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时间加减计算器

更新时间:2022-12-11 18:15:37 阅读: 评论:0

中考语文试卷题型解析-追求卓越下半句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生命作文)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1/8

姓名

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时间10.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

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

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

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

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

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

教法学法合作、交流,独自完成练习。

教学准备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用计算器计

算”并不是本课的难

点,本课的难点在于

如何指导学生在计

算器上按出纯小数

的简便方法。因此,

利用游戏先按一个

纯小数,然后组织学

生交流不同的按键

方法,通过交流使学

生认识到这种简便

方法。

一、游戏导入,突破难点。

1.提问: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

2.谈话:下面我们就利用手中的计算器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3.游戏:我报数,你按键。教室报一个数,学生按出来,并和同

桌交流校对。

4.小结: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0可以省略不按,而直

接先按小数点,再按小数部分。

二、自主解决。

1.画出购物清单。谈话:昨天老师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想请同

学们做一次收银员,用计算器来帮老师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单位:元)

1果冻

2.00/袋

2康师傅方便面

1.50/袋

3火腿肠

0.8/根

4巧克力

25.50/盒

5山楂片

0.50/个

6水杯

5.95/个

学生独立列式用计算器计算。提问:如果我的钱包里只有一张百

元大钞,你们应该找给我多少钱呢?用计算器算一算。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2/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第8题,指导学

生弄懂表中每个栏

目的含义以及把计

算结果填入表格的

方法,一方面要使学

生懂得,要计算某一

天的“余额”要用上

一次的“余额”减去

支出或加上收入;另

一方面,也要引导学

生弄清“收入合计

数”、“支出合计数”、

“上月结余”与“表

中最后余额”的关

系。

提问:你们算得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检验呢?

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把找回的钱和用去的钱加一加,看是不是100

元。

三、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巩固。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校对。提问:0.895是怎么按的?

2.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指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引导复习学过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完成练习九第7题。先让学生用竖式算出结果,再用计算器进

行验算。通过练习,要感受不同计算方式各自的价值。

4.独立完成练习九第6题。

5.完成练习九第8题。讲述:这是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表,

你看得懂吗?

学生说一说每栏的意思。

提问:你能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么?

学生回答,老师知道。再完成其余各栏的余额。

讨论:“上月结余”数与“合计收入”数、“合计支出”数,以及

“表中最后余额”数的关系。

6.独立完成练习九第9题。

四、小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五、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按键方法: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0可以省略不按,而直接先按

小数点,再按小数部分。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计算器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学生易懂,且兴趣浓厚。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3/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课型复习课课时1时间10.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解决问题的策

略。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熟练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归纳、理解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标出;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

接。注意: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练习设计

成“我是谁”的一个

场景,将单纯的计算

练习课变得有趣,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在

练习过程中不断提

醒学生进行算理、算

法的总结,形成对小

数加减法的整体认

知结构。

一、游戏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我是谁”的游戏。

独立完成练习八第7题,再校对答案。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题比较难?

(0.83—0.5、9.2—6)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一位

小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一旁列列竖式帮助解

决。

二、我是笔算小高手。

独立完成练习八第8题,找四名板演。再集体校对,并说说每一

道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我是看病小专家。

学生认真观察第9题体温记录折线图。提问:你从中了解到了什

么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结合折线图解决(1)、(2)、(3)三个

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请其他同学回答。

四、我是理财小当家。

学生独立解答第10题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4/8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5.我是纠错小行家。

谈话:有个小朋友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

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

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并说说解题思路。

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

惯,避免出现错误。

一、总结。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你们是谁了吗?(小能手、小高手、小专家、

小当家、小行家)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

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不玩危险的游戏,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五、作业布置:把练习八第10题做在作业本上。

小数的加、减法

我是谁?

我是

小能手

小高手

小专家

小当家

小行家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本节课中,老师设计了“我是谁?”的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5/8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整理与练习

课型复习课课时1时间10.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自主完成,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接。注意:

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与整理,以

小组讨论的方式组

织学生对本单元的

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小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沟通小数

加、减法与整数加减

法的联系,建立合理

的认知结构。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认为在计算时,要注

意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

3.提问:怎样计算小数加法、减法?用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

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4.小结(板书):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

别相加、减。

用竖式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

位上的数对齐。

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

器计算。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大比拼(第1题)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6/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口算和笔

算,使学生进一步理

解和掌握小数加、减

的计算方法,提高正

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的能力。

根据每道题目

自身的特点合理选

择算法,既练习了小

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简便计算,又锻炼了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问:哪几题容易错?为什么?

9.8—4.8=5.0或5时,要注意小数的简写。

0.92—0.2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容易算成0.9.

1.2—0.8注意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

2.笔算大比拼。(第2题)

独立完成,9人板演,集体校对。

3.简算大比拼。(第3题)

独立完成,说说每一道题各用了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4.脑力大比拼(第4题)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三、小结:

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作业布置:

把余下的练习认真做在书上。注意书写规范。

五、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

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整理与练习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用竖式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教学反思:

(包括本

课主要教

学得失,并

提出改进

措施)

本节课中,回顾与整理,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

行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与

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7/8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整理与练习

课型练习课课时1时间10.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1.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

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和生

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独立完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

接。注意: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知识来源

于生活,生活本身就

是一个巨大的课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

地接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数学

中也处处有生活的

道理。

一、练习与应用。

1.引入: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不信?我们一起

来看看(板书):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仔细观察第5题中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

表。

提问:你从这张表中能收获到什么信息?

独立解决教材中的三个问题。同桌互相订正。

提问:对于这张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延伸:看了这张表,对你今后合理膳食有所启发吗?

2.学生读第6题,弄清题意。

提问:“水位变化”栏如果是正数,说明什么?如果是负数,有

说明什么?

小结:“水位变化”栏的正、负数都说明水位在前一天的基础上

上升或下降。

提问:当日水位真么计算?学生思考后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

查。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8/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从生活中收集相

关的数学知识,把身

边的数学素材引进

课堂,使枯燥、乏味

的数学教学变成了

学生乐于接受的生

活实践,给传统的教

学内容注入了新的

活力。

让学生自主评

价,加强同桌之间的

合作交流。

3.教师介绍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提出问题:假设有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

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

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提问:“以后每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是什么意思?

提示:先列表,在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讲述: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收集了上个月家中的电话缴费单,

还填写了一份家庭日常开支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从电话缴费单中看看每月的电话费都包括哪几个部分,

再算一算合计数与缴费单上的情况是否相符?

3.学生各自计算验证,再交流家庭日常开支情况。

4.提问:你们有什么想发吗?

三、评价与反思。

1.讲述:这个单元的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对自己的学习你有

什么评价吗?

看教材58页,想想自己每一项各得多少分,和同桌交流交流,自

己在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

2.学生活动。

3.学生自己说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四、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整理与练习

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本节课中,老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素材引

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成了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实践,给传统的

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8:1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2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锲怎么读
下一篇:自我体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