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穷处,坐看云起时,儒释道三家之静坐!
王摩诘诗⽈:“⾏到⽔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太⽩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苏东坡诗⾔:“⽆事此静坐,⼀⽇
似两⽇。”其实,“静坐”并⾮只是诗⼈的专利,从儒释道各家对其的态度中,我们可品出中国传统⽂化的精髓。
⼀、道家之静坐:坐忘、体道
虽然道家创始⼈⽼⼦未直接使⽤过“静坐”⼀词,但《道德经》中关于“静”的论述却不在少数,如“致虚极,守静笃”“归
根⽈静,静⽈复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不欲以静,天下将⾃正”等等。及⾄庄⼦,“静坐”真正朗显出来。
庄⼦在《齐物论》开⾸处描述了南郭⼦綦“隐机⽽坐”的场⾯——“隐机⽽坐”即是“静坐”。⼦綦静坐后,对天长嘘。侍候
⼦綦的⼦游看到⼦綦静坐后“形如枯⽊”的变化⽽问其原因,⼦綦答道:“吾丧我。”意思是,在静坐中,我把“我”忘掉
了。
“忘我”的境界是道家追求的“道”的境界,按庄⼦说法,只有“忘我”,才能⼼⽆执着,⼼⽆执着、⽆分辨,⽅可齐是⾮、
齐⽣死,乃⾄最终与万物融为⼀体。《齐物论》以“庄周梦蝶”结尾:庄周梦中变蝶,醒后却不知是庄周变蝴蝶,还是
蝴蝶变庄周,此即为“与万物融为⼀体”的境界——“浑沌”之道的境界。
庄⼦的“静坐”,当然不是如⽊偶般傻坐,⽽是隐机⽽坐。隐机可谓⼀语双关,隐机者,既可解释为坐在⼏之侧,更可
理解为隐去机⼼之义。隐去机⼼、⼈⼼,便可得道⼼。隐者,忘也。恰如庄⼦所⾔,“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当⼈
在静坐中,忘却⾝外事,乃⾄忘却“⾃我”之时,“⼈欲”则⾃然被“搁置”,⾃可得天机⼀⽚。由此可知,道家静坐之核⼼
在于“忘”。
在“隐机静坐”的操作层⾯上,庄⼦除简略地提及“真⼈之息以踵,众⼈之息以喉”外,并⽆更为详尽的叙述。对此,后
世的道教作了丰富和拓展。
道教之“静坐”,尤注重养⽣之术,在“呼吸”上⼤做⽂章。唐⼈司马承祯作长⽂《坐忘论》,专门探讨“静坐”之要津,对
后世影响颇⼤。他们追求“胎息”乃⾄辟⾕,即杜绝饮⾷,通过微弱的呼吸将⾝体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以达到长
⽣久视之功效。
当然,道家之“静坐”在后世不仅仅作为养⽣、修道之⽤,亦成为⼠⼤夫阶层追求的⽣活情调。譬如清道⼈马⼤年在
《怡情⼩录》中⾔:“倪正⽗锄经堂述五事。静坐第⼀,观书第⼆,看⼭⽔花⽊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弟⼦读书
第五。”其俨然将“静坐”视为⽣活艺术的⼀部分。
⼆、儒家之静坐:内省、致中和
以刚健有为、⾃强不息著称的儒家亦重视“静坐”,只是其⽬的在于成就圣贤⼈格:⼀是内省⽽有得;⼆是体味中和之
道。
关于内省,曾⼦有⾔:“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学在某种意义上其本质
是成⼈之学,即成就君⼦⼈格、提⾼个⼈修养。这就要求⼈们在具体的事务中提⾼⾃⼰,在“静坐”中省察⾃⼰的⾏
为。只有在静坐中,才可能让⼼停下来,回归其“定”“⽌”之处。俗语云:“静坐常思⾃⼰过,闲谈莫论他⼈⾮。”
关于体悟中和之道,儒家经典《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中和”之道乃儒家追求之⾄⾼境界,在具体的伦常中化为“中庸”之道,乃是君⼦所应遵循的准则。
然⽽,实⾏“中庸”之道何其难矣!以⾄于孔⽼夫⼦发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
矣”(《中庸》)的感慨。如此看来,推⾏“中庸”之道如此艰难,体验“中和”之境则⾃然更加难矣!不过,后来的宋明
儒家中有⼈认为此须在“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静坐”中体验。按他们的看法,“喜怒哀乐”属情,情有善恶之分;⽽“喜怒
哀乐之未发”则属“性”,性⽆善恶,王阳明认为“⽆善⽆恶⼼之体”。这个“⼼之体”或⽈良知,或⽈儒家的中和之境,⽆
疑可在“静坐”中体悟。以宋儒观之,其“静坐”之⽬的并⾮在于“养静”,⽽在于去⼈欲、存天理,体悟“喜怒哀乐之未
发”的未被污染的“纯性”状态。事实上,宋明儒家多喜静坐,程朱、陆王这两派中多数⼈皆有“静坐”的功夫。
今天的⽣活节奏⽇益加快,让⼼在忙碌中得到⽚刻宁静,乃是多数⼈的盼望。⽚刻的静坐给⼈们提供了静⼼的“法
门”。也许我们难以达到儒、释、道所追求的⾄⾼之境,难以体悟到中国古典⽂化的哲学意蕴,但静坐⾄少可以让我
们调养⾝⼼、放松紧绷的神经,以更平和的态度⾯对⽣活,⼜何乐⽽不为呢?
三、佛家之静坐:去执、修慧
佛家与静坐关系亦密切。虽然佛家多以“禅坐”“打坐”命名之,其实⼀也。如果说道家的静坐要诀在于“忘”,佛家的静坐
要诀则在于“空”。只有“空”化外物,才可获得宇宙之⼤智、全智,进⼊“佛”的涅槃状态。
我们知道,“佛”之义有三:⾃觉、觉他、觉⾏圆满。⾃觉为智慧,觉他为慈悲,觉⾏圆满为悲智双运、圆融⽆碍。由
此可知,佛家修⾏必须要有智慧,即“开悟”。离开了智慧的引领,则难成正果。开悟的关键,就是“静坐”。
佛家对“静坐”的形式颇讲究。以盘腿为例,有散盘、单盘、双盘,其中单盘⼜分⾦刚盘、如意盘等等。但其要旨乃是
通过坐姿调整呼吸,辅以“数息”,以求进⼊“⽆念”的状态。⽆念,就是把杂念、因缘、诸种“造作”等通通“空”化,做
到“屏息诸缘”“⾃净其意,恒念如⼀”。“屏息诸缘”意为“不随⾝体躯壳起念”。明代诗僧苍雪⼤师有诗云:“南台静坐⼀炉
⾹,终⽇凝然万虑亡;不是息⼼除妄想,只缘⽆事可思量。”可谓写出了禅家对“空”的理解。
驱除妄念、杂念是⾮常困难的事。为此,佛家⼜⽣出多种⽅便法门,譬如禅宗的“参话头”。他们通过让“静坐”的禅僧
驱除妄念、杂念是⾮常困难的事。为此,佛家⼜⽣出多种⽅便法门,譬如禅宗的“参话头”。他们通过让“静坐”的禅僧
思考诸如“念佛的是谁”“狗⼦佛性还有⽆”等问题,借“机”息掉其他的“妄念”,这种以楔(话头)去楔(妄念、杂念)的
做法⽆疑有助于禅僧“⼊定”。进⼊禅定,意味着距离“⼤智慧”不远了。因为以佛家之见,只有在“禅定”中,⼈们⽅
可“熄灭诸缘”,“空”掉形质乃⾄妄念,见得“⾃家本来⾯⽬”,见得宇宙的真相。以佛家观之,此种关于“⾃我”、关于宇
宙的“真相”,乃意味着⼤智慧的开启与诞⽣。
不过,佛家的“静坐”仅是“开悟”之契机,智慧的落实还要靠“⾏愿⼤千”来完成。在这点上,佛家和道家不同,道家追
求“忘掉”后的“逍遥”之境,⽽佛家在“空掉”⼀切后,还要返回⼈间,切实实践。⽆论怎样,“静坐”确为佛家修炼、开悟
的重要法门。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9:4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