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格⾔《⼗⽆益》
清朝重⾂林则徐五⼗四岁的时候,写了⼀个“⼗⽆益”。他将⼀些常被⼈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
如果不满⾜某种条件,⼀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这“⼗⽆益”既是林则徐⾃⼰的修⾏标准,也是他教育孩
⼦的原则。
⼀、存⼼不善,风⽔⽆益
《⼤学》有⾔:“⼤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如果⼼存不善,逆天⽽⾏,⽆疑是⾃取灭亡。“风⽔⽆
益”,即谓如若为⼈不善,多⾏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孙。
⼆、不孝⽗母,奉神⽆益
《论语》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之本欤。”百⾏孝当先。⼀个⼈⽆论你取得多么伟⼤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但
是如果对⽗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奉神⽆益”,如果对⽗母不孝,⽆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
⼀切都是假的。
三、兄弟不和,交友⽆益
《诗经》有⾔:“凡今之⼈,莫如兄弟。”⼀个家庭,⽗母是根基,兄弟是枝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得以繁
茂。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友。许多⼈在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
相交,甚⾄恶⾔相向,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四、⾏⽌不端,读书⽆益
⼦⽈:“古之学者为⼰今之学者为⼈。”意思说古⼈读书是为了⾃⼰,今⼈读书是为了别⼈。为了别⼈⽽读书,即是要博
取别⼈的认可,⾏为浅薄媚俗。⽽为了⾃⼰的读书,是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正
⾏。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却只为了炫耀⾃⾝,⾏⽌不端,可谓读书⽆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益
孔⼦教导弟⼦正当的⾏事规范为:“弟⼦⼊则孝,出则敬,谨慎⽽亲仁,泛爱众,学友余⼒,则志于⽂”。“作事乖张”乃谓
孔⼦教导弟⼦正当的⾏事规范为:“弟⼦⼊则孝,出则敬,谨慎⽽亲仁,泛爱众,学友余⼒,则志于⽂”。“作事乖张”乃谓
为⼈处事不讲情理,偏执,处处标新⽴异。乐于哗众取宠、居⼼不良之⼈,其聪明才智往往被⼈利⽤,成为作恶的⼯
具。
六、⼼⾼⽓傲,博学⽆益
“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之道,从来得到世⼈赞赏。读书博学为何?通古⾄今,纵横捭阖,修⾝养性⽽已。越懂学
问的⼈,越能谦虚做⼈。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傲,咄咄逼⼈,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为学的最⾼境界了。
七、时运不济,妄求⽆益
“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即是时运不济之时。运⽓也是⼀种实⼒,此时应该注重加强⾝⼼修养,提⾼⾃⾝实
⼒,则时机⾃然送上门来。“妄求”即是乱求,孜孜以求本不属于⾃⼰的时机,反⽽忘了反⾝⾃求,此时即使得到了机
会,也会很快失去。
⼋、妄取⼈财,布施⽆益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爱财,取之有道。妄取⼈财,即是不义。⽆功受禄,中饱私囊,顺⼿牵⽺,
都是不义之举。妄取⼈财,拿来布施,美其名⽈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的双⼿勤劳奋⽃,以善⼼布
施,如此⽅能⼼安理得。
九、不惜元⽓,医药⽆益
孟⼦⽈:“吾善养我浩然之⽓。”元⽓,是精神丰富、正⽓充盈的内⼼状态,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根源。不惜元
⽓的⼈,⾏的是匹夫之勇,以为⾃⼰⼒量⽆穷,却往往被各种外界⼒量摧折得元⽓⼤伤。元⽓⼤伤之后,寄希望于灵丹
妙药救治,治得了标,但治不了本;治得了⼀时,治不了⼀世。
⼗、淫恶肆欲,阴骘⽆益
“勿以善⼩⽽不为,勿以恶⼩⽽为之。”阴鸷,就是积阴德之意,积⼩善⽽成⼤功德,防⼩恶以免损功德。如若⽣活放纵
奢侈,荒淫⽆度,虽然屡屡⾏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益。达⼈先⾃达,以⾝作则,严于律⼰,从艰苦朴素开始。
为⼈处世,都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正途。可是有时做得过头,⼤多适得其反。林则徐的“⼗⽆益”告诫世⼈:横冲直撞
的做事,反⽽⽆益。凡事三思⽽后⾏,不必急于求成。宁可少做,不可乱做。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9:0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