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1/8
姓名
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时间10.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
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
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
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
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
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
教法学法合作、交流,独自完成练习。
教学准备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用计算器计
算”并不是本课的难
点,本课的难点在于
如何指导学生在计
算器上按出纯小数
的简便方法。因此,
利用游戏先按一个
纯小数,然后组织学
生交流不同的按键
方法,通过交流使学
生认识到这种简便
方法。
一、游戏导入,突破难点。
1.提问: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
2.谈话:下面我们就利用手中的计算器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3.游戏:我报数,你按键。教室报一个数,学生按出来,并和同
桌交流校对。
4.小结: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0可以省略不按,而直
接先按小数点,再按小数部分。
二、自主解决。
1.画出购物清单。谈话:昨天老师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想请同
学们做一次收银员,用计算器来帮老师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单位:元)
1果冻
2.00/袋
2康师傅方便面
1.50/袋
3火腿肠
0.8/根
4巧克力
25.50/盒
5山楂片
0.50/个
6水杯
5.95/个
学生独立列式用计算器计算。提问:如果我的钱包里只有一张百
元大钞,你们应该找给我多少钱呢?用计算器算一算。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2/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第8题,指导学
生弄懂表中每个栏
目的含义以及把计
算结果填入表格的
方法,一方面要使学
生懂得,要计算某一
天的“余额”要用上
一次的“余额”减去
支出或加上收入;另
一方面,也要引导学
生弄清“收入合计
数”、“支出合计数”、
“上月结余”与“表
中最后余额”的关
系。
提问:你们算得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检验呢?
引导学生知道:可以把找回的钱和用去的钱加一加,看是不是100
元。
三、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巩固。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校对。提问:0.895是怎么按的?
2.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指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引导复习学过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3.完成练习九第7题。先让学生用竖式算出结果,再用计算器进
行验算。通过练习,要感受不同计算方式各自的价值。
4.独立完成练习九第6题。
5.完成练习九第8题。讲述:这是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表,
你看得懂吗?
学生说一说每栏的意思。
提问:你能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么?
学生回答,老师知道。再完成其余各栏的余额。
讨论:“上月结余”数与“合计收入”数、“合计支出”数,以及
“表中最后余额”数的关系。
6.独立完成练习九第9题。
四、小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五、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板
书
设
计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按键方法: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0可以省略不按,而直接先按
小数点,再按小数部分。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计算器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学生易懂,且兴趣浓厚。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3/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课型复习课课时1时间10.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解决问题的策
略。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熟练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归纳、理解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标出;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
接。注意: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练习设计
成“我是谁”的一个
场景,将单纯的计算
练习课变得有趣,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在
练习过程中不断提
醒学生进行算理、算
法的总结,形成对小
数加减法的整体认
知结构。
一、游戏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我是谁”的游戏。
独立完成练习八第7题,再校对答案。
提问:在这些口算中你们觉得哪几题比较难?
(0.83—0.5、9.2—6)这里出现了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一位
小数减整数的口算。口算时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一旁列列竖式帮助解
决。
二、我是笔算小高手。
独立完成练习八第8题,找四名板演。再集体校对,并说说每一
道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提问:你们觉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我是看病小专家。
学生认真观察第9题体温记录折线图。提问:你从中了解到了什
么信息?你是怎样看出来的?结合折线图解决(1)、(2)、(3)三个
问题。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问,请其他同学回答。
四、我是理财小当家。
学生独立解答第10题前两个问题,并说说每道题的思考过程。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4/8
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5.我是纠错小行家。
谈话:有个小朋友叫小力,外号“小马虎”,一天数学课上,他
用竖式计算5.1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
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并说说解题思路。
小结:以后你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
惯,避免出现错误。
一、总结。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你们是谁了吗?(小能手、小高手、小专家、
小当家、小行家)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
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不玩危险的游戏,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五、作业布置:把练习八第10题做在作业本上。
板
书
设
计
小数的加、减法
我是谁?
我是
小能手
小高手
小专家
小当家
小行家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本节课中,老师设计了“我是谁?”的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活泼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5/8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整理与练习
课型复习课课时1时间10.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自主完成,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接。注意:
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与整理,以
小组讨论的方式组
织学生对本单元的
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小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沟通小数
加、减法与整数加减
法的联系,建立合理
的认知结构。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认为在计算时,要注
意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
3.提问:怎样计算小数加法、减法?用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
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4.小结(板书):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
别相加、减。
用竖式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
位上的数对齐。
除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之外,还可以口算,估算或用计算
器计算。
二、练习与应用。
1.口算大比拼(第1题)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6/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口算和笔
算,使学生进一步理
解和掌握小数加、减
的计算方法,提高正
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的能力。
根据每道题目
自身的特点合理选
择算法,既练习了小
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简便计算,又锻炼了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问:哪几题容易错?为什么?
9.8—4.8=5.0或5时,要注意小数的简写。
0.92—0.2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容易算成0.9.
1.2—0.8注意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
2.笔算大比拼。(第2题)
独立完成,9人板演,集体校对。
3.简算大比拼。(第3题)
独立完成,说说每一道题各用了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
4.脑力大比拼(第4题)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三、小结:
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小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作业布置:
把余下的练习认真做在书上。注意书写规范。
五、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
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板
书
设
计
整理与练习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需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用竖式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因为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教学反思:
(包括本
课主要教
学得失,并
提出改进
措施)
本节课中,回顾与整理,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
行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与
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7/8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整理与练习
课型练习课课时1时间10.2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1.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
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家庭生活中常见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数学和生
活的紧密联系,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独立完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备注:请将本课要使用的教学课件、图片、媒体资源等在此进行超链
接。注意:务必先删掉单元格中这些蓝色的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知识来源
于生活,生活本身就
是一个巨大的课堂。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
地接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数学
中也处处有生活的
道理。
一、练习与应用。
1.引入: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不信?我们一起
来看看(板书):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生仔细观察第5题中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
表。
提问:你从这张表中能收获到什么信息?
独立解决教材中的三个问题。同桌互相订正。
提问:对于这张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延伸:看了这张表,对你今后合理膳食有所启发吗?
2.学生读第6题,弄清题意。
提问:“水位变化”栏如果是正数,说明什么?如果是负数,有
说明什么?
小结:“水位变化”栏的正、负数都说明水位在前一天的基础上
上升或下降。
提问:当日水位真么计算?学生思考后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
查。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8/8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
从生活中收集相
关的数学知识,把身
边的数学素材引进
课堂,使枯燥、乏味
的数学教学变成了
学生乐于接受的生
活实践,给传统的教
学内容注入了新的
活力。
让学生自主评
价,加强同桌之间的
合作交流。
3.教师介绍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提出问题:假设有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
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
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提问:“以后每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是什么意思?
提示:先列表,在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1.讲述: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收集了上个月家中的电话缴费单,
还填写了一份家庭日常开支的统计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从电话缴费单中看看每月的电话费都包括哪几个部分,
再算一算合计数与缴费单上的情况是否相符?
3.学生各自计算验证,再交流家庭日常开支情况。
4.提问:你们有什么想发吗?
三、评价与反思。
1.讲述:这个单元的内容,到这儿就结束了,对自己的学习你有
什么评价吗?
看教材58页,想想自己每一项各得多少分,和同桌交流交流,自
己在哪些地方还有待提高。
2.学生活动。
3.学生自己说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
四、一分钟安全卫生教育:不追逐打闹,不在危险的地方玩游戏。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板
书
设
计
整理与练习
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反
思:(包括
本课主要
教学得
失,并提
出改进措
施)
本节课中,老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素材引
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成了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实践,给传统的
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8:1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2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