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
导学案设计
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揭
示课题(用时:5
分钟)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
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
什么?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就
是司马光。(板书课题:司马
光)
(1)介绍:“司马”是复姓。
“司马光”姓“司马”,名
“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
光。
1.欣赏图片,自主交流。
2.齐读课题。
(1)了解复姓——司马。
(2)识记“司”字,交流识
记方法。
“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
合法记生字:
横折钩里加横和“口”;和
“同”字对比识记;交流书写
“司”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并书写“司”字。
3.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
光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1.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教
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
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介绍复姓时,可引
导学生再说几个复姓。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绍资
料要简练、浓缩。
二、初读感知,读
通文言文(用时:
1.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
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
的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
什么不同?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
文。
2.交流: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学
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
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
23分钟)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
就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
法学懂文言文。
5.范读课文。
(1)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
读课文,强调停顿处。
(2)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
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
6.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注停顿,读通句子,
读好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7.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重点指导:“庭、登、瓮”
是后鼻音;“众、持”是翘
舌音;“没”在这里读mò。
(2)指导读好停顿。
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
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
述了一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3.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查找的
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了解文言
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文言
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学懂
文言文。
(1)学懂文言文靠读。
(2)要学懂文言文,要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个字的
意思。
5.跟老师读文,读流利。
6.读自学要求,自学并小组内
交流。
7.汇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后鼻
音“庭、登、瓮”;翘舌音
“众、持”;读准“没”在本
课中的读音。
(2)在教师指导下,画出停
顿,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
文:小组分句赛读课文、男女
生对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
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课
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课文主要
写了一件什么事。
9.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
把课文读熟。
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
言文的方法。
3.学生在朗读生字词时,
要注意强调多音字
“没”在这里读mò;
“得”在这里读dé。
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
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
停顿。适时地范读也是必
不可少的。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
学生朗读课文,读的速度
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
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
句式的不同语气。
三、巩固生字,指
导书写(用时:10
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
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
词。
司庭众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
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形结构
的“众”字。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
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
意第二个“人”捺变点,整
个字呈三角形。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
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
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半包围结构:司庭
品字形结构:众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
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
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
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
规规矩矩写字,养成“提
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
惯。
2.教师要提示学生:
“庭”字里面是“廴”,
不是“辶”。
3.观看书写动漫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
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汉
字的美体现在每一笔每
一画中。
四、畅谈收获,拓
展延伸(用时:2
分钟)
1.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后的
收获。
2.课下阅读,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
事读一读。
1.自由谈收获。
2.(1)熟读课文,完成书写
作业。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小故
事读给小伙伴或家人听。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巩
固生字(用时:5
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
读。
2.指名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司
马光的什么故事呢?
1.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
音。
2.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
生注意读准生字词,做到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
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理解字义。
二、解读故事,品
味人物(用时:23
分钟)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文
言文,品品小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
具书,交流:“群儿、一儿、
众、光、儿”分别指的是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
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
么知道的?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
词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
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图,引导学生认
识“瓮”。瓮是一种盛物的
陶器,口小肚大。)
(3)你觉得在这里“登”是
什么意思?再猜猜,有没有
合适的词来替换?哪个更贴
切?
(4)小结:在文言文中,有
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比
较接近。
(5)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话
的意思。
(6)过渡:瓮里的水非常多。
小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
书,自由交流: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的一
群小孩子。
“一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
子。
“众”指除司马光外的其他
孩子。
“光”指司马光。
“儿”指跌入水中的那个小
孩子。
2.借助注释、插图,猜一猜,
想一想。
然后组内交流: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
思。从中可知,群儿在庭院里
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
瓮”“足跌”,掉进了瓮里。
(3)小组对照插图交流。
预设:
我觉得“登”是“登上”的
意思。
我觉得“登”是“爬”的意
思。
我觉得“爬”更贴切。因为从
图中看那个瓮很高大,不容易
登,应该是爬上瓮。
(4)进行比较、发现。
(5)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
说一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
1.学生在预习环节,教师
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或
查找工具书,教给学生自
学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
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将
自学所得记录下来。
2.司马光破瓮的故事可谓
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
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
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
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
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
课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
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的表
现怎样?引导理解“众皆弃
去”这句话的意思。
(7)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
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
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
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
讲这个故事。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
位同学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
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
读全文、背诵课文。
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爬
上瓮,失足掉了进去,淹没在
水中。
(6)交流理解:“众”指的
是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
“皆”是全,都的意思;
“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司马光
以外的孩子们把这个落水的
小孩子丢弃在那里,都跑开
了。
(7)对照插图交流:司马光
拿着石头把瓮砸破了,掉进瓮
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并交流体
会当时司马光这么做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
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
良果断的性格特点。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
讲故事。
5.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
6.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
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
中,寻求更贴切的答案。
“登”在这里用“爬”
字来解释更准确。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
图并引导学生借着课文
注释,采用猜一猜、想一
想、悟一悟的方法去读懂
文言文,把文字读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
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
司马光破瓮救人时的动
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
“持、击、破之”的意思。
6.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
主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
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
策,商讨施救的方法。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
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
序来背诵课文。
三、巩固生字,指
导书写(用时:10
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
字。指名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跌弃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写上边部
分时撇、捺要舒展。
①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
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出示书写动漫演示,指导
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
顺。
③教师范写。
④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弃”。
①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
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
词。
2.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持
上下结构:登弃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书写“登”。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
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2)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弃”。
①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
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
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
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
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
2.注意“登”是上下结
构;“弃”的第四笔是
②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③强调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②明确书写特点。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点,可与“异”进行比
较。还可以把这两个字组
成词语,练习书写。如:
登山、放弃。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
展示好的书写成果,激励
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
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
四、背诵积累,拓
展延伸(用时:2
分钟)
1.出示背诵要求。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
这个故事,讲清故事的起因、
经过、结果。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
过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
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
爷爷奶奶听。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7:3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7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