

4

.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9:4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磷酸根离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