⒍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二)过程与方法:
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学习探究性实验
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探究溶解问题的乐趣;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实事
求是的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针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问题制定一份比较科
学的研究计划表,并按研究计划开展自主研究,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
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①如何对加入的盐准确计量;
②食盐在水中怎样才算不再溶解了。
教学准备:
1.课件、学生探究材料一套、统计表。
2.食盐(2克每份)、200毫升烧杯、水、筷子、毛巾,探究实验
记录单。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使用天平取食盐又不熟练,为减
小实验的误差,所以食盐每份2克一包由教师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提出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教师取100毫升水,把五包食盐倒入水里,搅拌几下,盐全溶解
了,再加一包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问题?(出示课题)。
(先五包五包地加,再一包、一包地加,是在前面实验经验基础
上实施的一个大胆操作步骤,可以引导学生加盐的方法可以是多种
的!)
二、科学猜想,预测“结论”
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经验,同学们估计一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
多少克食盐?并说出你推测的依据。
三、合作学习,制定计划
为验证你的推测,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说明,那么如何设计实验
呢?请各实验小组按照研究计划表来讨论,重点讨论:我们应该准备
什么、实验过程和方法怎样。一会儿我们各组进行交流。
学生根据“探究计划表”讨论并填写。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材料
三、研究的方法
(学生讨论探究过程并及时记录,着重解决:A、加盐的方法?B、
什么时候再次加盐?C、如何统计溶解了多少克食盐?等等。)
四、交流并形成完善研究计划
教师组织学生倾听,互动,做个主持人。
1、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具体的研究方法。
根据猜测的数据你们准备按什么样的顺序加盐?为什么按这样
的顺序加?(让学生讨论加盐的顺序并说一说理由。)
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再加盐?到什么程度就不能放盐了?怎么统
计溶解了多少克食盐?„„
2、你们有没有想好小组内如何合作如何分工了吗?谁加盐?谁
搅拌?谁记录?„„
(师生,生生互动时,要养成乐于倾听的习惯并不盲从,提出自
己不同的想法。)
五、实验探究
过渡语:有了周密完善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执行好计划,
做好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是成功的保障。最后根据实验数据正
确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是成功的标志。为了下面的成功,各小组按
照你们制定的计划开始实验吧!
温馨提示:实验时积极观察和记录,小组合作有序。
各实验小组领取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适时帮助
的确需要帮助的小组。(检验计划的可操作性,否则及时更改)
出示克数统计表并让学生边实验边填写(表附后)
六、统计数据、交流汇报
小组汇报,教师通过统计图,全面统计各组的实验数据
统计表
组别
能溶解的克数
(一)、请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以上各组的数据,分析推断,你想
说什么科学道理?(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不
同的实验结果?有可能在哪儿出了问题?)
学生分析数据并推测,交流自己的想法!
(知道“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二)、请你谈谈实验中的其他发现?(在研究过程中你还有什
么发现?你还产生了哪些想法?)
学生交流实验中的新发现。
七、谈课堂感受,整理器材
(一)通过对“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请你
谈谈自己学习的感受!
(二)整理器材,各小组将浓盐水收集起来保管好,下节课用。
八、板书设计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组别
能溶解的克数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安排了二个活动,首先是不断的将盐溶解到水中,让学
生产生似乎不断的搅拌就可不断的将盐溶入水中的假象。新理念提倡
“用教材教”,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这样
的处理体现了活动的系列性原则,更利于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全面发
展。
其次,我在学生产生矛盾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开始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和进行研究的问题,并指导他们
围绕研究的问题做好相应的研究准备工作,我让全体学生参与,充分
讨论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
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究,都有所收获。通过讨论和辩论,使学
生明了了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水的体积和每份盐的重量。不
过,教材也还是有些提示的:图中盛放着四堆标有2克的食盐,提
示学生可以按每次投入2克的量进行溶解实验。当然也可以每次
加入一小匙食盐进行实验,等溶解完了第一匙再加入第二匙;溶解完
了第二匙再加入第三匙„„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然后统计或
算出一共溶解了多少匙(或多少克)食盐。还让学生动脑想了其他地
方法,例如:先称一称一袋盐的重量,然后慢慢放盐,直到水不再溶
解盐了,再称一下盐的重量,第一次食盐的重量减去第二此的重量,
就是
100毫升水溶解的盐的重量。总之让学生还想出了其他的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要求是不一样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几克盐”比“100
毫升水能溶解几匙盐”的研究要求更高,而且准备工作也更复杂。学
生由于对称量工具的用法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在课堂中浪费了很多时
间,这是最后实验没有完成的根本原因,因此,基本称量工具的使用,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加强。
再次,学生实验,实验中反映了很多的问题是课前没有想到的,
例如,学生在做实验到后期时耐心就大大减少了,开始还能一点一点
地放盐,到后来就一下放很多盐,结果就有很多盐沉在杯底,溶解不
了,造成误差。还有的学生着了急用手去拿砝码,再说学生使用天平
还很不熟练,有的组由老师代劳了,但这一环节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
以后应让学生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来独立完成,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
力。
在最后一部分,我安排了学生的交流活动,但由于时间关系,实
验大多数小组并没有得出正确的数据,因此,我将交流活动改为让学
生交流自己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交流活动会促使学生反思实
验中的情况,在以后实验中就会得到应有的注意,对学生而言,这是
比得到“一杯水能溶解16克盐”更重要的东西。
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有一种现象非常普遍,那就是在活动的时
候学生往往显的乱烘烘,或者由于发现而兴奋影响到后面的交流,这
其实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难怪,毕竟学生接
触科学学习科学的时间还是这么短暂。我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知道
合作和分工的重要性,懂得只有有序合作、合理分工,这样才能更好
的进行探究。
总的来说,学生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
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6:3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