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换算优秀教案
【篇一:《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在生活的
重要价值,并理解、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求近似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人民币与外币相互兑换的的汇率与方法。
三、教学流程:
1、导课
师:前两周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今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
进行应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是什么?
从中导出课题——人民币兑换
2、引导学生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
(1)师先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外币,如果你和你的爸爸、妈妈
想去外国旅游、探亲;应怎样办呢?然后老师课件出示汇率表
(2)男女生各自读一条中国银行05、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便读
边感受。(同时可以介绍现在人民币与美圆的兑换利率1美元
=7.0002元人民币,与2005、9比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约13.5%)。
3、师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港币
4、师: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美元
请学生说明道理: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
些。
5、带着感觉齐读:欧元与人民币的兑换率,同理类推。适时情感渗
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
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6、师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
生答:人民币
7、师问:你是如何知道人民币谁更值钱?
8、小组合作研究要求:
(1)每个人都要认真倾听。
(2)循环发言,不重复别人的话。
(3)汇报时用语:我们小组认为……
指明小组代表汇报:我们小组认为人民币价值大些,一泰国铢只能兑
换0.1967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泰国铢只能兑换约0.20元人民币.
师板书:1泰国铢=0.1967元≈0.20元人民币
四、分析处理例题:
设置情景、感受价值、考虑采用乘法计算还是除法计算、认同列式
板演。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方法一:感知确定乘除。
方法二:求价值小的用乘法,求价值大的用除法。
引导注意:
1、不论用乘法还是除法,人民币或是其他货币,结果要保留两位小
数。
2、除法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只需要除完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就可以了。
五、突破难点:
练一练第二题:
1泰国铢=0.1967元≈0.20元人民币(板书)
思考:5000元里面有多少个0.20元,就有几个泰国铢。
要求: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六、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七、作业
课本68页1、2、3
【篇二:一年级下册兑换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兑换人民币的教学设计
赵应星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
简单的兑换。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兑换。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
1.10个一是(),5个一是()。
2.10个十是(),100有()个十。
3.2个十是(),5个十是()。
(二)新授
1.教学例4
学生同桌讨论:(1)1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
(3)1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集体订正,交流想法,问:为什么可以兑换这些人民币?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刚才讲的很好,现在老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真正
懂了。课件出示课本做一做1、2题。
1、课本第55页第5题。
2、第56页第6、7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兑换人民币
1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1张10元和2张20元
【篇三:北师大版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篇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币兑换(第12~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求积,商近似值。
[教学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切入主题
出示情境图: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6.7美元的故事
书。引导学生: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美
元是什么意思?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呢?怎么换成人民币呢?
师: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
比如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泰国的泰铢??为了便于各国货币之
间的流通,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兑换人民币”。
二、引发思索,探究方法
(一)美元兑换人民币
1、6.7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多少元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
道什么呢?
2、课件出示2012年10月某天中国银行公布的关于其他币种和人
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从这个表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1美元兑换人民币6.31元,那么2美
元就是2个6.31元??
5、组内交流:为什么这么列式?积最多应该是几位小数?
6、总结: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方法。
(二)人民币兑换美元
1、我们学会了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反过来用人民币兑换美元,
你们会兑换吗?出示问题2情境图: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
换多少美元?
2、回忆学法,完成上题时,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
的?
3、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决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方法。
(三)求积、商的近似数
1、对比两道题的结果,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都保留了两位小数;不同点:一个是乘积,
一个是商。
2、总结求积、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积取近似值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情
况取近似数;商取近似值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求一位,然后
取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2、3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1题,第14页第4题。
[课堂总结]
出示2005年9月某天中国银行人民币兑换比率,对比2012年的人
民币汇率,你想说点什
么?你学会兑换人民币了吗?怎样兑换?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
篇二:北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人民币兑换
人民币兑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第68页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
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能感受按照
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教学难点:能感
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法学法:课上从调查了解学生的经历入手,通过对话和交流,自
觉地获取更多地关于各国钱币和兑换地有关知识,通过对两个问题
地解决来突出重、难点。
篇三: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兑换精品教案(38)
人民币兑换
【教学目标】
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
币之间的比率。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
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
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与应用
1、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根据得数按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2、练一练:p71/1,2,3,4
第3题:这是欧元换
题:这是求近似值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在这里不能四舍五入,而要根据
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因此,本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7:2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9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