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谐音联

更新时间:2022-12-11 18:39:53 阅读: 评论:0

右脑记忆力培训-对酒的诗意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爱的太多 张亚飞)

1

一些关于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一些关于汉字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字谜

丰收在望——稿

字谜:啄木鸟——枭

字谜:喜上眉头——声

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字谜1

一个小人色上头,牛头有力人牵走,有了眼就看不见,三更时分

少一夜,天鹅飞去鸟不归!猜五字一句话。

字谜2

搓土为坟走上字,三十一或二十七,写字留下一个撇,歪头歪脑

装模样,真少两点还有人,两人行路一寸日,溜了一半怎么看,总归

还算有心人!猜八字一句话。

字谜3

扮。打一日常生活用语(1.你伤害了我

2.这世界不值得留恋

2.谐音类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2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外甥(生)

3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冻豆腐--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假骂(马)

谐音类对联

谐音类。利用汉字的同音字,借此字之音而达彼字之意。如,一

岳丈出联考其未来女婿:

因荷(何)而得藕(偶)?其婿对之曰:

有杏(幸)不须梅(媒)。

又如:

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镶的都是古人名。

4

谐音类笑话

一日与一外国朋友去馆子吃水饺

漂亮的服务小姐前来询问.

朋友总是不放过任何练习汉语的机会,

抢着说,"睡觉"多少钱?

小姐大窘,既而十分生气,

我赶忙解释,他是问水饺多少钱.

.....

饺子端上来,我问他要不要芥茉.

他又招来小姐,请问有没有节目啊?

小姐爽快的说有啊,您想要点什么样的节目啊?

就是那种黄色的啦...

谐音类古诗

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

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还有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

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

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

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

5

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

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6

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7

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谐音诗:

杨柳枝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音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解缙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苏轼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苏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佛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8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

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

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

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

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

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

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应觉月光寒。

9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刘禹锡《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温庭筠《杨柳枝》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子夜秋歌》

仰头看桐树,

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

梧子解千年。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宋江的军师

----------无用。(吴用)。●.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哥哥不在家

----------少来。(嫂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半两棉花

------------免谈。(免弹)。●.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无发无天)。●.矮子过渡------------安心。(淹心)。●.马

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腊月天气------------

10

动手动脚。(冻手冻脚)。●.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

有此礼)。●.公

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反穿皮袄

------------装佯。(装羊)。●.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净是书)。●.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老公拍扇------------

凄凉。(妻凉)。●.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乌

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针尖尚挑毛

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钝刀破竹------------想

不开。(响不开)。●.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

掸子)。●.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灯草拐杖------------

做不了主。(做不了拄)。●.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

(咸得没事做)。●.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龙王爷搬

家----------厉害。(离海)。●.老九的兄弟----------老实。(老

十)。●.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王

八中解元----------规矩。(龟举)。●.六月裏戴手套--------保

守。(保手)。●.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何家姑娘嫁给郑家----

正合适。(郑何氏)。●.和尚的房子----------庙。(妙)。●.河

边洗黄莲----------何苦。(河苦)。●.盲人戴眼镜----------假

11

聪明。(假充明)。●.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精装茅台

------------好久。(好酒)。●.蜘蛛拉网------------自私。(自

丝)。●.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万

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打破沙锅------------问

到底。(纹到底)。●.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麻布袋草

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碗底的豆子

----------历历在目。(粒粒在目)。●.卖布不带尺----------存

心不良。(存心不量)。●.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

一锯)。●.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灯盏无油

------------枉费心。(枉费芯)。●.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粪船过江------------装死。(装屎)。●.黏窝窝

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药铺裏开抽

屉--------找玩。(找丸)。●.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

---------不行。(步行)。●.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

(有盐在先)。●.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从

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打灯笼搬石头

--------照办。(照搬)。●.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孩子的脊梁

----------小人之辈。(小人之背)。●.航空兵翻觔斗--------颠

12

倒是非。(颠倒试飞)。●.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货轮出了海----------

外行。(外航)。●.火烧旗杆------------长叹。(长炭)。●.黄

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酱缸裏泡石头--------一

言难尽。(一盐难进)。●.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屁股吃人参

----------候补。(后补)。●.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

太后)。●.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牵著

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墙上栽菜------------

无缘。(无园)。●.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守著厕所睡觉

--------离死不远。(离屎不远)。●.唐僧的书------------一本

正经。(一本真经)。●.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王八肚裏插鸡

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寺后有个洞----------妙透

了。(庙透了)。●.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染房的姑娘不

穿白鞋--自然。(自染)。●.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

发乱系)。●.炉子翻身------------倒楣。(倒煤)。●.饭锅冒

烟------------迷糊了。(米糊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钉

鞋不用锥子——真好(针)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西瓜地里

散步——左右逢源(圆)瞎子进学堂——不认输(书)泥水匠的瓦

13

刀——光图(涂)表面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瞎子进烟馆

----------摩登。(摸灯)。

七言绝句

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

抛珠盾玉揽温煦,

诗意娓娓仁韵达。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即便言志,又供观赏.

李白巧对杨国忠

杨国忠嫉恨李白,心里老不服,总想找茬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

14

忠邀李白对三步对。李白刚进门,杨国忠便迫不及待地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自然是暗含李白。李白微微一笑说:“请

宰相大人起步。”杨国忠想赶快走完这三步,让李白认输。可他刚迈

出第一步,李白就指着杨国忠的脚对道: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牲如何出蹄!

“蹄”谐“题”,“畜牲”自然指的是杨国忠了。杨国忠本想奚落

李白,没想到却反被李白羞辱,弄得十分尴尬。

弯涂岁符画水神

蛇戏坏佛睡土碗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

上联:何所长,何所长,何所长因何当所长。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下联:牧童伐木,木伤牧童二目木。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

情)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15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新联:家谱四五笔,上书老子。(无情)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注: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

于是出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

眷而来

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注: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联指一位思南地方的

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进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

对,原

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地来往,谐音:上菜厨

师烩鲤来。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16

注: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

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

田何:【汉初】《易》学大

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注: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注: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

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娃挖蛙出瓦。

下联:妈骂马吃麻。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17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游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下联: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新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无情)

新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无情)

新联:进北京献白金白金藏北京百斤白金(本原)

注:九畹:三峡的九畹溪。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行行行行行行行

注:上联一、三、五、六字读chang。二、四、七字读zhang

下联一、三、五、六字读hang。二、四、七字读xing

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媳妇提锡壶,锡壶漏,媳妇怒。

下联;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上联:饥鸡盗稻童筒打。

下联;暑鼠凉梁客咳惊。

上联: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下联;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18

下联;刘伶饮酒不留零。

上联:雨打沙滩,沉一渚,阵一渚。

下联;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上联: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下联;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上联: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

下联;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上联:移椅倚桐同赏月。

下联;点灯登阁各攻书。

上联: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

下联;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人月。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联: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

下联;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上联:黄黍地中走黄鼠,鼠拖黍穗。

下联;白杨树下卧白羊,羊啃杨枝。

上联: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去。

下联;泥泞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上联:无山得似巫山

好。

下联;何水能如河水清。

19

上联:峰上栽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下联;路边宿鹭,露落鹭惊,路难惊。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下联;盗者莫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新联:罪客勿来醉客来。(无情)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上联:和尚法正,提汤上塔,大意失手,汤淌烫塔。

下联;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上联: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下联;鹦鹉洲,州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上联: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下联;妞妞轰牛,牛拧妞妞拧牛。

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上联: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下联: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

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20

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上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

下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注:此联为内江三元塔楹联。孔明(诸葛亮),江围(姜维),旅

步(吕布),槽巢(曹操),关羽,张飞。

上联: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注:“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三国人物:鲁

肃,攀哙,狄青,萧何。

转贴:

武汉·蔡大金谜友的《“谐音字谜”的沿起及分类》

21

“谐音字谜”是指谜面以一个或两个汉字同音(或谐音、切音)

扣底,或取其它非汉字材料达到谐音目的的一类字谜。有人称为“提

音字谜”或“音变字谜”。我们之所以称为“谐音字谜”,一是遵从汉

字“六书·谐声”传统,二是通过这一定义,揭示整个“谐音字谜”

的规律和特点。前述“提音”、“音变”等提法,只是单个谜条评述时

的技术性用语,若用于“谐音字谜”理论上的概括,尚存涵盖不

广的缺陷。所以,在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命名前,我们暂以“谐音

字谜”称呼之。

利用汉字“六书”之义(即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

借)造谜,是我国灯谜由来已久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在谢会心《评

注灯虎辨类》中得到较为切实的体现。他在该书篇首大书“六书原理”。

将灯谜中除谜格之外的所有“法门”。“体例”归于“六书”旗下。谢

氏这样的归纳是否科学、合理呢?不得而知。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归

纳呢?亦语焉不详。我们从他的书中实在找不出具体答案。只有读了

张起南《橐园春灯话》后,才知道张“谜圣”也曾有过类似的阐述。

张在《春灯话》中说:“谜有体有格。体则有会意、象形、谐声、增

损、离合、假借之别。”接着张氏较为详细地列举了这类灯谜的特点。

如此看来,谢公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照搬”谜圣”的“理论”而已。

《评注》书中多有抄录《春灯话》处,留待以后再议吧。

“六书原理”自谢会心至今,影响了现代谜坛七十多年。几乎成

为谜界约定俗成、普遍接受的一个理论框架。现在若要打破这一“框

架”,重新构筑新的灯谜理论,也还是一个不太现实而且比较困难的

22

事情。谢公书中的“谐声”、“切音”、“通韵”……等等,大抵属今天

“谐音”一类。如“谐声”类中一例:“彼此姻缘恰并头”射“韵”

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谐音字谜”。此谜以“姻、缘”二字与“音、

员”同音之巧成谜,成为现代谜坛一条谐音扣字的经典之作,这条字

谜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灯谜典籍中,作者已佚名。谜面原是这样的:“不

是姻缘也并头”。是将明清以来的民间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参见

《红楼梦》29回)略为改造的句式。“冤家”是《红楼梦》中贾母比

喻贾宝玉、林黛玉两个有情人的话。谜作“姻缘”本无可厚非。然谢

会心偏将“不是”两字改为“彼此”,谜虽近扣,却离“俗语”原意

远了。

“谐音字谜”是民间谐声谜事的衍生物,培育品。若将民间谐声

谜语比作培养菌温床,那么,“谐音字谜”当是这一“温床”上长出

的莓菌和香菇。我国“谐声”造谜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远推至南

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其中有很多“谐音”双关的例子。如以“环”谐

“还”,以“丝”谐“思”,以“芙蓉”谐“夫容”,以“莲子”谐“怜

子”……等等。发展到陈朝沈炯的仿《郡》体诗《闲居有乐》:“屋室

何寥廓,志士隐蓬蒿”,用“志”谐音“至”而拆“屋”。整个宋朝年

间的灯谜资料应该说是很丰富的。可惜散佚严重。现在除周密《齐东

野语》尚留吉光片羽外,所存无几。真正的“谐音”谜例

已很难寻觅了。我们只能从稍后的明李开先《诗禅》一书中得以

一观。如《诗禅》中的“尼姑庵不值半文钱”射“光阴似箭”,谐音

“光阴寺贱”相扣。这里的“光阴”是别解,“寺贱”是“谐音”。又

23

如“天师过河不用船”射常言“自有法度”,其中“度”谐音“渡”。

这已相当于今天的“粉底格”了。上述以“谐音”造谜的民间谜语,

为清代文人灯谜的“谐声”取法铺垫了厚实的基础。倘无宋、明几代

人的努力探索,清至现代的“谐声”灯谜是无以发展的。谜格中的“梨

花”、“飞白”、“玉带”、“底”……等等谐声格类,正是“谐声”灯谜

逐渐成熟定格的标志。张起南之所以把“伤心细问夫君病”射“杯盘

狼藉”(谐“悲盘郎疾”)称为“世俗所传”(参见《春灯话》上卷),

大约也是“谐音”谜语本来自民间的缘故。其实这条谜倒不是“世俗

所传”,而是清嘉庆年间江南文人的地道创作。它较早出现在爱素生

《竹西春社钞》中。谜面原是“伤心细问儿夫病”。目标“朝阳格”

(即“昭阳格”),射“古文”一句。“杯盘狼藉”典出《史记·滑稽

列传》,后在《三梦记》、《歧路灯》等小说中中反复出现,已是大家

熟悉的一条成语了。

“不是姻缘也并头”是在“谐声”灯谜已经成熟的历史背景下产

生的。这条谜作与其说是某个人的创作,不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它最初并未引起谜人们的特别注意。只是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

因为柯国臻先生等少数几位谜坛精英的提倡,才逐渐风糜起来。柯氏

模仿此谜而制下列诸作:

但闻左右尽歌声(戬),声声鼓乐起西东(胡)

音乐堪听意会难(胭),织抒半融读书声(纾)

随后,模仿之“声”风起。诸如郑百川的“塔前破寺起风声”(封)、

方柱中的“潭中流水似琴声”(覃)、黄穆灿的“鸡声明月清风里”(肌)、

24

张奕虎的“鼓乐之声播戎羌”(胡)、武骝的“村头含泪听乡音”(湘)、

赵首成的“大泽起义辨狐音”(湖)……等等一大批“音扣字谜”竞

相登台亮相,俨然成为整个九十年代字谜创作的主流。这些“提音”

方式谜作,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展现了新一代谜人善于追求的精神

风貌。其内在的“模仿”痕迹是明显的。其作品的数量,又非民国旧

作可比了。

目前,我们对于出现在民间谜刊以及《中华字谜大全》中的大量

“谐音字谜”尚缺乏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笔者仅读到《中华谜联》中

《字谜借典、用音佳作叠出》、《音变谜四说》等少量几篇文章。真正

上升到“理论”上的文章还待出现。这或可是因为“谐音字谜”在短

时间内发展较快,许多仿“声”谜

作蜂拥而上。致使谜论工作者还来不及对这批谜作作一个较为全

面的认识和评估。况且,有些谜作的著作权也难辨清。究竟谁先谁后,

谁抄了谁,谁模仿了谁,实在难以定案。比如“听其音,知为商”(殷)

这条谜,如何评介它呢?它是“多人”创作,还是某个谜人的单独创

作呢?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断。又如上举张奕虎先生那条

“胡”字谜,作者是否肯承认是模仿了柯老之作而后制呢?所有这些,

无不给“谐音字谜”的理论研究带来困难,亦给谜坛敲响了警钟。互

相抄袭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真正的灯谜精品才能登上艺术的殿堂。

故此,我们不打算对“谐音字谜”作一个全面性的评介。仅从一

个侧面,将“谐音字谜”作一番初步的的梳理和分类,使之更为程序

化、规范化。倘若读者能从这一梳理和分类中得到一点启示和借鉴,

25

也是对笔者本人的最大安慰了。为了叙述的方便和节省文字,所举谜

例一律略去了作者姓名,这也是需要读者谅解的了。

“谐音字谜”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双声扣字类

1.道是姻缘恰并头(韵)2.音乐旋回焉又闻(胭)3.不同规格回

然聚(鞋)

姻缘、音乐、规格,都是声母相同的“双声词”。现代汉语中称

为“连绵词”。凡属这类词汇同音扣底的字谜都称“双声扣字”。“双

声扣字”谜材不丰,成谜亦难。故其谜面不必强拆和会意。适当兼以

提音,如2例以“焉”提“胭”字之音,也是可以的。“双声”谐音

谜要注意面词与底字笔顺的关系。如2、3例之“音乐”、“规格”不

合底字顺序,故以“旋回”“回然”纠之。这类谜作纯以“音”取胜,

作品稀少,故张思锋先生称为“凤毛麟角”(参见《音变谜四说》)。

二、同音合扣类

4.闻听左右尽歌声(戬)5.笛歌声起各西东(戳)

6.远羌鼓乐声又起(胡)7.书声乐声和鼓声(股)

这里的“同音”指现代四声的同音。如“尽”、“歌”与“晋”、

“戈”同音。其余依此类推。“左右”、“西东”是提示底字的部首方

位。亦可不示位,以提音、会意补之,如6、7两例。这类谜作是模

仿“双声”字谜而形成的。比“双声”谜材略宽,但也非唾手能得。

模仿之作能否做到至善至美,关键是看作谜人的火候掌握如何。

三、音意叠扣类

26

8.观世音(视)9.大泽起义辨狐音(湖)10.听其音,知为商(殷)

“音意叠扣”是指“谐音、会意双重叠扣”的字谜。这类字谜取

材方便,然要做得精当又为不易。上述三例是此类谜作中的姣姣者。

8例以“观”通意“视”,又以“世”、“视”同音揪底。寥寥三字成

谜,可谓干净利落。9例似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故

事敷面,“义’字别解,“狐”音扣底,亦属佳构。10例之“商”

别解五音之“商”为“商朝”(殷),亦有嚼趣。

四、离合提音类

11.书声伴我居茅宅(舒)12.东湖阁里听歌声(胳)

13.暗香春雨听琴声(秦)14.小桥星月听箫声(宵)

15.吟诗川前带古风(虱)16.有牛、有马、有羊、有猪声(朱)

“离合提音”是指谜面仍以增损离合为主,辅以提音方式的谜作。

这类谜作在“谐音字谜”中产量最丰。乃是因为谜源广阔,谜人能自

由取格的缘因。“提音”字谜是在“双声”、“同音”字谜基础上再加

改变的一类字谜。谜作以自然流畅为上乘。兼顾七言谜面平仄相协,

读来铿锵作声当是更好。因受篇幅所限,上述谜例的特点谨请读者自

行鉴别,在此不再—一剖析了。

五、形拆音扣韵谜类

17.日近长安犹隔远,相逢席上雁声传(宴)

18.春意已随流水去,理妆答以读书声(梳)。

19.双峰叠影浑如睡,归鸟岩中语有私(鸶)

这类谜作融形拆、意扣、提音等多种手法于一体,取七言韵语形

27

式成谜。俗称“韵谜”。谜面必需平仄相协,上下关联。若兼取曲句,

则谜作更趋典雅、耐读。如17例上句“日近长安”取《世说·夙惠》

之典。18例“答以读书声”乃陆游诗句。19例虽未取典,然象形生

动,拆字简明。此类谜作要求作者诗同功底扎实,谜艺熟练。一般不

谙诗律平仄者,切忌为之。

六、通韵谐扣类

20.菊朋韵友上元聚(言)21.脸容红半吟江上(腔)

22.我要柳边留语音(杼)23.散友自当马上逢(夏)

“通韵谐声”指谜面取诗韵(或词韵)韵部领字、配以韵书常用

字音、韵、吟、唱、平、上、去、入等成谜的一种方式。上述四例取

《诗韵》中的“平水韵”。如20“言”属上平,“十三元”韵,“菊朋”,

京剧演员言菊朋也,以名企姓。21“腔”属上平“三江”韵,脸、容、

红各取半为“腔”。22“杼”属上声“六语”韵,其余折扣。23“夏”

属上声“马”韵,“友”散后配“夏”上下。这类谜作并不难做,手

中只要有一本韵书,随时可以得来。谜作比“提音”字类稍有嚼处。

此类谜作是从“通韵”一类灯谜演化而来,并非本人倡尤。如谢会心

《评注》专辟“通韵”一章,举例“广韵风俗通”射聊目《红玉》。

谜中“风”、“红”属“东”韵,“俗”、“玉”属“沃”韵。

七、反切拼音类

24.天上雨滴声正切(一)25.云久声切叹非无(有)26.古胡恳

切恕其罪(辜)

“反切”是古代汉语主要注音方法。“反切”用于“黑话”语,

28

在明清两代甚为推行,“反切”作为“谜格”已见前清谜书。柯国臻

先生《谜谱》书中对“反切格”有详

细介绍,读者可自行参阅。谢会心(评注)辟“切音”一例:以

“东”挂面射古人“董平”。即“董”的平声为“东”。但这不是我们

现在说的“切音”。上举三例是用“雨滴”、“云久”、“古胡”各自的

声母和韵母拼音后切音成谜。如“古”的声母为“g”“胡”的韵母为

“u”。恰为“辜”的拼音,再以“辜”的本义“罪”而揪底。余者类

推,谅不详释。谜面要注意用“切”、“反”等衬字。否则,读者不知

所云。

八、其它声扣类

27.英语读完走天下(一)

此例属当代青年谜人作品,富有创新精神。英语中的“一”为“ONE”,

读音似汉语中的“完”。加之“天下”的去拆,故射“一”。这是利用

汉字以外的谐音“材料”而制谜的一条典型提音谜作。随着灯谜的不

断发展,这类“谐音字谜”将会随时出现。

上述“谐音字谜”八类,是当代这类谜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因限

于水平和学力,其分类可能不太精确,诚盼有识之士指谬。

当代“谐音字谜”发展迅猛。这是时代的需要和必然,亦是谜人

们顽强奋战的结果。“谐音字谜”不仅未有抛弃传统的离合、会意两

法,并且还能揉捏其中,这是古人想做而未敢做的事。它加深了灯谜

的艺术表现力,扩大了字谜的创作源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然因当

代谜人水平参差不齐,谜作出手过快,缺乏精雕细刻,故而作品良莠

29

混杂。优秀之作常有,残次赝品不无。如“共凭窗前听雨声”射“异”

(异的繁体),便是一条提音有误的病谜。查《汉语大字典)“异”只

一个“yi”的注音,又查《佩文韵府》,“雨”字韵中无“异”字。既

不同音,亦不谐韵。是一条失败之作

无疑。又如“日近长安闻雁声”射“宴”,表面看来,“雁”通“宴”

声,似可成立然“长安”之“长”未必一定“拉长”,亦有“长置”

之意的,加之“晏、宴、雁”三字同音,谜射一“晏”字未尝不可。

此种瑕疵微存之处,若不细察,是很难发现它的破绽的。故我们在鉴

赏和评谜中一定要高度注意。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8:3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3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moon怎么读
标签:谐音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